金錢超思考

2023/02/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How to Think About Money
Jonathan Clements 2019 遠流
分類:論說--實用

★★★☆☆

【一句話】

金錢在使用時才會顯現出它的意義,作者透過討論如何有效運用金錢來分析如何管理和支配你的錢財。(作者表示這本書比較偏向他的個人觀點,但他仍提出很多行為財務學和神經經濟學的研究證據。)

【重要字句】

「金錢沒有內在價值,它的價值來自於它能買到的東西。比較聰明的作法事先確定你真正想要的東西,那才是你真正的目標。」-- Ray Dalio
「如果金錢不能讓你快樂,那麼很可能是你花錢的方式不正確。」
「我們留給小孩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他們會無意識地跟隨我們的消費習慣」-- William Bernstein

【摘要】

金錢與快樂的關係

  • 環顧家裡的四周,檢查一下各個買回來的「物品」,這些東西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嗎?還是平常幾乎沒有看過一眼,甚至後悔?不是物質主義不對,而是我們其實不知道,什麼東西能讓我們快樂。
  • 先了解快樂的關鍵概念:1.快樂不是擁有單一定義的簡單概念。ex. 幾小時前的小確幸會影響短期的快樂或影響當下回答快樂指數的答案。2.我們能快速適應生命中的正面甚至是負面事件:享樂跑步機,也就是達到目標後滿足感就消失了,進入爭取、適應和醒悟的循環,所以越多選擇的自由,反而容易越不快樂。3.快樂常是和他人比較的結果。4.每個人天生快樂的「設定點」不同。決定一個人快樂與否,設定點占50%,生命條件(年紀、收入、婚姻等)只占10%,剩下40%取決於我們自己的目標和追求的生活。
  • 我們看重物品的長久價值,卻忘了自己很快就會適應,又得分心力照料而看著它們日漸磨損。體驗能留下回憶,也會增加自我認同和歸屬感,這是物質比較做不到的。真正的快樂取決於能創造幸福感的活動上。錢可以讓我們有自主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可以讓我們做自己喜歡而且擅長的事;可以讓我們和在乎的人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
  • 如何花錢也得到快樂,學者建議:花在別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快樂。時常花小錢會比偶爾花一次大錢有樂趣。延遲消費拉長期待感。購物時注意麻煩瑣碎的細節。

長壽與退休

  • 平均壽命的延長(110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0.86歲!)使作者認為做財務規劃時應採取長期投資策略(作者建議大部分應該投入股市)。他建議年輕時先積極存錢而不是急著追求夢想,因為預期退休年齡會提高,職業生涯會拉長,等財務較自由就可以有餘裕轉換跑道完成自我實現。研究顯示我們四十幾歲的時候快樂程度會跌到谷底(中年危機),因為對當初嚮往的物質或工作成功帶來的快樂已漸漸適應,這時如果金錢無虞,就能做滿足自己內在動機(而非外部報酬)的工作。
  • 退休應該被視為職場時間的延續,我們仍需要一份能自我實現的工作,差別在於不需要擔心這份工作的待遇。

自律

  • 我們過度受到傳統智慧和社會價值的影響,太在意朋友或家人是怎麼想的。
  • 財務決策會產生三大效益:功利(可以為我做什麼)、表現(反映我是怎樣的一個人)、情感(我的感受)。在管理財務時必須堅持目標是「功利」,也就是賺錢。比如買進持有指數型基金不會讓你得到打敗大盤或謀得暴利的快樂,但投資的目的本來就不是快樂,而是累積足夠金錢支付生活。
  • 現在儲蓄(少花點錢)並不算是犧牲,因為大部分的消費並不會帶給我們太多快樂。

整合財務區塊

  • 「以終為始」我們應該把最後一個財務目標「退休」擺在第一位,必須每年儲蓄10-15%的稅前收入持續30-40年。
  • 將「人力資本」納入個人財務規劃。年輕時人力資本就像債券有穩定現金流,就可以投資較大比例於股市。接近退休時就應該慢慢轉入債券,因為我們將失去固定收入。

思考財務風險

  • 財務成功的目標不是變有錢,而是有足夠的錢去過想要的生活。
  • 避免過度交易和高管理費基金造成的成本

【短評】

第一部分探討金錢和快樂的關聯可說是本書的精華,因為只有先釐清金錢對你的用處以後才能有效理財。後面的若干重點在別的書也著墨不少,就比較約略帶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5會員
88內容數
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決定開始將每本書整理起來,成立這個部落格強迫自己練習維持寫作的習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