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賣新聞的崛起:一位被革職的政客+一家快倒閉的報社=一支職棒球隊的誕生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就在運動協會(寶塚運動協會)、天勝野球團這兩支日本職棒先驅球隊,都相繼失敗解散後,日本下一支職棒球隊的誕生契機,落到了一家小報社身上。儘管這家報社的社長起先不太懂棒球,但敢於嘗試的態度,讓他毅然決定舉辦日美棒球交流賽。並在熱烈的迴響下,慢慢走向了職棒與聯盟的設立,為當今的日本職棒寫下初始章節。

這家報社和老闆,就是讀賣新聞,以及正力松太郎。

入主讀賣前的正力松太郎

raw-image


正力松太郎出身自富山縣,家中是土木工程業者。他在學生時期就讀東京帝國大學法科大學(現在的東京大學法學部),並在畢業後考過高等文官試驗,進到政界工作,效力於日本警視廳。除了成績出色之外,正力學生時期還有練過柔道,是實力不錯的選手,但並未接觸棒球。

正力一開始官運還算順,一步一步往上爬。然而1923年12月,發生了「虎之門事件」:日本皇太子裕仁親王(往後的昭和天皇)遭到恐怖份子狙擊,儘管裕仁親王沒事,算是行兇未遂,但是兇嫌還是突破了封鎖線,並開槍打傷了裕仁親王的護衛,因而引發軒然大波。當時總理大臣因此內閣總辭,時任警視廳警務部長的正力松太郎,也受牽連下台。

因內閣總辭而下台的前內務大臣後藤新平,這時找來失業的正力,表示願意資助他一萬日圓(當時1日圓,價值約相當於現在的3、4千日圓)生活費,要他這幾年內好好休養。但正力並不領情,理由是他對日本政壇還抱有野心,如果在此接受後藤的贊助,那麼往後在政治圈內,難免受到後藤的牽制。另一方面,裕仁親王在1924年1月舉辦了婚禮,赦免減輕了相關人士責任,所以只要正力願意,就能夠回到國家機構。

就在正力松太郎正準備著要重返政壇時,他又接到了另一個消息:讀賣新聞經營不善,原先的金主撤資,正在尋找新買主。

改革讀賣新聞起死回生

讀賣新聞(日文中的「新聞」指紙本報刊)創刊於1874年,在1920年代初期,是年發行量約13萬份的報紙。不過1923年,受到關東大地震影響,本社慘遭祝融,讀者數也因地震銳減,發行量跌到只剩5萬份左右。背後出資的「日本工業俱樂部」考慮就此收手,讓讀賣新聞的經營陷入窘境。

此時,貴族院議員鄉誠之助找上了正力松太郎。鄉誠建議正力,既然有心要在政界發展,那麼掌握媒體就會相當有優勢。儘管買下讀賣新聞需要十萬日圓,但是三井和三菱集團願意出資,正力要負責的,則是主持重建這個瀕臨崩潰的報社就好。

不過約在一週後,鄉誠之助卻又告知正力,表示兩大集團因故打算撤手,請正力當作沒這回事。但正力反倒堅持買下讀賣新聞,並打包票「會湊齊十萬日圓」。最終,正力回頭找了後藤新平幫忙。於是後藤以自己的土地擔保,再加上其他企業的援助,總共弄來了三十萬日圓,讓正力入主讀賣新聞。後藤還告訴正力「要經營報社很困難,所以錢不用還也沒關係」。

從這邊也可以看得出來,比起過去介紹過的運動協會、天勝野球團兩隊職棒經營者,正力松太郎有著更雄厚的政經地位。熟悉臺灣史或日本史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後藤新平在當時是何等地位的大咖,而正力能受到他的器重,自然不是泛泛之輩。或許就是有這樣的強力後盾,更有利於讀賣及球隊往後的發展。

就這樣,還未滿39歲的正力松太郎,在1924年2月成為讀賣新聞的社長。當時的讀賣新聞每個月平均虧損一萬日圓,而就算是地震前的13萬份銷量,也低於「報知新聞」、「時事新報」、「東京朝日」等等東京主要報社,基本上連前五大報都擠不進去。且部分報社沒怎麼受到地震影響,年銷量一路上升,賣破60萬份的都有。

為了拯救銷量,正力認為,必須要採取和其他報社不同的方針,打造出讀賣新聞的特殊性才行,於是著手許多特別的企劃。其中的成功案例之一,便是「廣播節目表」。當時因為廣播節目和紙面新聞同屬媒體,處在彼此競爭的關係,因此多數報社都對廣播懷有敵意。然而,讀賣新聞卻率先讓廣播節目表出現在報紙版面上,反而因此獨佔了廣播消息。此舉讓讀賣新聞僅花半年,銷量就上升了一萬份,而且還得到許多廣播的廣告收益。

raw-image


除此之外,讀賣新聞還紛紛開設各種大眾娛樂項目的專欄,像是圍棋、撞球、麻將、釣魚、賽馬等等,讓讀賣新聞越來越受歡迎。

當然,他們也注意到了時下熱門的運動項目:棒球。

1931年大聯盟明星隊震撼日本

早在1908年,日本就邀請過大聯盟和3A混編隊伍,與日本的學生及業餘球隊較量過。往後這種「日米野球」賽也不時舉辦過,對日本球迷不算陌生。

不過,當時報知新聞社的池田林儀,卻有個更大的夢想:他想找包含貝比魯斯在內,請來真正一流的「大聯盟明星隊」來日本,舉辦一場規模前所未有的日美交流賽。在美國被捧為「Baseball King」的貝比魯斯,當時在日本則被稱作「野球王」,已經是頗具知名度的一號人物。

然而,畢竟邀請大聯盟明星所費不貲,因此報知新聞自己不願意承辦。不死心的池田覺得可惜,於是將這個案子提給其他報社,但主要幾家大報也都拒絕。最後,池田輾轉找上了讀賣新聞,沒想到正力松太郎在短暫思考後,馬上說「很有趣,做吧!」當場允諾了這項企劃。

為籌辦日美交流賽,讀賣新聞因此成立運動部。此時,曾任早稻田大學監督的市岡忠男,因為和河野安通志衝突離職。讀賣新聞抓住這個機會,立刻拉攏市岡擔任運動部長。由於還需要能和美國方面溝通的人才,讀賣又找來了鈴木惣太郎。鈴木過去在美國留學、工作,同時也是個忠實的棒球迷,曾出版過《美國的棒球(米国の野球)》一書,因此獲得青睞。這兩人除了這次的日美交流賽之外,往後也在日本職棒界內身居要職。

為了迎戰大聯盟明星,加上刺激報紙銷量,讀賣新聞祭出像現在明星賽的方式,請讀者票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夢幻日本隊」,最後再根據票數和專人評鑑,選出日本隊陣容。最終組成的日本隊成員,包括早稻田大學的王牌投手伊達正男、二壘手三原脩(後讀賣巨人)、法政大學的王牌投手若林忠志(後阪神虎)等人。其中得票數最高的人,則是畢業自早稻田的資深捕手久慈次郎,光他一個人就拿到了184,836票,可見得當時盛況有多熱烈。

raw-image


就在萬般籌備下,讀賣舉辦的日美交流賽,總算在1931年11月7日正式開打。這次大聯盟派出的成員,有單季46轟的全壘打王Lou Gehrig、美聯打擊王Al Simmons,以及美聯投手三冠王Lefty Grove等等,星度非常足夠。這批大咖球星一從日本落地,就受到許多球迷的夾道歡迎。

然而,最大的遺憾,則是儘管經過多次交涉,但這次的交流賽中,貝比魯斯仍未在名單之列。

即使如此,畢竟是大聯盟明星隊,依然展現出壓倒性的實力。在與日本夢幻隊、大學隊與業餘球隊的17場比賽,大聯盟明星統統獲勝。其中比較驚險的一場,是11月8日碰到早稻田大學。大聯盟明星隊在前六局遭到伊達正男封鎖,維持1比1的僵局。而早大則在七局上半攻下4分,以5比1領先大聯盟明星隊。

此時,Lou Gehrig召集隊員,告訴他們「我們這些大聯盟球員,可不是為了輸給學生來日本的」。於是在七局下半,大聯盟明星隊打線大爆發,一口氣猛攻灌進7分逆轉,後援接替的Lefty Grove更是卯足全力,在最後兩個半局僅花21球就連飆6K。他威力十足的球路,甚至連播報員都看不清楚,脫口而出「Grove投球了…啊!看不到球……結果是顆好球」。終場,明星隊就以5比8拿下勝利。

看著大聯盟選手一認真起來,就把日本第一的早稻田大學當小孩子玩弄,市岡忠男和鈴木惣太郎都深深感受到日美棒球之間的實力差距,關鍵因素就在於「有沒有職棒」。

湊不出日本代表隊的危機

雖然日本隊慘遭大聯盟震撼教育,但在經濟效益方面卻非常好。光是門票就有36萬日圓的收入,報紙也大賣特賣。名聲水漲船高的讀賣新聞,到了1933年時,銷量突破了50萬大關。

由於效益好,加上尚未真的邀請到貝比魯斯,讀賣便有意再次舉辦日美交流賽。然而1932年,日本政府為了整肅學生棒球逐漸「商業化」的歪風,於是頒佈了「野球統制訓令」,其中就包括禁止學生球員和職棒選手比賽。

就1931年的賽事而言,大聯盟很多場比賽都是和日本大學球隊交手,日本明星隊中也不少人是在學球員。如今限制學生出賽,將使得就算邀請到大聯盟明星隊,日本也很難派出隊伍應戰。

這麼一來,讀賣就有了自主建隊的需求。本來就有職棒構想的市岡與鈴木等人,原先打算召集業餘和畢業選手組隊,並且讓球隊不特別隸屬於特定企業,但在當時職棒觀念尚未普及的情況下,沒有人願意擔當金主。最後,他們還是回頭找正力幫忙。而正力也才會面一次,就爽快答應建立球隊的事。

於是,一行人擬定計畫:先是籌組日美棒球賽的日本代表隊,並打算以此隊伍成員為核心,來成立日後的職棒球隊。計畫打定後,讀賣簽下的第一位球員,是內野手三原脩。三原從早大畢業後,原先打算前往日本生命就職,而且自認馬上要被徵兵入伍,所以拒絕讀賣的邀請。但市岡忠男過去在早大擔任監督,曾經帶過三原,他認為:若是像三原這樣的人才點頭,就能吸引其他棒球好手加盟,因此在力勸下,總算說服了三原。

raw-image

此後,讀賣又陸續簽下了一些選手,不少人是1931年日美明星賽的班底。但也有像是伊達正男之類的選手,雖然願意參加下次的日美明星賽,但卻不肯成為讀賣職棒隊的一員,因此組建過程也不是太過順利。特別是投手的部分,過去大聯盟一認真起來,連全日本首屈一指的伊達正男都不是對手。如今伊達畢業就職,只能在工作閒暇之餘打球練球,還有多少身手本來就存疑。但除了他之外,又找不到其他可靠,又已經從大學畢業的成棒好手。

就在大家為了投手煩惱時,三原脩向讀賣推薦了一位年僅17歲,還正在就讀京都商業學校的投手。京都商業學校原本不是什麼棒球強校,但就在這位投手加入後,屢次打進甲子園。且這位投手幾乎每次出賽,都能用他那威力十足的快速球,把對方K得暈頭轉向,甚至還創下過單場飆出31K(13局延長賽)的驚人紀錄。

這位少年,就是名字被當作現今日職投手最高榮譽獎項,即使生涯短暫,卻又璀璨無比的那名傳奇強投:澤村榮治。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LB星系 Galaxias MLB
13.5K會員
724內容數
由著名雜誌刊物《美國職棒雜誌》前編輯群共同經營,透過社群運作與運動書寫傳遞對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熱情,囊括賽事、人物、趨勢、考古、科學、文化等面向的討論與寫作,以共享、交流大聯盟棒球的各種樂趣。是一個入門進階兩相宜,有專業有歡笑、有感動有淚水的優質棒球文字聚落。
MLB星系 Galaxias MLB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早期資訊封閉的年代,威權式管教的弊害不容易散播開,大眾只看得到淘汰後倖存、被擺上檯面歌功頌德的成功案例,卻看不到背後的慘痛代價。而在日本棒球界裡,就曾有一位本應有著大好前途的年輕職棒選手,受到這種教育體系的摧殘,以致最後走上絕路的悲劇,那就是一九七○年代的「湯口事件」。
Thumbnail
2025/02/11
早期資訊封閉的年代,威權式管教的弊害不容易散播開,大眾只看得到淘汰後倖存、被擺上檯面歌功頌德的成功案例,卻看不到背後的慘痛代價。而在日本棒球界裡,就曾有一位本應有著大好前途的年輕職棒選手,受到這種教育體系的摧殘,以致最後走上絕路的悲劇,那就是一九七○年代的「湯口事件」。
Thumbnail
2024/07/24
加盟巨人隊,職棒聯盟正式開打。澤村榮治投出日職聯盟史上首場無安打比賽,拿下第一座賽季MVP,幫助巨人隊奪冠。另一方面,澤村又多次被日軍徵召,影響到肩膀健康,最後遭到讀賣無情開除,並在戰爭中結束了流星般的生涯……
Thumbnail
2024/07/24
加盟巨人隊,職棒聯盟正式開打。澤村榮治投出日職聯盟史上首場無安打比賽,拿下第一座賽季MVP,幫助巨人隊奪冠。另一方面,澤村又多次被日軍徵召,影響到肩膀健康,最後遭到讀賣無情開除,並在戰爭中結束了流星般的生涯……
Thumbnail
2024/07/24
澤村榮治生於1917年的三重縣宇治山田市,在高中時期展現驚人投球天賦,受到慶應大學教練腰本壽賞識,一度考慮畢業後加盟慶應。與此同時,讀賣新聞舉辦日美明星賽,有意籌組職棒球隊,因而拉攏澤村。就這樣,年僅17歲的澤村榮治,站上投手丘,與「野球王」貝比魯斯為首的大聯盟明星打線對峙……
Thumbnail
2024/07/24
澤村榮治生於1917年的三重縣宇治山田市,在高中時期展現驚人投球天賦,受到慶應大學教練腰本壽賞識,一度考慮畢業後加盟慶應。與此同時,讀賣新聞舉辦日美明星賽,有意籌組職棒球隊,因而拉攏澤村。就這樣,年僅17歲的澤村榮治,站上投手丘,與「野球王」貝比魯斯為首的大聯盟明星打線對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東西對抗賽的成功之後,日本職棒例行賽,也在1946年正式宣告回歸。然而,作為日本第一位創建值棒球隊的先驅河野安通志,原先也計畫組成「東京小熊隊」加盟職棒,但卻因為巨人隊從中作梗,帶著未竟之功離開人世……
Thumbnail
在東西對抗賽的成功之後,日本職棒例行賽,也在1946年正式宣告回歸。然而,作為日本第一位創建值棒球隊的先驅河野安通志,原先也計畫組成「東京小熊隊」加盟職棒,但卻因為巨人隊從中作梗,帶著未竟之功離開人世……
Thumbnail
隨著天皇玉音的放送,日本總算結束了戰爭時期。就在百廢待舉之中,職棒的重建很快就開始動員起來,舊球團也達成了復興的協議。然而,戰前一度解散的參議員隊,這時碰上必須重找球員的困擾。此時總教練橫澤三郎,聽說了有位來自臺灣的強打者……
Thumbnail
隨著天皇玉音的放送,日本總算結束了戰爭時期。就在百廢待舉之中,職棒的重建很快就開始動員起來,舊球團也達成了復興的協議。然而,戰前一度解散的參議員隊,這時碰上必須重找球員的困擾。此時總教練橫澤三郎,聽說了有位來自臺灣的強打者……
Thumbnail
時間來到1938年。這年日本職棒球團出現一個新面孔:南海軍(現福岡軟體銀行鷹)。南海母企業和阪神、阪急一樣,都是位於關西的鐵路公司。南海高層在阪急社長小林一三邀請下,加上1884年創立的南海鐵道(原名「大阪堺間鐵道」)有意慶祝企業50週年,想要打造「體育王國」的大企劃,所以也決定自組球隊...
Thumbnail
時間來到1938年。這年日本職棒球團出現一個新面孔:南海軍(現福岡軟體銀行鷹)。南海母企業和阪神、阪急一樣,都是位於關西的鐵路公司。南海高層在阪急社長小林一三邀請下,加上1884年創立的南海鐵道(原名「大阪堺間鐵道」)有意慶祝企業50週年,想要打造「體育王國」的大企劃,所以也決定自組球隊...
Thumbnail
正力松太郎記取「運動協會」、「天勝野球團」的教訓,認為這些職棒先驅失敗的原因之一,在於他們都是單打獨鬥,最終獨木難支。正力松太郎認為應該組成職棒聯盟,才有長遠發展的基礎。1936年2月5日,東京巨人軍、大阪虎、阪急軍、名古屋軍、名古屋金鯱軍、大東京軍、東京參議員隊,七球隊組成了「日本職業野球聯盟」。
Thumbnail
正力松太郎記取「運動協會」、「天勝野球團」的教訓,認為這些職棒先驅失敗的原因之一,在於他們都是單打獨鬥,最終獨木難支。正力松太郎認為應該組成職棒聯盟,才有長遠發展的基礎。1936年2月5日,東京巨人軍、大阪虎、阪急軍、名古屋軍、名古屋金鯱軍、大東京軍、東京參議員隊,七球隊組成了「日本職業野球聯盟」。
Thumbnail
就在運動協會(寶塚運動協會)、天勝野球團這兩支日本職棒先驅球隊,都相繼失敗解散後,日本下一支職棒球隊的誕生契機,落到了一家小報社身上。儘管這家報社的社長起先不太懂棒球,但敢於嘗試的態度,讓他毅然決定舉辦日美棒球交流賽。並在熱烈的迴響下,慢慢走向了職棒與聯盟的設立,為當今的日本職棒寫下初始章節。 這家
Thumbnail
就在運動協會(寶塚運動協會)、天勝野球團這兩支日本職棒先驅球隊,都相繼失敗解散後,日本下一支職棒球隊的誕生契機,落到了一家小報社身上。儘管這家報社的社長起先不太懂棒球,但敢於嘗試的態度,讓他毅然決定舉辦日美棒球交流賽。並在熱烈的迴響下,慢慢走向了職棒與聯盟的設立,為當今的日本職棒寫下初始章節。 這家
Thumbnail
風靡全日本的魔術表演團 1920年「日本運動協會」成立,為日本史上第一個職棒球團。不過,由於日本運動協會採取首年以集訓為主、不對外公開比賽的方針,因此雖然早早就在歷史舞台登場了,但真正開啟對外第一場比賽的職棒隊卻是在隔年亮相,那便是日本史上第二個職棒球隊「天勝野球團」。 說到「天勝野球團」,就必須先
Thumbnail
風靡全日本的魔術表演團 1920年「日本運動協會」成立,為日本史上第一個職棒球團。不過,由於日本運動協會採取首年以集訓為主、不對外公開比賽的方針,因此雖然早早就在歷史舞台登場了,但真正開啟對外第一場比賽的職棒隊卻是在隔年亮相,那便是日本史上第二個職棒球隊「天勝野球團」。 說到「天勝野球團」,就必須先
Thumbnail
在讀賣巨人及現今整個日職聯盟在成立之前,日本就已經誕生過了所謂的「職棒球團」。這支雖然壽命不長,但仍是無庸質疑的職棒先驅球隊,名為「日本運動協會」。成立這球隊的要角人物,則是一位在日職初期舉足輕重,卻又鮮為人知的野球殿堂成員:河野安通志。
Thumbnail
在讀賣巨人及現今整個日職聯盟在成立之前,日本就已經誕生過了所謂的「職棒球團」。這支雖然壽命不長,但仍是無庸質疑的職棒先驅球隊,名為「日本運動協會」。成立這球隊的要角人物,則是一位在日職初期舉足輕重,卻又鮮為人知的野球殿堂成員:河野安通志。
Thumbnail
1990賽季,兩聯盟的優勝隊伍獨走情況太明顯,西武以12.5場的勝差幅度領先第二的歐力士;巨人軍更是和次席的広島更是來到22場!加上當時沒有CS賽制,所以其實公式戰的戰況並不熱鬧。 好在這個狀況下,有四位當年的竄起的新人投手,其中甚至影響世界棒壇,至今依然令人津津樂道!
Thumbnail
1990賽季,兩聯盟的優勝隊伍獨走情況太明顯,西武以12.5場的勝差幅度領先第二的歐力士;巨人軍更是和次席的広島更是來到22場!加上當時沒有CS賽制,所以其實公式戰的戰況並不熱鬧。 好在這個狀況下,有四位當年的竄起的新人投手,其中甚至影響世界棒壇,至今依然令人津津樂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