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閱讀心得記錄,有很多個人想法。
/////////
人類可以活在沒有交換的社會嗎?
克勞德‧李維史陀 - 論婚姻如同交換
《親屬的基本結構》
「在青春期時,納加族的男孩開始追求外面氏族的女孩,並和女孩交換小禮物,這些禮物的價值與性質都受傳統習族的嚴格規定。這些禮物如此重要,男孩在追求女孩時,為討她的歡心,提出第一個問題:「妳願意接受我的禮物嗎?」回答可能是:「我願意接受」或「我已經介壽其他人的禮物了」「我不想和你進行交換」。這些文句甚至已經由傳統規範固定下來。這類禮物交換開啟了一系列互相的供應,導向婚姻關係,或甚至,構成一些行為運作的開端:農忙工作、聚餐、利益好處等。
在巴西西部的放牧小族群印第安人南比夸拉族中,族群與族群互相畏懼,並盡量避免接觸;但同時,他們又想接觸,因為這是進行交換與因而獲得所需產品與商品的唯一方式。在敵對關係與相互供應關係之中,存在著一種關聯、一種延續性;交換氏戰爭的和平解決,戰爭來自於失敗的交易。」
Q:贈與婚戒,是否遵循另一套有別於上述文本所描述的邏輯?
如果單純談論「交換」這個行為,現代結婚也普遍都會交換婚戒,跟上述一樣都會和對方交換某個物品。但在這種情況下,它更像是一種象徵性的交換而不是實際的交換。
卡爾‧馬克思 - 使用價值交換價值
《資本論》
「商品交換始於共同體的邊界,在共同體與其他共同體或其成員接觸的地方開始。某些東西一但對外成為商品,就會反過來成為共同體內部生活的商品。[…]同時,對他人物品的需求漸漸固定下來。交換不斷重複,成為有規則的社會過程。因此,在日積月累下,至少有一部分勞動產品必定是有意為了交換而生產的。從此刻開始,物品需求用途與交換價值用途就產生了清楚的區隔,也就是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區分。」
Q:為什麼對外交易會改變社會的內在?
因為不同的共同體有不同的文化、價值觀、語言等。所以與不同文化的共同體或個體交換,都會改變雙方的文化。
總結「人類可以活在沒有交換的社會嗎?」
一開始我不太明白為什麼會提到有關「婚姻」的行為,因為婚姻和問題似乎沒有關聯。但繼續往下看後,就好像有點理解。
《親屬的基本結構》引述文本中,一開始提到男女交換禮物並導向婚姻,從這裡開始,人們已經開始進行交換,並且後面提到這種關係還會導向合作、聚餐等。第二段談到族群之間,因為日常所需商品只能透過交換來獲得,所以就算是互相畏懼敵對,仍會試圖進行交換,只不過有時候交易失敗會導致戰爭。
後面《資本論》提到的「共同體」,起初我不知道共同體是什麼,後來搜尋一下才知道,而且我認為用原文英文「Community」來表示會更容易體解。我在下面的問題也稍微解釋共同體有相同的文化、價值觀、語言等等。瞭解「共同體」是什麼意思後,再來看引述的內容就很好理解。
有著不同文化的共同體因為生活而互相交換,這些交換不只是商品,還有思想、文化上的交換。文本後面還提到,物品本身也區分為「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不同用途。「使用」指的是實際上會用到的,比如鍋碗瓢盆這些東西。「交換」指的是並不會實際用到物品,是專門拿來送禮用的,比如花籃這類的東西。
所以人類可以活在沒有交換的社會嗎?
這邊談得比較是「交換是人類社會的基礎,沒有交換就沒有社會」,所以「否」,人類沒辦法活在沒有交換的社會。但看了不同的看法,其他人則認為「人類可以活在沒有交換的社會,只要這個社會有足夠的共享和互助。」
但這種共享和互助不也是交換的一種嗎?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