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產量不多的深津繪里,對觀眾來說很「神秘」——畢竟她既沒有個人社交帳號,連參與戲劇的官方社交帳號亦未見登場,。當晨間劇拍檔小田切讓為了宣傳自導自演的《奧莉佛是狗,(天哪!!)這傢伙》,亦「放下神秘面紗」大玩社交帳號,深津仍然維持「只用作品與觀眾交流」的限量曝光,在現今世代完全異數。
「神秘」對新一代觀眾未必是好事,畢竟老日劇迷津津樂道的代表作,如《白雪情緣》、《跳躍大搜查線》系列,要不太古早,或者海外流通度不高,稍一不慎就會被歸類為「過去的人」。不過幸好深津近年拍到話題作,亦剛好都跟年輕一輩合作,大家也許會對這位「姨姨」有興趣?借《鈴芽之旅》即將香港、台灣同時公映的機會,讓大家「重新認識」深津繪里。
未談《鈴芽之旅》,先介紹前年首播的晨間劇《Come Come Everybody》,劇集以「NHK英語廣播講座」為主軸,描述一個橫跨昭和、平成、令和三個時代的祖孫三人與英語廣播節目共同成長的百年歷史及故事。深津飾演的雉真瑠衣,同時身兼第二代女主角,以及第三代女主角的媽媽,從18歲演到80歲,以近代劇來說可算是一項創舉。
雖然初登場就要叫年紀小一截的村上虹郎做「叔叔」,聽起來有點「毛管戙(起雞皮疙瘩)」,觀眾亦質疑為何要年近五十的深津從少女演起。不過隨著劇情推展,揭示瑠衣從小對令自己「毀容」,甚至「拋棄」自己的媽媽充滿怨恨,對父親家庭若即若離的複雜心態,的確需要一定的演技才扛得起。
透過尋找屬於自己的愛情,再組織家庭之後,瑠衣面對不成材的丈夫(小田切讓)與不靠譜的女兒(川榮李奈),從「少女」過渡成為「母親」,亦開始了解媽媽當日喪夫後,企圖獨自養大自己的矛盾。加上陸續得知當年與其他長輩的誤會,怨恨逐漸轉化為思念,慢慢地與自己的心結和解,才有後來以五十歲左右的姿態與老去的媽媽相認。
由「I hate you」到「I love you」,深津把瑠衣的細膩變化演得極有說服力,抓住觀眾目光。當然,生於資訊爆炸的現在,再低調的人亦鬥不過八卦媒體,〈週刊文春〉就挖出深津與現實的媽媽、著名書法家深津諭美子的糾結關係,有傳早年關係一般後來和好,2015年媽媽因癌病去世,令深津大受打擊,猜測劇情是否影射真實情況,令她演得更入心云云。也許因為不想回答角色與本人的連結,深津完全沒有出現NHK任何影片訪問,只限於文字訪問中登場,令以上八卦更惹人瑕想。
當大家以為《Come Come Everybody》播畢後,深津會回歸低調,沒想到竟然首次挑戰聲優工作,參與人氣動畫導演新海誠的最新作品《鈴芽之旅》!更意外的是,契機竟然亦來自《Come Come Everybody》 — — 因為劇中飾演瑠衣女兒日向(川榮李奈)童年版的新津知世,現實正是新海誠的女兒!當新海誠追看女兒的劇集,意外被劇中媽媽對女兒說「沒問題(大丈夫)」感動,認為她很適合「岩戶環」(女主角「鈴芽」的姨姨),故此向她邀約。
「岩戶環」與「鈴芽」一樣,於311大地震失去摯親,她主動收養喪母的姨甥女,明明一直單身,卻過著母兼父職的生活長達12年,擁有長輩常見的囉唆與長氣,當姨甥女失蹤時會拼命發LINE長文找她,明明不明白發生什麼事,卻一直守護鈴芽,陪她尋找不知道是什麼的「後門」。
深津的戲份比想像中多,尤其動畫後半部,而且並非一味囉嗦煩人,而是作為災後倖存者的互相責怪與諒解,兩人和好的場面感覺窩心,與某位彩蛋聲優(現實是曾經的同事務所前後輩)對戲的互動亦玩味十足,對以年輕人掛帥的故事來說,意外地很有存在感。
自言第一次擔任聲優工作「很可怕」的深津,戲外如姨姨般關心聲演「鈴芽」的原菜乃華,沒有排配音工作也會到錄音室,帶了對喉嚨有幫助的蜂蜜給她;明明低調沒有預計會出席首映活動,還是破例以驚喜形式出現,與曾經飾演「父女」的松村北斗(動畫聲演宗太)互動也很有趣,就像「環姨姨」一樣的存在。
新朋友想認識她,老日劇迷們想更新一下對她的印象,除了可以看以上兩部最新作品,亦可以看看以下相對商業主流口味的電影。(太文藝或者舞台劇,就留給專家吧)
同名漫畫改編,講述某日地球出現無數孢子,遭寄生的人類將能任意變形與任意殺害人類,而這些寄生獸在了解人類習性與生態之後便企圖取代人類。深津飾演早就被寄生的女性寄生物「田宮良子」,明言為了進行「寄生獸是否能繁殖後代」的實驗,與人類發生關係並懷孕,原本對人類毫無感情的她,卻透過懷孕認識何謂「母性」,到頭來竟為保護嬰兒而被警察射殺。
值得玩味的是,《寄生獸》中飾演主角「泉新一」的染谷將太,在《鈴芽之旅》聲演單戀「岩戶環」的「岡部稔」,加上有一幕「環姨姨」忽然被附身的戲碼,看過《寄生獸》的觀眾欣賞《鈴芽之旅》要注意這種另類彩蛋!
《求生走佬Family》(台譯《生存家族》)故事很簡單:電力,煤氣以及水的運轉全部停止,住在大都市的一家四口因為住在公寓,無法使用電力、氣體燃料和水,只好回到媽媽(深津)的娘家,可能因為飛機不能飛,於是一家人只能騎腳踏車前往鹿兒島。但是旅行途中,錢幣,貴重物完全派不上用場,只能與其他人以物易物。
與《鈴芽之旅》無直接聯想,但相信經歷這幾年疫情的朋友,對於這個世界「什麼都可以發生」應該不太意外,如果我們過份依賴科技的話,容易失去或錯過什麼,人類面對大自然應該更為謙卑單純,也許是面對天災或人禍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