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自己的天空:從《海街日記》、《孤味》的女性群像說起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海街日記》敘述日本鎌倉的三姊妹,原在祖母的舊屋相依為命。某天收到父親的死訊後,姊妹們到父親靈堂前上香,卻意外與同父異母的14歲中學生妹妹淺野鈴(廣瀨鈴 飾)重逢,大姊(綾瀨遙飾)發現,小妹親生母親早已過世,繼母也並未善待她。
三姊妹要如何接納父親外遇的孩子?而同父異母的她們,又該如何建立默契,化解身世的尷尬?電影藉由鎌倉四季景色的變換,帶出四姊妹在日常生活下,不安的情緒。父親的死訊,對她們而言,是另一個相聚的契機,也在生與死的挑戰之下,學習重新接納自己、面對未來。
是枝裕和在日常生活的小調裡,由不同階段的女性視角切入:對於23歲的OL二姊佳乃(長澤雅美 飾)與20歲在體育用品店打工的千佳(夏帆 飾)來說,15年來音信杳然的父親,,兩個妹妹感受不到任何難過情緒,而29歲的護士大姊幸(綾瀨遙 飾)大姐仍無法原諒被父親遺棄的恨意。生命檯面下的衝突,就在相處的日常裡顯影,而理解與和解也同步進行。
《孤味》以陳伯昌的喪禮為背景,在雙線敘事時間下,勾勒家族的愛恨情仇。與《海街日記》一樣,以姊妹視角回顧家庭生活。相較之下,我較喜歡長篇甚於導演2017的短篇版,除了姐妹的群戲之外,母親陳淑芬在片中的表現,也更為細緻。
女演員的群戲裡,大女兒謝盈萱與母親在客廳的對峙,台詞自然真切,讓人心酸。母女最了解彼此,直搗心窩的話語,往往讓人猝不及防。
一般評價認為,長篇過於片面,無法深入描寫人物角色。但大家族的生活群相即使如此,沒有個人的存在,只有「群」的意識。所以個人的嚮往,在家族的考量之下,都必須犧牲。母親用了一輩子了解這個道理。於是她願意簽下離婚協議書,鼓勵大女兒開心過日子,要照小孫女的意願留下讀書,放手讓小女兒經營餐廳。
嘗盡人生酸甜苦辣後,林秀英放下矜持的尊嚴,在疊唱的歌曲裡,享受人生久違的海闊天空。
台日兩部電影裡,不約而同以女性群像刻畫家庭生活,似乎在愛恨情仇的藩籬外,開拓另一片女性自我的天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6會員
380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維斯塔繭居日記》:為自己工作的九個步驟為自己工作的九個步驟 2021年8月28日 昨天,我說我在找一個人。 有朋友問我:「你是在誠徵女友嗎?」我笑而不答,還有人説這是很「賊」的徵人廣告,同時祝我順利找到小幫手。 謝謝幾位寫信給我的朋友們,我會抽空跟大家討論。嗯,其中,居然還有一位十五歲的同學來信,真讓人感動呢!如果您想跟我一起做些
Thumbnail
avatar
鄭緯筌
2021-08-29
改變得從愛自己開始:《酷男的異想世界:日本我來啦!》​《酷男的異想世界》(Queer Eye)這檔美國真人實境秀自2003年開播以來,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2019年,這群才華洋溢的男子終於來到亞洲,來到了充滿東方色彩的日本。這一次,他們將要著手改造那些被日本社會與世俗價值長期禁錮和壓抑的美麗靈魂,而一切的改變都得先從「愛自己」開始⋯⋯。​
Thumbnail
avatar
映画案內所 Arstin
2021-08-06
《維斯塔繭居日記》:寫自己的故事《維斯塔繭居日記》:寫自己的故事 2021年6月23日 自從我開始寫《維斯塔繭居日記》,彷彿也給自己的人生展開了新頁。本來還擔心寫自己的故事,不像以往分享科技趨勢,可以給大家滿滿的乾貨,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感興趣呢? 不過這個問題並沒有煩惱我太久,因為最近不時會收到讀者朋友的來信:無論是來跟我討論十六種
Thumbnail
avatar
鄭緯筌
2021-06-24
《與其急著讀空氣,不如先讀懂自己的心》的筆記和信《與其急著讀空氣,不如先讀懂自己的心》 你「沉淪」自己的結果,只是墊高別人! 首先我先分享為何借這本書?請照這本書的照片看,如下: 1. 當下,拿起這本書,第一眼看到的是戴著皇冠的公主,好繽紛可愛的書喔!它搭配的顏色是由白色、藍色、綠色、黃色,在底下是她的子民嗎?可是他們怎麼都面無表情,只有她掛
Thumbnail
avatar
藍芸的書信世界
2021-05-09
《知道天空有多藍的人啊》:抬頭看一看屬於自己的藍天「井底之蛙,不知道海有多大,卻知道天空有多藍。」 岡田麿里(以下簡稱岡媽)擔任編劇的《知道天空有多藍的人啊》與《未聞花名》、《好想大聲說出心底話》一樣,同為岡媽的故鄉埼玉縣秩父市的三部曲之一。岡媽擅長用奇幻手法試圖解讀人遇到瓶頸時如何突破困境,透過內心情感的具現化,例如《未聞花名》的面麻或是《好想
Thumbnail
avatar
緒語
2020-12-05
【觀影】從《含苞欲墜的每一天》到《俗女養成記》最會互相傷害的是女人自己。最會互相傷害為難女人的不是男人,而是女人自己。 結了婚之後就會有很多女生要投入另一個家的戰場,磨掉所有自己的樣子。
Thumbnail
avatar
Aiyuthinking
2020-03-26
釀影評|《厭世媽咪日記》:媽咪最大的犧牲,是世界還是自己?這電影真正在講的是:世世代代以來女性在生理結構上所需承擔的生產後代的身體煎熬,其實根本就比不上世世代代以來女性在社會結構上所需承擔的照顧後代的心理煎熬。這個世界有千百萬種守則在教會女人怎麼當好一個母親,但根本就沒教好男人怎麼當父親,或者說是亂教男人當成一個自以為盡力了的父親(這更糟糕)⋯⋯
Thumbnail
avatar
雀雀
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