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實地場勘,不要挑在晴天,而是挑在一個下著小雨的日子。
這可不是為了欣賞煙雨濛濛的浪漫,要看一塊地好不好,適不適合耕作或是建設呢?有人說,買房子挑在雨天看才是行家,買地也是一樣,挑在雨天看準沒錯!
雨天時,才能看出一塊地的水從哪裡流過來,又會流到哪裡去。
那些在晴天看起來很美好的大草原,等到下雨時,很有可能因為排水不良,讓土地變成了汪洋。
我們種菜時都知道,大部分的陸生植物都喜歡排水良好的介質,植物的根不只需要土與水,也需要氧氣呼吸,積水會導致淺根、爛根、浮根,甚至死亡。
因此買了土地之後,如何打理水,就是經營一塊土地最重要、也最優先的環節。
謹記這幾個訣竅,你也是看地的行家:
1.觀察積水位
園區哪裡越平,哪邊就越容易積水,可觀察地面是否東一個水坑、西一個水坑?積水位的草是不是特別禿、土地特別泥濘?曬乾之後,地卻又硬的跟石頭一樣,這裡也是未來會需要改善排水的地方。
行家有一句叫:「開園忌平」,就是因為地太平很容易積水,在極端氣候的現在,動不動就下大雨,若大雨持續一個月,排水不良的田區會因為淹水而導致災損。
2.觀察水多久排掉
許多人種樹時,會挖一個大洞當作樹穴,天真的以為有土就一定會排水。
土有分很多質地,黏土排水特別慢,可以試著往挖好的樹穴灌水,觀察樹穴裡的水多久排掉,若是每小時下降的速度低於三公分,那可以說明樹穴排水不良,用來種樹的話,樹木可能會浮根、爛根。
3.觀察是否有土壤流失
排水不良是一個問題,但水流速度太快時也會有其他的風險。因為水流很快時,會大量將表土沖走,造成表土流失,也會讓邊坡塌陷。
尤其如果坡度很陡、坡上沒有種樹也沒長草,土地直面雨水侵襲,邊坡會漸漸被水流掏空,變成土石流,加速邊坡崩塌。
邊坡不只要種樹,留草也非常重要。在雨季來臨前,要注意不要把草打得太短,至少要留15公分高,防止土壤流失。
在山區,常常看到居民會沿著山坡打草,如果說樹根是抓住石頭的骨,草就是抓住土壤的筋脈,把草砍掉,土壤會漸漸被掏空,最後樹根裸露,直到樹根抓不住坡面,樹就會整棵倒下,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由地面逕流水的顏色,可以判斷土壤是否正在流失。如果土正在流失,下雨時,沖出的雨水會帶有泥沙,水流也呈現混濁的顏色。
除了在自己的地上觀察沖蝕位,也要去周圍的馬路轉一轉,看看哪裡是危險邊坡,確保自己回家的路線足夠安全,以免遭遇土石流及邊坡崩塌的危害。
4.觀察淤積位
既然有沖蝕位,就會有淤積位。
流動的水最後滯留在哪裡?那裡會因為長期累積泥沙而變得越來越高。可檢查路面、排水道、水池、水溝......等。
淤積位通常是需要定期清理維護的地方,因此也要評估好不好清理。
很多人會用水泥蓋住排水道,或是用PVC水管做成主要排水道,這樣不見光的暗排水道非常不好清理,裡面堵了什麼都很難拿出來,當然也可以在暗排前面裝紗網過濾,不過這樣就要經常清潔紗網,下大雨時也會減緩排水速度。
最麻煩的是,如果有地震或颱風,把水管震斷,排水管就有可能堵住而導致排水不通。
田區的主要排水道最好是整條肉眼可見,能直接看到水流跟淤堵的泥沙和落葉,這樣能加速排水又方便清掃。有需要的話,上方可以再蓋可拆式的水溝蓋,做成方便清理的設計。
5.觀察擋土牆有沒有在排水
周圍如果有水泥擋土牆或是石籠,需要特別注意看牆面是否有在排水。
很多人以為擋土牆上面已經有做排水管,這樣就OK了!但實際上去觀察那些擋土牆上的PVC排水管,孔徑多半很小,非常容易堵塞,雨天也沒有在排水。
大禹已經告訴我們,治水要用疏通而非堵塞的方式。擋土牆的排水孔塞住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土加水幾萬噸的重量往前壓,薄薄的擋土牆撐的住嗎?
擋土牆後方的土坡吸飽了水,變得非常沉重,加上強大的水壓,足以把不排水的擋土牆撐裂,甚至推倒,一旦推倒就會變成土石流的破口。
這裡也順帶說明古早的砌石法為什麼可以順利排水:
古早的砌石法,在每次下雨的時候,砌起來的石頭會隨著水壓微微轉動角度,因此更不容易塞住。
而樹根及草根非常有彈性,水壓過大時會拉大孔縫,讓水流通過。
工法做得好、做確實,比水泥擋土牆更加耐用。
如果你的土地上已經有水泥擋土牆,最好定期維護,可以給它開大一點的排水孔,或是定期洗通排水孔來增加擋土牆的安全性。
6.觀察週邊的徑流水:
水和人不一樣,可不會因為換了地主就轉彎,周圍的地也一定會影響到我們。
比如有的人蓋房子沒有做化糞池,直接把糞尿廢水排到土地上或周圍的河川,如果你們的水域是共用的,或正好位在他的下游,那就有可能得到很差的水質。
或當你的地勢比隔壁低,鄰地的逕流水也會流到你的田裡,而如果隔壁的農夫有農藥、除草劑、下肥,這些物質也會融入水中,流入你的農田。
這影響很大,比方說想申請友善或是有機認證就會因為土地污染而申請不過。想要防止農藥、除草劑跟化肥,光是種綠籬、留隔離帶還不夠,還要注意地面逕流水帶來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