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

含有「轉念」共 27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鄧惠文的先生難得下廚,卻因切除過多青江菜根部讓她心生不滿。正當她準備指責時,忽然意識到,這些綠色的「浪費」,何嘗不是先生送給她的「玫瑰花」?轉念後,讓她的生活多了溫柔與美好。
Thumbnail
🌿🐾 椅下藏寶,魂中執念── 祂,為何守著一張椅子不放?
Thumbnail
走進山林後,我才懂,原來我最想許的願望只是「健康平安」。在風吹雲湧的高山裡,學會轉念與知足,才發現原來日常早已富足。正如蔡健雅《晨間新聞》所唱:「單純不是什麼態度,是一種滿足。」
Thumbnail
以三個砌磚工人的故事作為引言,說明人們看待工作的不同態度和動機。文章指出,工作的意義並非單一且固定的,而是多面向且能隨著時間和自身想法轉變而改變。文中建議讀者學習適時轉換想法、細緻品味工作的多重面向,並在工作場域中找到與自己契合的目標,藉此在工作中創造意義並實現個人成長。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3/29
「我們能夠在工作中找到更多可能性。重要的不是工作本身的性質,而是我們如何看待它、在其中發現機會」 認同!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30
李英華 發現機會的次數越多,能力就會越變越精湛。
中午走路去吃飯,回家時,原本習慣走一條窄窄的人行道。這次卻注意到對面學校旁的人行道,不僅寬敞,還有一排樹,看起來格外舒適。當下決定換條路走,結果竟帶來不同以往的視角,也讓我更清楚地看到那些熟悉的風景。雖然需要過兩次馬路,但卻跳脫了原本的路線。
Thumbnail
一位即將到新公司擔任老闆特助的朋友A君向作者諮詢工作注意事項,作者透過與A君的對話,分析其過往職涯經驗中一再重演的課題,點出A君內心深處的不安與對老闆的錯誤期待,並給予建議:練習主客體分離、接受老闆的不完美、以及調整對工作的期待。
Thumbnail
當旅程才剛開始,一場突如其來的腸胃風暴,讓我在東京的街頭經歷了一生難忘的尷尬時刻。從無助、自責到轉念,我深刻體會到,責怪與懊悔無法改變已發生的事,唯有接受、找尋出口,才能讓壞事不影響整個旅程。這次經歷不僅成為旅途中最深刻的記憶,也讓我學會如何快速「情緒止損」,避免讓小事影響整體人生。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很難溝通? 不說話還好,一說話就會讓你覺得越說越沮喪、越說越難過... 其實真正讓我們痛苦的是我們的思維模式。 分享一場賴佩霞老師的演講:-《轉念,好好說話》,老師以自身經歷教你如何「好好說話」,並透過「轉念」和「非暴力溝通」四個步驟來改善溝通方式,能讓夫妻關係更加和諧。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 你有沒有試過這樣的情境? 老闆忽然在週五下午5:55分說:「這個報告週一早上要看到!」(壓力 +100) 早上剛出門,發現手機沒電、車子爆胎、咖啡灑滿衣服,這一天才剛開始就想重啟人生……(壓力 +200) 朋友發訊息:「有件事想跟你說……但還是算了。」然後就消失不見。(壓
克服低潮的歷程與體悟,從持續掙扎到學習接受情緒流動,最終看見成長與希望。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