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升大學的難度(學測)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原發布於Dcard


註:本人非統計相關科系,如果數據解讀有誤請大力鞭下去,我會改(我知道單純這樣比較有點粗糙,按照類組、科系細部探究會更準確,這邊只是提供大概供参)

一、統計資料:

raw-image

整理幾個重點出來:

1.111年的報考人數比91年少了約3萬人。

2.111年全台所有大學招生名額比91年增加26993人。

3.91年的大學錄取率(招生人數/報考人數)為54.02%;111年的大學錄取率為91.20%。

4.臺大招生名額相比20年前多了448人。 5.91年上台大需達全體考生之前2.12%;111年則只需達3.05% 6.91年上中字以上大學需達全體考生之前的前10%;111年則只需達17.02%

二、小結

1.少子化影響確實大,同時今年重考生人數亦減少了數千人,所以報考人數差距到3萬人

2.在報考人數減少的狀況下,大學招生名額卻增加,導致大學錄取率從54%成長到91%,確實幾乎人人都有大學唸。

3.前端學生壓力下降(以人數競爭力來說),錄取台大基本門檻從前2%到前3%。

4.中字以上亦然,10%變為17%,1.7倍的變化確實有點大,上中字比以前簡單快2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 Ali的沙龍
19會員
39內容數
正在準備轉學考,所以會把轉學考準備期間練題的擬答放上來。如果能對未來的學弟妹有所幫助那我覺得就有價值了!
Na Al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4
本文為112司法院大專院校法治教育創新競賽之投稿作品,謹以此種模式公開作品內容,供大眾參閱。未來將將作品精華之部擷取而出,於平台上累積成一系列。 公共政策問題-議題意識 為什麼需要花費巨額成本減緩階級差異抑或是貧富差距?許多人或許會有這個疑問,這也是現今對於經濟發展及弱勢補助抉擇爭論的焦點,更有
2023/12/24
本文為112司法院大專院校法治教育創新競賽之投稿作品,謹以此種模式公開作品內容,供大眾參閱。未來將將作品精華之部擷取而出,於平台上累積成一系列。 公共政策問題-議題意識 為什麼需要花費巨額成本減緩階級差異抑或是貧富差距?許多人或許會有這個疑問,這也是現今對於經濟發展及弱勢補助抉擇爭論的焦點,更有
2023/07/13
108課綱實施以來,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的素養導向試題比例已經逐漸提升,傳統背誦式的一翻兩瞪眼考題逐漸減少,故死讀書已經不是能夠在考試中能拿高分的致勝關鍵。 但是究竟何謂素養?新制上路多年仍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對此,大考中心給出的回覆為:「強調閱讀理解的重要性,並能對知識融會貫通、活學活用」,而考
2023/07/13
108課綱實施以來,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的素養導向試題比例已經逐漸提升,傳統背誦式的一翻兩瞪眼考題逐漸減少,故死讀書已經不是能夠在考試中能拿高分的致勝關鍵。 但是究竟何謂素養?新制上路多年仍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對此,大考中心給出的回覆為:「強調閱讀理解的重要性,並能對知識融會貫通、活學活用」,而考
2023/07/09
本篇文章與以往不同的是,試圖去尋找公眾對於系爭規定,即刑法第19條之規定不認同之處為何,故蒐集了數個管道中對於該條的批評言論,並也對大學同學做出一個簡易訪談,初步以質性研究的方式完成本份報告。 NaAliNAALI
2023/07/09
本篇文章與以往不同的是,試圖去尋找公眾對於系爭規定,即刑法第19條之規定不認同之處為何,故蒐集了數個管道中對於該條的批評言論,並也對大學同學做出一個簡易訪談,初步以質性研究的方式完成本份報告。 NaAliNAALI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先聲明,大學用考試成績選材、學生用考試成績選校系,不符合本人或屏東大學的教育與辦學理念。只是,真的太多朋友來諮詢,我時間有限,無法一一幫忙。也就是時勢使然啦,所以務實地提供以下志願選填指引給各位參考。 不適用對象: *家長/考生已經有很明確的科系選項,比如有志於某些管制性科系:醫藥、法律……等等。或
Thumbnail
先聲明,大學用考試成績選材、學生用考試成績選校系,不符合本人或屏東大學的教育與辦學理念。只是,真的太多朋友來諮詢,我時間有限,無法一一幫忙。也就是時勢使然啦,所以務實地提供以下志願選填指引給各位參考。 不適用對象: *家長/考生已經有很明確的科系選項,比如有志於某些管制性科系:醫藥、法律……等等。或
Thumbnail
最近在思考現在上大學的難度跟以前差在哪裡,所以就上網稍微找了20年前的資料跟今年作比較 註:本人非統計相關科系,如果數據解讀有誤請大力鞭下去,我會改(我知道單純這樣比較有點粗糙,按照類組、科系細部探究會更準確,這邊只是提供大概供参) 一、統計資料: 整理幾個重點出來: 1.111年的報考人
Thumbnail
最近在思考現在上大學的難度跟以前差在哪裡,所以就上網稍微找了20年前的資料跟今年作比較 註:本人非統計相關科系,如果數據解讀有誤請大力鞭下去,我會改(我知道單純這樣比較有點粗糙,按照類組、科系細部探究會更準確,這邊只是提供大概供参) 一、統計資料: 整理幾個重點出來: 1.111年的報考人
Thumbnail
前幾天手機裡面跳出了一則報導,寫到日本的大學升學率只有48%,在OECD國家當中,位於墊底的位子。而報導的標題特別強調日本的大學升學率比韓國還要低,在什麼都絕對不想輸韓國的日本,這個標題真是引人注目。 台灣及日本的大學升學率相差近4成 從日本動漫、日劇裡面也可以發現,高中生在填「進路調查」的時候,確
Thumbnail
前幾天手機裡面跳出了一則報導,寫到日本的大學升學率只有48%,在OECD國家當中,位於墊底的位子。而報導的標題特別強調日本的大學升學率比韓國還要低,在什麼都絕對不想輸韓國的日本,這個標題真是引人注目。 台灣及日本的大學升學率相差近4成 從日本動漫、日劇裡面也可以發現,高中生在填「進路調查」的時候,確
Thumbnail
假定你可以上台大,如果某個學校可以用360萬元換你的選擇,你願意換嗎?這個選擇出現兩極化的反應,有些人贊成,這360萬元就是一筆錢,用這筆錢可以做很多選擇;有些人反對,四年台大的洗禮,絕對值這筆錢!
Thumbnail
假定你可以上台大,如果某個學校可以用360萬元換你的選擇,你願意換嗎?這個選擇出現兩極化的反應,有些人贊成,這360萬元就是一筆錢,用這筆錢可以做很多選擇;有些人反對,四年台大的洗禮,絕對值這筆錢!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每當鳳凰花開的畢業季到來,產業界缺工的呼救聲就會再度響起,喊了這麼多年,問題到底有沒有改善呢? 答案是否定的,缺工狀況甚至更嚴重了!
Thumbnail
每當鳳凰花開的畢業季到來,產業界缺工的呼救聲就會再度響起,喊了這麼多年,問題到底有沒有改善呢? 答案是否定的,缺工狀況甚至更嚴重了!
Thumbnail
過去以課內學習為主的思維,是把學習的價值綁在成績上,如果我們決定踏出「成績」這個舒適圈,又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學習?學校在我們價值重建的過程中又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大學的價值又在哪裏?我才發現,原來不當一個「學生」這麼難。
Thumbnail
過去以課內學習為主的思維,是把學習的價值綁在成績上,如果我們決定踏出「成績」這個舒適圈,又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學習?學校在我們價值重建的過程中又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大學的價值又在哪裏?我才發現,原來不當一個「學生」這麼難。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大學是通才教育,研究所是菁英教育,可惜那是歐美的情況。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大學是通才教育,研究所是菁英教育,可惜那是歐美的情況。
Thumbnail
時間過得真快,又到了研究所推甄的季節了,相信不少人也在為了要不要推甄研究所煩惱吧,小弟我是在去年應屆推甄研究所的,就來簡單分享一下心得和我的準備經驗吧。 備審資料 在校成績重不重要? 重要、重要、很重要!在備審的階段我自認有很大一部分成績取決於在校成績,如果成績不夠可能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我朋友
Thumbnail
時間過得真快,又到了研究所推甄的季節了,相信不少人也在為了要不要推甄研究所煩惱吧,小弟我是在去年應屆推甄研究所的,就來簡單分享一下心得和我的準備經驗吧。 備審資料 在校成績重不重要? 重要、重要、很重要!在備審的階段我自認有很大一部分成績取決於在校成績,如果成績不夠可能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我朋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