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升大學的難度(學測)

20年前升大學的難度(學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原發布於Dcard


註:本人非統計相關科系,如果數據解讀有誤請大力鞭下去,我會改(我知道單純這樣比較有點粗糙,按照類組、科系細部探究會更準確,這邊只是提供大概供参)

一、統計資料:

raw-image

整理幾個重點出來:

1.111年的報考人數比91年少了約3萬人。

2.111年全台所有大學招生名額比91年增加26993人。

3.91年的大學錄取率(招生人數/報考人數)為54.02%;111年的大學錄取率為91.20%。

4.臺大招生名額相比20年前多了448人。 5.91年上台大需達全體考生之前2.12%;111年則只需達3.05% 6.91年上中字以上大學需達全體考生之前的前10%;111年則只需達17.02%

二、小結

1.少子化影響確實大,同時今年重考生人數亦減少了數千人,所以報考人數差距到3萬人

2.在報考人數減少的狀況下,大學招生名額卻增加,導致大學錄取率從54%成長到91%,確實幾乎人人都有大學唸。

3.前端學生壓力下降(以人數競爭力來說),錄取台大基本門檻從前2%到前3%。

4.中字以上亦然,10%變為17%,1.7倍的變化確實有點大,上中字比以前簡單快2倍


avatar-img
Na Ali的沙龍
18會員
39內容數
正在準備轉學考,所以會把轉學考準備期間練題的擬答放上來。如果能對未來的學弟妹有所幫助那我覺得就有價值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a Al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為112司法院大專院校法治教育創新競賽之投稿作品,謹以此種模式公開作品內容,供大眾參閱。未來將將作品精華之部擷取而出,於平台上累積成一系列。 公共政策問題-議題意識 為什麼需要花費巨額成本減緩階級差異抑或是貧富差距?許多人或許會有這個疑問,這也是現今對於經濟發展及弱勢補助抉擇爭論的焦點,更有
108課綱實施以來,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的素養導向試題比例已經逐漸提升,傳統背誦式的一翻兩瞪眼考題逐漸減少,故死讀書已經不是能夠在考試中能拿高分的致勝關鍵。 但是究竟何謂素養?新制上路多年仍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對此,大考中心給出的回覆為:「強調閱讀理解的重要性,並能對知識融會貫通、活學活用」,而考
本篇文章與以往不同的是,試圖去尋找公眾對於系爭規定,即刑法第19條之規定不認同之處為何,故蒐集了數個管道中對於該條的批評言論,並也對大學同學做出一個簡易訪談,初步以質性研究的方式完成本份報告。 NaAliNAALI
本文為112司法院大專院校法治教育創新競賽之投稿作品,謹以此種模式公開作品內容,供大眾參閱。未來將將作品精華之部擷取而出,於平台上累積成一系列。 公共政策問題-議題意識 為什麼需要花費巨額成本減緩階級差異抑或是貧富差距?許多人或許會有這個疑問,這也是現今對於經濟發展及弱勢補助抉擇爭論的焦點,更有
108課綱實施以來,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的素養導向試題比例已經逐漸提升,傳統背誦式的一翻兩瞪眼考題逐漸減少,故死讀書已經不是能夠在考試中能拿高分的致勝關鍵。 但是究竟何謂素養?新制上路多年仍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對此,大考中心給出的回覆為:「強調閱讀理解的重要性,並能對知識融會貫通、活學活用」,而考
本篇文章與以往不同的是,試圖去尋找公眾對於系爭規定,即刑法第19條之規定不認同之處為何,故蒐集了數個管道中對於該條的批評言論,並也對大學同學做出一個簡易訪談,初步以質性研究的方式完成本份報告。 NaAliNA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