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喜欢依偎在爸爸的怀里,跟他谈论天马行空的梦想,比孙悟空还大胆,爸爸总是耐心听我讲完,然后悠悠地说句:“尽管想吧,没有哪条律法阻止你想象。”估计那会儿他心里嘀咕着:这孩子又开始吹牛做白日梦了,没办法,谁叫她是我的女儿呢,只要她开心就好。
到了成年后,我们都要在社会担当“社会人”角色,每天面对日常实际的问题,无法跳出现实框架规则来空想。但回到家,心情又回到像小时候一样,跟爸爸撒娇,谈起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有时候爸爸也会跟我一起“瞎起哄”,打开手机,指着刘雯的照片说:”妹妹,假如你有一天成为超模,你要挑哪家品牌代言呀?你会以超模的身份去做哪些有益社会的事情呢?“然后我妈在旁边,听着我们蓬莱造梦,吹牛不眨眼,她耸了耸肩,可爱地翻了下白眼,稍微讲几句话语把我们拉回现实。
没错,童年时,最余裕的莫过于想象力,尤其是夏夜坐在阳台上,抬头望向繁星点缀的夜空,有一种手可摘星辰的气势。但是,每个人的成长模式,都被社会的规则所制约,就像玩游戏一样,通过一关又一关,我们早已深知实现目标的路途充满艰辛,时而沉浮不定,时而攀登高峰,时而急流勇进,时而如坐云雾……现实与理想,中间是一道峡谷或江河,是一片丛林或花园,我们根本无法预料到外部环境的多样与变数。
造梦空间,并非虚无。每个人都明白要想实现梦想、达成目标,完成某项任务,需要充足的条件(内部条件或外部条件),需要整合资源和信息,才能获得最终成果。然而,现实是:努力不一定能够得到成效,想要努力也可能没有条件可以依靠。在这场“理想与现实”的对峙之中,无论是时间还是心力都可能被消耗殆尽。没有足够的资源,就没有收获。但是,儿时那个热爱做梦的小孩,令我拥有了勇气。
我会把现实中的障碍暂时搁置,让大脑清空重新出发,假设一切皆有可能。然后在纸上写下我的梦想,一条一条记录下来,比如“五月份要考取BEC高级资格证”,“要成为一个会规划工作,懂得项目管理的人”……不管能否实现,把想象的场景具体描述下来,先清理陈规定型思维,然后再植入预设场景。
接着,让我们扮演一个角色,比如“我已经准备好参加BEC高级资格考试了,现在我拿到证书了”,“好,我正在管理一个20人的团队,我刚刚制定完工作规章,现在要把任务分配给小伙伴们去执行”……通过假想自己已经处于那个场景,来进行角色及任务代入。
睁开双眼,放下笔,给自己打一个响指,“嗒”,梦醒了,是否有一种状态,梦境模糊了现实?这正是我们要的!仿佛一场时空穿梭的旅程,远处的未来是我的另一个“我”,当下的,此岸的“我”,要想显化未来的“我”,就需要从头开始,记录清单,重新回忆和体验刚刚“实现梦想”的喜悦和完美的无阻步伐。
比如说,我已经拿到BEC高级资格证,但是实际上我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我还需要补充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这四个模块,接下来就是要把每一个考核模块进行分析,研究阅读考核里有哪些不同的测试类型,每种类型的考核到底要考察什么,解题技巧又是怎样的,一层一层地深入分析,最终找到真题,给自己留出时间,来训练阅读模块的题目,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解题技巧,不断练习,检验自己的方法。
“我”处于实际生活中,需要不断地解决具体问题,才能不断进步。就像航行大海,每次改变航向都要找到灯塔,慢慢调整舵,才能抵达目的地,这可不是秋名山的飙车,一个瞬间转头,而是需要耐心和毅力。有时候,我们也清楚自己需要改变,但改变的想法不一定立刻就能获得成果,而是从认知上开始,当你开始做梦的那一刻,愿望的种子就已播下,所以,请爱护它吧!按照它生长的周期,顺应它的规律,去寻找能够培育它的原料,阳光,土壤,或水分吧。
每个热爱做梦的孩子,心中都积藏着无限的可能,只是我们需要去辨别,梦想与妄想之间,还有一片空白的空间,叫做:调整认知,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