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聞來看-台灣空軍飛行員不足問題

2023/04/23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準備起飛的空軍雷虎小組飛行員
2023年3月初,華盛頓郵報提及台灣空軍可能因為缺少飛行員使新購的F-16V戰機無人可飛,台灣許多媒體也據此作了如下的衍生報導。事實上類似的報導不是第一次浮上版面,在少子化與青少年高近視率的情況下,飛行員招募困難已不是新聞。對於國軍各軍種航空部隊來說,早就是個嚴峻課題。

戰鬥機飛行員的召募、培訓不易

一般對於軍機飛行員認知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視力,原因是長久以來,台灣軍方對於飛行員招募的視力標準是裸視1.0以上。隨著時代變遷,因為求學與使用3C產品,台灣高中生的近視率達85%,使得軍校飛行生的招募日漸困難。目前空軍已放寬標準,在兩眼裸視各在0.8(含)以上並經空勤體檢合格即可報考空軍官校正期班或是飛行常備軍官班。但在少子化下,連大學都有招不到學生倒閉情形,未來願意且能從事飛行的學生勢必越來越少。
在2021年時,曾有以下新聞報導:中正預校高中部的空軍飛行生僅20.5分即可錄取,分數遠低於地勤與陸、海軍。可以看出為了能獲取體檢合格的學生,軍方標準放到多低。但現在戰機對飛行員的要求不只是要能飛行,複雜的航電與武器系統,對於電腦、語文與邏輯的要求高過以往。這些學生即便不是資質差,只是現在不愛念書。但未來要能成為合格飛行員,除了學生自己努力,軍校的老師和教官也要付出更多心血。
戰鬥機飛行員訓練有多難、多辛苦,在國家地理頻道的紀錄片:傲氣飛鷹詳細描述這個歷程,相信看過的人都有深刻認識。片中許多有志飛行的學員因無法跟上訓練進度與要求被淘汰外,也有部分學員因身體不合適(G力承受)與個人意願選飛慢速機。過去統計資料,空軍官校飛行訓練的完訓率約在30%,可見培訓有多困難。
傲氣飛鷹的YouTube連結
結束空軍官校的飛行訓練,要成為戰鬥機飛行員還要到台東志航基地飛F-5E/F作部訓機訓練,之後再根據成績與意願派往各聯隊換裝主力戰機。雖然後面階段跟不上訓練進度淘汰的比例大為降低,但仍不是頭過身就輕鬆過。因此最後能成為合格的主力戰機飛行員的人,在同年齡的人來說,真可謂萬中選一。

飛行員的流失問題

飛行人員的培養不論是軍方或是航空公司都是所費不貲,很多航空公司只要測驗和體檢合格,也不吝接受軍方轉職的飛行員。由於民航機師的高薪誘因,一些軍方飛行員在規定最低服役年限一到,便規劃轉職到民間航空公司。
空軍也不想辛苦培養的飛行員流失,除將最低服役年限由早年的最少10年延長到14年外,也發續服獎金加大留任誘因。這兩年因疫情影響,航空業不景氣,航空公司人力需求減少下,空軍飛行員離退率降低。但隨著各國國門開放,航空業回春,未來就很難說了。
若深入探討飛行員離退原因,可以發現待遇不是唯一原因。撇除嚴謹的軍中生活不說,飛行軍官的工作內容也較一般航空公司機師繁雜。航空公司機師主要工作是飛行,其他業務少,雖然在飛航安全與公司營利的考量下,壓力也是很大。而軍方飛行員除了飛行工作外,還需要負責部隊的業務(作戰、訓練、飛安、政戰等)。職涯上還有參校、戰院的進修;擔任參謀、主官的歷練。職務的變化、工作的壓力、調職的環境轉換,甚至是搬家對於家庭的影響,都是引發離退的因子。
另外台灣空軍面臨高度作戰壓力,即便現在戰機比早年進步、安全,但飛行風險仍高於民航。飛行員有了家室後,為了家庭考量,職涯規劃也可能改變。最後還有升遷問題,台灣軍隊規模小,軍官到一定階級後,發覺後續升遷困難或是快到現階服役年限時,也會有離退的想法與計畫。
在人員召募與培養不易的情況下,如何留住人,成為空軍重要的議題。有鑑於此,也有人提出一些想法。若讓不願轉換職務調動的、升不上去卻算年輕的,並且還想留在空軍飛的人,有個留下的管道也是個方法。包含退役的飛行軍官與學者都有提出建議,只是目前尚未看到官方提出作法。

機隊規模是否該調整

在面對解放軍的威脅與過去反攻大陸的思維下,台灣一直維持一支超越自身應有規模的空軍。目前空軍不含部訓隊的F-5戰機,主力戰機:F-CK-1、F-16、幻象2000,總數320餘架。2021年的全球空軍軍力統計排名,台灣的戰鬥機數量位居第10~15名(不同機構資料差異),超越很多人口與面積大於台灣的國家。但空軍在面對飛行員不足的情形下,是否要堅持維持這麼大的機隊呢?
2016年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曾對空軍的兵力作出建言(上述新聞),雖不知空軍有沒有作評估,不過目前看來空軍並沒有想汰除任何一款戰機。即便一直傳聞在引進66架F-16V (Block70)後,空軍會汰除幻象2000-5戰機。但空軍否認有類似規劃,因此未來第一線戰機還會再增加。
這裡看一下空軍目前主力戰機的狀況:
幻象2000-5
雖然空軍也有國產的F-CK-1,但F-CK-1次系統多為美系裝備,因此法製的幻象2000-5可說是空軍主力戰機中唯一非美系裝備。另外也是唯一沒經過壽命中期性能提升,零附件商源消失風險高。加上產量較少,零附件價格高,每小時維護成本高達80萬台幣,數倍於F-16的16萬與F-CK-1的25萬。
台灣的幻象2000-5僅有對空作戰能力,雖然可以搭載ASTAC電子情報莢艙蒐集電子參數,但算是功能單一的戰機。因此每有檢討空軍兵力的聲音時,都會有人提出封存或汰除幻象2000-5。但其優異的爬升與高空性能,卻又讓空軍無法割捨。
F-CK-1
空軍唯一的國產戰機,雖然性能不出眾,航程又短。但設計時即考慮到台海作戰環境,能在5分鐘內緊急起飛,是反應速度最快的機型。加上製造商在自己國家,原廠能迅速服務,妥善率為各型機最佳。此外重點是可以整合國造武器,例如具備境外打擊、長射程的萬劍彈;計畫發展的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空射型。這對於外購武器困難的台灣尤其重要。
F-CK-1戰機全機隊經過壽命中期性能提升,但機體結構沒有增強,沒有延長機體壽命。中科院聲稱目前正進行下一代自製戰機的研發,但進度撲朔迷離。
F-16AM/BM
F-16A/B Block 20經過"鳳展專案"專案的構改與性能提升後,空軍內部稱其為F-16 AM/BM。其在台灣擔負制空、對地打擊、對海攻擊、偵查等多種任務,是空軍的多功能戰馬。
F-16戰機雖然自1970年代末期開始生產,至今產線仍維持生產。現役機隊數量龐大,包含美國自己的F-16也計畫延壽、升級繼續服役。台灣的鳳展專案除了性能提升外,也增強機體結構,未來F-16 AM/BM將繼續在空軍使用很長一段時間。
F-16V Block70
鳳展專案就是將原有的F-16A/B Block20 升級至接近F-16V的性能規格,而新購的F-16V Block70配備推力更大的發動機,預計擁有更多的電戰裝備與更長的航程,性能優於F-16AM/BM,這批新購的戰機預計於2025~2026年交付。
台北航太展展出的F-16V Block70 模型。
在F-16V Block70交機後,空軍預計有將近400架的主力戰機。事實上空軍過去一直維持這個數量的戰鬥機隊。但從前戰機性能與現在差異很大,現在不需要這麼多戰機也能有相同的作戰能量。另外現在戰機維護成本高,在有限資源下,是否要維持這麼多的機隊數量?
雖然有人會說在解放軍龐大兵力的威脅下,維持機隊數量有其必要性。但根據各方對解放軍攻台的行動預測,戰時空軍基地將會受到相當程度的打擊。戰機即便沒有被彈道飛彈或巡弋飛彈摧毀,也很難大量升空作戰。加上飛行員的人力缺口,空軍的確應該考慮封存或汰除部分戰機。數量則以人力、經費及平時、戰時與灰色作戰需求等方面作考量。
以現況來說,如果因任務需求,幻象2000-5 不能全部汰除,也應汰除或封存機況較差的機體。雖然單位維護成本可能會提高,但整體費用應該可以下降;並可將人力調整至其他機種。封存的戰機除可在狀況升級時啟封支援外,在面對零件商源問題或缺料情況下,也可拆解封存機零件應急。
F-CK-1雖然妥善率最高,卻是現役主力戰機中產量最少。有一說,面對高強度零件消耗時,F-CK-1可能會是第一個缺料的戰機。另外F-CK-1也是現役主力戰機最早服役,量產型第一架交機已經超過30年。由於機體沒有延壽,未來機體將逐漸老化。空軍可以逐步對早期交機或是機況較差的F-CK-1作全面檢查,狀況差的機體汰除。這樣也不用花費人力與金錢維持機況較差的戰機。
F-CK-1 第一架先導量產型單座機,由序號可知出廠年份為1992年(民國81年)。距今已達32年。
F-16AM/BM數量最多,未來再加上F-16V Block70,規模約為200架。F-16功能較另外兩型戰機全面,單位維護成本低,適合作為工作馬。但因為任務型態多樣,飛行員培訓科目多,人力資源常被檢視。如果真的人力不足,封存部分戰機作為未來操作消耗的補充機,或是戰備提升再啟封也未嘗不可。
此外F-16也是三型戰機中唯一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戰機,不論租用或是購買空中加油機,搭配F-16使用,都可以增加任務運用彈性。例如:緊急起飛的F-16可以加油繼續進行巡邏任務。在現今解放軍戰機頻繁出海逼近海峽中線的情況下,長時間空中巡邏的戰機可以減少戰機緊急起飛頻率,持續在有利空域佔位也能增加嚇阻。巡邏與緊急起飛的人力減少,用於訓練的也會較充足。即便因狀況轉用的訓練機,在狀況解除後,也可以加油再繼續訓練任務。
2022年11月,新聞媒體報導,空軍打算向美國民間公司租用空中加油機。但空軍隨後否認沒有相關事宜,所以看起來空中加油機最多只是在設想階段。
對於飛行員員額與機隊規模問題,相信空軍了然於胸,實際能否調整及數量仍有賴專業人員深入評估。不過機隊規模縮小,可能同時象徵部隊規模縮小。以官僚體系來說,或許難以接受。但人力與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擺在眼前的問題不得不面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