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米蘭藝術大學 NABA:轉職追夢的歐洲攝影留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攝影的人】系列由敘光室策劃,專訪攝影留學的學員(或我們的好友!),將這份學習經驗分享給同樣喜愛攝影的大家。

raw-image

*此篇為 2018~2019 學情

現為全職接案攝影師的俞潔(Kelly),出國學攝影之前,在醫療界有一份多年且穩定的工作,由於對攝影的熱愛,毅然決然離開待了近十年的工作崗位,轉而投入攝影學習。

攝影留學——先選城市再選校

這也是我與 Kelly 認識的契機,她在出國之前參與了我的攝影課,累積了一定的攝影概念之後才前往義大利。為何選擇米蘭藝術大學(nuova accademia di architecture,以下簡稱 NABA)呢?Kelly 表示,因為本身對於歐洲的藝術史與建築非常有興趣,希望能在學習的同時體驗不同城市的文化,所以直接鎖定歐洲本土。

當初申請時,也有考慮馬蘭戈尼時裝學院(Istituto Marangoni),但這間偏商業攝影,與 Kelly 想學的藝術創作無交集,所以沒有申請。

raw-image

在義大利學攝影——英文授課、不會義大利文也 OK

raw-image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3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學攝影的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筠青的沙龍
1.0K會員
140內容數
身為一位攝影創作者的同時,我喜歡看書更勝於攝影展;對文學、社科、科普、商業、藝術書籍抱有永無止盡的好奇心。唯有閱讀,方能讓我在創作的同時預視畫面中的各種可能性。專欄以書籍推薦為主,不分類別,是我先替大家選好的好書。
韓筠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9
同學真的太愛聊吃喝玩樂的事,努力問出一些轉學/語言能力/階級(!)等資訊,當作專欄的 bonus 給大家。
Thumbnail
2024/07/29
同學真的太愛聊吃喝玩樂的事,努力問出一些轉學/語言能力/階級(!)等資訊,當作專欄的 bonus 給大家。
Thumbnail
2024/03/02
就讀 SAIC 攝影研究所的白哲,與我們分享攝影留學的初衷、學院課程風氣、芝加哥與紐約藝術氛圍比較、密切的人際關係網路以及特殊的「入學作品集」篩選過程等學習經驗。
Thumbnail
2024/03/02
就讀 SAIC 攝影研究所的白哲,與我們分享攝影留學的初衷、學院課程風氣、芝加哥與紐約藝術氛圍比較、密切的人際關係網路以及特殊的「入學作品集」篩選過程等學習經驗。
Thumbnail
2024/01/16
敘光室邀請攝影愛好者參加實體講座,免費參加只限專欄付費會員。講座內容涵蓋畢業後於國外求職的經驗,並討論攝影藝術和時尚攝影。
Thumbnail
2024/01/16
敘光室邀請攝影愛好者參加實體講座,免費參加只限專欄付費會員。講座內容涵蓋畢業後於國外求職的經驗,並討論攝影藝術和時尚攝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愚昧之巔到絕望之谷 承上一篇,英文系畢業、沒有上過任何一堂攝影或藝術課的我,憑著申請時繳交的 16 張作品集(創作過程請見 #21 申請攝影研究所的作品集),省了 20 萬台幣的基礎攝影學分費,還在開心的時候,卻在研究所的第一堂課,發現自己落後全班至少 4-7 年的藝術學習年資,當下甚至懷疑「真的要
Thumbnail
愚昧之巔到絕望之谷 承上一篇,英文系畢業、沒有上過任何一堂攝影或藝術課的我,憑著申請時繳交的 16 張作品集(創作過程請見 #21 申請攝影研究所的作品集),省了 20 萬台幣的基礎攝影學分費,還在開心的時候,卻在研究所的第一堂課,發現自己落後全班至少 4-7 年的藝術學習年資,當下甚至懷疑「真的要
Thumbnail
從你讀到這一行字開始,直到我們線上相遇,請你收集一個「你看見的空缺」,並用手機把它拍下來。這個空缺是你定義出來的,它可能是公車上沒有人坐的空位,可能是路上斑馬線的兩道白線之間,可能是你掌心上斷開的掌紋……。今天試著,凝視空缺,用你的目光把空缺填滿。
Thumbnail
從你讀到這一行字開始,直到我們線上相遇,請你收集一個「你看見的空缺」,並用手機把它拍下來。這個空缺是你定義出來的,它可能是公車上沒有人坐的空位,可能是路上斑馬線的兩道白線之間,可能是你掌心上斷開的掌紋……。今天試著,凝視空缺,用你的目光把空缺填滿。
Thumbnail
現為全職接案攝影師的俞潔(Kelly),出國學攝影之前,在醫療界有一份多年且穩定的工作,由於對攝影的熱愛,在工作近十年之後,毅然決然決定轉職投入攝影
Thumbnail
現為全職接案攝影師的俞潔(Kelly),出國學攝影之前,在醫療界有一份多年且穩定的工作,由於對攝影的熱愛,在工作近十年之後,毅然決然決定轉職投入攝影
Thumbnail
也許你看過「國外攝影留學」的文章,然而很少看到「國外大學攝影社」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也許你看過「國外攝影留學」的文章,然而很少看到「國外大學攝影社」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08年,我從畢業,心意已決的我知道攝影師就是屬於我的職業。隨後在台北載浮載沈了一年,現實層面已離攝影越來越遠,但成為攝影師的決心更往心裡深深扎下去。那時憤而決定出國的我,反而是像逃難:逃離看似沒有希望的未來,與逃離分崩離析的台北生活。於是我出發了,目的地是我心心念念的舊金山。
Thumbnail
2008年,我從畢業,心意已決的我知道攝影師就是屬於我的職業。隨後在台北載浮載沈了一年,現實層面已離攝影越來越遠,但成為攝影師的決心更往心裡深深扎下去。那時憤而決定出國的我,反而是像逃難:逃離看似沒有希望的未來,與逃離分崩離析的台北生活。於是我出發了,目的地是我心心念念的舊金山。
Thumbnail
敘光室兩週了,以前需要兩年才能熟悉的事,如今不到半年就調整到預設的方向,謝謝替我加油的各位,我們一起做到了 ​。 重新開始的這陣子,讓我想到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全職攝助對我的影響。​ 因為這些第一次才會犯的錯以及與各種不同的人交手,才成就了如今面對抉擇時,選擇直面接球的自己。​ / ​ ​文/ 韓筠青
Thumbnail
敘光室兩週了,以前需要兩年才能熟悉的事,如今不到半年就調整到預設的方向,謝謝替我加油的各位,我們一起做到了 ​。 重新開始的這陣子,讓我想到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全職攝助對我的影響。​ 因為這些第一次才會犯的錯以及與各種不同的人交手,才成就了如今面對抉擇時,選擇直面接球的自己。​ / ​ ​文/ 韓筠青
Thumbnail
1.你怎麼會選擇走進攝影這條路線?是否發現什麼趣味和美麗? 其實會走進攝影這條路的原因說來很有趣(笑),當時我認識了一個會穿蘿莉塔裝的女生,那是一種十分華麗的穿著風格,她本身也是一個在繪畫極有天賦的女生,她覺得我跟藝術一點也沾不上邊,
Thumbnail
1.你怎麼會選擇走進攝影這條路線?是否發現什麼趣味和美麗? 其實會走進攝影這條路的原因說來很有趣(笑),當時我認識了一個會穿蘿莉塔裝的女生,那是一種十分華麗的穿著風格,她本身也是一個在繪畫極有天賦的女生,她覺得我跟藝術一點也沾不上邊,
Thumbnail
當一個攝影師久了,開始創作的開始不太記得,只記得當時在美國留學,帶個數位相機開始拍拍小朋友,花,美國風景,旅行城市,記錄生活也覺得自己很會拍,回台灣上課後,暑假去婚紗店打工,學習怎麼當攝影師,畢業後先做攝影助裡,學習打光,學習拍商品,覺的累,覺的浪費時間,到日本留學後,目標先學日文,之後上專門學校,
Thumbnail
當一個攝影師久了,開始創作的開始不太記得,只記得當時在美國留學,帶個數位相機開始拍拍小朋友,花,美國風景,旅行城市,記錄生活也覺得自己很會拍,回台灣上課後,暑假去婚紗店打工,學習怎麼當攝影師,畢業後先做攝影助裡,學習打光,學習拍商品,覺的累,覺的浪費時間,到日本留學後,目標先學日文,之後上專門學校,
Thumbnail
看不到氣味,感受不到光線,察覺不了氣溫的些微差距,能記住的僅僅只有發生在前十分鐘內的事情。 那狀態聽起來很弔詭,明明你正生活在社會口中的正常軌道上,但你卻覺得自己活得很用力,用力到你已經忘記自己曾經喜歡的東西。
Thumbnail
看不到氣味,感受不到光線,察覺不了氣溫的些微差距,能記住的僅僅只有發生在前十分鐘內的事情。 那狀態聽起來很弔詭,明明你正生活在社會口中的正常軌道上,但你卻覺得自己活得很用力,用力到你已經忘記自己曾經喜歡的東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