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大量的拍照吧!大阪視覺藝術專門學校 VAO 之日本攝影留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學攝影的人】系列由敘光室策劃,專訪攝影留學的學員(或我們的好友!),將這份學習經驗分享給同樣喜愛攝影的大家。


專題來到第七篇,我們走過了米蘭、紐約、倫敦、布萊頓、溫哥華,以及開篇的名古屋,這次我們再度回到日本,與 Visual Arts Osaka(大阪視覺藝術專門學校,以下簡稱 VAO)結業的 YUZO LIN @linzozo)聊聊她的學習經驗。

YUZO 於 2020 春季畢業,現已回台從事攝影接案,我們先來看她的創作作品。

YUZO LIN 於學校暗房(Visual Arts Osaka)

YUZO LIN 於學校暗房(Visual Arts Osaka)


《ARRIVAL》(2020)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9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學攝影的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筠青的沙龍
1.0K會員
139內容數
身為一位攝影創作者的同時,我喜歡看書更勝於攝影展;對文學、社科、科普、商業、藝術書籍抱有永無止盡的好奇心。唯有閱讀,方能讓我在創作的同時預視畫面中的各種可能性。專欄以書籍推薦為主,不分類別,是我先替大家選好的好書。
韓筠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9
同學真的太愛聊吃喝玩樂的事,努力問出一些轉學/語言能力/階級(!)等資訊,當作專欄的 bonus 給大家。
Thumbnail
2024/07/29
同學真的太愛聊吃喝玩樂的事,努力問出一些轉學/語言能力/階級(!)等資訊,當作專欄的 bonus 給大家。
Thumbnail
2024/03/02
就讀 SAIC 攝影研究所的白哲,與我們分享攝影留學的初衷、學院課程風氣、芝加哥與紐約藝術氛圍比較、密切的人際關係網路以及特殊的「入學作品集」篩選過程等學習經驗。
Thumbnail
2024/03/02
就讀 SAIC 攝影研究所的白哲,與我們分享攝影留學的初衷、學院課程風氣、芝加哥與紐約藝術氛圍比較、密切的人際關係網路以及特殊的「入學作品集」篩選過程等學習經驗。
Thumbnail
2024/01/16
敘光室邀請攝影愛好者參加實體講座,免費參加只限專欄付費會員。講座內容涵蓋畢業後於國外求職的經驗,並討論攝影藝術和時尚攝影。
Thumbnail
2024/01/16
敘光室邀請攝影愛好者參加實體講座,免費參加只限專欄付費會員。講座內容涵蓋畢業後於國外求職的經驗,並討論攝影藝術和時尚攝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愚昧之巔到絕望之谷 承上一篇,英文系畢業、沒有上過任何一堂攝影或藝術課的我,憑著申請時繳交的 16 張作品集(創作過程請見 #21 申請攝影研究所的作品集),省了 20 萬台幣的基礎攝影學分費,還在開心的時候,卻在研究所的第一堂課,發現自己落後全班至少 4-7 年的藝術學習年資,當下甚至懷疑「真的要
Thumbnail
愚昧之巔到絕望之谷 承上一篇,英文系畢業、沒有上過任何一堂攝影或藝術課的我,憑著申請時繳交的 16 張作品集(創作過程請見 #21 申請攝影研究所的作品集),省了 20 萬台幣的基礎攝影學分費,還在開心的時候,卻在研究所的第一堂課,發現自己落後全班至少 4-7 年的藝術學習年資,當下甚至懷疑「真的要
Thumbnail
從你讀到這一行字開始,直到我們線上相遇,請你收集一個「你看見的空缺」,並用手機把它拍下來。這個空缺是你定義出來的,它可能是公車上沒有人坐的空位,可能是路上斑馬線的兩道白線之間,可能是你掌心上斷開的掌紋……。今天試著,凝視空缺,用你的目光把空缺填滿。
Thumbnail
從你讀到這一行字開始,直到我們線上相遇,請你收集一個「你看見的空缺」,並用手機把它拍下來。這個空缺是你定義出來的,它可能是公車上沒有人坐的空位,可能是路上斑馬線的兩道白線之間,可能是你掌心上斷開的掌紋……。今天試著,凝視空缺,用你的目光把空缺填滿。
Thumbnail
也許你看過「國外攝影留學」的文章,然而很少看到「國外大學攝影社」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也許你看過「國外攝影留學」的文章,然而很少看到「國外大學攝影社」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08年,我從畢業,心意已決的我知道攝影師就是屬於我的職業。隨後在台北載浮載沈了一年,現實層面已離攝影越來越遠,但成為攝影師的決心更往心裡深深扎下去。那時憤而決定出國的我,反而是像逃難:逃離看似沒有希望的未來,與逃離分崩離析的台北生活。於是我出發了,目的地是我心心念念的舊金山。
Thumbnail
2008年,我從畢業,心意已決的我知道攝影師就是屬於我的職業。隨後在台北載浮載沈了一年,現實層面已離攝影越來越遠,但成為攝影師的決心更往心裡深深扎下去。那時憤而決定出國的我,反而是像逃難:逃離看似沒有希望的未來,與逃離分崩離析的台北生活。於是我出發了,目的地是我心心念念的舊金山。
Thumbnail
與攝影最初的相遇,是和大學同學一起出去玩開始,直到研究所時期全力發展畢制,總覺得攝影是自己的事,有人在旁邊變的靜不下心,就很少揪人拍照了。 一直到今年(2022)遇上生活與事業上的轉折,我才再度拾回 #帶著相機寫日記 的舊習慣,而且主動尋求陪伴。 自己拍照的時候,舒服、自在,沒有收穫也行。
Thumbnail
與攝影最初的相遇,是和大學同學一起出去玩開始,直到研究所時期全力發展畢制,總覺得攝影是自己的事,有人在旁邊變的靜不下心,就很少揪人拍照了。 一直到今年(2022)遇上生活與事業上的轉折,我才再度拾回 #帶著相機寫日記 的舊習慣,而且主動尋求陪伴。 自己拍照的時候,舒服、自在,沒有收穫也行。
Thumbnail
嗨~初次見面大家好! 我是YICHI・朋友叫我17・在日本大家叫我RIN。 在25歲那年,我存了2年的工作經驗和語言學校的學費, 提出了辭呈,隻身到日本,展開了「為自己負責,為自己而活」的生活。
Thumbnail
嗨~初次見面大家好! 我是YICHI・朋友叫我17・在日本大家叫我RIN。 在25歲那年,我存了2年的工作經驗和語言學校的學費, 提出了辭呈,隻身到日本,展開了「為自己負責,為自己而活」的生活。
Thumbnail
那一段路,暖暖的,我們會在各自的路上繼續遇到很多不同的人,每一段相遇都帶著我們檢視自己的內心,學會勇敢克服恐懼,學會如何在防護自己的同時,張開雙手擁抱世界。 這個熱情的日本女生,用短短的五個小時,幫我上了一堂名為勇敢的課,即便害怕地顫抖,她還是勇敢跨出第一步,用好奇心克服恐懼,向世界分享她的一切。
Thumbnail
那一段路,暖暖的,我們會在各自的路上繼續遇到很多不同的人,每一段相遇都帶著我們檢視自己的內心,學會勇敢克服恐懼,學會如何在防護自己的同時,張開雙手擁抱世界。 這個熱情的日本女生,用短短的五個小時,幫我上了一堂名為勇敢的課,即便害怕地顫抖,她還是勇敢跨出第一步,用好奇心克服恐懼,向世界分享她的一切。
Thumbnail
當一個攝影師久了,開始創作的開始不太記得,只記得當時在美國留學,帶個數位相機開始拍拍小朋友,花,美國風景,旅行城市,記錄生活也覺得自己很會拍,回台灣上課後,暑假去婚紗店打工,學習怎麼當攝影師,畢業後先做攝影助裡,學習打光,學習拍商品,覺的累,覺的浪費時間,到日本留學後,目標先學日文,之後上專門學校,
Thumbnail
當一個攝影師久了,開始創作的開始不太記得,只記得當時在美國留學,帶個數位相機開始拍拍小朋友,花,美國風景,旅行城市,記錄生活也覺得自己很會拍,回台灣上課後,暑假去婚紗店打工,學習怎麼當攝影師,畢業後先做攝影助裡,學習打光,學習拍商品,覺的累,覺的浪費時間,到日本留學後,目標先學日文,之後上專門學校,
Thumbnail
翊琦的目標是在插畫領域上更加精進,最早的考量以歐美地區為主而非日本,不過當她仔細思考自己想學習插畫的動機,其實都是源自小時候和日本的商品設計以及繪本接觸的經歷,同時也發現到去歐美留學的花費比日本要高昂許多、距離也更遠,最終決定到日本圓夢。
Thumbnail
翊琦的目標是在插畫領域上更加精進,最早的考量以歐美地區為主而非日本,不過當她仔細思考自己想學習插畫的動機,其實都是源自小時候和日本的商品設計以及繪本接觸的經歷,同時也發現到去歐美留學的花費比日本要高昂許多、距離也更遠,最終決定到日本圓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