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日時,新冠是否去又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免費圖庫“mask”
這是兩週前3月2日的日本新聞報導,日本醫療專家擔心春末到夏天新冠病例又會增加。
理由是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日本新冠疫情擴大時,那些自然感染的人3個月後又可能再次感染,以及疫苗效力大約4個月。
他們注意到這幾年東京都6月下旬起病例數都會增加;另一方面日本政府打算5月起為高齡者等高風險族群打疫苗,這是預防重症化甚至減少死亡的措施,顯示官方還是憂慮疫情會再度擴大。
而在醫療院所方面,就算檢驗陰性但一兩天後也可能轉為陽性,所以急診醫療還是受到謹慎行動限制,必須確定病患確實陰性。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日本大概比較嚴格設置隔板,隨著疫情減緩,這些數量龐大的隔板要撤還是該留,基層單位還在等待上級做決定。
小池東京都知事提醒市民3月13日起雖然日本口罩令開放,但希望大家口袋裏還是要放著口罩。
也就是雖然疫情逐漸降溫,還是要保持警覺。
經過兩個禮拜時間,還有遇上讓人熱血沸騰的世界棒球經典賽,恐怕日本和台灣都一樣把新冠疫情拋到九霄雲外。
可是看日本3月14日的疫情統計資訊,病例數1萬零323人,死亡64人,重症115人,累計感染者數33,353,941人,如果這些數字正確,如果台灣與日本的新冠疫情標準相同,那麼從數字看起來,目前台灣抗疫做得沒日本好。
至於日本專家擔憂再過幾個月可能新冠又來一波疫情,面對這刁鑽古怪的病毒,我們也只能繼續看下去,當然沒來最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1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3月14日的日本新聞, 原來日本有這麼個都市傳說,聽說以前有個節目裡,一個男人吃了蟑螂之後死掉了,蟑螂在他的胃裡繁殖,咬破胃和內臟。
這篇3月6日的新聞報導,內容說在上海被中國女性拐到餐廳高額消費的日本上班族男子增加中。 記者採訪了曾擔任日本公安警察,出版過“警視廳公安部外事課”一書。
這是3月12日的新聞,報導日本的冤案“袴田事件”。 話說1966年民國55年日本靜岡縣清水市發生味噌公司專務一家四口遭人殺害的事件。
3月12日的新聞,日本福岡縣筑紫野市老牌溫泉旅館“二日市溫泉 大丸別莊”大浴場一年只換兩次水,又提交假的報告給縣政府,這幾天受到警方搜查,先前為此事件下台的前社長早上被人發現陳屍於山路上。
標題借用台灣閩南語的俏皮話“猴毋才會按呢”,底下有教育電台的解釋,說這句話是長輩用來稱讚晚輩,還說是老一輩的用語,難怪我很久沒有聽到人家使用了,還記錯成另一句“38毋才按呢”,還好谷歌大神厲害,簡單就找到正確的這句。
3月9日看到一條新聞跟台灣有關,原來是一篇書摘,內容提到日本企業來台販售產品需要注意的事項,作者御堂裕実子,書名「成長戦略は台湾に学べ」(かんき出版)。 在此我再將這篇報導擷取部分來分享,有興趣的網友請參考完整原文。
今天3月14日的日本新聞, 原來日本有這麼個都市傳說,聽說以前有個節目裡,一個男人吃了蟑螂之後死掉了,蟑螂在他的胃裡繁殖,咬破胃和內臟。
這篇3月6日的新聞報導,內容說在上海被中國女性拐到餐廳高額消費的日本上班族男子增加中。 記者採訪了曾擔任日本公安警察,出版過“警視廳公安部外事課”一書。
這是3月12日的新聞,報導日本的冤案“袴田事件”。 話說1966年民國55年日本靜岡縣清水市發生味噌公司專務一家四口遭人殺害的事件。
3月12日的新聞,日本福岡縣筑紫野市老牌溫泉旅館“二日市溫泉 大丸別莊”大浴場一年只換兩次水,又提交假的報告給縣政府,這幾天受到警方搜查,先前為此事件下台的前社長早上被人發現陳屍於山路上。
標題借用台灣閩南語的俏皮話“猴毋才會按呢”,底下有教育電台的解釋,說這句話是長輩用來稱讚晚輩,還說是老一輩的用語,難怪我很久沒有聽到人家使用了,還記錯成另一句“38毋才按呢”,還好谷歌大神厲害,簡單就找到正確的這句。
3月9日看到一條新聞跟台灣有關,原來是一篇書摘,內容提到日本企業來台販售產品需要注意的事項,作者御堂裕実子,書名「成長戦略は台湾に学べ」(かんき出版)。 在此我再將這篇報導擷取部分來分享,有興趣的網友請參考完整原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從日本傳來了令人擔憂的新聞,報導指出日本近期爆發會吃人的細菌,2024年截至六月初,已累計977例確診,比去年同期成長了2.8倍,且致死率超過三成。對於有嫩嬰、小童或免疫力較弱家庭成員的家長來說,這些消息無疑令人憂心。考慮到這些情況,是否應該取消期待已久的日本家庭旅行呢? 什麼是食人菌?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後或在公共場所。 避免接觸感染者:避免與A型鏈球菌感染的人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感染活躍期。 正確處理傷口:及時清潔和包紮皮膚傷口,避免感染。 及時就醫:出現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並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Thumbnail
長新冠或稱新冠急性後遺症 (PASC),在2024年初科學告訴我們: 新冠確診患者在急性感染 24 個月後(2年後)仍會出現長新冠症狀。現在,《自然醫學》5月30日針對超過 130,000 名患者的最新研究說: 在3年後仍然會遇到與感染相關的新健康問題,這些症狀。。。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剛看到今天的日語新聞,日本東京都廳新冠疫苗施打會場,前來的民眾是平常的兩倍,因為免費施打只到3月31日。 四月開始除了高齡者與60~65有重度基礎疾患者,其餘原則自費。
Thumbnail
你們知道,近日流感病毒肆虐和新冠病毒蔓延,一樣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且在過年期間,可能會在高峰上呢! COVID-19 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另一種呼吸道敵人 - 流感 病毒🦠。的出現,為這個冬季,增添了新的複雜和嚴重影響。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方面是:混合感染的風險在冬季一直在增加,即是患者
Thumbnail
新冠疫情升溫 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國內新冠肺炎併發症上周新增增515例,續創5個月來新高,死亡病例增48例也創4個月來新高,中重症和死亡個案雙創新高。疾管署提醒,未來3周新冠疫情會持續上升,約1月28日~2月3日春節前一周,與流感疫情同時在同一周,一起到達最高峰。 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COVID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從日本傳來了令人擔憂的新聞,報導指出日本近期爆發會吃人的細菌,2024年截至六月初,已累計977例確診,比去年同期成長了2.8倍,且致死率超過三成。對於有嫩嬰、小童或免疫力較弱家庭成員的家長來說,這些消息無疑令人憂心。考慮到這些情況,是否應該取消期待已久的日本家庭旅行呢? 什麼是食人菌?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後或在公共場所。 避免接觸感染者:避免與A型鏈球菌感染的人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感染活躍期。 正確處理傷口:及時清潔和包紮皮膚傷口,避免感染。 及時就醫:出現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並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Thumbnail
長新冠或稱新冠急性後遺症 (PASC),在2024年初科學告訴我們: 新冠確診患者在急性感染 24 個月後(2年後)仍會出現長新冠症狀。現在,《自然醫學》5月30日針對超過 130,000 名患者的最新研究說: 在3年後仍然會遇到與感染相關的新健康問題,這些症狀。。。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剛看到今天的日語新聞,日本東京都廳新冠疫苗施打會場,前來的民眾是平常的兩倍,因為免費施打只到3月31日。 四月開始除了高齡者與60~65有重度基礎疾患者,其餘原則自費。
Thumbnail
你們知道,近日流感病毒肆虐和新冠病毒蔓延,一樣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且在過年期間,可能會在高峰上呢! COVID-19 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另一種呼吸道敵人 - 流感 病毒🦠。的出現,為這個冬季,增添了新的複雜和嚴重影響。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方面是:混合感染的風險在冬季一直在增加,即是患者
Thumbnail
新冠疫情升溫 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國內新冠肺炎併發症上周新增增515例,續創5個月來新高,死亡病例增48例也創4個月來新高,中重症和死亡個案雙創新高。疾管署提醒,未來3周新冠疫情會持續上升,約1月28日~2月3日春節前一周,與流感疫情同時在同一周,一起到達最高峰。 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