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種遊戲,全球政府都站在我這邊,那根本不用害怕」-股市是國家的門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如果有一種遊戲,全球政府都站在我這邊,那根本不用害怕」-股市是國家的門面-

近期各國銀行出現倒閉潮,引起的群眾恐慌,這樣是不是持有現金比較保險/安全?

以上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持有現金本身沒有錯,但是不應該賣出所有資產而完全持有現金!現金部位只要保持1-5年內的水位即可,如果是退休人士,資產夠充裕,則可以保持5年左右的現金水位,這個部分可以放置到定存內,需要用到錢在進行解約。

好,回到主題,國際市場銀行接連倒閉及出現危機,是不是應該賣出所有股票資產,持有現金比較安全呢?

個人看法:當有這種心態,就肯定沒辦法在任何市場賺到錢!銀行之所以會倒閉,絕大部分就是因為群眾心裡!當市場出現恐慌,或者銀行因為系統性發生嚴重虧損,民眾就會怕銀行倒閉,而發生群體恐慌,而去銀行提領現金出來!當這個動作引發連鎖效應,銀行沒有那麼多現金可領時,就只能賣出短中長期資產,這樣就勢必只能實現虧損,這個迷局將越滾越大!即便持有的都是好的資產,也必須在短期將虧損實現。

以上銀行的群體恐慌效應,就是金融市場的一面鏡子!如果市場引爆恐慌,大家就會趕緊把手上把股票全部賣出,不管是好公司還是爛公司,全部出清再說!也造就市場發生群體恐慌。第一波先大量拋售,第二波眼看還沒有止跌的盡頭,而第二波持續大量拋售,進而造成第三波融資戶不得不斷頭賣出,而再次引發第四波、第五波等等....市場恐慌性賣壓!群體恐慌造成市場不理性崩盤!

「當多數人不理性,我們只要做那少數理性的人,最後就會成為贏家」

多數人出現不理性,只要當極少數人理性的人,就可以成功~當然這必須在正確的道路上,如果在市場集體恐慌時又要All in通常不是大輸就是大贏,這樣的做法也是不理性的!那如果換個方向,在市場恐慌時,抓到相對低檔而在這個區間或以下,進行分批買進好資產,那就是理性的做法~

既然國家政府把股市及銀行金融產業當成是一個國家的信譽,那政府不會放任 讓任何一家輕易倒閉!這也會造成群眾集體恐慌!這中間會進行接管事物,然後保障存戶可以取回存款等等~

因此,既然國家政府都站在我這一邊,我有什麼理由在金融危機時,而要跟多數人一起不理性呢?我們應該要當少部分理性的人,等待潮水退了,才知道有多少人在裸泳,之後再進行收割每一個人的泳褲即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alan指數價值投資筆記的沙龍
15會員
104內容數
2024/01/20
「1/15-1/19投資日誌」-參與全球指數,獲利不漏接- 昨日台積電公佈法說會,展望超乎預期,帶動台積電大漲6%多~我雖然沒有台積電的股票,但是我有台股全市值的ETF,2024年也將回歸全球指數化投資~ 台積電或者蘋果,全球最強企業強漲,我都能夠參與到~2024年主要配置在債券市場還是維持不變
2024/01/20
「1/15-1/19投資日誌」-參與全球指數,獲利不漏接- 昨日台積電公佈法說會,展望超乎預期,帶動台積電大漲6%多~我雖然沒有台積電的股票,但是我有台股全市值的ETF,2024年也將回歸全球指數化投資~ 台積電或者蘋果,全球最強企業強漲,我都能夠參與到~2024年主要配置在債券市場還是維持不變
2024/01/14
「父親教會我的事情」-將大家認同感轉換成資產- 今天回去老家,做爸爸的百日祭拜,讓我有個感觸,覺得人生其實沒有很長~我們成年後多數時間都為了金錢而煩惱!即使有了點錢,也是不敢拿來享受!反而認為花光就沒有了! 人的一生,任何事情都無法帶走的!包含在人間的金錢名利及所有資產!唯一能夠帶走的是:「記憶
2024/01/14
「父親教會我的事情」-將大家認同感轉換成資產- 今天回去老家,做爸爸的百日祭拜,讓我有個感觸,覺得人生其實沒有很長~我們成年後多數時間都為了金錢而煩惱!即使有了點錢,也是不敢拿來享受!反而認為花光就沒有了! 人的一生,任何事情都無法帶走的!包含在人間的金錢名利及所有資產!唯一能夠帶走的是:「記憶
2024/01/05
「1/2---1/5交易週記」-分批出清個股,回歸指數化投資- 2024年開始,追求簡單及穩健,這兩個方向~到農曆年過年,將開始紀律獲利了結個股,然後轉進市值型及債券型ETF。 我的投資策略非常簡單,就是“買低賣高”。何謂高低? 最簡單就是看月KD指標,當月KD指標通過高檔區,也就是80以上高
2024/01/05
「1/2---1/5交易週記」-分批出清個股,回歸指數化投資- 2024年開始,追求簡單及穩健,這兩個方向~到農曆年過年,將開始紀律獲利了結個股,然後轉進市值型及債券型ETF。 我的投資策略非常簡單,就是“買低賣高”。何謂高低? 最簡單就是看月KD指標,當月KD指標通過高檔區,也就是80以上高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人性指標已經突破所有戰爭瞎猜的位置 在中間就沒必要過度專注,只有在極端值跟市場共鳴時候才需要 這只是看到人性脆弱一面的工具尤其喜歡看新聞跟看答案的投資人,就是在這軌跡上 等到可以看到人性貪婪的關鍵轉折,我們在觀察市場情緒反應
Thumbnail
人性指標已經突破所有戰爭瞎猜的位置 在中間就沒必要過度專注,只有在極端值跟市場共鳴時候才需要 這只是看到人性脆弱一面的工具尤其喜歡看新聞跟看答案的投資人,就是在這軌跡上 等到可以看到人性貪婪的關鍵轉折,我們在觀察市場情緒反應
Thumbnail
近一年來因為聯準會的持續提高利率,導致投資失算的中小型銀行營運日益艱困。我們可見到這一波的恐慌,的確讓不少小銀行變成了便宜資產,然後被大銀行所整併,而股市資金也再次流進了大企業。
Thumbnail
近一年來因為聯準會的持續提高利率,導致投資失算的中小型銀行營運日益艱困。我們可見到這一波的恐慌,的確讓不少小銀行變成了便宜資產,然後被大銀行所整併,而股市資金也再次流進了大企業。
Thumbnail
今年對於金融業絕對不能樂觀,美國的小間銀行倒閉,未來爆雷的人會非常多,因為銀行業的獲利基礎被侵蝕,很多人會認為小間銀行趕快提款存到大銀行就好,不過你要知道美國的利率已經算很高了,聯準會過去一年以來都在升息,利率都快到5%了,股民都知道存股要存高殖利率與穩地配息股,這樣的利率環境已經足以讓更多人寧願不
Thumbnail
今年對於金融業絕對不能樂觀,美國的小間銀行倒閉,未來爆雷的人會非常多,因為銀行業的獲利基礎被侵蝕,很多人會認為小間銀行趕快提款存到大銀行就好,不過你要知道美國的利率已經算很高了,聯準會過去一年以來都在升息,利率都快到5%了,股民都知道存股要存高殖利率與穩地配息股,這樣的利率環境已經足以讓更多人寧願不
Thumbnail
大跌的時候,你是很慌張,還是很興奮呢? 不要騙別人、更不要騙自己,想要成長,一定要誠實面對自己。 當看著帳戶淨值不斷減少,因此感到痛苦、不安,那都是人之常情。 股市每隔幾年或十幾年,總會有大大小小的股災,之後隨著經濟發展,會再度創高。 「毋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Thumbnail
大跌的時候,你是很慌張,還是很興奮呢? 不要騙別人、更不要騙自己,想要成長,一定要誠實面對自己。 當看著帳戶淨值不斷減少,因此感到痛苦、不安,那都是人之常情。 股市每隔幾年或十幾年,總會有大大小小的股災,之後隨著經濟發展,會再度創高。 「毋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Thumbnail
如果券商或銀行破產的時候,股票和存款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存款和股票真是很不一樣,雖然說存款在法律上,還是屬於我們的私人財產。但是這些公司在法律上是可以動用你的存款去轉投資。 所以雖說是你的錢,但是銀行是可以把你的錢拿去,做任何的事情,而銀行做的這些投資,你都沒有任何的掌控,你根本不知道銀行把你的錢拿
Thumbnail
如果券商或銀行破產的時候,股票和存款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存款和股票真是很不一樣,雖然說存款在法律上,還是屬於我們的私人財產。但是這些公司在法律上是可以動用你的存款去轉投資。 所以雖說是你的錢,但是銀行是可以把你的錢拿去,做任何的事情,而銀行做的這些投資,你都沒有任何的掌控,你根本不知道銀行把你的錢拿
Thumbnail
前陣子新聞很愛報導嚇死人的台股投資報酬率,十倍甚至百倍都有,姑且不論是實力還是運氣,我想共通點有2個,一是資金集中度,二是資金使用率。
Thumbnail
前陣子新聞很愛報導嚇死人的台股投資報酬率,十倍甚至百倍都有,姑且不論是實力還是運氣,我想共通點有2個,一是資金集中度,二是資金使用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