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的聲明
失業率仍然很低,通膨率依舊很高。數據顯示支出和生產溫和增長,就業依然強勁。聯準會仍然高度關注通膨風險。為了長期最大就業與2%通膨率目標,繼續升息到 4.75%-5%,並持續縮減購債與MBS。通膨回2%決心不容置疑。
美國銀行體系健全,雖然最近可能導致家戶與企業信貸條件收緊,對經濟造成壓力,但現在斷定矽谷銀行事件會不會對經濟軟著陸造成影響為時過早。如果銀行業務貸款大幅回落,聯準會就不需要進一步升息。
簡單來說,通膨在聯準會眼中仍比銀行危機來得嚴重和重要。銀行危機對經濟的影響要再觀察。但他們確實已經看到了信貸緊縮的可能性,會持續觀察對經濟的真實影響,影響大就不用進一步升息。(其實就是Fed歡迎相對可控的危機來讓經濟降溫,他們也認為目前銀行系統狀況可控)
對今年利率水平預測在5.1%跟十二月比維持不變,聯準會不打算在今年會降息。但對於2024的預期則從4.1升到了4.3%。
同一時間,財政部長葉倫表示無意擴大FDIC的保險範圍,換句話說他們認為區域銀行存款外流危機,還沒有大到需要採取更極端的大範圍保護措施來穩定信心。當Powell被問到銀行存款是否受保護,他說當經濟和金融機構受到威脅時,監管機構有保護存戶的工具。同時也表示存款的流量在過去一週已經趨於穩定。
聯準會對今年的實質GDP經濟成長從0.5%下調至0.4%,明年的經濟成長則是從1.6%下調至1.2%。今年的核心PCE通膨率則從3.5%上調至3.6%。
Powell明確地說道,要讓通膨降至2%是會有代價的,但讓通膨維持在高水平代價更大。失業率的水平的預期則會從現在的3.7%提升到4.5%,但已經比去年12月預估的4.6%還低。好消息是長期通膨預期仍然很低在2%。
SVB 倒閉的原因
Powell 認為矽谷銀行沒有hedge利率風險。更集中客戶在歷史以來最快速的擠兌出現流動性風險。矽谷銀行的狀況是個outlier,無論在FDIC未投保的比例以及Duration Risk風險上都是異常值,並非整體銀行體系出問題。
Powell說確實在SVB倒閉時有討論過是否要停止升息。但矽谷銀行的事件也可能只會對經濟造成溫和的影響,如此一來通膨將更猖狂。
當有人問到持續升息會不會加劇銀行問題,Powell強調他們有其他的金融穩定工具例如Discount window貸款可以處理銀行的流動性問題。
對銀行救助是量化寬鬆QE再起?
有記者問到說聯準會是否因這個對銀行的Discount window貸款機制是否和QT縮表的目標不一致。
Powell說最近的流動性供應是擴大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沒錯,但其意義和效果與購買長期證券擴表截然不同,購買長債是為了壓低利率來改變貨幣政策,但這次的擴表則是向銀行提供臨時貸款來滿足緊張的流動性需求,並沒有直接改變貨幣政策立場。Powell相信這發揮作用增強對銀行系統的信心,也阻止了金融機構突然的過度緊縮。
Powell 也支持對SVB倒下做更深入的審查,他們在五月會發布完整的報告。SVB的首席風險官 Laura Izurieta在2022年四月就辭職直到2022/12月才有人接任。
SVB 的崩潰是由於該行持有大量的FDIC未保險存款,這些存款來自於風險資本家和科技初創公司。這些存款通常大於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保險限額25萬美金。而當利率上升時,SVB持有的固定利息資產的價值下降,這些資產不再值銀行為它們支付的價值。
這些資產的價值下降導致該行面臨著潛在的巨額損失。去年底,SVB因這些資產而面臨的潛在損失超過了 170 億美元。然後在上上週,SVB在大批VC和新創公司大舉領出存款擠兌時,面臨了 420 億美元的存款提取請求。它無法籌集到彌補資金外流所需的現金,這促使監管機構介入並關閉了該銀行。
SVB的矽谷原罪
SVB之所以受到極大的關注,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他是美國活絡的科技新創產業圈中的關鍵角色,有超過3成的美國新創和VC都和矽谷銀行有來往。如果放任其倒閉及存款損失,則會重創整個美國科技新創的能量,這是美國經濟與科技發展持續向前的動力來源之一。
但就是這樣的新創友善銀行,遭遇了矽谷VC創業圈最無情(但理性)的背叛,見到矽谷銀行出現虧損及資產有大量未實現損失時大舉撤資。
撇除資產風控的問題,在客戶端幾乎每個新創都對SVB讚譽有加,因為它對新創的服務最好,也與新創有很深厚的共生關係,甚至App都做得比其他銀行體驗更好(可能也是能讓存款更容易透過手機快速撤出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多數人沒有預見SVB問題的原因,在承平時期他就是一家客戶服務優質的銀行。但當危機到來時,他過於集中的大額非FDIC保險的客戶會讓他快速陷入流動性危機。
其實SVB本來罪不至死,其虧損並不到不可彌補的狀態,但是VC與新創小圈圈們快速口耳相傳,加上方便手機匯款擠兌,直接成為壓垮SVB的大稻草。
SVB咎由自取高估了客戶對其營運能力的信心,選在加密貨幣友善銀行Silvergate倒下之際實現損失並發新股籌錢,進一步加深了客戶的恐懼開始像跑百米一樣撤出。原罪同樣是管理階層不僅忽視了長債的利率風險,也忽略了信心對於銀行的重要程度。
成也低利率,敗也低利率
矽谷銀行的結構,和其他加密貨幣友善銀行一樣,其實某種程度算是一種養套殺。因為在寬鬆時期有大量低成本的存款(包含很容易融到大筆錢的新創和加密貨幣機構)湧入,讓他們手上多了遠超出他們可貸出賺利差能力範圍外的錢(根本沒那麼多客戶要借,新創向VC融資很容易),因此為了提高收益把錢放進了相對「安全」又有比較高收益率的長債。
在利率升高開始緊縮時,不管是新創還是加密貨幣行業,都開始從流入低成本存款變成消耗存款的力量,而過去本來可以持有到期就還本的債券,在存款持續流出的情形下,開始被迫需要賣掉手上的這些證券來支應提款需求,使得銀行的財務狀況加劇惡化。「沒有任何一個銀行禁得起大規模擠兌」,更不要說未受250K FDIC保險達到九成用戶的矽谷銀行。
SVB 倒閉的影響
首先,其他銀行的存款也可能會受到嚴重的損失,因為人們想把錢從這些區域銀行轉移到更安全的大銀行。其次,其他銀行可能會限制佔用他們資源的貸款,進而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這就是Powell提到的信貸緊縮。
更多的消費者和企業可能會把錢移至殖利率更高近4.5%的貨幣市場基金,墊高區域銀行的成本,他們需要提高存款利率才能吸引存戶,進一步壓縮獲利空間。
SVB的失敗也會讓監管者重新思考,為什麼沒有預見SVB的風險,進而加強中型銀行的監管措施讓他們需要有更高的存款準備水平,壓縮可放貸的金額。
整個區域銀行的信心危機,長期下來會限縮區域銀行的發展和獲利能力,而多餘的資金會放在大到不能倒的銀行,這無論是否有監管單位的介入,大家見識過一次出乎意料之外的銀行倒閉,未來就不會很放心地相信自己合作的區域銀行是毫無保留可信賴的,直到監管單位拉高中型銀行的營運門檻確保用戶不會因為銀行風險管理不佳而只是存錢就血本無歸。
整體經濟的大幅緊縮會來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