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活在紙上的法國海軍驕傲 - 霞飛號航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飛號航空母艦(英語:Joffre)是霞飛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其同型艦為潘勒韋號,本艦以法國一戰著名元帥約瑟夫·霞飛命名,並於1938年11月26日在聖納澤爾彭霍特船塢與造船廠安置龍骨。然而法國本土在1940年淪陷,霞飛號僅在建造進度為28%時便中止。維希法國時期,弗朗索瓦·達爾朗海軍上將多次向德國建議續建霞飛號,但因達爾朗在1942年倒戈到同盟國而中止。德國海軍在接收艦體後,以清空船台為由將其拆毀。

raw-image

船體設計

1920年代,法國海軍為了開發航空母艦技術,將諾曼第級5號艦貝亞恩號從戰艦改裝成航空母艦。軍方原預計在吸取貝亞恩號的運行經驗後,在1930年代後期建造正規航空母艦,其標準排水量預計25,000公噸;但因當時法國的假想敵德國正受到凡爾賽和約限制,義大利也因地理位置而使航空母艦的建造停擺,加上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約束仍在,以及法國的財政困難,使法國軍方放棄建造航空母艦。

隨後因英國於1935年與德國簽訂英德海軍協定,打破德國海軍發展限制後,使法國海軍開始再度考慮航空母艦的造艦計畫案。為了因應新的海軍戰略形勢,法國海軍造船廠以1930年代的25,000公噸級航母建造提案為基礎做修改,提出更詳細的新航母規格。新航艦融合貝亞恩號與塔斯特司令官號兩艦設計,上層建築集中在右舷處,包括艦橋與煙囪;其飛行甲板長200公尺、寬28公尺,另有2座機庫與升降梯,可容納40架單翼機。推進系統預計採用2組帕森型蒸汽渦輪發動機,輸出功率為120,000匹軸馬力,在最高航速時可達33.5節(62.0公里每小時;38.6英里每小時)。

raw-image

武器方面採用與敦克爾克級戰列艦同款的8門130公釐 / 45倍徑1932年型高平兩用砲,以及8門37公釐口徑高射砲、24挺霍奇克斯M1929重機槍。

艦上預計可容納40架飛機,包括15架D.790戰鬥機、25架810型攻擊機,這些艦載機皆為單翼機,在戰時因法國投降而皆未投入生產。艦尾另有設置起重機,隨時可起降水上飛機。

raw-image

建造與停工

1938年11月26日,霞飛號在聖納澤爾彭霍特船塢與造船廠放置龍骨,然而因二次世界大戰在隔年爆發,迫使造艦進度落後。當法國於1940年6月投降後,聖納澤爾龐奧埃船塢被德軍佔領,所有建造工程完全停擺。維希法國建立後,弗朗索瓦·達爾朗海軍上將多次建議續建,希望能將只完成28%的本艦完工,但德國海軍對於霞飛號的建造工程興趣缺缺而作罷。當達爾朗在1942年於北非倒戈到同盟國後,德國海軍接收霞飛號的船體,並將其拆毀。




(部分資料參考於網路資訊及相關書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10.3K會員
1.2K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4/30
蘇維埃聯盟級戰艦(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編號23號海軍計劃)是蘇聯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戰艦項目,屬於大型遠洋艦隊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這些新戰艦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威力最強的戰列艦,但該項目下建造的所有艦船均未完工。
Thumbnail
2025/04/30
蘇維埃聯盟級戰艦(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編號23號海軍計劃)是蘇聯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戰艦項目,屬於大型遠洋艦隊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這些新戰艦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威力最強的戰列艦,但該項目下建造的所有艦船均未完工。
Thumbnail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2025/04/28
蘇維埃俄羅斯號(SN Sovetskaya Rossiya)於1939年晚期在莫洛托夫斯克海軍船廠開始建造;工程代號為102。1944年1月船體幾乎是一個空殼子,連主甲板也沒有完成。
Thumbnail
2025/04/28
蘇維埃俄羅斯號(SN Sovetskaya Rossiya)於1939年晚期在莫洛托夫斯克海軍船廠開始建造;工程代號為102。1944年1月船體幾乎是一個空殼子,連主甲板也沒有完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飛號航空母艦(英語:Joffre)是霞飛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其同型艦為潘勒韋號,本艦以法國一戰著名元帥約瑟夫·霞飛命名,並於1938年11月26日在聖納澤爾彭霍特船塢與造船廠安置龍骨。然而法國本土在1940年淪陷,霞飛號僅在建造進度為28%時便中止。
Thumbnail
飛號航空母艦(英語:Joffre)是霞飛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其同型艦為潘勒韋號,本艦以法國一戰著名元帥約瑟夫·霞飛命名,並於1938年11月26日在聖納澤爾彭霍特船塢與造船廠安置龍骨。然而法國本土在1940年淪陷,霞飛號僅在建造進度為28%時便中止。
Thumbnail
龍驤號航空母艦(りゅうじょう)是隸屬於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輕型航空母艦,在1931年4月2日下水,於1933年5月9日服役。曾參加過中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最後在1942年8月24日在東所羅門海戰中被美機擊沉。
Thumbnail
龍驤號航空母艦(りゅうじょう)是隸屬於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輕型航空母艦,在1931年4月2日下水,於1933年5月9日服役。曾參加過中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最後在1942年8月24日在東所羅門海戰中被美機擊沉。
Thumbnail
隼鷹號航空母艦是飛鷹級航空母艦第二號艦,其前身是日本軍方補助民間造船廠建造的客輪橿原丸,它於1939年3月在三菱長崎造船廠開工,1940年10月客輪工程還未完成已被日本海軍接收改造成航空母艦。
Thumbnail
隼鷹號航空母艦是飛鷹級航空母艦第二號艦,其前身是日本軍方補助民間造船廠建造的客輪橿原丸,它於1939年3月在三菱長崎造船廠開工,1940年10月客輪工程還未完成已被日本海軍接收改造成航空母艦。
Thumbnail
飛鷹號航空母艦(ひよう)是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為改裝航艦,飛鷹級航空母艦的1號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海軍航艦噸位被限制為英美的六成,因而產生了徵招民間船艦的想法,並設立了獎勵制度,鼓勵民間造船業者在造艦時就加入可改造成軍艦的設計。
Thumbnail
飛鷹號航空母艦(ひよう)是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為改裝航艦,飛鷹級航空母艦的1號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海軍航艦噸位被限制為英美的六成,因而產生了徵招民間船艦的想法,並設立了獎勵制度,鼓勵民間造船業者在造艦時就加入可改造成軍艦的設計。
Thumbnail
飛龍號是日本帝國海軍的正規航空母艦,與蒼龍一樣屬於第二次船艦補充計畫(丸二計畫)中建造的艦艇之一,是設計成跟蒼龍號相同的第二號同級艦,不過在有了加賀號的改裝經驗與蒼龍號的施工經驗之後,對飛龍號有更多加強修正的設計。由於完工後與原先最早設計變化很多,最後飛龍與蒼龍的艦型已相差甚遠。
Thumbnail
飛龍號是日本帝國海軍的正規航空母艦,與蒼龍一樣屬於第二次船艦補充計畫(丸二計畫)中建造的艦艇之一,是設計成跟蒼龍號相同的第二號同級艦,不過在有了加賀號的改裝經驗與蒼龍號的施工經驗之後,對飛龍號有更多加強修正的設計。由於完工後與原先最早設計變化很多,最後飛龍與蒼龍的艦型已相差甚遠。
Thumbnail
蒼龍號航空母艦(蒼龍 / そうりゅう )是日本帝國海軍第一艘以全通式航空母艦功能需求為設計導向建造的航空母艦,與飛龍一樣,都屬於日軍第二批次建造完工的航空母艦。有別於赤城與加賀等1920年代完工之改裝航艦,1930年代服役的蒼龍號為日軍第一艘以航空母艦需求為考量出發點設計的專業正規航艦。 概要
Thumbnail
蒼龍號航空母艦(蒼龍 / そうりゅう )是日本帝國海軍第一艘以全通式航空母艦功能需求為設計導向建造的航空母艦,與飛龍一樣,都屬於日軍第二批次建造完工的航空母艦。有別於赤城與加賀等1920年代完工之改裝航艦,1930年代服役的蒼龍號為日軍第一艘以航空母艦需求為考量出發點設計的專業正規航艦。 概要
Thumbnail
瑞鶴(日語:瑞鶴:ずいかく)號航空母艦是日本海軍的大型航空母艦。翔鶴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艦名中的「瑞」是吉祥的意思,「鶴」在日本是長壽的象徵,來源於一種美麗的鳥類。
Thumbnail
瑞鶴(日語:瑞鶴:ずいかく)號航空母艦是日本海軍的大型航空母艦。翔鶴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艦名中的「瑞」是吉祥的意思,「鶴」在日本是長壽的象徵,來源於一種美麗的鳥類。
Thumbnail
大鳳號航空母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帝國海軍最後一艘建造的正規大型航空母艦。於菲律賓海海戰遭美軍潛艇攻擊,魚雷爆炸震波使其油管破損造成油氣外洩,之後因不明原因點燃爆炸而沉沒。艦上裝載十七式艦上戰鬥機24架;十六式艦上攻擊機23架,1架補充機;十七式艦上偵察機4架;合計51架艦載機,1架補充機
Thumbnail
大鳳號航空母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帝國海軍最後一艘建造的正規大型航空母艦。於菲律賓海海戰遭美軍潛艇攻擊,魚雷爆炸震波使其油管破損造成油氣外洩,之後因不明原因點燃爆炸而沉沒。艦上裝載十七式艦上戰鬥機24架;十六式艦上攻擊機23架,1架補充機;十七式艦上偵察機4架;合計51架艦載機,1架補充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