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女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少子女化」一詞大家都不陌生,顧名思義就是現代人生的少,導致人口越來越少的一種現象。

許多人都知道一個國家(或則是都市、鄉村等地區)在沒有人口紅利的情況下,將可能帶來國防、經濟、教育、醫療、產業等眾多負面影響,甚至成為永續發展的一大威脅。不過,實際情況究竟如何?現在就跟著我的腳步,讓我們再次重新溫習於「少子女化」的衝擊下,我們已經面臨到或即將發生的事。



人口成長趨勢

現在生的少,受影響的不只有現在,還有未來。

人口跟金錢一樣,都有複利的效果,因此現在生的少,受影響的不只有現在,當然還有未來。依國發會公布的資料顯示,臺灣於2019年時達人口最高峰,約有2,360萬人,之後便快速下降,預測於47年(2070年)後,人口恐減少至1,622萬人(中推估),約減少三成的人口。

時間加複利被愛因斯坦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由此反之推論,若時間加上人口持續的衰退亦將帶來嚴重的問題。

臺灣總人口變動趨勢(資料來源:國發會網站)

臺灣總人口變動趨勢(資料來源:國發會網站)

然而,令人擔心的是,總人口減少並不代表各年齡組成的族群會均等變少,反而是具有生產力、肩負養家活口與保家衛國重責大任的青壯年(15-64歲),將有大幅度變少的趨勢,形同人力資源短缺,削減國家總體競爭力,這也就是為何許多人總說「少子女化」已涉及國防與經濟問題最重要的癥結所在了。

經國發會推估65歲以上老年人口未來會持續增加,其餘如青壯年與幼年人口,均會逐年下降,同時也表示高齡社會或超高齡社會的來臨。

臺灣三階段年齡人口成長趨勢(資料來源:國發會網站)

臺灣三階段年齡人口成長趨勢(資料來源:國發會網站)



學生與校園縮減

當出生的人數越來越少,對學校的衝擊也就越來越大。

出生人口的減少,對教育體系的影響,將一路從幼兒園、小學、國中、高中,到大學與研究所,無一不受到波及。

西元2022年適逢虎年,當年出生人口數約為13.9萬人,粗出生率為千分之5.96,是內政部公布歷年出生數以來最低的一年;再往前推12年,同屬虎年之2010年,出生人數約為16.7萬人,粗出生率為千分之7.21,此波浪潮如今已漫延至國中階段。當然,這並非是第一波,也非最後一波。

為減緩少子女化的衝擊,教育部已配合修正國小與國中每班人數,由35人調降至29人,但因轉型不成功或較偏遠地區,仍有學校面臨停止招生的命運;而部分因招生不足,苦撐不了的高中職與大專校院,近年也陸續傳出停辦或專案輔導的消息(2022年教育部公告列入專案輔導的大專校院至少有六所以上),可惜的是,這波倒閉潮至今仍未看見曙光,甚至有逐漸加溫的趨勢。

近年各級學校成長概況(資料來源:彙整於教育部網站)

近年各級學校成長概況(資料來源:彙整於教育部網站)


校園生活圈的改變

以學生為主體的市場,昔日輝煌恐已不再。

大專校院錄取率節節攀高且屢創新高,幾乎是到了「想要讀,肯定有學校可唸」的程度,可是在如此高的錄取率下仍然有學校招不到學生,顯見供給與需求已嚴重失衡,更不用說藏在其背後學歷眨值與素質良莠的隱憂。

學校縮減不僅是教職員的工作權益受阻,連帶印製課本、製作學校制服(含班服與系服等)、課桌椅、教具用品以及學校周邊供師生食、衣、住、行、娛樂....等產業(廠商)與住家,都可能面臨失業、轉型或併購的危機。

過去於學校周邊形成的商圈,許多亦隨著學生數的減少而逐漸退色。以大專校院為例,2022年超過五十所大學有招生數未滿的情況發生,入學缺額總數逼近1.5萬個,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伴隨著學生的流失,以前因學生住宿需求造就出來的學生套房與餐飲店,實在很難不受影響。



逐漸消失中的鄉鎮

無人居住的村落宛如失落的國度,逐漸消失在地圖上。

因少子女化、人口老化及過度往大都會地區遷移集中的情況,導致中南部與東部已有部分較為偏遠的鄉鎮區人口已逐漸減少,街道上人煙稀少,進出車輛更是寥寥可數,若持續惡化,可能因為人數過少促使行政區合併的機會提高,抑或日本所述之無人村(書名為「地方消滅」,指出日本於2040年前恐有896個市村町,可能因為人口過少而面臨消失的危機)也可能在臺灣上演。

此時,逃不了或捨不得離去而遺留在原地的退休族或獨居老人,不僅失去陪伴,更可能成為下一個貧窮的高危險群,民生基礎設施、醫療與長照都是問題。

空蕩的瓦舍,顯得暮氣沉沉(此圖僅為示意)。

空蕩的瓦舍,顯得暮氣沉沉(此圖僅為示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C3-avatar-img
2024/06/18
少子化的同時,產業也必須隨著少子化做改變。
清浠劍-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19
EC3 許多產業的困境,少子女化僅占其一,轉型與升級勢在必行。近期您運用AI生成圖片的技術越來越純熟,是很不錯的選擇,真心為你鼓掌。
李英華-avatar-img
2023/05/26
少子化若持續下去,時間一久,可能就滅村,滅市,最後滅國了
清浠劍-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26
李英華 希望不要如此才好啊!謝謝您的留言!
avatar-img
清浠澗
77會員
179內容數
勇敢該怎麼換算。挫折與財富一樣,都是人生必須持續面對的課題。然而,實質的財富得以量化,但內心強韌的勇氣又該怎麼計算?就繼續向前走吧,每走一步,就是個人無形資產的累積。你會發現,原來每個成功都藏在轉角之後!
清浠澗的其他內容
2024/08/01
運動家的精神。
Thumbnail
2024/08/01
運動家的精神。
Thumbnail
2024/01/17
人生有些話題是否也該適當的留白?
Thumbnail
2024/01/17
人生有些話題是否也該適當的留白?
Thumbnail
2023/12/28
今年,你好不好?
Thumbnail
2023/12/28
今年,你好不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現在生的少,受影響的不只有現在,還有未來。
Thumbnail
現在生的少,受影響的不只有現在,還有未來。
Thumbnail
大學院校2028年大限 過去寫過很多人口議題的文章,像是《人口變少,真的是生不如死嗎?》、《為什麼大家會覺得房地產一定會上漲?》...等文章。 昨天開會時,與學校教授聊到2028年大限的問題。 參照下圖,左邊數來第3個圈圈,主要原因是2010年小老虎年出生者僅166,886人,相較於過去20萬的「少
Thumbnail
大學院校2028年大限 過去寫過很多人口議題的文章,像是《人口變少,真的是生不如死嗎?》、《為什麼大家會覺得房地產一定會上漲?》...等文章。 昨天開會時,與學校教授聊到2028年大限的問題。 參照下圖,左邊數來第3個圈圈,主要原因是2010年小老虎年出生者僅166,886人,相較於過去20萬的「少
Thumbnail
前言 2022-12-06的聯合報,有篇薛承泰寫的<「養兒妨老」的獨老危機>。意思是台灣有"獨老"的危機,而且,以往社會有「養兒防老」:老後存款不多,年金又少,無法應付生活開銷,但因子女較多,每人拿一點孝親費,就能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有點餘款;然而,那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要注意的是「養兒妨老」或
Thumbnail
前言 2022-12-06的聯合報,有篇薛承泰寫的<「養兒妨老」的獨老危機>。意思是台灣有"獨老"的危機,而且,以往社會有「養兒防老」:老後存款不多,年金又少,無法應付生活開銷,但因子女較多,每人拿一點孝親費,就能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有點餘款;然而,那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要注意的是「養兒妨老」或
Thumbnail
五月出生人數又不滿10,000人 今(111)年前五個月的出生人數,二月、五月均不滿一萬人 一月:13,137 二月:9,617 三月:12,788 四月:11,222 五月:9,442 或許有些朋友不太理解一萬人到底是多還是少,我們用大家印象中少子化的世代來介紹
Thumbnail
五月出生人數又不滿10,000人 今(111)年前五個月的出生人數,二月、五月均不滿一萬人 一月:13,137 二月:9,617 三月:12,788 四月:11,222 五月:9,442 或許有些朋友不太理解一萬人到底是多還是少,我們用大家印象中少子化的世代來介紹
Thumbnail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降低,老人人口高達7%是高齡化社會,導致幼年人口比例逐漸減少的現象。 新加坡為了解決少子化的問題,每年編的預算高達二十億星幣,且讓夫妻擁有房屋優先購買權。在新加坡,中等收入的家庭生一個小孩,七歲前可獲得政府十四萬星幣的津貼。 然而,新加坡政策多管齊下,採取積極措施,仍然未見起色。
Thumbnail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降低,老人人口高達7%是高齡化社會,導致幼年人口比例逐漸減少的現象。 新加坡為了解決少子化的問題,每年編的預算高達二十億星幣,且讓夫妻擁有房屋優先購買權。在新加坡,中等收入的家庭生一個小孩,七歲前可獲得政府十四萬星幣的津貼。 然而,新加坡政策多管齊下,採取積極措施,仍然未見起色。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從前四個月推估整年 今年出生人口數1-4月47,181人,5月的數據即將出來。 在5月數據還沒出來之際,大概可以用前4個月推估整年度的出生人口數,大約14.1萬人。 不過光這樣子說並沒有很清楚,我們可以畫出從民國37年迄今的出生人口數,可以發現台灣出生人口數正在不斷地下滑,而且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從前四個月推估整年 今年出生人口數1-4月47,181人,5月的數據即將出來。 在5月數據還沒出來之際,大概可以用前4個月推估整年度的出生人口數,大約14.1萬人。 不過光這樣子說並沒有很清楚,我們可以畫出從民國37年迄今的出生人口數,可以發現台灣出生人口數正在不斷地下滑,而且
Thumbnail
這次閱讀1742期商周,寫到了關於台灣的負人口帶來的危機,引人省思!
Thumbnail
這次閱讀1742期商周,寫到了關於台灣的負人口帶來的危機,引人省思!
Thumbnail
30年後可以預見的是,台灣的陸配小孩與印尼小孩與越南小孩會比台灣本地小孩還要多,甚至是兩倍以上。請問發生國際衝突的時候這些小孩會是維護台灣利益或者是外國利益的,各位捉得準嗎?
Thumbnail
30年後可以預見的是,台灣的陸配小孩與印尼小孩與越南小孩會比台灣本地小孩還要多,甚至是兩倍以上。請問發生國際衝突的時候這些小孩會是維護台灣利益或者是外國利益的,各位捉得準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