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前言

2022-12-06的聯合報,有篇薛承泰寫的<「養兒妨老」的獨老危機>。意思是台灣有"獨老"的危機,而且,以往社會有「養兒防老」:老後存款不多,年金又少,無法應付生活開銷,但因子女較多,每人拿一點孝親費,就能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有點餘款;然而,那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要注意的是「養兒妨老」或者「養老防兒」,因為薪資低,房價高,年輕人自顧不暇,父母的退休金可能比女子女的薪水還高,結果不僅不忍心跟小孩要孝親費,反而還要拿錢出來資助子女。以致父母本身的退休生活受到了"妨礙";甚至要防患子女覬覦父母的財產和退休金,以免老本虧空,成了名副其實的<下流老人>(因此要防備兒女)。

現況

有位好友,七十幾了,只有一個兒子,在國外工作近二十年了,每半年還要老友夫婦從微薄的退休金中匯三十萬給他(老友夫婦自己省吃儉用,三十萬是他們兩人退休金的七成);兒子前年結婚,開口跟家裡要二千萬想要在國外置產…老友說沒那麼多錢,從此沒有訊息。

我是戰後嬰兒潮世代,友輩提起子女,好像沒人拿過孝親費,反而是想方設法的添補子女一些,以減輕他們的負擔…;有暇聚會,言談間,最受關注的話題是某某人因為孩子要投資,結果把退休公全部賠光…如今老境淒慘,接著就是相互提醒…,可是隔些日子,又是類似的故事重演…

那台灣有「獨老」狀況嗎?

一.出生比死亡少,且愈差愈多

台灣地區少子化現象極為顯著,我國的出生率是世界排名倒數第一,死亡數比出生數還多,而且相差數逐年增加。民國111年1-10月,出生:114,460;死亡:171,826,十個月期間死亡比出生多了57,366人。而這種死亡多於出生的現象始於民國109年,之前都是出生多於死亡。109年開始,相差約8,000人;110年相差約30,000;今年前十個月即達57,366。

二.人口結構中,老化嚴重

從我國的人口結構來看也可看出老化嚴重的狀況,民國九十年我國的總人口數為22,405,568人;其中二十歲以上人口數佔總人數的71.3%(內含65歲以上佔比8.81%),換言之二十歲以下的佔了28.7%;民國110年,我國的總人口數為23,375,314人,其中二十歲以上佔總人數的82.94%(內含65歲以上佔比16.85%),二十歲以下人口的佔比剩下17.06%

人口結構中二十歲以下的佔比在十年間減少了近一成;而65歲以上的佔比則增加了近一倍。

三.一人、二人家戶超過五成

依據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資料,民國111年10月份,台灣地區總共有9,068,488戶;其中1人家戶有3,133,858戶;2人家戶有1,873,085戶。也就是說一個家屋中只有一個人和兩個人住的家戶數超過全國總戶數的一半以上。對不起,這些家戶都是獨老的潛在客戶。

獨老已成趨勢

獨老已成趨勢,歐美,日本等地也都是如此。三代同堂早成歷史,兩代同堂的大概都是父母與未成人年子女,而不是與年老父母;如果是與年老父母的,那有可能是啃老族,或者是照顧病弱父母者。也因此如何"獨老"就成了重要的課題。尤其是還在工作的精壯世代,最好在事前就做好迎接”獨老”的準備。

內人的球友中,有先生外遇的,有離婚的,有先生驟逝者,辛苦輔導兒女長大,然而,兒女各有前程,各有家庭,各有苦衷,和兒女住一起的少之又少。…如同<一個人的老後>所說,即令是恩愛夫妻,到頭來總有一個先走,留下的另一個或許只能是單獨過活。


raw-image


如何獨老

我們都是獨老的指定客戶…那獨老應注意什麼呢?網路上有諸多的說法,我比較喜歡的是:

老本:足夠生活,不必依靠子女。(因此年輕就要做好規畫)

老伴:相知相守,相互扶持。(含老友,熟悉的詩詞、古書、古人。)

老趣:最少一項興趣,學習新知,加入社團…。

老健:保持健康身體,涉獵養生知識,擁有愉快心情…

結論

然而,這些都只能維持一時,畢竟回歸自然是必然的結局…,那麼一旦生活無法自理,事先聲明的”不要延命”將是告別的最好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4會員
938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現在生的少,受影響的不只有現在,還有未來。
Thumbnail
現在生的少,受影響的不只有現在,還有未來。
Thumbnail
前幾天剛談過”獨老"問題,今天(民111-12-12)的聯合報/ 頭版就根據該報「2022退休力大調查」出現<「一個人海嘯來襲」>附標題是「獨居成常態,要及早準備」。內文的標題含「一人生活,疫情下提早預習。」因為疫情關係,所以全球興起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一個人居家上班,一個人吃飯睡覺,盡量避免與人接觸
Thumbnail
前幾天剛談過”獨老"問題,今天(民111-12-12)的聯合報/ 頭版就根據該報「2022退休力大調查」出現<「一個人海嘯來襲」>附標題是「獨居成常態,要及早準備」。內文的標題含「一人生活,疫情下提早預習。」因為疫情關係,所以全球興起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一個人居家上班,一個人吃飯睡覺,盡量避免與人接觸
Thumbnail
台灣從民國109年開始出現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還少的現象,而且差距愈來愈大;今年前十個月已達57,366人。馬斯克曾在臉書上提及"日本亡國論",即因日本也有此現象,而且一年差距達五十多萬人…出生比死亡少意味著老人化現象嚴重,而且愈來愈重... 前文中亦指出,比較民國九十年與民國一百一十年的人口結構,可
Thumbnail
台灣從民國109年開始出現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還少的現象,而且差距愈來愈大;今年前十個月已達57,366人。馬斯克曾在臉書上提及"日本亡國論",即因日本也有此現象,而且一年差距達五十多萬人…出生比死亡少意味著老人化現象嚴重,而且愈來愈重... 前文中亦指出,比較民國九十年與民國一百一十年的人口結構,可
Thumbnail
前言 2022-12-06的聯合報,有篇薛承泰寫的<「養兒妨老」的獨老危機>。意思是台灣有"獨老"的危機,而且,以往社會有「養兒防老」:老後存款不多,年金又少,無法應付生活開銷,但因子女較多,每人拿一點孝親費,就能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有點餘款;然而,那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要注意的是「養兒妨老」或
Thumbnail
前言 2022-12-06的聯合報,有篇薛承泰寫的<「養兒妨老」的獨老危機>。意思是台灣有"獨老"的危機,而且,以往社會有「養兒防老」:老後存款不多,年金又少,無法應付生活開銷,但因子女較多,每人拿一點孝親費,就能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有點餘款;然而,那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要注意的是「養兒妨老」或
Thumbnail
筆記:保險員邀約的講座,主講會計師陳玉翎 如果有那麼一天,該要如何因應?健康的時候要幫助未來的自己,這時就需要保險+信託,以前以為信託是資產族才需要的,透過這次的講座知道,高資產族多數都預先做好規劃,反而是一般人會覺得自己的資產不多應該不需要?殊不知這才是造成兄弟鬩牆,姊妹翻臉的最大主因。 根據統計
Thumbnail
筆記:保險員邀約的講座,主講會計師陳玉翎 如果有那麼一天,該要如何因應?健康的時候要幫助未來的自己,這時就需要保險+信託,以前以為信託是資產族才需要的,透過這次的講座知道,高資產族多數都預先做好規劃,反而是一般人會覺得自己的資產不多應該不需要?殊不知這才是造成兄弟鬩牆,姊妹翻臉的最大主因。 根據統計
Thumbnail
以前我們都說養兒防老,那現在的頂客族老了之後誰來養?
Thumbnail
以前我們都說養兒防老,那現在的頂客族老了之後誰來養?
Thumbnail
讀書﹑工作﹑退休,這個經歷世紀不變的三步曲在今天高齡化﹑生活壓力具大和孤獨感沉重的社會正式完結了。我們正式進入長壽人生,退休不再是悠長假期。
Thumbnail
讀書﹑工作﹑退休,這個經歷世紀不變的三步曲在今天高齡化﹑生活壓力具大和孤獨感沉重的社會正式完結了。我們正式進入長壽人生,退休不再是悠長假期。
Thumbnail
養兒防老其實是個數學題 更新於 2020/ 12 年輕人不想結婚,更不想生孩子;「盼減輕年輕父母負擔,解決國安問題」 - 副總統 賴清德先生;但是年輕人事業還沒有成就,薪水也不高,就被國家徵招來協助解決國安問題,只是這樣的「溫情」喊話,加上國家的育兒補助,就可以讓年輕人精蟲上腦嗎?   大叔倒覺得「
Thumbnail
養兒防老其實是個數學題 更新於 2020/ 12 年輕人不想結婚,更不想生孩子;「盼減輕年輕父母負擔,解決國安問題」 - 副總統 賴清德先生;但是年輕人事業還沒有成就,薪水也不高,就被國家徵招來協助解決國安問題,只是這樣的「溫情」喊話,加上國家的育兒補助,就可以讓年輕人精蟲上腦嗎?   大叔倒覺得「
Thumbnail
台灣是少子高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低生育率與晚婚讓我們的社會結構漸漸地改變,生活在2020年的我們平均壽命是80歲,假如於法定退休年齡65歲退休,那麼退休生活和退休金要持續20年以上,像這樣的生活規劃別說是學校沒有教的,許多人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來觀察學習,也摸不著頭緒、不知從何下手...
Thumbnail
台灣是少子高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低生育率與晚婚讓我們的社會結構漸漸地改變,生活在2020年的我們平均壽命是80歲,假如於法定退休年齡65歲退休,那麼退休生活和退休金要持續20年以上,像這樣的生活規劃別說是學校沒有教的,許多人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來觀察學習,也摸不著頭緒、不知從何下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