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平不能僅賴馬英九祭祖:台灣能否超越拒統與避戰的糾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在蔡英文過境美國、2024年台灣總統選戰開跑際,馬英九赴陸祭祖注定無法外於政治。

首先是民進黨陣營,其早在馬英九尚未出發前,便動員巨大資源形塑攻訐議程,指稱此行是要「密商統一事務」、「作統戰樣板」。3月27日馬英九一行人飛抵上海浦東機場後,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上海市委常委張為、國台辦聯絡局局長孫升亮、上海市台辦主任鐘曉敏等人前來接機,然因同日上午曾有台媒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丁薛祥將親自前來」,故民進黨趁此借題發揮,嘲諷馬英九「被當省長對待」、「連特首待遇都不如」,再配合「現場連紅地毯都沒有」、「報道中毫無頭銜」等敘事,形塑出了「馬英九被降格」的屈辱形象。

國民黨陣營的反應則相對複雜。由於擔憂被民進黨「抹紅」、與「促統」符碼掛勾,其在馬英九行程曝光之初,並未積極回應,甚至可謂刻意低調,意在緩衝此行對2024年總統選戰的負面影響,20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一席「相信馬英九會堅持中華民國立場」發言,便體現了此一心理。但28日馬英九敬謁南京中山陵後,諸如「國父孫中山先生畢生領導國民革命,推翻滿清,創建民國,到今天已經112年了」等言論,似乎又讓國民黨恢復底氣,開始宣傳馬英九敢於表述中華民國、自稱總統,是史無前例的驚天大突破,同時質問蔡英文「敢在美國人面前自稱中華民國總統嗎」?

觀察藍綠上述過招,「降格」與「突破」的攻防基調已然成形,也連帶調動起台灣討論馬英九此行的輿論風向。而兩套作用看似立場相反,卻源於類似的政治訴求,往復之間,盡顯台灣社會面對此事的複雜立場。

「降格」與「突破」各有選舉需求

首先觀察馬英九出訪下的台灣政治氛圍,單純由選舉視角來看,202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牽動兩個涉陸關鍵議題:「拒統」與「避戰」。

其中,「拒統」無可否認已成台灣主流民意,也向來是民進黨的表演強項。正因如此,民進黨得以執政多年,即便台灣經濟迅速衰退、治理問題層出不窮,其民意基礎依舊強大。當然從現實視角來看,民進黨所為其實無益「拒統」、反而更像「暴力促統」,但在泛綠輿論場內,民眾並不認為「拒統」的盡頭便是戰爭,反是認為只有「拒統」才能「避戰」,故對民進黨「霸氣回應」的政治風格拍手叫好,對美國武裝台灣的提議如沐春風,並將主張「避戰」者盡數打為「投降主義」。換言之,便是分別提取「拒統」與「避戰」的部分內涵,組成了「避戰的拒統」。

而細究「避戰」話題的起源,其成形源於中美關係惡化下,美國對印太地區的再武裝,以及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各種慘烈場景的輪番衝擊。對苦於兩岸論述的國民黨來說,其原本深陷「中華民國拒統」的話語泥淖中,如今面對戰雲密布的台海議題,可謂意外尋得一展身手的新天地,只是在選舉政治桎梏下,國民黨仍要強調自己的主張不僅是「避戰」,更是「拒統的避戰」。

由這一基礎來看馬英九此行,便不難理解藍綠何以會有「降格」與「突破」的政治攻防。民進黨所謂「降格」,源於其既定的政治需求:一是強調中共打壓台灣,二是反襯國民黨卑躬屈膝。平心而論,如若今日真是丁薛祥前來接機,民進黨依舊不會放棄輿論攻擊,只是重點會從強調中共打壓移到國民黨卑微,高喊北京「禮多必詐」,並稱馬英九此行已不僅是「統戰樣板」,絕對另有「密室協商」,要洩露台灣機密。

歸根結柢,民進黨之所以稱馬英九此行被「降格」,關鍵不在中共以何種規格進行接待,而是民進黨必須藉此鞏固其終極論述:卑躬屈膝不能換取和平,民進黨「避戰的拒統」路線才能真正保台。

而國民黨之所以強調馬英九此行有所「突破」,也是出於類似的政治訴求:一是強調國民黨仍維持「中華民國」路線,並未偏離「拒統」民意太遠;二是以北京默許馬英九口出「中華民國」,來反襯民進黨只會破壞兩岸溝通,於「避戰」無益。然若馬英九未有此般表現,國民黨便也不會如此回應,而是會像20日的朱立倫般,表面上說著「相信馬英九會堅持中華民國立場」,其實意在隱形切割馬英九,希望維護國民黨的「拒統」形象,並將馬英九當作「外於國民黨的實體」,稱此行目的還是祭祖這一私人行程,接著私下抱怨馬英九讓國民黨選情流血。

說到底,國民黨的敘事鋪排同樣是為成就其選舉論述:換取和平不用卑躬屈膝,國民黨「拒統的避戰」路線才能真正保台。

藍綠現行主張都有極限

但跳脫選舉政治的視角,真正聚焦兩岸問題的解決,不論是「避戰的拒統」或「拒統的避戰」,其實都有其極限與不足。

民進黨操作「避戰的拒統」,其實眾所周知極難兩全。民進黨雖高聲宣稱,延長兵役等舉措是要展現台灣不懼一戰的決心,從而嚇阻北京的武統意志,但北京的思路未必如其所臆。長年以來,中國之所以能有「不必急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餘裕,一是因為美國尚未在印太戰略視野下大打台灣牌、於台海問題反覆「切香腸」;二是因為兩岸的軍力差距愈發巨大,台灣明顯是落後的一方。但民進黨對美國武裝的不加反抗,正在改變前述兩大情境,台灣問題當然是中國核心利益、但本非首要議程,如今卻在民進黨甘於融入印太戰略進程下,逐漸成為急迫事項。

民進黨雖頻稱備戰才能避戰,卻無法迴避以下現實:在其執政下,台海中線不復存在、解放軍機屢次出沒,更在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atricia Pelosi)訪台後,遭遇了解放軍的圍台軍演。民進黨所謂「避戰的拒統」,其實正讓台海戰雲密布。

而國民黨主張「拒統的避戰」,在北京沒有急切解決台灣問題的需求下,確實可讓台灣繼續孤懸一方、享受九二共識的小確幸,卻終究不是長久之道。尤其在兩岸互信已被民進黨與美國嚴重破壞後,「拒統的避戰」究竟是以「拒統」為主、還是以「避戰」為本,恐怕不只台灣選民有此一問,北京與大陸民意同樣好奇。

且國民黨雖欲以和平交流的政治敘事,來與民進黨進行選舉市場區隔,卻正面臨一大考驗:若2024年總統大選仍由民進黨候選人勝出,其是否會自我檢討「拒統」成分不夠,並在希望勝選的考量下,強化自己的「拒統」色彩,導致其兩岸論述與民進黨日漸趨同?若2024年總統大選是由國民黨候選人勝出,其是否能抗阻美國的印太戰略動員壓力,讓北京仍對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抱有期待?

回顧2005年4月26日,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團登陸,訪問南京、北京、西安及上海,並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是國共兩黨60年來的首度會談,時稱「胡連會」。彼時雙方曾提出五項願景:在認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促進恢復兩岸談判;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促進兩岸在經貿交流和共同打擊犯罪等方面建立合作機制,推進雙向直航、三通和農業交流;促進擴大台灣國際空間的談判;建立國共兩黨定期溝通平台。上述主張為往後的兩岸交流奠下不少基礎,前國台辦主任陳雲林便曾在2015年的「胡連會」10週年研討會上表示,「胡連會」所提五項願景多有進展,如今僅剩「達成和平協議」未能如願。

在兩岸互信低落的現況下,馬英九祭祖行當然具有積極意義,且是以實際行動傳遞了兩岸和平交流的渴望。但從長遠視角來看,此行應該要是台灣爭取和平的起點而非頂點,馬英九已不具有黨職,此次也強調祭祖、文化參訪及青年交流,與當年連戰以國民黨主席身分登陸會談的情境有所不同。從現實層面來說,台灣要鞏固和平,便不能僅賴馬英九一次祭祖,而是要有更多建設性行動,超越現下「拒統」與「避戰」的相互牽制,為兩岸互動另闢新局。

原文發表網址:

2023.4.1

兩岸和平不能僅賴馬英九祭祖:台灣能否超越拒統與避戰的糾纏?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83585?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燕婷的沙龍
80會員
435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劉燕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4
8月20日,《黑神話:悟空》在PS5、Steam、EpicGamesStore、WeGame等平台上線,並且迅速刷新多項紀錄。
Thumbnail
2024/09/04
8月20日,《黑神話:悟空》在PS5、Steam、EpicGamesStore、WeGame等平台上線,並且迅速刷新多項紀錄。
Thumbnail
2024/06/15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06/15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06/12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06/12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蔡英文跟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世紀會面,全球有不同解讀。 過去不論是民進黨或是國民黨執政,中共都以「台灣當局」來稱之。但這次,國台辦罕見的用「民進黨當局」來稱呼。 有差嗎? 差別可大了,因為這代表未來中共會將「民進黨」從台灣切割出來。 這有何影響?影響可能非常大。
Thumbnail
蔡英文跟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世紀會面,全球有不同解讀。 過去不論是民進黨或是國民黨執政,中共都以「台灣當局」來稱之。但這次,國台辦罕見的用「民進黨當局」來稱呼。 有差嗎? 差別可大了,因為這代表未來中共會將「民進黨」從台灣切割出來。 這有何影響?影響可能非常大。
Thumbnail
在蔡英文過境美國、2024年台灣總統選戰開跑際,馬英九赴陸祭祖注定無法外於政治。
Thumbnail
在蔡英文過境美國、2024年台灣總統選戰開跑際,馬英九赴陸祭祖注定無法外於政治。
Thumbnail
1970年馬英九、趙少康、郁慕明、吳敦義等人,在美國組成「全美中國學生反共愛國聯盟」,其目標在於號招美國的右派對抗親共的左派,遭他們檢舉不愛國的人,都被剝奪了回到台灣的資格,體現了當時只要不「忠貞愛黨」,都會是「中華民國」的敵人,他們的行為可謂是踩著台灣人的血往上爬的最佳案例。 「全美中國學生反共愛
Thumbnail
1970年馬英九、趙少康、郁慕明、吳敦義等人,在美國組成「全美中國學生反共愛國聯盟」,其目標在於號招美國的右派對抗親共的左派,遭他們檢舉不愛國的人,都被剝奪了回到台灣的資格,體現了當時只要不「忠貞愛黨」,都會是「中華民國」的敵人,他們的行為可謂是踩著台灣人的血往上爬的最佳案例。 「全美中國學生反共愛
Thumbnail
如果沒有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對岸大陸, 民進黨要怎麼辦。
Thumbnail
如果沒有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對岸大陸, 民進黨要怎麼辦。
Thumbnail
朱立倫辦公室29日深夜發表新聞稿,聲稱「國民黨與台灣主流民意、美國政府與中國大陸站在一起共同決定『反對台獨』維護區域和平。」 對此,民進黨發言人、台北市議員簡舒培痛批,「圖窮匕見!朱立倫不演了!你要帶領國民黨跟中國聯手就去跟中國聯手,不要拉台灣主流民意跟美國政府當陪襯!」
Thumbnail
朱立倫辦公室29日深夜發表新聞稿,聲稱「國民黨與台灣主流民意、美國政府與中國大陸站在一起共同決定『反對台獨』維護區域和平。」 對此,民進黨發言人、台北市議員簡舒培痛批,「圖窮匕見!朱立倫不演了!你要帶領國民黨跟中國聯手就去跟中國聯手,不要拉台灣主流民意跟美國政府當陪襯!」
Thumbnail
先成為明星,再帶頭轉向,最後認知扭轉。這篇分享我對中國對台『超限戰』整體戰略目標的理解。中國所謂「入島、入戶、入心」想達成的效果是什麼。各位可以把我的個人看法它當故事看,再自行思考其接近真相的程度。
Thumbnail
先成為明星,再帶頭轉向,最後認知扭轉。這篇分享我對中國對台『超限戰』整體戰略目標的理解。中國所謂「入島、入戶、入心」想達成的效果是什麼。各位可以把我的個人看法它當故事看,再自行思考其接近真相的程度。
Thumbnail
撰寫:楊騰凱 70歲的馬英九越來越活躍,談起「港版國安法」時,冷不防地又把蔡政府早先強行通過的一連串國安法案給扯下水,直言蔡政府自己也「不遑多讓;甚至在外「巧遇」蔡英文時,馬英九也把握住機會當面訓斥蔡政府「不知檢討」。此外,向來嘴上不饒人的台灣閣揆蘇貞昌,要馬英九少講「九二共識」時,也被馬英九回擊
Thumbnail
撰寫:楊騰凱 70歲的馬英九越來越活躍,談起「港版國安法」時,冷不防地又把蔡政府早先強行通過的一連串國安法案給扯下水,直言蔡政府自己也「不遑多讓;甚至在外「巧遇」蔡英文時,馬英九也把握住機會當面訓斥蔡政府「不知檢討」。此外,向來嘴上不饒人的台灣閣揆蘇貞昌,要馬英九少講「九二共識」時,也被馬英九回擊
Thumbnail
撰寫:楊騰凱 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對兩岸論述提出的報吿內容,諸如加強台灣的國際參與,以及洽談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確實都是值得推展的政策,不過整體看來,這些事項仍停留在「術」的層面,不僅旁人看不清國民黨想帶領枱灣「去向何方」?甚至連國民黨「從何而來」,也近乎一筆釐不清的爛賬。 國民黨長期以來便以「缺乏
Thumbnail
撰寫:楊騰凱 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對兩岸論述提出的報吿內容,諸如加強台灣的國際參與,以及洽談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確實都是值得推展的政策,不過整體看來,這些事項仍停留在「術」的層面,不僅旁人看不清國民黨想帶領枱灣「去向何方」?甚至連國民黨「從何而來」,也近乎一筆釐不清的爛賬。 國民黨長期以來便以「缺乏
Thumbnail
撰寫:黃瀾思 自2020台灣總統暨立委選舉大敗過後,國民黨開啟了一連串的改革與檢討聲浪,其中“九二共識”在台灣是否已成票房毒藥,成為從選前吵到選後的焦點話題,不僅國民黨內部爭論不休,連新任黨主席江啟臣都顯得十足曖昧。但在討論“九二共識”應不應該拋棄之前,國民黨必須先直視三大命題:“我是誰、我在哪
Thumbnail
撰寫:黃瀾思 自2020台灣總統暨立委選舉大敗過後,國民黨開啟了一連串的改革與檢討聲浪,其中“九二共識”在台灣是否已成票房毒藥,成為從選前吵到選後的焦點話題,不僅國民黨內部爭論不休,連新任黨主席江啟臣都顯得十足曖昧。但在討論“九二共識”應不應該拋棄之前,國民黨必須先直視三大命題:“我是誰、我在哪
Thumbnail
本系列慢慢步入尾聲,也進入較哲學的階段,要來探該如何重建國軍的意識形態。國軍上下現在都有「不知為何而戰」的問題,但這個問題並不是現在才有,李登輝時代就有了,因為原本國軍是為蔣家效命的,但後來總統不姓蔣了,就要「調整一下」。
Thumbnail
本系列慢慢步入尾聲,也進入較哲學的階段,要來探該如何重建國軍的意識形態。國軍上下現在都有「不知為何而戰」的問題,但這個問題並不是現在才有,李登輝時代就有了,因為原本國軍是為蔣家效命的,但後來總統不姓蔣了,就要「調整一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