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來了,心悸也來了? 惴惴不安的市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台灣連假結束重新開盤,美國市場這週五休市,前幾天迎來嶄新的4月,只是沒有延續3月尾聲的漲勢,OPEC國際產油組織意外的減產決定,向市場襲來一股惶惶不安的情緒,第二季在不確定性升溫開局。


市場情緒:風險厭惡,欲振乏力

1. 股市上攻無力

2. 那斯達克指數連續第3日下跌

3. 債券連續第3天上漲

4. 美元走高

5. VIX恐慌指數持平,徘徊20附近

市場筆記

投資人似乎還在找尋方向,多空沒有明顯交戰,卻也沒有具體方向,時間吞噬部分多方的耐心,有些在3月搭順風車進場的資金再度棄械逃離。

S&P500指數再次來到多次沒有順利突破的心理關卡—4000-4200點,前面的失敗經驗讓心理障礙油然而生。


就業市場數據出現端倪

星期二公佈美國2月每月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 (JOLTS) 報告顯示,可用職位總數為993 萬,較1月下修後的數字減少63.2萬。

(取自Investing.com)

(取自Investing.com)

這個下滑的數字有顯著意義,創近兩年來「首次低於1000萬」的數字,代表Fed聯準會用來減緩勞動市場的升息決策確實產生效果。

職位空缺是指「自願離職」,通常是因為受到更高薪資報酬的吸引轉換跑道,而薪資的上升意味聯準會必須更努力讓勞動市場降溫,通膨才有順勢冷卻。

白話文:轉職愈頻繁,代表薪資水準往上,所得高、花錢意願高,於是物價不容易下滑。


美國4週平均初領失業救濟人數攀升、有別於公債殖利率飆升,最近一個月自由落體般墜落,代表市場已經在為經濟衰退做準備。

取自tradingeconomics

取自tradingeconomics

就業市場降溫、通膨熱度冷卻、經濟衰退危機感來臨,這看起來是眼前的骨架。

最新一次的非農就業數據即將在復活節前夕出爐,市場各方都睜大眼睛看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諸葛呆的耕讀筆記- 投資人生
137會員
303內容數
我是諸葛呆,超過20年的實戰交易經驗。曾任職避險基金、上市公司投資部,聚焦原物料大宗商品、總經分析與股匯研究。"Investing is simple, but not easy". #外匯 #投資 #CBOT期貨 #黃豆 #玉米 #小麥 #原物料 #原油 #美股 #ETF
2024/08/04
開門見山,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降息言論搞砸了。 市場開始責備聯準會太慢啟動降息,原先7月就應該動作拖到現在,非農數據不如預期強化大多數人的恐懼來源,「壞消息就是壞消息」。 總統大選臨陣換將 原本拜登還要力拚連任時,降息可以提前,來刺激經濟來確保連任的選票,但現在拜登退選,更被川普直接挑明
Thumbnail
2024/08/04
開門見山,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降息言論搞砸了。 市場開始責備聯準會太慢啟動降息,原先7月就應該動作拖到現在,非農數據不如預期強化大多數人的恐懼來源,「壞消息就是壞消息」。 總統大選臨陣換將 原本拜登還要力拚連任時,降息可以提前,來刺激經濟來確保連任的選票,但現在拜登退選,更被川普直接挑明
Thumbnail
2024/07/21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2024/07/21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2024/07/16
聯準會主席Powell昨晚公開談話,不只提到近期通膨數據增強聯準會信心,更表示如果等到通膨回落至2%才開始降息可能會太慢。 從上週CPI、PPI等物價數據,包括鮑威爾及其他委員的幾次公開發言,對於貨幣政策鬆綁,也就是降息愈來愈能侃侃而談,態度的轉變直接讓利率期貨出現年底有望降息3碼的想像預期。
Thumbnail
2024/07/16
聯準會主席Powell昨晚公開談話,不只提到近期通膨數據增強聯準會信心,更表示如果等到通膨回落至2%才開始降息可能會太慢。 從上週CPI、PPI等物價數據,包括鮑威爾及其他委員的幾次公開發言,對於貨幣政策鬆綁,也就是降息愈來愈能侃侃而談,態度的轉變直接讓利率期貨出現年底有望降息3碼的想像預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全球股市因美國就業報告不如預期而進一步下跌。美國國債收益率全線大幅下滑,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走弱。WTI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黃金小幅上漲。 https://www.instagram.com/p/C-KvFH2tX8I/?igsh=MWU0aTM5eGM0cXAzcA== 保持冷靜
Thumbnail
全球股市因美國就業報告不如預期而進一步下跌。美國國債收益率全線大幅下滑,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走弱。WTI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黃金小幅上漲。 https://www.instagram.com/p/C-KvFH2tX8I/?igsh=MWU0aTM5eGM0cXAzcA== 保持冷靜
Thumbnail
4/29(六)~5/3(三)中國假期,5/3(三)美國4月ISM服務業指數,5/4(四)美國聯準會利率決議。重點財報5/5(四)科技AAPL財報,美國4月就業與失業率。
Thumbnail
4/29(六)~5/3(三)中國假期,5/3(三)美國4月ISM服務業指數,5/4(四)美國聯準會利率決議。重點財報5/5(四)科技AAPL財報,美國4月就業與失業率。
Thumbnail
市場靜待巨頭財報發布,盤前發布財報公司即使優於預期表現或維持營利增速,仍面臨開高後隨市場走低的調節情況,全市場與產業的調節顯示可能靜待盤後巨頭財報的調節引發賣壓,盤後在巨頭優於預期表現下,盤後補漲並挹注美國期指表現,可能會有獲利股票錯殺的回補行情。
Thumbnail
市場靜待巨頭財報發布,盤前發布財報公司即使優於預期表現或維持營利增速,仍面臨開高後隨市場走低的調節情況,全市場與產業的調節顯示可能靜待盤後巨頭財報的調節引發賣壓,盤後在巨頭優於預期表現下,盤後補漲並挹注美國期指表現,可能會有獲利股票錯殺的回補行情。
Thumbnail
美國公布3月通膨數據顯示受益基期與能源價格下滑影響,但整體物價仍呈現僵固,並須留意商品與交通價格增速回升並有加快現象,市場仍將關注下半年包含在物價與利率政策變化,以及新品上市與訂單是否回升,包括商品價格從月減回升至月增,目前尚無需求減弱引發的基本面衰退,資金維持在風險與機會間流動。
Thumbnail
美國公布3月通膨數據顯示受益基期與能源價格下滑影響,但整體物價仍呈現僵固,並須留意商品與交通價格增速回升並有加快現象,市場仍將關注下半年包含在物價與利率政策變化,以及新品上市與訂單是否回升,包括商品價格從月減回升至月增,目前尚無需求減弱引發的基本面衰退,資金維持在風險與機會間流動。
Thumbnail
美國公布續領失業金人數續上升,3月裁員人數較2月增漲15%,市場關注今日公布失業率,續權衡經濟週期需求訂單與金融穩定,並關注4/14(五)起財報季。 今日美股休市、美國公布3月失業率,4/14(五)起財報季。
Thumbnail
美國公布續領失業金人數續上升,3月裁員人數較2月增漲15%,市場關注今日公布失業率,續權衡經濟週期需求訂單與金融穩定,並關注4/14(五)起財報季。 今日美股休市、美國公布3月失業率,4/14(五)起財報季。
Thumbnail
台灣連假結束重新開盤,美國市場這週五休市,前幾天迎來嶄新的4月,只是沒有延續3月尾聲的漲勢,OPEC國際產油組織意外的減產決定,向市場襲來一股惶惶不安的情緒,第二季在不確定性升溫開局。 ⌚市場情緒:風險厭惡,欲振乏力 ✍ 1. 股市上攻無力 2. 那斯達克指數連續第3日下跌 3. 債券連續第3天上漲
Thumbnail
台灣連假結束重新開盤,美國市場這週五休市,前幾天迎來嶄新的4月,只是沒有延續3月尾聲的漲勢,OPEC國際產油組織意外的減產決定,向市場襲來一股惶惶不安的情緒,第二季在不確定性升溫開局。 ⌚市場情緒:風險厭惡,欲振乏力 ✍ 1. 股市上攻無力 2. 那斯達克指數連續第3日下跌 3. 債券連續第3天上漲
Thumbnail
美國3月ISM製造業指數46.3,低於前月的47.7,新訂單下滑尚未恢復,其中續以石油與煤炭訂單增加,可能在為夏季用電需求準備,價格壓力大幅下滑,人力需求下降、生產上升續消化積壓訂單,可能生產製造與需求趨於平衡,目前人力需求續降、尚未見全面新訂單回升,市場靜待並仍押注去化庫存後的訂單回升。
Thumbnail
美國3月ISM製造業指數46.3,低於前月的47.7,新訂單下滑尚未恢復,其中續以石油與煤炭訂單增加,可能在為夏季用電需求準備,價格壓力大幅下滑,人力需求下降、生產上升續消化積壓訂單,可能生產製造與需求趨於平衡,目前人力需求續降、尚未見全面新訂單回升,市場靜待並仍押注去化庫存後的訂單回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