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海戰爭打到最後階段,會是怎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如果台海戰爭已經打到最後階段
台灣的海空軍已經全殲中共也已經諾曼第大登陸」
●●●●●●●●●
要打到這樣,其實就很困難啊,最少要一個月,慢的話半年也不誇張。中國如果是突襲決定,而且是要登陸占領作戰,給他一周準備、調動部隊,換句話說台美日也大概開戰前一周就知道,亞洲經濟馬上大亂,世界媒體會聚集台海。中國內部要開戰,消息一定走漏,能走能撈的會先動,尤其兩岸關係良好的政商政黨高層,媒體大肆報導,各國撤僑,雙重國籍與綠卡的人擠滿台灣機場。這段時間假設中國可以調動1/5軍力到台海,台灣則是全面備戰。

開戰後,雙方交換損傷,以台灣海空軍來說,交換中國1/5的海空戰力應該不算為過,這邊會依照中國的決心來預估需要時間。假設中國是一定要打到底,馬上就全力投入1/5的精銳戰力,假設一周兩邊消耗的差不多,台灣喪失大部分空優海優,可是中國也喪失台海部隊大部分海空戰力,此時戰爭陷入停頓,台海陷入真空狀態。

海空交戰的這一周,世界經濟陷入真正的大混亂,中國製造業受到嚴重影響,台灣在某些產業的關鍵影響也被阻斷,東南亞航運受到阻隔。美國、日本如果介入,台海戰爭大概就會變成韓戰一樣,如果不介入,那就是忙著處理世界經濟風暴,並且避免經濟混亂擴大。同時中國是繼續調動另外1/5的戰力往台海支援,剩下3/5的戰力則非常緊繃的要維護中國其他領土的安全,應該會進入全國戒嚴狀態,民心浮動就是要鎮壓,尤其西藏、新疆等區域,可能已經爆發零星動亂,沿海各大城市治安也出現問題。

那台灣呢,開戰前一周社會動亂,開戰後全國戰備,後備軍力啟動,海陸交通受到中國封鎖。台灣陸軍18萬、海軍4萬、空軍3.5萬、憲兵1.5萬,預備軍人約350萬,開戰後假設動員100萬人,海空軍優先動員,陸軍其次。開戰一周,假設海空軍消耗殆盡,陸軍+後備仍有百萬,各據守備區迎戰中國登陸準備,並且應對中國潛伏台灣勢力的謠言、破壞。因為交通封鎖、重要設施被飛彈攻擊或間諜破壞,台灣可能陷入大停電,新聞被管制,內部投降還是抵抗形成爭論,但戰火在即,除非政府決定投降,或是軍事政變,不然持續抵抗算是合理的預測。
●●●●●●●●●
台海戰爭進入第二周,中國調動軍力還是會以海空軍優先,在確認美日不介入台海空域後,中國主要目標是掌握完整的台海空優與海優,並且持續小規模空降、突襲、潛伏破壞台灣政府中樞。這在開戰第一周就已執行,假設成果不大,或是台灣政府在領導階層更替後持續有效運作,於是對台灣的登陸作戰才會確定必須執行。如果以開戰準備就是設定要登陸的話,中國突襲能動員部隊的時間也只有兩周。

201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約有230常備軍人,開戰前調動1/5海空軍決戰台海,假設40萬軍人聚集中國東南區域,第一周海空軍消耗,陸軍小規模空降登陸突襲,其他準備大規模登陸。以台灣陸軍+後備約百萬人來看,要成功的進行單一地點的諾曼第登陸,20萬人登陸作戰算是保守了,台灣地方小(3萬5平方公里,硫磺島23平方公里,沖繩2200平方公里),很容易集中守備兵力。如果要多點登陸,也代表中國海空軍兵力必須分散,還要盡量同時運送20萬部隊與軍備上岸,更別說後勤補給必須持續,再加上天候因素影響,夏天有颱風,冬天有東北季風,這些都要克服有多困難呢?

1944年諾曼第登陸時,盟軍動員280萬人力,包含登陸部隊、海空軍、後勤、預備部隊,對上德國殘破守軍38萬人,盟軍傷亡14萬人,登陸前準備半年。換成是中國解放軍,要登陸台灣20萬人,東南戰區需動員百萬人準備,應該合理。開戰前後兩周,大概是動員這百萬人的時間,但海空軍被消耗,需等待其他戰區的兵力支援。第二周確定要登陸,但動員與調度船隻等運輸工具,以及海空優的確認,還有期待台灣政府投降、民心潰散,開戰第二周應該是在混亂與不安等待中渡過。而戒嚴的動作,有利於中國中央打壓不同勢力,如同薄希來事件可能上演,但內部反撲與抗爭必然也將更趨激烈。因為全面動員部隊,軍方勢力大盛,可能更加介入黨中央,或是各擁不同山頭,如同蔣介石在中國內戰那幾年的狀況一樣。

這個整備時間需要多久,非常受到國際局勢影響。此時世界經濟已經混亂三周以上,聯合國與美日俄歐盟的反應如何,將帶來極大的變數。如果戰爭要繼續打下去,我們就假設他們都不管,讓世界繼續恐慌一下。我們再假設中國解放軍效率很好,再給他們兩周,開戰一個月,就能對台灣進行諾曼地登陸,而台灣政府與民心依舊持續抵抗,台灣被全面封鎖,海空軍大部分被消耗,陸軍與後備兵力仍然維持100萬,食物存糧能源都進入百年前的運作模式。
●●●●●●●●●
開戰一個月,中國開始全面登陸台灣,上面兩段說的變數依舊存在,中國軍力已經聚集3/5在東南方,其他2/5以及公安、武警、後備軍人,要維持全中國戒嚴狀態。中國經濟因為戒嚴,陷入崩潰,股市大跌後休市一個月,新聞管制,登陸作戰在即,樂觀預估一周內完成占領,但後續影響至少半年以上。

而台灣呢,在國際不介入,沒有救兵的狀態下,民心潰散,投降派與抵抗派對立,雖然不少軍方人士叛逃,但也有志願兵加入,我們假設還是維持百萬守軍,只是時間拖越久,戰力持續降低。

中國與台灣都在崩潰邊緣,美日在開戰一個月後依舊沒有反應,聯合國也在中國施壓下,沒有譴責中國的武力侵略,世界經濟局勢急速重組,各方角力卻還是陷在僵局。剩下的關鍵,就是中國解放軍能否登陸成功了,台灣人還能撐多久?世界還能撐多久?百萬守軍擋的住多少解放軍?此時還有百萬守軍嗎?中國能運送20萬人登陸嗎?變數太多,等走到那天,才會知道了。

另外一提,光是維持後備軍力,可能就耗盡台灣戰備能量,要年輕人到老人都發一把步槍,給幾發子彈,那是中國人以前的人海戰術,早就落伍了。台灣350萬後備戰力,能維持百萬就已經不容易,畢竟逃的逃,躲的躲,如兵力運用的當,擋住中國登陸的第一波攻擊,還是有一定的勝算。但國際依舊旁觀,拖到兩個月或更久後中國才登陸,台灣也可能不戰而敗,兩邊能撐的時間都不長,越拖越吃力。
■■■■■■■■■■■■■■■■■■■■■■
PS:這邊預設的是中國突襲式攻台,然後付出中國經濟全面崩潰,國家戒嚴半年以上為代價。要有這種瘋狂的決定,如果不是中國領導面臨危機,就是陷入內鬥,才會有這種希特勒、海珊式的決定,而且必然有很多跡象會提早出現。台灣被封鎖時的危機,在中國也必然已經存在而且將要爆發,才會讓中國領導人決心一賭。因此真的開戰,變數除了在國際、台灣之外,中國內部的變化,將是最讓人意外的點了。

如果是要像諾曼第登陸前的準備,對中國來說機會實在不大,一來台灣不是侵略者,二來世界和平,要動員百萬人力準備登陸,媒體早就報翻天,哪還有時間讓你慢慢玩呢?

PS2:陰謀論一下,台海戰爭如果不是中國獲利,那誰可從中賺到最多?美國、日本?戰爭大量消耗中國經濟實力,付出軍費,然後市場一蹶不振,美日最爽?俄羅斯賣軍火賺到爽?中東產油國?戰爭消耗大量能源,運輸成本大增,能源股票大漲,中東國家爽歪歪?二戰在歐洲打,打完英法德元氣大傷,美國變世界警察。台海戰爭中台崩潰,日韓可能受波及,美國、俄羅斯、歐盟都趁機撈好處?
■■■■■■■■■■■■■■■■■■■■■■
新浪軍事《武力統一台灣之戰一旦打響 7個變數制約結束》

諾曼地兩個月盟軍動員280萬人,對上38萬德國殘破守軍,準備半年,這是在兩軍開戰的情況下。如果中國要登陸台灣5萬人,假設得動員5倍人力,也要有25萬人在海空後勤運作,預備登陸進軍,預防台軍逆襲,才能確保登陸成功。不是送上5萬人,然後就天下太平了,那是大清國的台灣。

那麼動員前一個月會不會被發現?還是前一周?35萬人的調動,衛星、情報網會不會知道?給台灣、美國、日本越多時間準備,中國想打到登陸戰,變數就越大。如果5萬只是第一波,還要分散地點,那準備的後勤也要加倍,因為補給要分好幾個地點,船隻必然得增加。而台灣的優勢是守方,越提早知道,優勢就增加更多。

1996中國飛彈危機,剛好是我退伍前,外島緊張得要死,我在台灣軍團還是照常放假去投票。除非台灣國軍不抵抗,領導階層瓦解,不然登陸後才是中國軍隊困難的部分。
■■■■■■■■■■■■■■■■■■■■■■
美軍的登陸台灣作戰計畫,那時已經是二戰末期,日本軍力大幅衰退,台灣算是面積最大的島,防守戰力還算堅強,但海空優勢都喪失。

河堤作戰計畫
「先以盟軍的優勢海空兵力奪取臺灣的制海制空權, 先期佔領澎湖以建立兩栖船團的泊地, 再由臺灣西海岸南北兩端同時搶灘登陸, 會師台中, 以完成對全島的佔領。 美軍出動的兵力包括陸軍登陸部隊5個師及支援單位共24萬人, 海軍出動近千艘各型艦艇和官兵近10萬人, 空軍出動各型路基作戰飛機加上海軍艦載機共2000架, 預定登陸日為1944年12月15日, 作戰時間為5個月。 本次作戰估計美軍傷亡人數在5.3萬人,日軍將全軍覆滅, 臺灣民眾將有百萬以上的傷亡。」

換成是中國解放軍,沒有二次大戰的準備時間與國家動員,能打到這樣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b Chen的沙龍
108會員
840內容數
用科學的方式,還原占星真正的樣貌
Bob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如果中國要打台灣,要看打哪邊,就得花多少時間。要打全壘打、犧牲打、 安打、短打,要準備的東西都不太一樣。 要登陸台灣,至少要留6個月可以持續登陸,不然就是犧牲打。最早4月可以登陸,打到10月就得控制台灣,不然運補受阻於東北季風,就算已經登陸幾萬人,可能都壓不住。3、4月有春雨,5月有梅雨,6月以後
Thumbnail
2025/04/08
如果中國要打台灣,要看打哪邊,就得花多少時間。要打全壘打、犧牲打、 安打、短打,要準備的東西都不太一樣。 要登陸台灣,至少要留6個月可以持續登陸,不然就是犧牲打。最早4月可以登陸,打到10月就得控制台灣,不然運補受阻於東北季風,就算已經登陸幾萬人,可能都壓不住。3、4月有春雨,5月有梅雨,6月以後
Thumbnail
2025/03/31
中國要如何打台灣,完全取之於台灣防衛能力有多強。如果以台灣陸基反艦飛彈射程200公里,海空軍制海範圍400公里來看,假設中國航母防衛範圍也要200公里,既然出海就要到陸基空軍到不了的地方才有戰略意義,那中國航母艦隊要能發揮戰略效果,又能夠維持基本安全作戰的區域大概只有3個。 安全區域選定的條件:
Thumbnail
2025/03/31
中國要如何打台灣,完全取之於台灣防衛能力有多強。如果以台灣陸基反艦飛彈射程200公里,海空軍制海範圍400公里來看,假設中國航母防衛範圍也要200公里,既然出海就要到陸基空軍到不了的地方才有戰略意義,那中國航母艦隊要能發揮戰略效果,又能夠維持基本安全作戰的區域大概只有3個。 安全區域選定的條件:
Thumbnail
2025/01/16
雷達的原理也類似這個CPU跟GPU。 傳統都卜勒雷達就是CPU,有強大性能一次掃一個地方,所以雷達要不斷旋轉,掃到一遍,處理一個地方。是雷達技術的起始,現在看來省電、體積小、便宜。 陣列雷達則是GPU,有一堆小雷達聚合在一個雷達陣列上,專門掃描各自的區塊,然後整合成方位跟高度的資訊,完成掃描(作
Thumbnail
2025/01/16
雷達的原理也類似這個CPU跟GPU。 傳統都卜勒雷達就是CPU,有強大性能一次掃一個地方,所以雷達要不斷旋轉,掃到一遍,處理一個地方。是雷達技術的起始,現在看來省電、體積小、便宜。 陣列雷達則是GPU,有一堆小雷達聚合在一個雷達陣列上,專門掃描各自的區塊,然後整合成方位跟高度的資訊,完成掃描(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作為PTT軍武版鄉民,潛水多年看文章及下面的推文討論,有些高品質推文觀念不錯到直接整頁截圖!如下。 參考大多數公開文章分析及兵推情況,結論判斷美日在台海戰爭不會袖手旁觀。 差別只在何時介入,以及如何介入。 在台灣立場當然希望美日第一時間馳援!但各民主國家國內當然都需要時間去開會決定。 大多數推論:台
Thumbnail
作為PTT軍武版鄉民,潛水多年看文章及下面的推文討論,有些高品質推文觀念不錯到直接整頁截圖!如下。 參考大多數公開文章分析及兵推情況,結論判斷美日在台海戰爭不會袖手旁觀。 差別只在何時介入,以及如何介入。 在台灣立場當然希望美日第一時間馳援!但各民主國家國內當然都需要時間去開會決定。 大多數推論:台
Thumbnail
首先看待兵推的重點並不是結果,而是設定與過程 實際狀況如何,只有打了才知道,但是兵推如模擬,可以一窺上下限 如果各種設定下都會發生的,那很高機率會發生 大家都覺得自家國軍很爛,但實際打起來才知道誰的比較爛 兵推使用共軍的"作題家武器參數",這是一項Buff 核子戰爭並沒有被納入兵推範圍(原因詳原文)
Thumbnail
首先看待兵推的重點並不是結果,而是設定與過程 實際狀況如何,只有打了才知道,但是兵推如模擬,可以一窺上下限 如果各種設定下都會發生的,那很高機率會發生 大家都覺得自家國軍很爛,但實際打起來才知道誰的比較爛 兵推使用共軍的"作題家武器參數",這是一項Buff 核子戰爭並沒有被納入兵推範圍(原因詳原文)
Thumbnail
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很多人都以為軍事強如俄羅斯,這場戰爭一定很快就結束,沒有料到烏克蘭一路撐到現在。很多人開始想,如果今天是台灣被中國入侵的話,我們擋得住嗎?中國有一千多枚飛彈對準台灣,很多人都相信只要一天的時間,台灣就會被攻陷,但《阿共打來了怎麼辦》這本書告訴我們,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Thumbnail
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很多人都以為軍事強如俄羅斯,這場戰爭一定很快就結束,沒有料到烏克蘭一路撐到現在。很多人開始想,如果今天是台灣被中國入侵的話,我們擋得住嗎?中國有一千多枚飛彈對準台灣,很多人都相信只要一天的時間,台灣就會被攻陷,但《阿共打來了怎麼辦》這本書告訴我們,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Thumbnail
寄戰爭於生活中,不是要人人都想打仗,只是要有相關的準備,當民眾對於戰事是很認真,基礎軍事觀念都具備時,軍人的地位要提升也不難,夠專業的自然會被尊敬。當今的軍人地位低落問題,早已不是軍人自己的程度太低,而是全民軍事常識不足,導致無法辨別軍事專業度,給予相對應的敬意。
Thumbnail
寄戰爭於生活中,不是要人人都想打仗,只是要有相關的準備,當民眾對於戰事是很認真,基礎軍事觀念都具備時,軍人的地位要提升也不難,夠專業的自然會被尊敬。當今的軍人地位低落問題,早已不是軍人自己的程度太低,而是全民軍事常識不足,導致無法辨別軍事專業度,給予相對應的敬意。
Thumbnail
說到底就一句話,台灣人自己願意抵抗,中國就沒有拿下台灣的能力。統派散播的戰爭慘況,或是各種慘無人道的清鄉場景,都只會存在於台灣投降後,被共匪統治的結果。結論就是,用資訊戰把你嚇個半死,或是打下個外島再發動大外宣真的嚇死你,讓你怕到要投降,都比打真的實際多了。
Thumbnail
說到底就一句話,台灣人自己願意抵抗,中國就沒有拿下台灣的能力。統派散播的戰爭慘況,或是各種慘無人道的清鄉場景,都只會存在於台灣投降後,被共匪統治的結果。結論就是,用資訊戰把你嚇個半死,或是打下個外島再發動大外宣真的嚇死你,讓你怕到要投降,都比打真的實際多了。
Thumbnail
真實的戰爭要發生時,到底會怎樣?筆者講了那麼多不可能,這個不可那個不能,不然會怎樣啊。請讀者了解兩個關鍵,就不難理解可能發生的場景。第一個是時序,第二個是程度,戰爭發生總會有準備階段、衝突升高階段、正式開戰階段,開戰後還有分各種戰況,要到解放軍正式登陸台灣進行陸戰,那是非常後面的事情。
Thumbnail
真實的戰爭要發生時,到底會怎樣?筆者講了那麼多不可能,這個不可那個不能,不然會怎樣啊。請讀者了解兩個關鍵,就不難理解可能發生的場景。第一個是時序,第二個是程度,戰爭發生總會有準備階段、衝突升高階段、正式開戰階段,開戰後還有分各種戰況,要到解放軍正式登陸台灣進行陸戰,那是非常後面的事情。
Thumbnail
接著上週的內容,繼續把幾個要素跟可能出現的狀況談一下。對外貿易斷絕?斷水斷電好苦?其實也不會,更正確的說法是,貿易不會某一天突然全斷,即便飛彈開始丟過來,要全島全部缺水缺電也蠻難的。
Thumbnail
接著上週的內容,繼續把幾個要素跟可能出現的狀況談一下。對外貿易斷絕?斷水斷電好苦?其實也不會,更正確的說法是,貿易不會某一天突然全斷,即便飛彈開始丟過來,要全島全部缺水缺電也蠻難的。
Thumbnail
前兩篇說完在常規戰爭狀態下,中國攻取台灣的困難,這篇要進入結論。所以說,為什麼會有軍事謠言?其實,中國早就打了啦,打了八年你們知不知道。
Thumbnail
前兩篇說完在常規戰爭狀態下,中國攻取台灣的困難,這篇要進入結論。所以說,為什麼會有軍事謠言?其實,中國早就打了啦,打了八年你們知不知道。
Thumbnail
本來想講氣墊船一類,比較偏技術性的,但這週遇到比較多人的疑問是,中國真的會用這種「老套」來打侵略戰爭嗎?所以,想想還是乾脆,把中國的對台侵略戰,大體上可能怎樣打,是怎麼個打法,理由跟概念儘量簡單點,算是提供一般人彈藥,去解釋給要被共匪信徒洗腦的對象聽。
Thumbnail
本來想講氣墊船一類,比較偏技術性的,但這週遇到比較多人的疑問是,中國真的會用這種「老套」來打侵略戰爭嗎?所以,想想還是乾脆,把中國的對台侵略戰,大體上可能怎樣打,是怎麼個打法,理由跟概念儘量簡單點,算是提供一般人彈藥,去解釋給要被共匪信徒洗腦的對象聽。
Thumbnail
中共如果對台動武,是可以傷害台灣:例如發射一連串的飛彈,或是宣佈海空封鎖台灣。但是,共軍沒有辦法成功渡海登陸與佔領台灣。結果其實會是:「首戰即獨立」。中共心知肚明,不敢承擔永遠失去台灣的風險。
Thumbnail
中共如果對台動武,是可以傷害台灣:例如發射一連串的飛彈,或是宣佈海空封鎖台灣。但是,共軍沒有辦法成功渡海登陸與佔領台灣。結果其實會是:「首戰即獨立」。中共心知肚明,不敢承擔永遠失去台灣的風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