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要發生戰爭了,會怎樣?(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防禦戰跟侵略戰爭很不一樣,而且台灣是一個高度城鎮化的國家,你不能用烏克蘭或是敘利亞的狀況,直接套過來。
所以,真實的戰爭要發生時,到底會怎樣?筆者講了那麼多不可能,這個不可那個不能,不然會怎樣啊。
請讀者了解兩個關鍵,就不難理解可能發生的場景。第一個是時序,第二個是程度,戰爭發生總會有準備階段、衝突升高階段、正式開戰階段,開戰後還有分各種戰況,要到解放軍正式登陸台灣進行陸戰,那是非常後面的事情。
程度指的是,戰爭雖說是破壞行動,但不是無差別的毀滅,不光是沒有意義,而是資源虛擲,對戰況會有不利影響。絕對不要動不動用「反正丟核彈啦」的想法去思考,有這麼簡單,美國核彈最多,早就統一世界了。
大致的狀況,可以稍微解說一下,當然實際不會那麼照規矩就是。

中國的準備動作

這種戰爭情境,依照過去的記錄,中國一定會先文攻,講一大堆台灣好可惡的論點,強調武統的重要。因為很重要所以要多說幾遍,同時外交系統也會動作,不停重申維護祖國統一的決心,總之就是要利用放話,讓相關國家知道,中國非常的認真。
當然,依照慣例,大家都會發個幾篇新聞,笑笑就好,畢竟這種武統論都聽到耳朵長繭了。
但這次,全世界發現好像有點不一樣,而在台灣確定中國有異常兵力調動時,媒體就會報導,全球輿論就會開始聚焦。當然中國一定是會否認,堅稱是正常調動,台灣因為只想台獨怎樣,所以故意抹黑。說歸說,軍隊還是調動,可以發起對台進攻的機場、港口,油庫會填滿,物資堆棧會越來越多,規模跟趨勢一點都不像是演習。
台灣會很快的把狀況上升,因應不正常調動處理,由於根據情資確定中國真的想打一仗,就不會只是軍隊的防務加強、取消軍人休假這麼單純。
一般來說,出入境會開始管制,平常可以進入台灣的中國商務客,很可能會被禁止入境,同時役男要出境應該也不行了。此時,電視跟網路會有很多消息,開始要求後備軍人要有報到的準備,各項列管工程機械車輛,也會出現可能有臨時演習的消息。

台灣和國際的反應

假如台灣這兩年,有好好處理後備部隊跟民防單位的問題,那麼我們會開始看到,政府不停地加強心理建設,並強調隨時提高戰備的可能,而且會公開對產業界喊話,不要想抬高物價,並維持日常生活。但私下,相關單位會招集廠商,表達進入戰時動員的可能,這一切目的,都只是一種宣示,要大家知道狀況不單純,不要想趁機做壞事。
此時,外國也會關心台海狀況,因為確定的風險會導致保險費上漲,尤其是東北亞國家會受到較大衝擊,內部也會討論台灣有事時,該做何種反應,而中國也會打外交戰,強調外國勢力不得干預的事實等等。但實際上,介不介入,怎樣介入都不是中國能置喙,宣示目的還是放在要維持一般貿易的運作,把焦點限縮到台海戰爭,以及責任的歸屬。
美軍一定會有演習等動作,但會不會正式介入就要看總統命令,即使國會通過要總統介入,白宮還是有辦法擱置並看著台灣開第一槍再說。但美軍不會這麼做,除非美國總統對軍方運作非常熟悉,或者禁止一切太平洋美軍活動,只要沒到這麼扯,駐日駐韓美軍,跟關島等駐軍,以及太平洋艦隊就會根據狀況,自行調整任務。
至少,我們會從訊息中得知,美國很重視中國這次的行動,看起來不像是說說而已。

「第一槍」的定義

等到某一個階段,中國已經不可能停下來,台灣就會正式把狀況提高到臨戰階段。幾乎可以肯定政府,會向國際宣布台海進入危機,所有海空交通用具進入區域內就得小心或是繞道,以及設立警戒區,並讓軍隊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火命令,例如解放軍的戰機多少架達到危險程度,並進入我軍射程內就可以擊落等等。
絕對不要幻想,台灣軍隊只能等到中國好整以暇,全部準備好並開了第一槍後,台灣才能反擊。這不是「第一槍」的定義,你反而要小心誰在散播這種認知。
以軍隊的角度來說,敵人都集結到可以打破我軍防線的兵力,卻必須等到人家開火才能反擊,不然都算是我方的錯?開玩笑喔。
基本上,除非我們選出一個通敵賣國的政府,不然正常的運作,就不可能出現上述場景,一定是在解放軍集結到一個危險程度的海空軍力後,就主動劃立禁航區。這某種程度算是一種強迫各國介入的手段,國人恐怕不知道台灣周邊的海空航線有多重要。
想像一下,整個台灣周邊變成一個超巨大的塞子。顏色代表不同船型,綠色為貨船(在蘇伊士運河擱淺的長賜輪就是),紅色則為運油等用途的液貨船。截圖自MarineTraffic
等到這個階段開始,國內也會同步開始各種管制,像是你要搬家轉學,可能就暫時不准,公家機關學校會開始進行演習,四個月役期的城鎮守備隊,剛退伍數年內的後備軍人會召集,所有第一線部隊會進入戰鬥位置。

僵持的臨戰階段

別擔心,在這階段會持續很久,甚至好幾個月。這是一種能量的累積,中國會看台灣累積到哪種程度,或是自己的決心到哪裡,才下令是否要正式開戰。而台灣作為防守方,則是要累積防禦能量,讓中國看不到勝算,開始降低衝突態勢,才會逐步解除管制,所以上述的召集階段,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大致上會是,先要求你照表操課,該去哪邊報到的,指定某一天演習,你就是準備好去該地報到。這主要是測試召集時間,跟動員的準備能力,如果平常我們就有這種練習,那麼上述階段就會比較短。而軍警單位會有一部分,加強國內的滲透查緝,也就是動手抓第五縱隊,確定的對象會抓,統促黨等可能的對象,則要看國人的心態,如果選一個賣國總統,那當然是不會抓,連監控都不會做。
基本上,從確定解放軍想要打真的,到集結部隊、堆放好所有的補給物資,至少三個月以上。而且這段時間,會有大量的國內運輸,被優先運送軍需,規模會大到無法隱藏。因為武統台灣要準備的就是這麼多,不是邊境衝突的等級,幻想準備個三五天就能攻台,小粉紅都不敢這樣想。
換言之,要來場正式的,台灣軍方幾乎會進入所有作戰位置,後備部隊也都會在可能登陸或是空降的附近準備,依照當前的國軍防衛思維,每個城鎮應都會有小規模的守備隊。海軍則是大概在攻擊發起前就出港,時機要看解放軍海軍出動的預估,而此時你已經沒辦法去空軍基地附近拍照當軍迷了,會被先抓去關再說。
那些可能的第五縱隊或是潛伏呢?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沒有用。在台灣內部進入臨戰階段,別說是破壞了,連黑幫手上的手槍都會被抄了,是要怎樣集結?第五縱隊最可能的活動是情報,收集可能的軍方陣地資料,飛機起降次數等等,有些看來平實的資訊,對於判斷位置很有用。真要破壞,要就是臨戰階段前就把電塔炸斷,刺殺重要政軍人物,再不然就是要開戰前來個自殺攻擊。不過這些行為,都遠不如留著收集情報來得重要。

規劃自己的生活最實際

好了,真的要開打的前幾天,徵兆都會出現,不大可能全世界都一無所知。伊拉克攻下科威特,不是大家不知道,而是「不認為」會真的打,即便伊拉克軍隊集結到了不打不可的程度,世界還是覺得怎麼可能會打。
這意思是,除非我們發神經,覺得中國只是演戲,不然到了某一個階段,中國只剩下主動撤銷軍事行動並降低武裝程度的選項,不然反倒是台灣會處在隨時開槍的階段,因為太緊張了。此時的日常活動會很明顯的被中斷,三不五時就是防空演習,學校進行避難活動等等,而你上班的工廠除非是必需物資,不然老闆也應該會要你放假回家,反正來了也沒用。
這階段真正要注意的,是你要仔細聽民防與警察單位的訊息,除非你自己預前準備了幾個月水糧,不然政府會有物資配發措施,依照疫情的經驗,很可能是用的你身分證跟健保卡領取。
如果國軍的準備有做到這點,那麼物資集散地不會是體育館或是里民活動中心,很可能就是你家附近的超商,跟徵用隔壁的店面當倉庫。台灣的車輛太多了,要定期配送物資並不困難,只要還沒開打,先送到活動中心,再人力配送到附近降低油料使用,都並非難以想像。
筆者的意思是,與其擔心飛彈掉下來,你不如先規畫這段期間,怎樣領取民生物資,跟做好儲水的準備,規劃好適合的生活作息,或是買幾本參考書,避免你家小孩戰爭假進度落後,都更實際許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3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防禦戰跟侵略戰爭很不一樣,而且台灣是一個高度城鎮化的國家,你不能用烏克蘭或是敘利亞的狀況,直接套過來。這篇一次講完剩下的狀況,因為前面有提到一些想定,所以就不用反覆提醒。
接著上週的內容,繼續把幾個要素跟可能出現的狀況談一下。對外貿易斷絕?斷水斷電好苦?其實也不會,更正確的說法是,貿易不會某一天突然全斷,即便飛彈開始丟過來,要全島全部缺水缺電也蠻難的。
來個軍普基礎概念,希望各位能夠對所謂戰爭,以及面對戰爭、進入戰爭狀態,大概會發生何種情況,出現哪種事態,又應該怎樣面對,有點了解。首先,各位腦袋想到的現代戰爭,若是出現在台灣,究竟會是怎樣的情況?
從共產中國在北京成立,直到現在為止,所有的戰略全部都是「守勢」,沒有規劃過進攻過,攻擊都是基於政治目的,或是順便而已。 E 上周提到,中國到了前2個階段,屬於培養自身實力時,在東部海面方向唯一有積極意義的戰果,大概就是確保台灣失去絕對的制海權,蔣介石反攻大陸的疑慮可以消退。除此以外,在印度與俄國的邊
談論中國的戰略構想前,一定要先大致了解這塊東亞大陸的狀況,這是以黃河到長江兩條大河為基礎,足夠養活數千萬人的大地。缺點則是距離海洋不夠近,海岸線相對疆土面積也不夠廣,政權基本上都屬於陸權。
美軍受到海權論的影響頗深,雖說是出口英國再轉內銷,但英國戮力奉行,之後繼承的美國海軍其思維也不會差太多。用簡單易懂,不需要文謅謅學術用語的講法就是:「點線面。」
防禦戰跟侵略戰爭很不一樣,而且台灣是一個高度城鎮化的國家,你不能用烏克蘭或是敘利亞的狀況,直接套過來。這篇一次講完剩下的狀況,因為前面有提到一些想定,所以就不用反覆提醒。
接著上週的內容,繼續把幾個要素跟可能出現的狀況談一下。對外貿易斷絕?斷水斷電好苦?其實也不會,更正確的說法是,貿易不會某一天突然全斷,即便飛彈開始丟過來,要全島全部缺水缺電也蠻難的。
來個軍普基礎概念,希望各位能夠對所謂戰爭,以及面對戰爭、進入戰爭狀態,大概會發生何種情況,出現哪種事態,又應該怎樣面對,有點了解。首先,各位腦袋想到的現代戰爭,若是出現在台灣,究竟會是怎樣的情況?
從共產中國在北京成立,直到現在為止,所有的戰略全部都是「守勢」,沒有規劃過進攻過,攻擊都是基於政治目的,或是順便而已。 E 上周提到,中國到了前2個階段,屬於培養自身實力時,在東部海面方向唯一有積極意義的戰果,大概就是確保台灣失去絕對的制海權,蔣介石反攻大陸的疑慮可以消退。除此以外,在印度與俄國的邊
談論中國的戰略構想前,一定要先大致了解這塊東亞大陸的狀況,這是以黃河到長江兩條大河為基礎,足夠養活數千萬人的大地。缺點則是距離海洋不夠近,海岸線相對疆土面積也不夠廣,政權基本上都屬於陸權。
美軍受到海權論的影響頗深,雖說是出口英國再轉內銷,但英國戮力奉行,之後繼承的美國海軍其思維也不會差太多。用簡單易懂,不需要文謅謅學術用語的講法就是:「點線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解放軍於賴清德520就職後開展對臺恫嚇的2024聯合利劍軍演,登上各大國際版面,然而臺灣人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讓許多人直呼臺灣人神經太大條,甚至有專欄直言中國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做法,有可能直接演轉戰,解放軍可對臺閃電式突襲,讓臺灣在措不及防之下被攻佔,本文便淺談其可行性與戰爭可能前兆。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看了這個新聞我估計中共2027年也不會武統台灣,因為中共只會用嘴巴說和軍演共機繞台,來威嚇台灣,阿中共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就已經可以開打了中共還不直接開戰,發起戰爭。
Thumbnail
看見新聞又開始報導軍事演習,總讓我不自覺認為,如果我們要的世界和平是這樣,那麼為何每一年都要軍演?國防預算年年增加,就是為了「可能」的世界衝突作準備?說來真的很好笑,又如此矛盾。現在野火燒不停,我們除了要維護自然景觀,還要防止可能的戰爭,為什麼?說來說去都是因為國家之間的角力不斷,台灣與中國的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解放軍於賴清德520就職後開展對臺恫嚇的2024聯合利劍軍演,登上各大國際版面,然而臺灣人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讓許多人直呼臺灣人神經太大條,甚至有專欄直言中國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做法,有可能直接演轉戰,解放軍可對臺閃電式突襲,讓臺灣在措不及防之下被攻佔,本文便淺談其可行性與戰爭可能前兆。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看了這個新聞我估計中共2027年也不會武統台灣,因為中共只會用嘴巴說和軍演共機繞台,來威嚇台灣,阿中共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就已經可以開打了中共還不直接開戰,發起戰爭。
Thumbnail
看見新聞又開始報導軍事演習,總讓我不自覺認為,如果我們要的世界和平是這樣,那麼為何每一年都要軍演?國防預算年年增加,就是為了「可能」的世界衝突作準備?說來真的很好笑,又如此矛盾。現在野火燒不停,我們除了要維護自然景觀,還要防止可能的戰爭,為什麼?說來說去都是因為國家之間的角力不斷,台灣與中國的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