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黑金企業》:禮崩樂壞,血色將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文/陳沅綦
生鏽鐵鎬與堅硬石壁碰撞,零星的火花在黑暗的礦井中格外亮眼,陣陣迴盪的清脆鏗鏘聲在狹小的空間越顯刺耳。最後奮力一掘,巴掌大的銀礦從石縫中掉落,幸運地將財富收入囊中,整天的辛勞也都值得了。回程向上爬的過程卻失足跌落,暈厥了好些時間。下一刻,強韌的意志強迫他睜開雙眼振作精神,死命地拉著繩子離開深淵,拖著自己經過了無人煙的荒漠。幾年後,他已經從挖礦改行採油,也招募幫手擴張事業。某日一番苦力後,石油成功湧出,但手下卻在原油中等候指令時,被上方裂開的木製平台不偏不移地砸到,當場死亡。
這是《黑金企業》(There Will Be Blood,2007)的開場。沒有台詞,只有電台司令吉他手強尼.格林伍德(Jonny Greenwood)不和諧的管弦配樂持續在耳邊喧囂,蝗蟲般的嗡嗡聲猶如來自地獄深處的雜訊。這樣的起手式,容易讓人聯想到《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
在《2001:太空漫遊》中,猿人發現直立的拇指可以抓取工具,於是將骨頭拋向空中,科技的進步在下一幕造就一艘太空船。同樣地,由丹尼爾.戴-路易斯飾演的主角丹尼爾.普蘭攸,直到看見銀礦一刻,才出現全片難得真心的笑容,流露出的貪婪與慾望都如猿人一般野蠻。電影最後,丹尼爾揮舞著保齡球瓶殺害牧師伊萊的形象,與猿人手持骨頭攻擊敵人的姿態如出一轍,故事之後掘出的石油,也正是創造我們現存社會不可或缺的基底,是發展工業社會的命脈。這使得《黑金企業》不只是開頭與《2001:太空漫遊》形式上相似,甚至在意義上──從原始狀態邁向終將腐敗的文明──也神韻相仿。
丹尼爾的性格也在開頭迅速地立體起來:他獨來獨往,不苟言笑。奉社會達爾文主義為圭臬,足以催眠他人信服的低沈粗獷嗓音,抑揚頓挫用字遣詞皆富有心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身利益。沈默掃視眾人時,總有股深不可測的黑暗在他身邊湧動,溫文儒雅地帶著飽經風霜的收斂,但專注的蒼白眼神下是熊熊燃燒的憤怒與狠毒,他就如同石油一般,一樣深邃,一樣危險。
遊走於音樂與噪音間的詭異聲響,提醒著我們越入地底,越近地獄。而丹尼爾正是帶著扭曲的人性,從地獄爬升的惡魔,純粹由慾望與野心驅使的野獸。一贏一輸,一生一死,《黑金企業》是如此兇猛殘忍地為我們展現美國在資本主義下文化、政治、歷史無情而殘酷的寓言。
美國第四十一任總統喬治.布希(George H. W. Bush,下稱「老布希」)中間名(middle name)縮寫,正是來自布希家族和企業家赫伯特.沃克(Herbert Walker)的姻親關係, 當時布希/沃克家族與專為德國法西斯與納粹提供經費的軍事工業往來,成為數一數二成功的商業集團(註一)。因此,丹尼爾兒子的綽號 H.W. 與兩位名字的縮寫雷同,更能體會導演的刻意為之,以角色名字借指資本主義的甦醒 。
隨著資本主義一路茁壯,時間也來到小布希(George Walker Bush)的時代。他在任期內發起大規模的減稅、放寬政府對商業行為的監管、允許石油價格在無監督下飆升,不斷實施削弱美國經濟的政策。從九一一事件到隨後對阿富汗與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政府以反恐為名,進一步合理化並鞏固這些政策。油價不斷創歷史新高的情況下,引發了二〇〇八年夏季和秋季的經濟危機。當美國經濟衰退的同時,富人們卻從中受惠。美國私營企業為戰爭提供物資增加利潤,能源公司則獲得更多進入外國油田及運輸的機會。
當我們回憶小布希的一生 ── 哈佛畢業後,回到德州的石油業工作,為了戰勝酒精成癮,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爾後在選戰中自豪地炫耀,以贏得中產階級與貧困選民的青睞,會發覺這與丹尼爾以石油致富、為大局受洗,再以血腥作收的人生形成咋舌驚悚的互文。
布希家族貪圖金錢與權勢的形象與藉著宗教得到偌大利益的形象,都被濃縮在丹尼爾身上,他除了是典型個人主義的代表,也是成功實現「美國夢」的典範,但他對財富永無止境的追求,以及蔑視、贈恨對於自己無用的人,是絕對的貪婪,絕對的腐敗。這一切與其說是美國夢,更像一場美國的夢魘。
而且,《黑金企業》並不畫地自限於個人史詩,它重現經濟發展與社會結構的變化時刻,殘酷地直指美國企業發達成功的故事中的陰暗面。資本主義崛起的年代,美國智取強奪一切有價值的事物,不擇手段也不計代價。導演 PTA 將歷史與社會的洪流濃縮在一個人的崛起與崩毀之中,我們清楚地看見深植於美國人性格中的肉體和精神的暴力,如恐怖片般直白殘忍,將種種暴行與癲狂,訴諸於武器化的邊疆資本主義與男性沙文主義式的美國權力意志(同註一),而丹尼爾正是所有罪惡的集大成者。
針對男性沙文主義的批判或討論,除了反映在女性角色的缺乏上,也體現在男性角色──丹尼爾與伊萊──曖昧的性傾向上。前者是將前置作業的調查結果如實地呈現出來,反映出當時的「性別問題」,後者的線索出自兩人都沒有展現對女性無論肉體或精神的興趣或渴望,隱隱約約地削弱男性的權力與地位。
在劇本第八十頁,丹尼爾向亨利解釋 H.W. 並非自己的親生兒子時,提到他的陰莖無法正常運作,一則展現「陽痿常被認爲是同性戀的『症狀』」(註二),二則表現他將所有心思放在從地底噴發的石油上,對一切事物病態執著的追求似乎也成了慾望轉嫁的結果。選擇在正片中省略這個場景,恰好模糊了丹尼爾的本性,一如他在餐館用紙巾遮住自己的臉,對觀眾們來說,他永遠都會是個謎。而正是模稜兩可,《黑金企業》才有獨樹一幟的渾厚力道及豐富厚度。
片中,簡陋原始的木頭井架,像個十字架佇立曠野,為了朝深處挖掘,它先如陽具一般向天空宣示,再傾斜向下,強姦大地之母,藉這種方式來洩憤洩慾。神聖的光輝再也無法扶正它曾經的純潔,就算是上帝也只能淪為資本主義的幫兇。當它崩裂向下墜落,也只是順手帶走底下幾個倒楣的祭品罷了。
丹尼爾.普蘭攸的姓「Plainview」──寬闊的景觀──反映出荒野的遼闊,是野性的原始狀態,這些獸性的展現一反他的敵手伊萊,伊萊不只在希伯來聖經中是位先知,他的姓氏「Sunday」是耶和華創造世界的最後一天,是被耶和華賜福的安息日。與野性相對的神性,理應體現在伊萊身上,關於道德、倫理的一切。只是,基督教在本片卻成為如石油商一樣腐敗貪婪的存在。
當石油噴湧而出,牧師也急著分一杯羹。縱觀全片的主題與內容,皮膚下汩汩流動的鮮血,與黃土下悄聲蘊藏的石油形成巧妙的對應。當鑽頭與火藥鑿開地底,如醫生粗魯地劃開地球凹凸不平的表皮,蓄勢許久的血液宛若從動脈中噴湧而出,但如此骯髒的湧流卻被描繪成近乎聖杯中裝載的聖物,勢不可擋地燃燒、染紅了半邊天,也鋪天蓋地地染黑了人性,如普羅米修斯遞給人類的火種一般熾烈,一般災難。
隨著故事進展,宗教不只停留在「海報的文字如聖經的字體」或「片名出自〈出埃及記〉」等膚淺的表面。名叫亞伯的牧場主人,首次見面時盛情招待普蘭攸一家羊奶,反應著「亞伯與該隱」的故事。亞伯所眷養的羔羊,無非是整塊大地,其底下蘊藏的黑金,是滋養萬物的羊奶也是價值連城的羔羊之血。而丹尼爾就是弒兄的該隱,他名符其實地殺了自己的(冒牌)弟弟;其次,送走了自己的兒子,親手殺害他心目中父親的形象;最後,在保齡球場果斷殺害已經是姻親的伊萊。兄弟與弟兄,都在手足相殘後,剩下滿地的一灘血。
所謂的血,不單是大地之血或羔羊們奉獻的自身的血,甚至還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聖血。沾滿石油烏黑的雙手,伸向天空,向神祈禱;如聖水般點在孩童額頭上,期盼藉由洗禮得到的救贖。「blood」一詞所指涉的血緣、血親,在橫行無阻碾碎萬物的利益面前,不足一提。
血親──或者更精確地說,是「父親」──一直都是 PTA 電影中常見的梗概,尤以父親的缺席在其作品中佔據相當篇幅,如《戀愛雞尾酒》中主角的父親由姐妹們替代等。電影的結尾則常見父子關係的圓滿和解,如《賭國驚爆》中的西尼與約翰與《心靈角落》中的法蘭克和厄爾等,甚至《戀愛雞尾酒》中主角的身份也躍升為感情中男人,未來也就是「父親」的形象。
但《黑金企業》卻一反常態。H.W. 終究還是與父親決裂,下一幕的閃回,讓一切更加心痛和難過。原本與還是孩童的 H.W. 在草地上遊玩的丹尼爾,因為工作徑直走向井架所在的畫面深處,而 H.W. 則朝銀幕左側走去,分道揚鑣似乎早成注定。回到此時此景,最後一絲的人性與牽掛,隨兒子的背叛消逝得蕩然無存,跌跌撞撞地從樓梯上摔下,再也沒有人會扶住他,只能孤獨地沉淪萬劫不復之中。
他不相信任何人,所以眾叛親離;他已經超越上帝,所以無須救贖。在歇斯底里的怒吼後,他將牧師逼退至角落,一棍一棍將宗教打得頭破血流,保齡球瓶砸碎頭顱的悶聲迴盪在廣闊的宅邸,僅存的良知被自己親手埋葬,走向注定的毀滅。當假先知慘死球道上,他帶著聖經中讚美的語調酣暢淋漓地說出最後一句話:「我完了(I’m finished)」,完成了資本統御慾望和信仰的使命。
而畫面中不只有伊萊的屍身,也包括還沒完食的晚餐,一句「I’m finished」,也是「我吃完了」,貌似人命的碎裂也只是另一場等著被清理的杯盤狼藉。羔羊們的鮮血,終被石油商吸食得一滴不剩。上帝要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也或許只有如此瘋狂,才能為這個故事完美有力地作結。
禮崩樂壞的末日,掌管土地血脈的石油大亨就是第三啟示:被聖靈充滿的人,被上帝的力量與啟示所浸染。上帝通過他向大眾傳教,石油,也從美國不可抹滅的原罪,搖身一變,成為新的信仰。
資本家與先知、血液與暴力,諸多美國當今的議題都被鎔鑄在《黑金企業》之中,成就一本人類在慾望的教唆下,如何撒手放棄自己靈魂的罪書,也是試圖觸及美國不安、暴力根本的近代史。恢宏磅礴的場面調度與精巧伶俐的明喻暗喻,冷靜從容地處理所有瘋狂,如實挖掘病灶下的傷口,呈現美國核心體系和價值標準中根深蒂固最根本的問題,最終為當今時代的美國精神攥下一個決定性的論斷。
人性到底還是死了。窒息在濃稠而黑得發亮的石油中,也溺斃在從羔羊身上榨取的鮮血裡。慾望蝕人之勢,摧枯拉朽,張狂的貪婪盡頭是鮮血的祭奠,也是註定的天啟。當滿紙豐功偉業燃燒殆盡,剩下的也只有滿目瘡痍的焦黑和橫亙一生的虛無。當滿天黑煙散去終於寧靜,僅存的是遮天蔽日的血色將至與槁木死灰的血流成河。
全文劇照:金馬奇幻影展、IMDb

註一:Cinema Wars: Hollywood Film and Politics in the Bush-Cheney Era, Wiley-Blackwell, 2009, 13-50
註二: Impotence: A Cultur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ngus McLaren, 1992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俘虜》上映至今,反響不絕於耳,戰爭與愛這兩個最衝突的字眼融入了《俘虜》之中,而俘虜的靈魂就在於〈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每當聽見那陌生的甘美朗旋律,就想起在那遙遠的國度、不知名的戰場上,曾有個人深愛著另一個人。
《可可夜總會》的盛大背後所乘載的不只是「親情」二字,皮克斯想帶出的是更複雜的哲學命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被後人記得」是否就是所謂的終極意義?以亡靈作為主幹,本片不僅滿足了觀者對於死後世界未知的探索欲,同時也不將答案說死,請觀影人自由心證、對號入座──這次我們不僅要談「死」,甚至還要高調談「死」。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作品,不是要確立關於人與信仰的關係的特定答案,而是透露了他的著迷於兩者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終極解答不會是「不信」,也不該是「信」,而是在信與不信之間,在對什麼謙卑或臣服之前,先反覆被折磨地發現、確立某個「我」。
《貓無赦》是貓咪版的「復仇者聯盟」,片中的女殺手全部都是美貓化身,她們的習性與一般貓咪無異:喜歡牛奶、熱愛拍打植物、碰到落葉堆會想要在裡頭打滾、不爽的時候會伸出貓爪,教訓一下人類等。唯一的不同,是這群擬人貓居然會拿起槍枝和斧頭殺人!貓咪殺手們四處獵捕寵物店老闆,要這些專發寵物財的商人們付出代價。
我常常以為,我弟弟和家人終將和好,將會發生某件事,讓我弟弟和我的父母之間的關係發生良好的變化。但看完電影,我感到惆悵與羞愧,因為它使我知曉,和解的鑰匙並不存在於未來,而是在過去。我不應該等待,而是應該尋找。 但我弟弟三歲以前的照片已經全都不見了。
無論是七月與安生,夏誾與微笑,兩個人湊在一起才看得見反叛卻又彼此理解,若沒有對方的存在,單軸線的故事無法撐起全戲的張力,而因為彼此走進生命裡,最終,你是昔日的我,而我是昔日的你。
《俘虜》上映至今,反響不絕於耳,戰爭與愛這兩個最衝突的字眼融入了《俘虜》之中,而俘虜的靈魂就在於〈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每當聽見那陌生的甘美朗旋律,就想起在那遙遠的國度、不知名的戰場上,曾有個人深愛著另一個人。
《可可夜總會》的盛大背後所乘載的不只是「親情」二字,皮克斯想帶出的是更複雜的哲學命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被後人記得」是否就是所謂的終極意義?以亡靈作為主幹,本片不僅滿足了觀者對於死後世界未知的探索欲,同時也不將答案說死,請觀影人自由心證、對號入座──這次我們不僅要談「死」,甚至還要高調談「死」。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作品,不是要確立關於人與信仰的關係的特定答案,而是透露了他的著迷於兩者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終極解答不會是「不信」,也不該是「信」,而是在信與不信之間,在對什麼謙卑或臣服之前,先反覆被折磨地發現、確立某個「我」。
《貓無赦》是貓咪版的「復仇者聯盟」,片中的女殺手全部都是美貓化身,她們的習性與一般貓咪無異:喜歡牛奶、熱愛拍打植物、碰到落葉堆會想要在裡頭打滾、不爽的時候會伸出貓爪,教訓一下人類等。唯一的不同,是這群擬人貓居然會拿起槍枝和斧頭殺人!貓咪殺手們四處獵捕寵物店老闆,要這些專發寵物財的商人們付出代價。
我常常以為,我弟弟和家人終將和好,將會發生某件事,讓我弟弟和我的父母之間的關係發生良好的變化。但看完電影,我感到惆悵與羞愧,因為它使我知曉,和解的鑰匙並不存在於未來,而是在過去。我不應該等待,而是應該尋找。 但我弟弟三歲以前的照片已經全都不見了。
無論是七月與安生,夏誾與微笑,兩個人湊在一起才看得見反叛卻又彼此理解,若沒有對方的存在,單軸線的故事無法撐起全戲的張力,而因為彼此走進生命裡,最終,你是昔日的我,而我是昔日的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了2007年的電影「黑金企業」,導演是Paul Thomas Anderson。劇情就是主角Daniel Plainview 因為挖到石油而致富的過程,以及過程中他與各式人物的互動。只看劇情無法看出這部電影的核心,也就是Daniel Plainview 這個角色因其自身性格造成的悲劇。
Thumbnail
1930年代,美國出現了厲害的銀行搶匪約翰·狄林杰(強尼·戴普 飾演), 沒有一家銀行能逃過他的魔爪,每次都得手大批現金, 就算失手被警察逮捕,他也有本事從監獄脫逃。 他讓警察頭痛不已,驚動調查局局長胡佛(比利·庫達普 飾演) 為捉拿狄林杰還擬定專案計畫, 趁機把調查局坐大為全國執法單位(
威力從電視上觀看美國總統的演講。總統宣布美國成功擊倒荒川企業,開啟技術共享的新時代。然而,威力對此表示懷疑,認為新的壟斷者只是換了一副面孔。
Thumbnail
《花月殺手》:凝視歷史 《花月殺手》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奧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Osage Indian murders)」,事件發生在1910至30年代,奧塞奇族人因為土地上發現的石油而掌握了巨大財富,卻遭到覬覦財產的人們計畫性的殺害,並試圖透過繼承來掠奪奧塞奇族人的財產。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的私營部門願意為操縱政治機器的“老闆”們輸送政治獻金。印度莫迪總理需要政治獻金以勝選,所以不可能帶領印度擺脫腐敗。中國的專制政體可以徹底斬斷官商勾結的政治獻金,才能真正的反腐,而提升政府效能。在21世紀裡,美、中還是互相競爭的全球首位二強,印度經濟將遠為落後,並非競爭的第一梯隊。
Thumbnail
大夥兒對於FBI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這個組織應該不太陌生,是目前美國司法部的主要執法、情報機構及調查單位,也是美國聯邦政府最大的反間諜機構。但你可能不知道,FBI的起源居然跟一起美國最大的連續殺人案件有關。
Thumbnail
小的時候玩膩了鬼抓人、躲避球、躲貓貓、還有1.2.3木頭人,因為某次看到了印第安納瓊斯那冒險超帥的電影,所以玩起了尋寶遊戲,而身為靈魂畫師的我總是畫出連畢卡索畫布出來的鬼畫符,「我將來要當個冒險家,然後就像印第安納瓊斯一樣!」我這麼說「那我一定要當考古學家,之後就出名了」我妹也跟著說道,「吼吼!
Thumbnail
本書揭示了中共毒品走私對美國的嚴重影響。該書包括豐富的歷史事件和對美國政治人物的指責。這份文章的內容涵蓋了從中共毒品走私的歷史到當前的芬太尼危機。還有為何一些美國重量級政治人物對此默不作聲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進步,種族平等有了白紙黑字的明文規定、平等意識也逐漸高漲,然而,歧視等議題仍時不時浮出水面,我們以為我們一直在進步,但深根地固的思維模式總時不時探頭出來作祟。而電影《幕後大亨》故事背景則發生於黑人民權運動尚在進行的60年代美國。 於2020年上映的《幕後大亨》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故事
Thumbnail
Bill Perkins 比爾‧柏金斯 是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企業家,同時歷史上最成功的能源交易員之一。本文提出了以下主題: 真正活著、投資自己的人生體驗、體驗當作未來的投資、逃避死亡以及多的錢當作遺產給孩子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了2007年的電影「黑金企業」,導演是Paul Thomas Anderson。劇情就是主角Daniel Plainview 因為挖到石油而致富的過程,以及過程中他與各式人物的互動。只看劇情無法看出這部電影的核心,也就是Daniel Plainview 這個角色因其自身性格造成的悲劇。
Thumbnail
1930年代,美國出現了厲害的銀行搶匪約翰·狄林杰(強尼·戴普 飾演), 沒有一家銀行能逃過他的魔爪,每次都得手大批現金, 就算失手被警察逮捕,他也有本事從監獄脫逃。 他讓警察頭痛不已,驚動調查局局長胡佛(比利·庫達普 飾演) 為捉拿狄林杰還擬定專案計畫, 趁機把調查局坐大為全國執法單位(
威力從電視上觀看美國總統的演講。總統宣布美國成功擊倒荒川企業,開啟技術共享的新時代。然而,威力對此表示懷疑,認為新的壟斷者只是換了一副面孔。
Thumbnail
《花月殺手》:凝視歷史 《花月殺手》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奧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Osage Indian murders)」,事件發生在1910至30年代,奧塞奇族人因為土地上發現的石油而掌握了巨大財富,卻遭到覬覦財產的人們計畫性的殺害,並試圖透過繼承來掠奪奧塞奇族人的財產。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的私營部門願意為操縱政治機器的“老闆”們輸送政治獻金。印度莫迪總理需要政治獻金以勝選,所以不可能帶領印度擺脫腐敗。中國的專制政體可以徹底斬斷官商勾結的政治獻金,才能真正的反腐,而提升政府效能。在21世紀裡,美、中還是互相競爭的全球首位二強,印度經濟將遠為落後,並非競爭的第一梯隊。
Thumbnail
大夥兒對於FBI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這個組織應該不太陌生,是目前美國司法部的主要執法、情報機構及調查單位,也是美國聯邦政府最大的反間諜機構。但你可能不知道,FBI的起源居然跟一起美國最大的連續殺人案件有關。
Thumbnail
小的時候玩膩了鬼抓人、躲避球、躲貓貓、還有1.2.3木頭人,因為某次看到了印第安納瓊斯那冒險超帥的電影,所以玩起了尋寶遊戲,而身為靈魂畫師的我總是畫出連畢卡索畫布出來的鬼畫符,「我將來要當個冒險家,然後就像印第安納瓊斯一樣!」我這麼說「那我一定要當考古學家,之後就出名了」我妹也跟著說道,「吼吼!
Thumbnail
本書揭示了中共毒品走私對美國的嚴重影響。該書包括豐富的歷史事件和對美國政治人物的指責。這份文章的內容涵蓋了從中共毒品走私的歷史到當前的芬太尼危機。還有為何一些美國重量級政治人物對此默不作聲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進步,種族平等有了白紙黑字的明文規定、平等意識也逐漸高漲,然而,歧視等議題仍時不時浮出水面,我們以為我們一直在進步,但深根地固的思維模式總時不時探頭出來作祟。而電影《幕後大亨》故事背景則發生於黑人民權運動尚在進行的60年代美國。 於2020年上映的《幕後大亨》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故事
Thumbnail
Bill Perkins 比爾‧柏金斯 是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企業家,同時歷史上最成功的能源交易員之一。本文提出了以下主題: 真正活著、投資自己的人生體驗、體驗當作未來的投資、逃避死亡以及多的錢當作遺產給孩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