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行有余律:引薦的聯想與成本

事業行有余律:引薦的聯想與成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法律及商務知識粉專:四葉有魚-余宗鳴律師
運動話題粉專:余大/烏托邦的運動雜談


BNI 商會系統,引薦是最核心的一個詞彙,我想來分享一下一些在引薦這件事情上,可能容易被忽略的觀點:


一、真正的商務引薦需要聯想


所謂的商務引薦需要聯想,指的是當我們在跟一個會員可能的夢幻引薦、理想引薦對象接觸時,我們有沒有機會從那個引薦對象的資訊當中,得到關於可以開啟該會員引薦機會的聯想


舉例來說,當我在服務一個創業初期的客戶時,他要我幫他審閱一份金額不菲的設備採購合約時,你覺得我會聯想到什麼其他的需求?


可能他是初期成本投入高、需要會計師進一步做稅務簽證的行業別?可能他採購的設備是打算做有新品製造生產,需要包裝設計跟通路建議?又或是他的新設備是台灣第一個引進的,可以來些品牌跟新聞行銷?還是這個設備需要不要串接資訊系統、或是耗電量?這個設備能不能適用某些政府補助或貸款?有沒有新的技術製程可能會有專利需求?


但這些聯想不是憑空而來,聯想要有資訊、知識的基礎,還要有重複聆聽產生的習慣反應


二、對於引薦人來說引薦是有無形成本的


最直接的是信任成本,要引薦一個自己認識的人給另外一個認識的人服務,一旦出差錯了,引薦人常常左右不是人。


但還有一個是時間成本,不只是引薦人自己本身的時間成本,也包含被引薦對象的時間成本,有時候我跟被引薦的對象可能就只有 15 分鐘的溝通時間,當我講完自己本身要溝通的事情之後,剩下 5 分鐘,我會怎麼選擇利用這個剩下的時間去做可能的開啟


當然就是立刻有聯想到,而且足夠熟悉、知道這時候提出來是合適的;而現實的就是,當我這 5 分鐘拿去開啟給某個對象的引薦對話時,可能就不一定有機會再幫下一個人開啟


所以,當能理解「引薦」容易被人忽略的這兩個層次後,為什麼我們更能引薦給那些跟我們有承諾,也確實履行定期開會、更新進度以及交流意見的人,應該可以很好理解。


而一旦這些引薦,產生正向循環跟回饋後,我們當然會樂於將時間拿去做有把握、又能輕易有成效跟回饋的事情,漸漸地,也就會將有限的時間,做出更多的分配跟排序。


附圖是我們自己分會的藝術塗料行業別代表主題簡報的內容,這是我非常願意聯想以及付出引薦成本的會員。

avatar-img
余宗鳴/AhUtopian/四葉有魚的沙龍
21會員
5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提到 MOU 時,很多人第一個問題都會是「律師,我簽了 MOU 後會有合約的效力嗎」?或是「簽了 MOU 有用嗎」?其實文件的名稱所代表的效果,遠不及文件內「條款」的內容所實際產生的效果,如果這個問題是「在這個階段簽 MOU ,希望達成什麼效果及功用」來去推論「這份 MOU 該有什麼條款」。
什麼是一份好的契約,是個長篇大論,因為那會涉及到許多結合個案的判斷因素,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一些很多契約都會出現的條文來判斷,這份契約是不是有花心思設計過的。我們在這個主題分享,會列出許多可能你常見的契約條文,看似很棒很有保障,但只要稍微舉例,就會細思極恐,發現那根本發揮不了效用
如果我們在生活的每件事情,都能夠多這樣一點動作,是不是至少大家心情都能好一點,接觸到的每個人都帶著好一點的心情去面對生活,是不是可以有可能減少一些紛爭,讓世界無形中多一點自己能改變的美好。
當提到 MOU 時,很多人第一個問題都會是「律師,我簽了 MOU 後會有合約的效力嗎」?或是「簽了 MOU 有用嗎」?其實文件的名稱所代表的效果,遠不及文件內「條款」的內容所實際產生的效果,如果這個問題是「在這個階段簽 MOU ,希望達成什麼效果及功用」來去推論「這份 MOU 該有什麼條款」。
什麼是一份好的契約,是個長篇大論,因為那會涉及到許多結合個案的判斷因素,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一些很多契約都會出現的條文來判斷,這份契約是不是有花心思設計過的。我們在這個主題分享,會列出許多可能你常見的契約條文,看似很棒很有保障,但只要稍微舉例,就會細思極恐,發現那根本發揮不了效用
如果我們在生活的每件事情,都能夠多這樣一點動作,是不是至少大家心情都能好一點,接觸到的每個人都帶著好一點的心情去面對生活,是不是可以有可能減少一些紛爭,讓世界無形中多一點自己能改變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