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與文學作家的分別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專欄作家是近代的職業,古人識字的不多,現代才有報紙。單單這麼

樣的兩個條件,就已經看到專欄作家與文學作家的分別。


在寫作格式上,英國的文學家最能凸顯他們的執著,有十分嚴苛的標

準格式,例如信封,人名先寫抑或是地址先寫,文章起頭章節的擺放

位置........總之搞錯了一丁點都會認為閣下是番邦野蠻人,不懂得禮儀

。然而這種執著是一種對文字極度尊重的表現。


專欄作家的格式因時制宜,『時尚』是最大考慮因素。今天最摩登的

時尚就是每一行中文字大概33 隻,兩三行之後最好分段,這一切都

是為了最多人的利益,因為在手機那麼小巧的情況下,這種格式看得

最舒服。


寫作內容呢?文學家嘛,堆砌不到洋洋灑灑的幾萬字,何以服眾?最

好是史詩式,比以前的百科全書還要厚重更好。名氣跟著作書本的重

量成正比。


專欄作家的寫作內容呢?『一針見血』是王道,手機不夠電量看幾萬

字,就算電量充足,保證你不到三十歲就患上白內障。筆者估算過,

三分鐘看完的文章大概最適宜。


至於讀者,由於古人識字的不多,『能夠識字』的都已經是高手,文

字玩弄不易,文學作家中就算不是『天才橫溢』,至少『天賦異稟』

不能缺,所以『識字』絕不具有任何優勢,還要加上『專才』。


達文西是最好的一個例子,他就是夠膽量去畫了一隻不能飛的飛行器

,識字的讀者見到後佩服得五體投地,認為他是超級天才。當然,這

種專才必須具有極為豐富的想像力。


現代不識字的人很少,識字率泛濫,大學生比例眾多。但明顯地文字

水準反而低落,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作家,『天才橫溢』變成至命

傷,此等高人又固執又偏見,總是要洋洋灑灑去淹死人,曲高和寡是

必然的結局,最要命的根本沒有人可以擁有這麼多的時間,去為他的

『文學巨著』拍掌。


最後,亦是最重要的,就是專欄作家與文學作家的結局。以筆者的觀

察,大部份文學作家都是餓死的。而大部份專欄作家,都是腦衰竭死

的,當然亦有例外。


這些只是本人的觀察與愚見,有可能與事實不符,先作免責聲明!現

在這個世界有很多『作家』在坐牢,這一點我是十分肯定的。並且,

在一些國家如果你說出與事實相符的真相,那是需要坐牢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vid Tai的沙龍
126會員
676內容數
如果華人界中只有五個人可以舉出十大全球輕音樂團是誰,余就是其中一個。本來專於輕音樂介紹,時代進步,後轉寫一頁過小說,亦試圖以「文創實驗」形式去書寫長篇小說,意圖將長篇拆成每一篇都是獨立小品,無需知道前面的劇情,這種「文創」是方便斷斷續續觀看的讀者。
David T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由於 AI 可以排查海量的「文字符號」數據資料,在「邪不勝正」這種意識形態上,作出了「文字反應」而堆出了我們能夠明白的「文字排列」,加上潤飾功能,從一問一答中排序出如同人手所寫的動人文筆,簡直可以和專業的專題作家媲美。 筆者先向 ChatGPT 提問: 【 人類歷史中多
Thumbnail
2025/04/30
由於 AI 可以排查海量的「文字符號」數據資料,在「邪不勝正」這種意識形態上,作出了「文字反應」而堆出了我們能夠明白的「文字排列」,加上潤飾功能,從一問一答中排序出如同人手所寫的動人文筆,簡直可以和專業的專題作家媲美。 筆者先向 ChatGPT 提問: 【 人類歷史中多
Thumbnail
2025/04/28
一頁完AI圖文藝小說,都市裡的小故事,兩人邂逅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4/28
一頁完AI圖文藝小說,都市裡的小故事,兩人邂逅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4/26
近代華人教育圈喜討論為何猶太人如此優越,很多人以為猶太人愛閱讀,因此認定閱讀就是成功教育的基本。事實並非如此,閱讀固然重要,問題是你究竟讀了些甚麼?有關猶太人的613 條誡命,悉數深入淺出,為你一一解讀。
Thumbnail
2025/04/26
近代華人教育圈喜討論為何猶太人如此優越,很多人以為猶太人愛閱讀,因此認定閱讀就是成功教育的基本。事實並非如此,閱讀固然重要,問題是你究竟讀了些甚麼?有關猶太人的613 條誡命,悉數深入淺出,為你一一解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有夠好運🍀🍀🍀 Kuma要來分享之前入手的好物🎁 以及輕鬆讓自己平時可以加薪的好方法👍 🎞️創作者必備這神助攻好物 身為Youtuber影音創作者(如果還不認識我的朋友😆歡迎去訂閱我的YT:熊星人Kuma), 影片素材檔案多到爆炸是日常💥 以前出門旅拍,
Thumbnail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有夠好運🍀🍀🍀 Kuma要來分享之前入手的好物🎁 以及輕鬆讓自己平時可以加薪的好方法👍 🎞️創作者必備這神助攻好物 身為Youtuber影音創作者(如果還不認識我的朋友😆歡迎去訂閱我的YT:熊星人Kuma), 影片素材檔案多到爆炸是日常💥 以前出門旅拍,
Thumbnail
最近有藝人因為出版社擅自將自己的專欄改標修文,一氣之下就終止了合作關係。對一個文字工作者而言,錢或許是小事,尊重才是重點。 不過隨著出版社商業化,他們必須得找名人來幫出版社背書,而名人也樂得用這樣水幫魚、魚幫水的模式來實現自己的作家夢,只是雙方認知不同,最終產生了誤會。 對出版社而言,藝人終究是藝人
Thumbnail
最近有藝人因為出版社擅自將自己的專欄改標修文,一氣之下就終止了合作關係。對一個文字工作者而言,錢或許是小事,尊重才是重點。 不過隨著出版社商業化,他們必須得找名人來幫出版社背書,而名人也樂得用這樣水幫魚、魚幫水的模式來實現自己的作家夢,只是雙方認知不同,最終產生了誤會。 對出版社而言,藝人終究是藝人
Thumbnail
專欄作家是近代的職業,古人識字的不多,現代才有報紙。單單這麼 樣的兩個條件,就已經看到專欄作家與文學作家的分別。 在寫作格式上,英國的文學家最能凸顯他們的執著,有十分嚴苛的標 準格式,例如信封,人名先寫抑或是地址先寫,文章起頭章節的擺放 位置........總之搞錯了一丁點都會認為閣下是番邦野蠻人,
Thumbnail
專欄作家是近代的職業,古人識字的不多,現代才有報紙。單單這麼 樣的兩個條件,就已經看到專欄作家與文學作家的分別。 在寫作格式上,英國的文學家最能凸顯他們的執著,有十分嚴苛的標 準格式,例如信封,人名先寫抑或是地址先寫,文章起頭章節的擺放 位置........總之搞錯了一丁點都會認為閣下是番邦野蠻人,
Thumbnail
 鑑賞力不需要分數與定義,它在你始終寫作閱讀不綴的過程生長、畸變,不管是20、30、40歲,沒有一個人的書單會跟另一個人完全重合。於是,它成為誰也奪不走的你的寫作資本,比如盜文,複製貼上幾個按鍵完成,但可以寫得出作品的是你,擁有好品味加上好筆力的人是你,你才是最珍貴的。
Thumbnail
 鑑賞力不需要分數與定義,它在你始終寫作閱讀不綴的過程生長、畸變,不管是20、30、40歲,沒有一個人的書單會跟另一個人完全重合。於是,它成為誰也奪不走的你的寫作資本,比如盜文,複製貼上幾個按鍵完成,但可以寫得出作品的是你,擁有好品味加上好筆力的人是你,你才是最珍貴的。
Thumbnail
我以為寫完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就結束了! 不!他像倒敘我的人生,其實,是從結論開始。 我看著每個文字,一磚一字地砌著我的墳墓。如果,哪天可以集結成書,那書就是我的墓碑;從此,路人啊、後世族人啊,你們就能翻翻墓碑,看看這裡埋了多少故事,是不是曾入過你的鏡?扮過你人生的配角或背景? 圖文書反駁說: ……
Thumbnail
我以為寫完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就結束了! 不!他像倒敘我的人生,其實,是從結論開始。 我看著每個文字,一磚一字地砌著我的墳墓。如果,哪天可以集結成書,那書就是我的墓碑;從此,路人啊、後世族人啊,你們就能翻翻墓碑,看看這裡埋了多少故事,是不是曾入過你的鏡?扮過你人生的配角或背景? 圖文書反駁說: ……
Thumbnail
身爲創作者,我們應該忠於自己,寫自己想寫但不一定有人想看的文章,還是刻意貼合觀衆的需求,寫一些能幫助讀者的文章呢?有些觀點或看法未必能幫到讀者,但是難道就不值得被發掘嗎?難道必須能幫到讀者的才算是「作家」嗎?明明有很好的觀點,卻因爲沒有人看下去,便只能繼續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作者?
Thumbnail
身爲創作者,我們應該忠於自己,寫自己想寫但不一定有人想看的文章,還是刻意貼合觀衆的需求,寫一些能幫助讀者的文章呢?有些觀點或看法未必能幫到讀者,但是難道就不值得被發掘嗎?難道必須能幫到讀者的才算是「作家」嗎?明明有很好的觀點,卻因爲沒有人看下去,便只能繼續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作者?
Thumbnail
有位作家演講時,略帶鄙夷地說:那些在FB或部落格寫文章的,並不是作家。
Thumbnail
有位作家演講時,略帶鄙夷地說:那些在FB或部落格寫文章的,並不是作家。
Thumbnail
  這是之前直播的時候,和觀眾討論到的問題。   好像提到小說家,大家都會認為國文程度一定很好,大概是隨便走幾步就可以成詩,不然就哪天打開窗戶,看著幾隻麻雀從灰溜溜的天空飛過都能隨便感慨出詩來。   呃,雖然我們很會做白日夢沒有錯,但並沒有那麼厲害,這是不是被古代詩人的印象影響了啊?我們真的不會
Thumbnail
  這是之前直播的時候,和觀眾討論到的問題。   好像提到小說家,大家都會認為國文程度一定很好,大概是隨便走幾步就可以成詩,不然就哪天打開窗戶,看著幾隻麻雀從灰溜溜的天空飛過都能隨便感慨出詩來。   呃,雖然我們很會做白日夢沒有錯,但並沒有那麼厲害,這是不是被古代詩人的印象影響了啊?我們真的不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