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的漢化運動

2023/04/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鮮卑族所穿窄身衣服, 是相對漢族寬身亡服而言, 其實是稱身的設計 (網絡圖片)
北魏孝文帝,看似不熟悉的名字,他的歷史角色有何重要?以香港高中的文憑考試為例,整個魏晉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歷史,唯一被列入課程的君主,就是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有何功績而被高度重視?作為鮮卑族的中原君主,孝文帝推行了大規模的漢化運動。
讓我們再強調,孝文帝的功績是推行「大規模」的漢化運動。從現實的角度,一個佔少數的民族,移居至另一文化的民族中生活,他們被同化是自然的。例如西晉時期的匈奴族領袖劉淵,他對儒家經書有相當的學習心得。至於魏晉南北朝中期興起的北魏,早期君主太武帝已推行崇儒政策,開辦太學。因此,孝文帝不是獨具慧眼,推出驚天動地的改革,而是順應歷史趨勢,推行具有規模及全面的改革。這樣的評價對孝文帝沒有絲毫貶意,因為這樣的改革同樣需要膽量,需要魄力。
孝文帝推動漢化改革,可以分為前後期。前期主要是推動漢化制度,從而把鮮卑遊牧文化帶進農耕文化。
其中最重要的是推行班祿制度,官員按其職級 (班) 領取固定的薪俸 (祿)。在遊牧文化下,在戰爭中取得物資作為個人獎賞,是合乎情理,但在農耕文化下,這些行動變成貪污舞弊,因此,孝文帝頒令推行班祿,禁止「貪污」,並以嚴刑懲治貪官。
此外,孝文帝又把胡漢並行的官僚架構加以整理,廢除鮮卑的官職名目,一律改用漢制,與南朝的漢人政權基本一致。孝文帝又推行禮制改革,棄用鮮卑傳統的巫師主持祭祀,改用合乎需家的祭祀儀式。孝文帝又實施均田制,鼓勵鮮卑百姓開墾荒地,又推行租庸調制,既令百姓的賦稅有所依據,也保障政府收入來源。
孝文帝從平城遷都至洛陽 (修改自教科書圖片)
孝文帝推行漢化,分為前期和後期,轉捩點是遷都洛陽。當北魏成為中原的統治者,原有首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 便顯得失色。平城位處北方邊塞,人口稀少,天氣嚴寒,相對於中原的洛陽,是中原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遷都洛陽,反映了孝文帝的壯志,以洛陽為政治中心,不但有效管治北方,更為統一天下打好基礎。因此,孝文帝獨排眾議,於公元493年,以南征為藉口,強行遷都洛陽。
改革前期的重點是制度變革,後期的重點是移風易俗。鮮卑傳統服飾是短衣窄袖,以配合遊牧生活,孝文帝下令禁穿胡服,改穿漢族的寬衣闊袖,並推動漢族的衣冠禮儀,以達分辨社會地位的效果。
孝文帝還推動多項日常生活的漢化。孝文帝規定三十歲以下的解卑族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孝文帝又禁止洛陽居住的鮮卑人死後歸葬邊塞,必須安葬洛陽,以示洛陽為其鄉土。孝文帝又禁止使用鮮卑原有的複姓,改用漢族姓氏。如皇族拓跋氏改姓元,貴族獨孤氏改姓劉等。孝文帝又提倡胡漢通婚,並迎娶出身於漢族四大望族女子為妃嬪。
孝文帝的改革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似乎沒有一致的答案。如果漢化的重要任務是讓鮮卑人融入漢族文化中,這場改革是成功的。鮮卑人擺脫原有的遊牧文化,徹底被漢族同化。無論是貴族還是百姓,能夠在一個相對融洽的社會中生活,不但長期有助於民族融和,而且對當時北方的經濟和社會都帶來發展的機會。
但從北魏政權來說,漢化似乎帶來弊多於利。孝文帝推行漢化,帶來政府組織的強化及經濟能力的提升,維持了相對於南方的北方優勢。但漢化卻動搖了北魏政權的根基,孝文帝死後35年,北魏政權瓦解。
漢化遇上很大的阻力。太子元恂抗拒漢化,企圖逃離洛陽,結果被賜死。邊塞六鎮,未能分享漢化帶來的好處,發動軍事叛變,最終被平定。保守的鮮卑元老不滿改革,與漢族出身的大臣長期不和,更有批評認為農耕生活令鮮卑族失去勇武之風。因此,漢化運動有利於民族長期利益,卻有損北魏政權的當前利益。
但這樣的評價是否與漢化的背景不協調?既說改革是歷史趨勢,又說對改革的反對聲音不絕。或許可以從兩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其一,任何改革都有機會損害既得利益者,如何安撫而堅持改革是一種政治智慧。孝文帝多次巡察北方以示安撫,但收不到預期效果。其二,漢化是大趨勢,但跟強行漢化是另一回事。即如今天很多香港人崇尚日本文化,這是文化互動過程中的結果,如果政府強行推動日本化就是另一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或許,孝文帝的過失,不是「漢化」,不是「全面」漢化,而是「強行」漢化。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動搖了北魏政權,漢化措施最終似乎也沒有全面貫徹,但胡人漢化仍然是大勢所趨,漢族同時吸納了不少胡族文化,主流的評論認為,漢胡的融合,更是隋唐盛世的基礎。
19會員
85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