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湖、京都花記(3) 河口湖自然生活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夜裡雪停,我睡得有點太安穩了,還是妻怕錯過晨光將我喚醒,鬧鐘也差不多要響了,但05:25其實有點晚,從窗戶望見微紅的富士山頭,趕忙翻身而起,匆匆著裝,背著相機往河口湖自然生活館衝,已準備好的妻也跟著出門,但到半途,口鼻、十指凍得慌,才發現没戴口罩、手套,連手機也忘了帶,妻折回去幫我拿,要急著捕光捉影的我繼續前行。趕到湖邊面對美景,按快門時不知怎的突然想起近年逝去的至親好友,腦中閃現「就當你到國外旅行 忘了帶手機和電腦」的詩句,覺得靈感湧動可以寫一首14行,但晨曦稍縱即逝,拍照要緊,只好暫時放下,待老婆手機一拿來,即先將兩句詩輸入旅記。

raw-image

【從旅舍後院望見的富士山】

raw-image

【鏡頭下我們住的大石莊簡直就像在富士山腳】

raw-image

【走往河口湖自然生活館途中,人家猶未甦醒,山林被雪淞覆蓋,只見部份棱線上一抹初日投射的微紅。】

raw-image

【來到湖邊拍下的第一張富士山,這樣帶著微紅的光線稍縱即逝。】

raw-image

【女兒在自然生活館大門前,這時幾無遊人。】

昨天下午碰到大雪,女兒說幸運,而今天也果如氣象預報大晴天。06:30以前的陽光是溫煦的紅,照著山頭、湖岸、臉面,色澤十分迷人。自然生活館約位於河口湖的北岸中間,是向南眺望富士山及拍攝所謂逆富士(倒影)的絕佳地點,不過要拍逆富士,除了天氣好,還得無風,今天美中不足的就是有風,得不到如鏡的湖面,自然没有清晰完整的富士倒影。週邊有大石公園,夏季前後繁花似錦,秋天有葉色轉紅的掃帚草,但在還會下雪的4月初,草花没啥可觀,櫻花也只含苞待放而已,總之,就專心看宛如近在眼前的富士山吧!

raw-image

【自然生活館週邊大石公園局部,此時的掃帚草毫不起眼,重點是被晨曦染紅的山頭。】

raw-image

【從各個不同角度拍富士山,此時晨曦仍帶著暖紅色,可惜風起波紋,拍不到清晰完整的倒影。】

raw-image

【母女在湖拍一張,大部份時間我都自己到處遊走。】

raw-image

【老婆走在没有花的花街道,背後山陵一片紅。】

raw-image

【花街道雪猶新 輕留步履 極目處 白頭峰頂。女兒在木板舖成的花街道,積雪猶未化,踩踏要十分小心。】

raw-image

【大石公園內用盆栽堆成的「富士山」,週圍並象徵性地顯示了富士五湖的相對位置。】

raw-image

【大石公園旁的博報堂健保河口湖保養所康樂中心】

raw-image

【河口湖日出】

raw-image

【河口湖岸一角,乾枯的蘆草被旭日照得一片橙紅,山腳下人家還在靜謐的睡眠中。】

raw-image

【又遇到女兒,把握最後溫暖的晨光和富士山拍一張。】

raw-image

【陽光已灑在花街道上,積雪要慢慢融化了!】

raw-image

【老婆小心翼翼地走在花街道上,没有別人,那些腳印就是我們3個留下的。】

raw-image

【大石公園邊的一些民宿,比我們住的大石莊更接近河口湖,可直接眺望。】

raw-image

【難得碰到的其他遊客】

raw-image

【大石公園與河口湖自然生活館,這時近06:30,有零星早鳥遊客開車前來。】

raw-image

【06:55,陽光中的暖紅已完全不見了。】

raw-image

【沿湖岸到處走走,拍張富士山大特寫,山頂還冒著寒氣,山下人家日夕與名山為伍,早見怪不怪了吧!】

raw-image

【在湖畔北望大石公園、自然生活博物館,剛才有從那邊的花街道拍過來。】

河口湖在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境內,該公園含括一都三縣,即東京都、靜崗縣、山梨縣、神奈川縣,主要由富士山、箱根、伊豆半島、伊豆諸島組成,面積約12萬2千公頃,河口湖是所謂富士五湖中週邊人口最多的,其他四湖為本棲湖、精進湖、西湖、山中湖。它們都是富士山噴發時形成的堰塞湖,每座看富士山的角度各有千秋,其中本棲湖的富士倒影,還印在5千円、1千円的紙幣上。我們這次並未發下「宏願」走遍五湖,主要遊覽範圍在河口湖,也會到西湖的里根場瞧瞧,女兒原先還安排去介於河口湖和山中湖之間的忍野八海,但因故改變了主意,這是後話。我搞笑地從中國人常說的五湖四海想到這裡的「五湖八海」,它也真得天獨厚,在週遭相對低平的大地上拔空一座3千多公尺高、造型完美的火山,為「五湖八海」提供了「五花八門」的景觀。

raw-image

【富士山和富士五湖的相對位置】

大概夜宿附近的旅客不多,我們在生活館、大石公園週遭晃來晃去,遇不到10個人,清靜自在,近7點半,想找個地方吃早餐,生活館還没開門,左右也看不到什麼店家,老婆說乾脆回旅舍自己做,便到大石莊對面超商買了吐司、蛋、火腿、起士、奶油等,加上自帶的甜點、咖啡,吃得十分澎湃,但食材還剩下一堆,就留給接續的住客。飯後還有些時間,仍繞著生活館到處逛,日頭漸高,光影與清晨大不同,萬里無雲,水天都一片湛藍,只是風仍不停,完美的逆富士拍不到了。這就是旅人無奈之處,因為時間有限,抱著對勝景的極大期望而來,卻只能碰運氣,而最高目的雖没達到,但先遇難得大雪,繼而雪霽天晴、光影可人,也没什麼好抱怨了!遊覽車絡繹不絕地載來遊客,以陸客為大宗,來自台灣、東南亞、歐美的也不少,日本人比例反而不高,因為櫻花尚未滿開吧!


祝英台近 ─ 河口湖之晨


日初升 紅富士 疾走捕光景

獨對湖山 忽憶故人影

花街道雪猶新 輕留步履 極目處 白頭峰頂


曉園靜 帚草平淡無奇 乞湖面如鏡

斷續風波 逆富士難映

旅人輾轉多方 但憑運氣 也無怨 碧青千頃

raw-image

【在貸別屋裡自做的早餐,飯後還有咖啡甜點。】

raw-image

【有閣樓FUE的房間,可見形狀幾乎與屋頂三角窗一樣的富士山頭。】

raw-image

【飯後繼續出門逛,環繞大石公園週邊所見豪宅。】

raw-image

【博報堂健保河口湖保養所康樂中心與大石公園】

raw-image

【博報堂健保河口湖保養所康樂中心與大石公園,右側可見盆栽富士山,背景中山陵的薄薄積雪仍在陽光下堅持著。地面的則差不多都化了。】

raw-image

【不同光線下的富士山與盆栽富士山】

raw-image

【漸多的遊人在花街道上的積雪留下腳印】

raw-image

【在大石公園湖畔漫步的遊客】

raw-image

【一台大巴士載來一群大陸遊客】

raw-image

【她們合照我側拍】

raw-image

【這時9點出頭,大石公園遊客漸漸多了起來。】

raw-image

【乍看之下以為有人故意將積雪畫成心形,仔細看卻是在掃帚草陰影庇蔭下慢融的積雪自然形成的。】

raw-image

【每一株掃帚草都有一顆雪白的心】

raw-image

【沿著湖畔到處走,這是兩株跳舞給富士山看的櫻,可惜花還未盛開。】

raw-image

【河口湖自然生活館與富士山的相對位置,多數遊客乘遊覽車來,下車後多半生活館內外晃晃,望望富士山就離去了!】

raw-image

【河口湖自然生活館與富士山,生活館的冰淇淋據說很有名,但別叫我在這個溫度下嚐試,館內也展售許多紀念品,但館外風光看不盡,裡面不過瀏覽一圈罷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B Tan的沙龍
19會員
1.8K內容數
自幼愛讀詩寫詩,甚至夢想以此為職志,經過為五斗米折腰的哀樂壯、中年,早已放下「不切實際」,但舊情難忘,老來得暇,重拾詩筆,漫寫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自娛而已。
JB T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主要由女人打造所以浪漫美麗 傳名千載現存建築超過五世紀 擁有者不脫王室貴族與大富豪 數度因債務轉手嗟守成真不易
Thumbnail
2025/04/29
主要由女人打造所以浪漫美麗 傳名千載現存建築超過五世紀 擁有者不脫王室貴族與大富豪 數度因債務轉手嗟守成真不易
Thumbnail
2025/03/22
農產市場攤位像百貨公司專櫃 三穀可頌蘋果派怎能那麼美味 市政廳司法院隔條街電車來去 讓饒勒斯廣場週邊是此城精萃
Thumbnail
2025/03/22
農產市場攤位像百貨公司專櫃 三穀可頌蘋果派怎能那麼美味 市政廳司法院隔條街電車來去 讓饒勒斯廣場週邊是此城精萃
Thumbnail
2024/03/16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Thumbnail
2024/03/16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次來日本的主要目的除了賞櫻,就是為了看富士山。大學時期曾經到訪山梨縣的農場打工換宿,那時候正值盛產桃子的季節,好幾次爬上梯子用保護紙材包裹桃子的早晨,偶爾會看到在遙遠處細小的富士山。那時候在農場待了兩個星期,只看到兩三次而已。
Thumbnail
這次來日本的主要目的除了賞櫻,就是為了看富士山。大學時期曾經到訪山梨縣的農場打工換宿,那時候正值盛產桃子的季節,好幾次爬上梯子用保護紙材包裹桃子的早晨,偶爾會看到在遙遠處細小的富士山。那時候在農場待了兩個星期,只看到兩三次而已。
Thumbnail
2004年隨著旅行團來到河口湖,當時帶著未滿2歲的女兒,所有的行程和記憶點都很模糊,當時小娃兒是我全部的焦點,如今我也成為一心追逐「富士山」風采的旅人,人品好不好頓時變得很重要。 一早醒來看著窗外的陽光再度充滿了希望,飯店供應的日式早餐雖簡單但美味可口,攪拌著納豆的千絲萬縷和著香甜的白米飯,搭上一碗
Thumbnail
2004年隨著旅行團來到河口湖,當時帶著未滿2歲的女兒,所有的行程和記憶點都很模糊,當時小娃兒是我全部的焦點,如今我也成為一心追逐「富士山」風采的旅人,人品好不好頓時變得很重要。 一早醒來看著窗外的陽光再度充滿了希望,飯店供應的日式早餐雖簡單但美味可口,攪拌著納豆的千絲萬縷和著香甜的白米飯,搭上一碗
Thumbnail
赴ㄋㄧㄢ簷富士結束了這幾天的「東京」城市漫遊,內心開始想遠離喧囂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另一半的出差行程也告一段落,開始正式展開計畫中的雙人旅行,「一個人的旅行」初體驗正式告一段落,為自己掌聲鼓勵!! 但「倆個人的旅行」也是時隔多年的新挑戰,自結婚蜜月以來的這一次,也考驗著中年夫妻的大修行,「急驚風」與「
Thumbnail
赴ㄋㄧㄢ簷富士結束了這幾天的「東京」城市漫遊,內心開始想遠離喧囂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另一半的出差行程也告一段落,開始正式展開計畫中的雙人旅行,「一個人的旅行」初體驗正式告一段落,為自己掌聲鼓勵!! 但「倆個人的旅行」也是時隔多年的新挑戰,自結婚蜜月以來的這一次,也考驗著中年夫妻的大修行,「急驚風」與「
Thumbnail
昨夜亞璇建議早上可走到河口湖大橋拍逆富士,說是很夯的攝影點,我當然不願錯過。有了昨天的經驗,我在睡前把起床要用的、帶的、穿的全都準備好放在臥榻旁,鬧鐘05:10響,約05:25即出門。溫度很低,感覺0度左右,旅館前水波尚稱平靜,富士山倒影頗清晰,可惜不完整,是光線方向的關係嗎?
Thumbnail
昨夜亞璇建議早上可走到河口湖大橋拍逆富士,說是很夯的攝影點,我當然不願錯過。有了昨天的經驗,我在睡前把起床要用的、帶的、穿的全都準備好放在臥榻旁,鬧鐘05:10響,約05:25即出門。溫度很低,感覺0度左右,旅館前水波尚稱平靜,富士山倒影頗清晰,可惜不完整,是光線方向的關係嗎?
Thumbnail
早上五點半在鬧鐘的催促下,我起床了。通常,出門在外我都希望可以盡量有各種體驗,當飯店裡面有溫泉可以享受的時候,我都會盡可能的晚上泡過一次之後,早上會再來一次。只是,今天的行程太充實了,如果不那麼早起床,後面的行程根本無法走下去。 換上浴衣後,
Thumbnail
早上五點半在鬧鐘的催促下,我起床了。通常,出門在外我都希望可以盡量有各種體驗,當飯店裡面有溫泉可以享受的時候,我都會盡可能的晚上泡過一次之後,早上會再來一次。只是,今天的行程太充實了,如果不那麼早起床,後面的行程根本無法走下去。 換上浴衣後,
Thumbnail
連續三年沒出國了,解封的第一次出國,必須要走豪華奢侈的風格。 每個人對奢侈的定義不同,但住河口湖的湖山亭產屋。對我來說是一件以前不太敢妄想的事情,畢竟從小到大過的窮苦生活的我,連高中畢業旅遊都辦法參加。 來日本的第二天,下午1點多,從涉谷搭車到河口湖,整整兩個多小時的車程。 By the way。疫
Thumbnail
連續三年沒出國了,解封的第一次出國,必須要走豪華奢侈的風格。 每個人對奢侈的定義不同,但住河口湖的湖山亭產屋。對我來說是一件以前不太敢妄想的事情,畢竟從小到大過的窮苦生活的我,連高中畢業旅遊都辦法參加。 來日本的第二天,下午1點多,從涉谷搭車到河口湖,整整兩個多小時的車程。 By the way。疫
Thumbnail
富士山(ふじさん),一座橫跨靜岡縣和山梨縣的活火山,也是日本人心中的聖山,更有攝影師為了拍富士山,而搬至山腳下,就為攝得一張完美的富士山,而最容易接近富士山的地點,即是河口湖,而最美的景色即在河口湖的北岸及東北岸,主要的是河口湖與富士山在同框下。
Thumbnail
富士山(ふじさん),一座橫跨靜岡縣和山梨縣的活火山,也是日本人心中的聖山,更有攝影師為了拍富士山,而搬至山腳下,就為攝得一張完美的富士山,而最容易接近富士山的地點,即是河口湖,而最美的景色即在河口湖的北岸及東北岸,主要的是河口湖與富士山在同框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