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綠」,多麼言簡意賅又獨具美感的名字。小學時期就在書上認識她了,如此吸睛的寶藍色花朵,還有個這麼特別的名字,很是令人難忘。
在台灣是歸化種野花,主要生長在沿海地區的沙地上,而這也是其名稱由來。這植物另有個同樣常見的別稱「琉璃繁縷」,雖然用字華美,但反而顯得有些太用力,我還是認為海綠這個稱呼更唯美些。
雖是在童年就認得的植物,我卻從未見過本尊。不知是否屢屢錯過花期,或者是錯過分布地帶,總之去過那麼多不同的海邊,從來沒有在草叢或沙地上找到過這種野花。直到2020年的某次去海邊找了一下午,心灰意冷準備返程之際,在不起眼的牆角邊驚鴻一瞥,終於被我找到了! 原就有心理準備這花應該是不大,結果本尊竟比我預想的還更迷你! 每一朵花的直徑只有約莫0.5公分左右,且當時已經傍晚時分,花朵已經快完全閉合起來了,要不是寶藍色的色彩很亮眼,很可能就又錯過了。
幸運的是在不久後,就有花友主動分享給我這花的種子! 感謝這位花友的分享。
成長記錄
一開始發芽時其實沒有立馬認出來,是到幾對本葉的大小才感覺有點熟悉。
向周圍擴張。
其實看起來有點金魚草小時候的樣子,倒是葉片與莖的質感是沒有多像。
莖是方形喔!
植株軟趴趴的,生長成很大一叢,但是卻是亂糟糟的感覺。
遲遲等不到花苞...
終於看見花苞了! 花苞也小,沒有特別翻找不容易發現。
開花了。小小的寶藍色花。
花朵白天打開,下午花朵便會陸續合起來。
且不知是否與炎熱有關,多數花甚至只開單日呢!
海綠也有淺橘色花的個體,只是我還沒播出來。據花友說淺橘色的花朵也往往更大一些,花型與葉形都與藍色的有些許差異。
有趣的是,這個原產於歐洲的植物,在她的家鄉其實橘色花的個體才是比較常見的,藍色偶爾才能遇到。而在地球另一端的台灣,卻是藍色的更加常見! 實在很有趣,難道是當初引進的人比較喜歡藍色花嗎? 除了大家熟知的寶藍色與淺橘色個體,甚至有花友還曾經記錄過極稀有的淡粉紅色花個體!
種植前在海邊貧瘠的沙地上邂逅本尊那次,花朵非常迷你,但對比上同樣非常嬌小的植株,就顯眼許多。結果在花園種植的海綠,吃了花園肥沃的土壤,也少了強勁的海風吹襲,植株翻大了十幾倍,然而花朵卻一丁點也沒有因此比較大或比較多,反而顯得非常稀疏呢!
其實花謝後的果莢造型才是酷炫,球形的果莢會上下對半打開釋放種子,可惜來回翻了幾回相簿,竟然沒有拍下果莢的照片。
因為生長期長、花朵太小的關係,那次播完之後其實就不打算再種了。但海綠畢竟是台灣歸化的野花,在這塊土地上適應得比我以為的還要好,今年春天猛一看發現竟然在馬齒牡丹叢中也有自生的海綠寶寶開花啦!
感謝大家的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