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民族數高達135,顯示出其歷史的多元,早期史料多仰賴外國文獻,由諸多小國佔地為王,比較特別的是三國時代諸葛亮曾「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瀘指瀘水,為金沙江,「不毛」便有新解,非「不毛之地」,而是緬甸「Burma」的音譯,意即諸葛亮率軍越過金沙江,逕入今日緬甸國境。而各割據勢力直至其中一小邦君王Pyinbya於西元849年遷都蒲甘建立「蒲甘王朝」,並逐步拿下幾乎緬甸全境,成為首個一統王朝,方奠定未來緬甸立國基礎。
蒲甘王朝後期國王Htilominlo與Kyaswa在位期間,雖力圖振作,但內外交迫,內則佛教寺院實力過強,侵蝕國力,外則中轉貿易因鄰國皆自身難保,無以為繼,更遭逢中世紀大敵蒙古,於Narathihapate在位時,又大興佛事,拒絕朝貢元朝,元緬更由邊境衝突升級為滅國戰爭,元朝於1277、1283、1287年三度出兵緬甸,1284年元軍入侵迫使Narathihapate自首都蒲甘出逃,1286設緬中行省繼續增兵,1286年Narathihapate遭庶子所弒,1287年雲南王也先帖木兒攻陷蒲甘,蒲甘王朝分崩離析,陷入成為蒙元傀儡政權,地方勢力割據的局面,1297年末代國王Kyawswa遭廢黜,最終遭敏塞王國所滅,蒲甘王朝正式滅亡。
紛亂中由「東吁王朝」脫穎而出,1530年繼位的Tabinshwehti開始重新統一緬甸,東吁王朝大致統一緬甸後對外擴張,與暹羅多次交戰,領土廣至今泰國、寮國,甚至攻佔明朝雲南土司,並平定趁亂而起的地方割據勢力與葡萄牙人,收留南明永曆帝後引渡於滿清,直至1752年叛軍攻陷首都亡國。與此同時,緬甸最後王朝「貢榜王朝」由地方領主Alaungpaya建立,隨即再度統一緬甸,國力強大,對外消滅泰國大城王朝,因雲南土司臣屬問題與清朝多次爆發戰爭,最後因英國尋釁,挑起三次英緬戰爭於1885年滅亡,併入英屬印度/印度帝國。英國對緬甸採「分而治之」政策,刻意分化緬族與山地民族,如讓大多數欽族、少部分克倫族改信基督教。
二次大戰時日軍於1942年攻佔緬甸,扶植親日政府。中國組「中國遠征軍」兩度入緬甸支援英國盟軍大敗日軍。而1943年緬甸政府在日本協助下正式接管周邊少數民族地域,後來被稱為「緬甸國父」的Aung San(翁山)將軍不滿為日魁儡,帶領緬甸轉投同盟國陣營對日抗戰,並於戰後與英國談判尋求獨立,卻於1947年遇刺身亡,但大勢所趨,緬甸於1948年正式自英國獨立,成立「緬甸聯邦」。
另外,國共內戰後,雲南國軍撤退至緬甸大其力、景棟一帶,成為知名的「泰緬孤軍」,緬甸出兵卻遭擊退,1953年緬甸向聯合國正式控訴國軍入侵緬甸,且與克倫族叛軍有聯繫。部分孤軍撤回台灣,部分孤軍移往泰國清萊府美斯樂,曾協助寮國王室與寮共作戰,最後因協助泰國清剿泰共,取得泰國居留權。
1962年Ne Win將軍發動軍事政變,成立軍政府推行社會主義,1974年改制為「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又改回「緬甸聯邦」,2005年首都自仰光遷至奈比多(內比都),2010年終於在翁山將軍之女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緬甸政黨全民盟、西方經濟制裁及民意高漲下,軍政府同意於2010年開放選舉,轉型為民主政府,推動緬甸民主改革,國名定為「緬甸聯邦共和國」。長年遭軟禁的翁山蘇姬領導的全民盟於2015年緬甸國會大選獲勝,2016其以特設的「國務資政」實質治理緬甸,但軍方藉由國會保障席位與軍事權力掣肘,使新政府施政難以發揮。
由於緬甸民族組成複雜,少數民族據守邊疆地帶由來已久,目前官方承認至少有21支少數民族武裝力量,2018年時僅與10支簽訂全國停火協議。至於近期較嚴重的衝突則有2015年緬甸北部撣邦果敢自治區因果敢軍欲奪回原有地盤,與緬軍爆發武裝衝突,原為南明部隊流亡緬甸的漢人後裔形成的「果敢族」紛紛逃入中國雲南避難,戰火甚至殃及中國境內平民。
2016年撣邦木姐縣同樣因緬北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爭奪地盤突襲市區及炸毀交通動線致使中緬邊境貿易一度停頓,造成難民湧入中國。而延續至今的羅興亞人問題更為複雜,英國殖民時期的分化、歷史上的仇殺屠村、羅興亞人對緬甸國家認同的低落,最終若開邦中的羅興亞人不見容於緬甸,羅興亞人完全被緬甸官民視為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數十萬羅興亞人逃往孟加拉形成難民潮,雖然西方輿論對羅興亞人問題大肆抨擊,但軍民對緬甸政府的處置支持度卻極高。
但就在緬甸發展緩步前行時,一片向好時,2021年緬甸竟爆發軍事政變,迄今(2023)瀕臨內戰,局勢未明,祈望緬甸的天色也能漸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