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 《華爾街日報》的閱讀心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是一份具有影響力的美國報紙,已獲得37座普立茲獎。它成立於1889年,是一份側重於金融和商業領域報導的日報,屬於新聞集團旗下的道瓊公司。《華爾街日報》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除了在美國國內發行外,該報還有英文版本的國際版面,包括歐洲、亞洲、印度以及中文版和日文版。
最近,我收到了台灣代理商「風傳媒」的邀請,與他們一起推廣外媒《華爾街日報》。過去,我主要訂閱台灣的商業雜誌,我一直喜歡閱讀專家撰寫的文章,因為這樣可以獲得更具品質和深度的內容,相比之下,膚淺的評論並不具有營養價值。因此,我想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一些關於這三個月閱讀《華爾街日報》的心得,過去外媒的部分,看得較多的是《經濟學人》,這二個外媒都是我認為很棒的財經及世界趨勢的資訊來源。

為什麼會答應推廣《華爾街日報》

在過去幾年裡,我一直訂閱台灣的商業雜誌,例如「天下週刊」和「商業週刊」,偶爾還會閱讀「哈佛商業評論」和「經理人月刊」。我之前提到這些由專家撰寫的文章,整理出來的資訊非常值得閱讀。在前幾年,我更傾向於分享台灣本土的資訊,因此使用台灣的媒體。
然而,自從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開始快速升息後,使用外國媒體能夠更快地獲得第一手資訊。因此,我開始專注於收聽《經濟學人》和《華爾街日報》的Podcast節目。
然而,聲音媒體的文章數量相對較少,且在某些熱門時事中,可能會連續幾天都有類似的專題報導。例如,當時的中國氣球事件引起了國際關注和討論。因此,當我在考慮訂閱哪家媒體時,我也和我的朋友分享,正好《風傳媒》與我聯繫上了。老實說,如果沒有收到這封信件,我可能會訂閱《經濟學人》了。
此外,《華爾街日報》本來就是我的選項之一,它涵蓋的議題範圍包括金融、財經、商業、科技、美國時事,甚至藝術和運動都有涉及。不過,大家普遍認為他們在金融和財經領域最具優勢。
英文版《華爾街日報》網站的分類選項

《華爾街日報》主要討論美國當地議題,但考慮到美國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經濟體,以及台灣股市與美國市場經常呈現正相關,從消息面來看,閱讀第一手的資訊對投資判斷很有幫助。
閱讀《華爾街日報》時,我注意到他們對於內容品質的要求很高,不會隨意敷衍,而是提供充實詳細的文章。综合以上原因,這也是我決定推薦《華爾街日報》的原因(文末附有訂閱連結)。

我使用至今兩個月的心得

沒有彈出式廣告干擾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我認為有品質和內容的文章是需要付費的。在這個網路時代,很多人習慣享受免費的資訊,但免費的東西往往品質不穩定。畢竟,撰寫文章的作者也需要謀生,如果沒有付費模式,平台或網頁可能會充斥著廣告。有時候彈出式廣告或整版廣告會讓人閱讀時感到困擾。
雖然《華爾街日報》並非完全無廣告,但至少他們沒有將廣告佔據整個文章,或要求點擊某些內容才能閱讀文章。就使用者體驗而言,這相對舒適一些。

作者、編輯用字精煉,專家撰寫

《華爾街日報》的用字非常精練,閱讀時不會讓人感到冗長。此外,這份報紙的英文版文字也是許多英文補習班或讀書會選擇使用的教材之一。
另外,付費的目的就是為了提供給那些整理資料和該領域專家的人使用。有時候我們對台灣免費新聞的用字、錯字和邏輯提出挑剔的意見,但如果我們真的很在意這些問題,為什麼不選擇付費的內容呢?在這個訂閱制內容日益普及的時代,這方面的情況可能會逐漸改善吧。

中、英、日三種語系

透過《風傳媒》代理購買的連結,您可以在《華爾街日報》網頁中切換中、英、日文三種語言版本。然而,我在使用時發現,不同語言版本的內容可能有所增減。例如,在中文語言版本的網頁分類中,可能會較少美國或生活相關的文章選項。
中文版《華爾街日報》網站的分類選項
此外,在文章的部分,我做了一些測試,發現在英文語系中,無論是中國方面的評論,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能找到相關文章。然而,在一些更具爭議性的主題上,中文語系的搜尋結果可能無法在第一時間找到。例如,在2023年5月初,中國發生了對國外顧問公司的突然監管和調查,這個議題在《華爾街日報》的podcast上有相關節目「China’s Crackdown on Foreign Consulting Firms」。在核武器爭議方面,「Opinion: China and Russia Encourage Iran to Go Nuclear」這篇文章也無法立即查詢到。我認為可能是因為翻譯人員主要位於中國地區,因此這些新聞的曝光度較低。
中、英文網站同一時間查詢關鍵字的差異
所以在語系的部分,如果英文苦手,不想看英文的人,也可以使用Google翻譯去把英文版本直接轉成中文來看,其實就可以了,內容也比較不會消失。
總結來說,「吸收高品質的內容,優於大量吸收低品質的免費內容」,將寶貴的注意力放在有深度和意義的事物上是非常重要的。

華爾街日報跟其他商業雜誌有什麼不同?

差異點我分成以下幾點:
  1. 大型主題式探討,分散式文章
  2. 議題探討的地區性
  3. 議題討論的時間

大型主題式探討,分散式文章

台灣的商業雜誌期每一期會製作1~2個比較大型的專題,例如當星宇航空在2023年有話題的時候,商業周刊第1851期《張國煒對決過去的自己》,當碳權跟碳交易在話題上時,他們又會做一篇討論的專題「碳權如何獲得?可以交易嗎?完整介紹碳權運作機制 - 商業周刊」。其實碳權的議題,在類似的時間華爾街日報上也會出現,像是這篇「Carbon Markets Get Boost From Wall Street」。二邊的雜誌都會簡短介紹該議題的一些前置資訊,拿「碳權」的議題來解釋,台灣的週刊會在同一個專題介紹該議題的前置知識,跟未來展望,華爾街日報則是會用不同的文章篇幅,分別介紹,像是為了解釋工廠去購買碳補償以抵消其溫室氣體排放,寫了這篇「What Are Carbon Offsets, and Can They Combat Climate Change?」,另外也在這篇文章中分析這種方式是否有效。

議題探討的地區性

不同雜誌所討論的議題範圍可能具有地區性的侷限。台灣的商業雜誌主要關注當地的發展和個股情況,而《華爾街日報》則以美股和ETF作為參考對象,提供讀者不同的選擇。因此,如果你是在投資美股的朋友,單單閱讀台灣的商業雜誌可能會錯過當地的重要資訊,而錯失判斷的良機。

議題討論的時間

此外,新聞推出的時間也是一個差異點。台灣的雜誌專題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出版,並可能整理外媒的報導,這樣的內容品質也相當不錯,並將精華內容放在同一篇文章中。然而,由於台灣的雜誌通常是週刊,有固定的出版時間限制,因此在時間上可能會有一些延遲。與此相比,《華爾街日報》等外媒更早地提供相關資訊。

史塔克實驗室訂閱連結

好啦,大概是以上這些感想,如果大家看完之後,想要訂閱華爾街日報,可以使用我們「史塔克實驗室」的訂閱連結。
因為台灣代理商是風傳媒,所以連結點進去看到他們網頁是很正常的XD,《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VVIP數位閱讀方案,可無限暢讀: ✅ 華爾街日報 中英日全語系新聞內容 ✅ 風傳媒VIP專區 政經內幕、國際新聞報導 ✅ 新新聞 深度追蹤公共政策、專題報導
目前是有二個方案: 一個是正常版本的【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 一年份VVIP會員資格】訂閱即送【HYDY聯名隨身保溫杯(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https://bit.ly/3TYt6QT
另外,有消災解難的需求請用以下連結,在2023/05/31之前訂閱我們的連結,會和台灣樂作創益協會特別合作,推出公益訂閱計畫,只要透過推薦碼訂閱,風傳媒就會幫你捐出 1000 元給樂作創益協會。一起閱讀做公益吧。 https://bit.ly/41jj3cc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6會員
93內容數
史塔克音近Stock,我們是一群喜歡研究股市市場並且利用機器學習分析的資料科學家,我們最常使用到Python來做量化投資,研究了一段時間的財經跟程式,希望能把我們自己分析的分析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看,並且和大家在這一條漫長的路一起學習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TenMax 零售媒體趨勢焦點|Nectar360 與 TTD 合作強化站外媒體!沃爾瑪收購智慧電視製造商 Vizio 台灣零售媒體第一品牌 TenMax,透過即時報導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深度觀點分析,本週快訊收錄了近期三樁零售合作與收購案來切入零售媒體的發展趨勢:Nectar360 與 The Trade Desk (TTD)的合作案對零售站外媒體的影響; Walmart 收購 Vizio 智慧電視製造商背後的因素
Thumbnail
avatar
TenMax ADTech Lab
2024-03-01
【打鐵時光】行動打鐵駐點計畫:共融於體制內外——楊梅仁美華德福學校因為投入了華德福教育領域的研究所,也因此結識了不少新朋友:本次感謝我的同學建儀與仁美華德福的巫老師、莊老師,成功促成了行動打鐵「駐點計畫」。這次我將和15位11年級的學子一起挑戰在6週內完成二件作品的超級任務!我們會成功嗎?就讓我們看下去~
Thumbnail
avatar
長光
2024-01-15
沒人敢引進印度移工? 外媒:印度大流散我第一次聽到印度移工的相關資訊,是11/17參加社企流舉辦的「2023NGO領袖論壇」。 論壇當中,台灣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吳銘軒提到舉辦在即的反印度移工遊行,並提出自己的質疑。包含學生如何短時間內籌組大型集會遊行(但我認為這點還是有機會的),以及印度網紅
Thumbnail
avatar
Sharon Tsai
2023-11-26
輝達股價冷掉了?外媒點出黃仁勳最大致命傷:台灣!為何這麼說?因為只有拼命打壓台灣,才能降低美國霸權走衰的壓力,為何台積電在美國設廠屢屢受挫?因為美國製造不具競爭力: 自己想輕鬆過日子,卻來怪別人太努力! 高估自己的價值,卻來批評別人是廉價勞工! 自己能力不足,卻來嫌棄公司不懂管理! 自己無法配合工作,卻來怪公司制度有問題。
Thumbnail
avatar
龍阿迪
2023-08-31
聽我說劇話│甩開醜聞勇敢復出!8點認識金正賢:「臭臉門」爭議、被前女友控制行為、《哲仁王后》人氣飆登外媒由林秀香、金正賢主演的《木偶的季節》開播後話題不斷,而這也是男主角金正賢因醜聞事件暫停活動後,時隔兩年再推出的復出之作,一舉一動都被媒體審視,不過鐵粉們還是挺到底。這位螢幕上永遠給人深情溫柔的單眼皮男生到底有什麼魅力呢?8個小故事讓你好好認識他吧!
Thumbnail
avatar
推坑人妻
2023-02-06
一個外媒記者目睹的經濟陰暗面和「異鄉人」──讀《低端中國》中國舉世無雙的經濟成就下,許許多多沒有臉孔與名字的經濟「英雄」
Thumbnail
avatar
煢影
2022-06-12
外媒稱沙特將增產石油,國際油價應聲震蕩下跌自今年年初以來,油價一路飆升,將汽油價格推至歷史新高。儘管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需求不確定性和對潛在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但看漲石油市場的催化劑越來越多。 油價週三結算價小幅上漲,此前歐盟領導人同意分階段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同時亞洲上海結束了新冠疫情封控,這可能會提振本已緊張的市場需求。
Thumbnail
avatar
JRFX_Official
2022-06-02
《德州電鋸殺人狂2022》5/10「除了血腥及無止盡的殺戮外似乎也沒什麼能說的」相隔48年《德州電鋸殺人狂》終於推出接續首集的正宗續集作品,而這次透過串流發行這點也讓作品在血腥程度上顧慮減少許多,而這樣的作法也在電影中有明顯的效果,許多鏡頭都更加直接,確實足以成為一部被稱為「殺好殺滿」的作品,但撇除掉畫面的血腥,其餘的內容都過於空洞,這也讓這部作品單純變成一個花拳繡腿(還秀的不
Thumbnail
avatar
Jericho
2022-02-20
外媒DSOG評選出2021年度中令人難忘的游戲翻車之作由於各種原因今年的遊戲界相比往年的龍爭虎鬥,變成了群魔亂舞。獎項往往集中在那幾個遊戲,不論是評委還是玩家都感到了疲憊。既然好遊戲沒幾個,不如數數今年令人印象深刻的」翻車之作「 外媒DSOG近日評選了今年來令人十分失望的遊戲。其中排名不分先後。 《靈媒》 《孤島危機2/3重製版》 《孤島驚魂6》
Thumbnail
avatar
穿過流水
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