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出清第一大持股

2023/05/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假如我出清第一大持股,價差及過去所領的股利,加起來現金流夠我幾年的生活費,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如果以一年殖利率 7% 計算,截至 5/25 我第一大持股價差獲利將近 7 年的配息,賣出是合理的選項。
假如我出清第一大持股,剩下的投資部位領到的股息不夠用,我仍然會找尋其他合適的標的,然後把資金投入,也就是換股,期望下一次的投資獲利。
談到換股,這不是容易決定的事,我認為首先必須「原本持股有問題」,再加上「新標的有獲利機會」。
先談「原本持股有問題」這件事。有沒有問題分「股價表現」與「基本面」兩個層面,好比我第一大持股雖然五月中旬至今股價盤整,但從 2022 十月底至今累積漲幅仍有 50%,還是不錯的;至於基本面,有些人認為 23Q1 EPS 季減 66% 很糟,但其實年增 4.4% 而且創同期新高,關注點不同罷了。
我講的第一大持股就是根基 ( 2546 )。
我認為根基「股價表現」與「基本面」都 OK,所以「原本持股有問題」不成立。
再來是「新標的有獲利機會」。
最近是股東會旺季,有空我就看股東會年報,包含營業報告書、議事手冊等。我持續找尋可以替代根基的標的,因為必須假設根基賣掉後的資金安排。我看了中鼎 ( 9933 )、潤弘 ( 2597 )、德昌 ( 5511 ),當然還有更早的達欣工 ( 2535 )。這幾支都是「營造 ( 廠 ) 股」。
今天,我甚至看去年 EPS 虧損 -3.42 元的新建 ( 2516 ) 的年報,好奇公司如何說明之前的虧損、如何闡述對策及未來展望,特別留意承攬公共工程的部分,因為根基也有承攬。新建連虧 3 季後 23Q1 EPS 0.27 元有好一點,財報公布股價從 4.91 元漲到今天 5.28 元、漲幅 7.5%、外資連 8 買。 新建也是營造股。
我習慣看營造股是因為,過去三年來我投資過根基、達欣工與中鼎,財報年報法說會看久了,那份理解與熟悉感是一種「資源」,假如將來換成「非營造股」,等於是從零開始,那份資源等同廢棄。
講中鼎,很多人知道它是國內第一也是全球知名的統包工程公司,當在手訂單屢創新高之際,為何之前 EPS 可以有好表現但最近卻沒有?是勉強接利潤差的訂單還是追加工程的緣故?我不清楚。
講德昌,大漲前一直在 30 幾元,我設定的警示買點沒出現,結果 23Q1 EPS 突然飆到 3.35 元,就好像根基 22Q4 EPS 4.18 元那樣,之後都上演大漲戲碼,只是德昌晚一季。之前沒買,大漲就更不會買了。
講潤弘,我知道預鑄工法很重要、很有利基、是未來趨勢,但母公司潤泰創新對它有沒有影響?我沒確認過。
講達欣工,我忘了何時出清,但印象中開發部門的房子貢獻怎麼都沒明顯動靜?我搞不懂。
在「新標的有獲利機會」這部分,還不到明朗的時候。
我必須為「出清第一大持股」預作準備,所以我看中鼎、潤弘、德昌、達欣工和新建的資料,這同時有個好處:「看到不一樣的說法」。例如缺工缺料,各家是如何應對?它們與根基的異同?又例如營建物料上漲各家又怎麼說?對照根基的說法呢?
假如我出清第一大持股,我是說假如。

▍歡迎追蹤承熙

如果覺得本文寫得好,可以小額贊助喲!

▍還沒追蹤承熙的個人臉書嗎?歡迎當我第 1000 位追蹤者,在這裡


🎯 也歡迎到以下幾個地方找我聊天
👉 方格子Potato臉書IGMatters股市爆料同學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K會員
956內容數
這裡是個集「股票投資」、「文字創作」和「享樂人生」的天地,希望承熙我自己的心得能帶給你幸福,當然包括有收入的幸福。2021/8 轉為全職投資寫作後的我,可望把相關心得統統給你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