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訂閱文限時開放至 2025/4/20 23:30 止!
川普關稅事件以來,截至 4/16 加權指數與本專欄觀察(營造)股的失地收復情形如下:
4 家觀察股累積漲跌幅都優於加權指數,其中國統已收復失地、根基和洋基也快回正了,而潤弘跌比較多,但只是「暫時」,川普關稅影響還須持續觀察
3 月營收文提過,「內需型或者說沒出口到美國的產業理論上不受川普關稅影響,但間接影響還是有的,例如客戶為外(美)商,像潤弘有些客戶來台設廠就是外商,外商倘若放緩或取消來台設廠將影響潤弘訂單;根基的客戶有不少比例來自台積電,台積電是川普關稅對我國的主要協商議題之一,恐怕也有影響;洋基約 20%~30% 營收來自東南亞;至於國統非常純內需,9 成客戶為政府部門,這或許是它唯一上漲的原因」,我仍舊持這種觀點
最近在閱讀一份最新資料,看完的心得是,潤弘 2025 營收與獲利有機會較 2024 再創新高,我把看完資料的心得整理成本文。潤弘 2025 已知 Q1 營收 61.9 億年增 15.5% 也創新高,已取得不錯的開頭
Goodinfo
☆ 近期公開文:
觀察股 2025/3 營收,川普關稅髮夾彎|國統、根基、洋基和潤弘
☆ 近期訂閱文:
潤弘 2024Q4 財報|Q4 毛利率 EPS 創新高、在手訂單、產品組合以及潤泰集團的美麗與哀愁
國泰證券是我常用帳戶之一,台股交易手續費 2.8 折,有借券、免費匯撥股票以及定期定額美股等功能,長期投資的股票可放在國泰領借券利息,目前開戶有獎勵活動,只到 2025/6/30 止
▲ 借券:把股票出借給有需要的人,出借期間可以領利息,例如我之前的根基
▲ 股票匯撥:把 A 帳戶的股票匯到 B 帳戶,這樣就不用 A 帳戶先賣出 B 帳戶再買回的意思,參考這篇
潤弘 202406 法說會 p26
根據公司 2024/6 法說會揭露,2024 截至 6 月新增訂單 10 筆金額共 240 億,如上圖,包括南港之星主體工程、台積電台中 B 廠、高雄光寶大樓和龍潭質子加速器工程(9億)等,對照過去年度法說會新增訂單如下:
對照後發現,2024 只在半年就拿下 240 億比過去 3 年都高,下面我們再依最新資料更新
以下是訂閱專屬部分,本專欄文章多以營造股為主,因為營造股營收認列採「完工比例法」,是按照工程進度認列,是分散的,不像營建股的「完工入帳法」一次認列,因此營收比較穩定,不會大起大落。我喜歡這種穩健認列營收和獲利的公司,適合我自己懶散的個性,專欄大多是分享根基、國統、潤弘和洋基,詳細介紹可參考〈我的沙龍付費訂閱簡介〉,訂閱半年 450 元,歡迎訂閱!
4/15 潤弘和子公司潤泰材及潤德都已上傳 2025 股東會會議資料至觀測站(還差年報),我把重點簡單整理出來,之後等年報上傳如果還有新的會再更新,但應該不會變了
根據潤弘 2024 營業報告書指出,「新承攬之工地:T 新竹 2 廠工程等 17 個建案」,再往前查 5 年:
姑且不論工程類別為何,2024 新承攬的工程數量平歷史新高
(註:營業報告書和法說會簡報的揭露不一樣,推測原因是有的年度把裝修案也算進去,例如 2020 法說會是 22 案,也可能是部分工程因工期短,統計時已經完工所以不列入新案的計算)
潤弘議事手冊及會議補充資料p11
再看新承攬的工程類別,17 案中台積電(T)的有 9 案,包括竹科寶山 F20、竹南 AP6B、中科 AP5B 以及高雄 F22,幾乎涵蓋台積電全台建廠除了嘉義 AP7,接單狀態符合潤泰材官網〈獨家解密1/直擊!全台最大預鑄廠 默默打進台積電供應鏈成科技業建廠高手〉:「潤弘預鑄廠在 2024 有能力同時間供應多達 7 座科技廠房的興建」的說法(可回顧這篇)
也可發現看不到外商身影,這也符合 2024 年底法說會的講法,總經理當時說外商都在等 11 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之後才會下訂單,並且表(暗)示主要大廠都有掌握,在手訂單會比 1028 億還高。這點等 Q1 財報就知曉,畢竟川普關稅事件的影響 Q1 就發生了,不知道外商建廠會否因此遞延或取消 (2024/11法說會參考這篇)
p17
對比往前 5 年,2024 的數量(17案)與台積電占比(53%)我覺得是很高的
雖然不知道承攬金額、單純是直觀數字與比例,但我覺得潤弘目前看來 2025 值得期待
潤弘 3 月重訊擬盈餘轉增資每股配發 2 元股票股利,實收股本將從 25.89 億變成 31.07 億已超過資本總額 30 億,因此提案上修資本總額至 40 億;公司承攬單一工程的金額上限將從 258 億上升至 310 億,未來還有上升至 400 億的空間
p8
上修資本總額是為了承攬大案,近年指標大案即南港之星,該案從重訊已知工程承攬金額為 171 億(基礎工程24億+新建工程146.7億),可能還會增加,因為基礎工程已辦理追加,而新建工程從 2024/6 法說會寫說第一階段可知還可能有後續階段以及追加
擴大股本是 FOR 承攬母公司潤泰新的,因為它的工程量體和承攬金額大,特別是六都等都會區用地取得不易,目前及未來走都更或捷運聯開等方式機率高,南港之星就是 2023 台北市當時規模最大的都更案,同時也表示潤弘 2026 起依然有配股空間
在潤弘 24Q4 材報分析文講產品組合時有統計潤弘三大事業部門營收占比和毛利率,如下圖,當時歸納 3 點:
作者提供
再看潤泰材和潤德 2025 股東會議事手冊及會議補充資料
營業報告書指出,2024 合併營收 66.67 億較 2023 增加 21%、合併營業毛利 8.23 億較 2023 增加 32%、合併營業淨利 4.33 億較 2023 增加 49%,其營業成果是因為「水泥事業方面,生產設備運行穩定,銷售量較上年度成長,而建材事業方面,美特耐預拌泥作砂漿產品屬於建案裝修階段使用之材料,市場需求持續熱絡,整體產銷量皆較上年度成長」,這個說法與上一年度幾乎一樣
而展望 2025
照營業報告書的說法,潤泰材 2025 營收與獲利都可望成長,當然這是公司的「預期」,預期總是要樂觀,因此我們先存疑,之後有待財報驗證
還可留意股東會報告事項有一案是「向關係人取得或處分資產」,內容為「冬山廠美特耐倉庫擴建工程」,其目的是因為「產品產量需求增加為擴大倉容空間」,此即潤泰材 2024/12 法說會講的「生產、庫存提升,增加銷售動能」,從施工時間來看應該完工了,有助於提升產量,希望美特耐繼續大賣
p5
法說會 p25
公司 2024 營收較 2023 成長 31.76%,但毛利、營業利益和稅後純益的成長更大,分別是 35.91%、51.15% 和 51.28%,原因在營業報告書中沒有講,推測是營業成本與費用管控得宜以及產品組合變化所致。展望 2025,報告書依臺北市不動產市場動態月報、台北市政府地政局動態月報資料庫及商辦租金指數,指出「整體裝修工程市場勢必增加」
這裡用之前這篇提到的建照樓地板面積來觀察,當時我們說商業類和辦公服務類「兩類加總樓地板面積高峰在 2022 的 59 百萬平方公尺,2023 和 2024 年增率雖然不明顯 (-5.98%、3.5%),但依然維持 55~57 百萬平方公尺的高峰。」而從建照到使照通常有約 3 至數年的期間
下面更新至 2025/2,全類別總樓地板面積 2025 前 2 月為 5,145,318 平方公尺,較 2024 前 2 月的 5,074,880 平方公尺增加 1.39%,其中商業類和辦公服務類 2025 前 2 月合計 814,990 平方公尺,較 2024 前 2 月的 796,602 平方公尺增加 2.3%,雖為正成長但只有 2 個月,還要繼續觀察,整體而言過去以來商業類和辦公服務類建照樓地板面積維持高峰,市場需求對潤德仍然為正向
內政部
綜上所述,潤泰材在營收與毛利率方面若能持續提升,將有助於潤弘 2025 的表現,而潤德因室裝市場需求維持在高峰,如果營業成本與費用管控得宜並保持不錯的產品組合,仍將扮演潤弘小金雞的角色
至於潤弘個體公司,以上新承攬工程資訊是指 2024 截至年底,目前時序已至 2025/4,還有近 4 個月是資訊沒覆蓋到的,下面則是沒覆蓋到的台積電新建工程建照,共有約 10 案,我認為以潤弘的實力和地位應該大部分都有供應,2024 年底的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