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格漫]俄烏戰圍觀筆記(20)-打也打不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每次看空拍影片都會覺得烏克蘭平原真的超大而且地廣人稀,遠遠看下去人就像一個小點,電影中被砲打到會一堆人飛起來的效果,遠看其實也是個小凹洞而已,每天打幾萬發砲彈乍聽好像可以犁田了,但一年過去動員兵還是一波一波的湧出,在綿延1500公里長的戰線上,人類的爭鬥更顯得很渺小……😵

參考資料:

raw-image

實際空拍照片…打幾萬發砲之後點就變成面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oKai的漫畫格
29會員
103內容數
從Lolita到軍武,從正經到北七 超級雜食性漫畫創作 歡迎追蹤~!
KoKai的漫畫格的其他內容
2023/10/08
最近世界情勢可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俄烏戰爭不只牽動物價波動,販售軍火給俄國獲利的獨裁國家,有了錢後就會開始蠢蠢欲動,牽一髮而動全身~ 與其每次看到相關新聞,只會寫那種像小朋友生日許願說「希望世界和平不要再有戰爭~🥹」的膝反射留言,不如多看看書充實國際政治跟軍事知識,少看一些陰謀論短影片吧!
Thumbnail
2023/10/08
最近世界情勢可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俄烏戰爭不只牽動物價波動,販售軍火給俄國獲利的獨裁國家,有了錢後就會開始蠢蠢欲動,牽一髮而動全身~ 與其每次看到相關新聞,只會寫那種像小朋友生日許願說「希望世界和平不要再有戰爭~🥹」的膝反射留言,不如多看看書充實國際政治跟軍事知識,少看一些陰謀論短影片吧!
Thumbnail
2023/08/23
連載了一年多,《俄烏戰漫畫筆記》的實體刊物終於出版啦~! 32頁A5尺寸,全彩四格漫畫本 從戰場奇觀到社會現象、從現代軍武到百年傳統、俄烏戰爭觀察心得四格漫,普遍級內容可輕鬆閱讀~! 八月出版後,已在FF41和CWT64兩場同人誌販售會首賣~ 無法參加活動的朋友,現在還有機會翻到實體書喔!
Thumbnail
2023/08/23
連載了一年多,《俄烏戰漫畫筆記》的實體刊物終於出版啦~! 32頁A5尺寸,全彩四格漫畫本 從戰場奇觀到社會現象、從現代軍武到百年傳統、俄烏戰爭觀察心得四格漫,普遍級內容可輕鬆閱讀~! 八月出版後,已在FF41和CWT64兩場同人誌販售會首賣~ 無法參加活動的朋友,現在還有機會翻到實體書喔!
Thumbnail
2023/08/18
七月底的時候,看到「台灣烏克蘭陣線」辦的一日快閃餐廳「烏克蘭美食日」活動,就前往一探究竟。除了當天的收入會捐給烏克蘭難民,也可以吃到台灣比較少見的烏克蘭料理,真是一舉兩得~👍 雖然快閃餐廳不是固定活動,不知何時還會再辦,不過店外的義賣攤位時常在週六時間擺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追蹤他們FB,就知道當
Thumbnail
2023/08/18
七月底的時候,看到「台灣烏克蘭陣線」辦的一日快閃餐廳「烏克蘭美食日」活動,就前往一探究竟。除了當天的收入會捐給烏克蘭難民,也可以吃到台灣比較少見的烏克蘭料理,真是一舉兩得~👍 雖然快閃餐廳不是固定活動,不知何時還會再辦,不過店外的義賣攤位時常在週六時間擺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追蹤他們FB,就知道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雖然俄軍建了超長超多層的防線,但目前烏軍其實還在第一關地雷原而已,因為開重裝備直衝太容易損毀,現在大都是靠苦命的工兵先努力排雷,再加上步兵慢慢推進~所以去年的閃電戰反攻很難再見到啦,穩紮穩打才是上策~😅
Thumbnail
雖然俄軍建了超長超多層的防線,但目前烏軍其實還在第一關地雷原而已,因為開重裝備直衝太容易損毀,現在大都是靠苦命的工兵先努力排雷,再加上步兵慢慢推進~所以去年的閃電戰反攻很難再見到啦,穩紮穩打才是上策~😅
Thumbnail
每次看空拍影片都會覺得烏克蘭平原真的超大而且地廣人稀,遠遠看下去人就像一個小點,電影中被砲打到會一堆人飛起來的效果,遠看其實也是個小凹洞而已,每天打幾萬發砲彈乍聽好像可以犁田了,但一年過去動員兵還是一波一波的湧出,在綿延1500公里長的戰線上,人類的爭鬥更顯得很渺小……😵 實際空拍照片
Thumbnail
每次看空拍影片都會覺得烏克蘭平原真的超大而且地廣人稀,遠遠看下去人就像一個小點,電影中被砲打到會一堆人飛起來的效果,遠看其實也是個小凹洞而已,每天打幾萬發砲彈乍聽好像可以犁田了,但一年過去動員兵還是一波一波的湧出,在綿延1500公里長的戰線上,人類的爭鬥更顯得很渺小……😵 實際空拍照片
Thumbnail
政治面造成的問題?這聽來很意識型態。然後台灣人多數就會當機,認為後面分析不值得看。意識型態當然會造成其他面的問題,台灣這些年把意識型態醜化的太嚴重,換成價值、習慣似乎就不會了。
Thumbnail
政治面造成的問題?這聽來很意識型態。然後台灣人多數就會當機,認為後面分析不值得看。意識型態當然會造成其他面的問題,台灣這些年把意識型態醜化的太嚴重,換成價值、習慣似乎就不會了。
Thumbnail
烏克蘭被攻擊不過兩個月,第一階段戰事結束後,大家來盤整用量,就知道犯下一戰的錯誤:彈藥準備太少。這不是軍事準備錯誤,同樣是政治問題,因為多數歐陸政治家都不認為烏克蘭可以撐,戰爭不到幾周就會解決。
Thumbnail
烏克蘭被攻擊不過兩個月,第一階段戰事結束後,大家來盤整用量,就知道犯下一戰的錯誤:彈藥準備太少。這不是軍事準備錯誤,同樣是政治問題,因為多數歐陸政治家都不認為烏克蘭可以撐,戰爭不到幾周就會解決。
Thumbnail
跟以往網路不發達的時代相比,進入2022年,短影片社群網站當道,影像傳播不再需要靠戰地記者大老遠去拍攝,靠著抖音、推特、Telegram等社群網站,SNS上發佈戰況&戰場影片、甚至是士兵現場網路直播都成為可能,全球網友可以在千里外實時圍觀,當然假新聞同樣能傳播得更快,這也是網路時代的正反面。
Thumbnail
跟以往網路不發達的時代相比,進入2022年,短影片社群網站當道,影像傳播不再需要靠戰地記者大老遠去拍攝,靠著抖音、推特、Telegram等社群網站,SNS上發佈戰況&戰場影片、甚至是士兵現場網路直播都成為可能,全球網友可以在千里外實時圍觀,當然假新聞同樣能傳播得更快,這也是網路時代的正反面。
Thumbnail
除了實際開火交戰外,假消息等資訊戰也一直是戰爭的一環,如果這次戰爭看的消息來源不一樣,就會像是平行世界一般,對戰況不斷預測錯誤,也許在某些人的世界觀中,烏克蘭總統早就已經逃到波蘭,現在新聞上的畫面都是合成的吧~
Thumbnail
除了實際開火交戰外,假消息等資訊戰也一直是戰爭的一環,如果這次戰爭看的消息來源不一樣,就會像是平行世界一般,對戰況不斷預測錯誤,也許在某些人的世界觀中,烏克蘭總統早就已經逃到波蘭,現在新聞上的畫面都是合成的吧~
Thumbnail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烏克蘭與俄國開戰的第二天。 雖然說在地球上,戰火不曾止息過,但這次,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可能還有很多人懵懂,以為戰火離我們很遙遠,但相信看到這些報導之後,應該會很訝異地發現,我們可能也會面臨到戰爭的威脅。 一方面是為他們感到難過,但同時,也為自己國家的處境感到憂心。
Thumbnail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烏克蘭與俄國開戰的第二天。 雖然說在地球上,戰火不曾止息過,但這次,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可能還有很多人懵懂,以為戰火離我們很遙遠,但相信看到這些報導之後,應該會很訝異地發現,我們可能也會面臨到戰爭的威脅。 一方面是為他們感到難過,但同時,也為自己國家的處境感到憂心。
Thumbnail
俄烏剛開戰的時候常在新聞留言區,看到有人在問為什麼不打回去炸過去碾過去(?),事實上是真的沒裝備可以打,電影中美軍呼叫空中支援就有飛機過來炸一圈的場面,不是每一國都做得到的……囧
Thumbnail
俄烏剛開戰的時候常在新聞留言區,看到有人在問為什麼不打回去炸過去碾過去(?),事實上是真的沒裝備可以打,電影中美軍呼叫空中支援就有飛機過來炸一圈的場面,不是每一國都做得到的……囧
Thumbnail
在烏克蘭戰爭,關於俄軍的損傷的報導中,有一點特別突出,就是將官被擊斃的人數有六個或七個,達到20幾位將官的1/5或1/4,坦白講,這是很高的損失,姑且還不說死亡的士兵已經超過一萬人。其實說到底,戰爭真正在打的,是「消耗戰」!小國面對大國的入侵,居然打起消耗戰,真是少見,也值得台灣密切關注。
Thumbnail
在烏克蘭戰爭,關於俄軍的損傷的報導中,有一點特別突出,就是將官被擊斃的人數有六個或七個,達到20幾位將官的1/5或1/4,坦白講,這是很高的損失,姑且還不說死亡的士兵已經超過一萬人。其實說到底,戰爭真正在打的,是「消耗戰」!小國面對大國的入侵,居然打起消耗戰,真是少見,也值得台灣密切關注。
Thumbnail
在烏克蘭戰爭,關於俄軍的損傷的報導中,有一點特別突出,就是將官被擊斃的人數有六個或七個,達到20幾位將官的1/5或1/4,坦白講,這是很高的損失,姑且還不說死亡的士兵已經超過一萬人。其實說到底,戰爭真正在打的,是「消耗戰」!小國面對大國的入侵,居然打起消耗戰,真是少見,也值得台灣密切關注。
Thumbnail
在烏克蘭戰爭,關於俄軍的損傷的報導中,有一點特別突出,就是將官被擊斃的人數有六個或七個,達到20幾位將官的1/5或1/4,坦白講,這是很高的損失,姑且還不說死亡的士兵已經超過一萬人。其實說到底,戰爭真正在打的,是「消耗戰」!小國面對大國的入侵,居然打起消耗戰,真是少見,也值得台灣密切關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