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一年總檢討(6):數據,意識形態與資訊判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問題出在,我們估算俄軍戰力都錯了,這是政治面造成的問題。許多俄迷總覺得俄軍有強大戰力,就是出在過於高估俄軍戰力,太相信帳面量化數字,忽略其他面帶來的問題。
政治面造成的問題?這聽來很意識型態。然後台灣人多數就會當機,認為後面分析不值得看。
意識型態當然會造成其他面的問題,台灣這些年把意識型態醜化的太嚴重,換成價值、習慣似乎就不會了。
俄國軍隊在帳面上很強大,無論是陸軍或是空軍皆是,在經濟面上GDP只有1.8兆美元,相較中國已經快18兆,美國23兆是小很多。然而,筆者這一年跟一般人閒聊的過程也發現,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GDP與軍力之間並沒有一個絕對關係。

俄烏軍事實力差多少?翻出公開數據看一看

正如同許多解放軍粉在俄軍失利後,很常提出俄國GDP不過一個廣東省,中國的後勤支援科技……這些能力不能比較,用來替解放軍護航。這也是很奇怪的說法,畢竟GDP是定義出的市場價值,各位會覺得兩個GDP相同的農業、工業國家,在戰爭潛力上相同嗎?一樣是製造業為主的國家,一個都是民生輕工業,另一個多為軍事重工業,正常人也曉得不能當兩國軍事力一樣。
戰略本就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學科,但一般人習慣用單一因素去思考,像筆者遇過一些親友同事,聊到烏克蘭戰事時,認為「烏克蘭要認清實力差早點談判結束戰火」者,他們的認知是什麼?
筆者拿幾個常見數據給各位參考,實際上俄烏兩國的比較,抓個概數。
  • 人口,俄 1.4 億:烏 0.4 億,約 3.5 倍。
  • GDP值(美元),俄 1.8 兆:烏 0.2 兆,約 9 倍。
  • 陸軍人數,戰前俄 100 萬:烏 20 萬,約 5 倍。
  • 開戰後的動員數量(2022年底),俄 130 萬:烏 50 萬,約 2.6 倍。
  • 戰車數量,俄 1 萬台(以上):烏(約)2000 台,5 倍以上。
  • 裝甲車輛,俄(約)15 萬:烏(約)3 萬 5 千台,4 倍以上。
  • 各式火砲、火箭,俄國也約在烏克蘭的 5 倍以上。
  • 空中戰機俄烏差到 10 倍。
所以筆者在說出數據前,聽到的回答是什麼?
人口相差10倍、陸軍相差10倍、戰車差了10倍……什麼都差了10倍,其他各種數據的理解,10倍似乎還是低估的數字,他們心中的想法似乎是,都低估了還有10倍,怎麼可能會贏。

戰爭不只發生在烏克蘭,資訊戰全球開打

那他們認知的現狀呢?烏克蘭是靠歐美西方國家不停輸血,鼓吹戰爭才會撐住。實際上烏克蘭非常悽慘,到處都是斷垣殘壁,遍地都是被騙去犧牲的烏克蘭士兵,而俄國家大業大,損失雖重仍然非常有餘力。
……呃。
當筆者翻出維基百科、知名軍事智庫資料,他們看到真實數據差時,震驚是共同的反應。尤其是烏克蘭原來有這麼多人!原來烏克蘭還有很多砲兵!防空飛彈不是都被打掉了!
問他們都在看什麼?都是些很典型的政治作戰宣傳,用單一數據如「俄國上百坦克在XX小鎮進攻,烏方只有零星幾台,勝負早已分曉」做標題,內容敘述偏向故事,夾雜一些看來客觀的數據。然後,這則新聞就沒然後,XX小鎮其實沒被攻陷,俄國損失十數輛後撤退,永遠不會出現在他們的資訊圈裡。
當然,若你去看更極端屬於俄粉的群組,他們的資訊流中,有大量的反制反資訊戰訊息,內容都是「反對OO說法的,都是西方大外宣等等的假訊息」,先行一步進行反制。然後還有反制反制的反反制,反制反反制的反制反反制,沒完沒了。
火鳳燎原第14集第8頁,陳某,東立,2004

自以為聰明的知識份子,最容易受騙

一般人是沒那麼誇張,所以即使拿出維基公開資訊,也夠嚇到他們。所以就更別提進一步的分析,例如俄國國土遼闊,百萬大軍往西有部分拿去防範芬蘭到波蘭,往南還要防備喬治亞報仇,遠東還有日本跟中國的防衛需求,所以實際上會被用在烏克蘭的數量並不會真的出兵百萬。
聽不懂的,都是因為長期接受的訊息:中國是盟友怎麼會需要駐軍、日本也沒能力攻打俄國為何要防備、芬蘭不是教育很好的溫和國家哪裡要守軍。故此時出現百萬大軍作後備的新聞,會不假思索的接受設定。所以若我們要再進一步,討論現代武器的各種零組件生產鏈,這些人一定會當機。最後為了知識分子的顏面,常常用中國可以生產一切高科技零件支援作結。
反倒不是知識分子的一般人,拿大量實際戰況新聞,跟各種知名消息的統計資料給他,能平心靜氣地接受自己搞錯的事實。
這也就是俄國的問題。專制國家階級分明下,知識分子有自己一套分析方法,官僚也有自己修正數據的作法。每一份報告打開,洋洋灑灑客觀數據理性分析,找不出一點破綻,就跟寫論文時要把漏洞補上或隱而不顯相同,呈現較有成果的部分。
如果討論俄國的政治體制,實際上普丁也不是彼得大帝般有絕對權力的沙皇,幾個將軍跟部長嚴格說是有「封地」的,在民主制度下擁有部分地區實際治權。很難理解的人想一下所謂苗栗國跟花蓮國的三倍加強版即可,不僅是地方警察,連法院全部都被控制,資源可以被集中在軍頭手上的情況。
這些算不算研究戰爭時要考慮的部分?當然要,戰爭絕對不是只看陣形分布、進攻後退、武器數據比拚,開打前這些政治面造成的經濟、文化諸多後果,本就該列作參考,從而修正諸多數據。

各國都預判俄羅斯會贏?原因並不一致

像是開戰前半年,筆者已經風聞俄國軍工製造業的動向,知道正在做戰爭準備。前兩個月,先進光電零件製造的消息也聽到一些,明白俄軍的先進武器戰力比想像的還要堪慮。但畢竟不是專業智庫,更不是長年追蹤研究者,這些東西就只能拿來參考,沒辦法端到檯面上講。
但情報單位可能毫不知情嗎?
所以這問題變成,為何俄國情報機關認為2天就可以直抵基輔,然後美國情報人員知道同樣消息,則會修正俄軍戰力,認為是7天內,而德國甚至認為不出2週烏克蘭就會變成歷史名詞?
這就是政治制度造成的干預,專制體系的俄國,情報官不會對上級說難聽話,長期報喜不報憂的結果,就會麻痺情治體系的判斷,預估過於樂觀。美國則是有高估敵人的傾向,就算收到各項俄國先進武器效能不彰,供應鏈有問題等情報,依舊會把時間縮短。德國就更不用講,政治上層一頭熱的對俄國友好,想當歐洲調停者的心態,促使情報員上呈的資訊都要符合政治正確。
那麼,烏克蘭自己怎麼判斷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4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到了第三章功與能,會有一部分學生突然覺得簡單點,但也有人感到更難。原因出在,運動學會有方向,科學說法就是向量,對這無感的同學會很累,但到了功能又沒有,解題上手感回到二年級的熱學。反過來就是,對抽象能量無感者,在前面運動學還有指向性時找得到切入點,現在又沒了。
這不是和平時期放假出門找路,你可以花時間拿地圖出來研究半天,戰場上很確定有敵軍坦克出沒,一秒鐘的延遲都會是致命的。若正好又遇到敵軍襲擊,不會有閒情逸致翻地圖確認狀況,更別說你前方的僚車剛剛才被擊毀,自己即將是下一個。筆者的意思是,開戰三天後沒打下基輔,包括筆者在內,都開始認為這場戰爭將會曠日廢時。
接下來討論力與運動,這其實就是牛頓運動學的基礎,關鍵在於「力」,一定要先把力弄懂,不能只關注運動。學生要打開牛頓運動學的門,就要知道本章節力與運動的標題,不是在唬你,而真在講施力與產生運動的關係。
情報收集的遲緩,導致修正作業來不及,至少趕不上進攻計畫,且俄國士官素質與軍官落差甚大,導致除了少數軍官,多數人都不具備制定計劃的能力,進一步壓垮參謀作業。反過來說,烏克蘭守軍都是在地人,有些人經營戰場很久,對這些細節非常清楚,這對數量較少的守軍來說就是優勢,可以集中火力在能夠進攻的路線上。
恭喜同學到了國三,依照各科慣例,通常都有一陣喘息,畢竟下學期就要會考,所以這邊出的東西也不會太難。對,但內容有夠難,所以筆者雖然身為理化老師,但看著成績單滿江紅,心中說不出的苦悶。難道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學生的成績拉上來,讓每個人都喜愛上運動學,喜歡物理嗎? 嗯,沒有。 筆者很早就醒悟了,物理專科
烏克蘭重兵放在東部,基輔(編:北方侵攻路線,有俄羅斯跟白羅斯的聯合攻勢)跟赫爾松(編:南方黑海側,俄軍經由克里米亞半島發動攻勢)方向的部隊數量不足,且經驗、訓練都不夠。即使如此,將其戰力打折,俄軍若要順利突破,數萬規模的部隊也屬必要,我們看向南方克里米亞進軍路線,就不難發現俄軍除了突破以外,還需要大
到了第三章功與能,會有一部分學生突然覺得簡單點,但也有人感到更難。原因出在,運動學會有方向,科學說法就是向量,對這無感的同學會很累,但到了功能又沒有,解題上手感回到二年級的熱學。反過來就是,對抽象能量無感者,在前面運動學還有指向性時找得到切入點,現在又沒了。
這不是和平時期放假出門找路,你可以花時間拿地圖出來研究半天,戰場上很確定有敵軍坦克出沒,一秒鐘的延遲都會是致命的。若正好又遇到敵軍襲擊,不會有閒情逸致翻地圖確認狀況,更別說你前方的僚車剛剛才被擊毀,自己即將是下一個。筆者的意思是,開戰三天後沒打下基輔,包括筆者在內,都開始認為這場戰爭將會曠日廢時。
接下來討論力與運動,這其實就是牛頓運動學的基礎,關鍵在於「力」,一定要先把力弄懂,不能只關注運動。學生要打開牛頓運動學的門,就要知道本章節力與運動的標題,不是在唬你,而真在講施力與產生運動的關係。
情報收集的遲緩,導致修正作業來不及,至少趕不上進攻計畫,且俄國士官素質與軍官落差甚大,導致除了少數軍官,多數人都不具備制定計劃的能力,進一步壓垮參謀作業。反過來說,烏克蘭守軍都是在地人,有些人經營戰場很久,對這些細節非常清楚,這對數量較少的守軍來說就是優勢,可以集中火力在能夠進攻的路線上。
恭喜同學到了國三,依照各科慣例,通常都有一陣喘息,畢竟下學期就要會考,所以這邊出的東西也不會太難。對,但內容有夠難,所以筆者雖然身為理化老師,但看著成績單滿江紅,心中說不出的苦悶。難道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學生的成績拉上來,讓每個人都喜愛上運動學,喜歡物理嗎? 嗯,沒有。 筆者很早就醒悟了,物理專科
烏克蘭重兵放在東部,基輔(編:北方侵攻路線,有俄羅斯跟白羅斯的聯合攻勢)跟赫爾松(編:南方黑海側,俄軍經由克里米亞半島發動攻勢)方向的部隊數量不足,且經驗、訓練都不夠。即使如此,將其戰力打折,俄軍若要順利突破,數萬規模的部隊也屬必要,我們看向南方克里米亞進軍路線,就不難發現俄軍除了突破以外,還需要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烏俄戰爭已經二年多,俄羅斯軍武銷售大幅下降。這篇文章分析了烏俄戰爭中,俄羅斯的軍事裝備在坦克、防空系統、空軍、海軍和核武器方面的多個弱點和問題。這些影響不僅在國際舞臺上產生了負面影響,也對未來採購俄羅斯武器的國家產生了考量。
Thumbnail
烏克蘭戰場讓世人認識到無人機改變戰場的潛力,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烏克蘭無人機在締造無數戰果的同時,背後是令人心驚的的損耗;那什麼東西能克制無人機?俄軍電戰部隊或許就是答案,他們的歷史與運用提供外界極為寶貴的參考,讓世人警惕戰場不存在永恆的王者,唯有不斷的變化與適應。
Thumbnail
烏俄戰爭已經持續超過2年了,戰事也陷入了膠著。台派同溫層普遍都能透過媒體,接觸到關於烏克蘭人的觀點,這點筆者自己也不例外。但除此之外,個人其實對於俄羅斯人在想什麼,其實也感到好奇。
  朋友们,大家好!昨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在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中,乌克兰损失了3.1万名的士兵。那么,对于他的这个3.1万名士兵的说法是否准确呢?我个人觉得不一定。现在,让我们以客观、理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乌克兰士兵在战场上伤亡率的最大数值。   3.1万名阵亡士兵,这个数字很明显是有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俄罗斯当前的局势进展如何?对于这个和俄乌冲突军事局势有关的话题,我一向是认为俄罗斯具有百分百的成功和希望的。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从目前的双方战况来看,乌克兰的国土面积在逐渐减少。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已经对自己的战争局势表示过,目前对于乌克兰来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Thumbnail
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將屆兩年,雖然成功擋下直逼基輔的俄軍並且沒收了普丁在東北部與南部的戰果,但是去年夏天烏克蘭宣稱的反攻沒能獲得具體進展。隨著戰事延長,一個可預期的難題逐漸浮上檯面:人力資源。
Thumbnail
戰爭是殘酷的,雙方開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沒有憐憫2字存在的空間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烏俄戰爭已經二年多,俄羅斯軍武銷售大幅下降。這篇文章分析了烏俄戰爭中,俄羅斯的軍事裝備在坦克、防空系統、空軍、海軍和核武器方面的多個弱點和問題。這些影響不僅在國際舞臺上產生了負面影響,也對未來採購俄羅斯武器的國家產生了考量。
Thumbnail
烏克蘭戰場讓世人認識到無人機改變戰場的潛力,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烏克蘭無人機在締造無數戰果的同時,背後是令人心驚的的損耗;那什麼東西能克制無人機?俄軍電戰部隊或許就是答案,他們的歷史與運用提供外界極為寶貴的參考,讓世人警惕戰場不存在永恆的王者,唯有不斷的變化與適應。
Thumbnail
烏俄戰爭已經持續超過2年了,戰事也陷入了膠著。台派同溫層普遍都能透過媒體,接觸到關於烏克蘭人的觀點,這點筆者自己也不例外。但除此之外,個人其實對於俄羅斯人在想什麼,其實也感到好奇。
  朋友们,大家好!昨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在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中,乌克兰损失了3.1万名的士兵。那么,对于他的这个3.1万名士兵的说法是否准确呢?我个人觉得不一定。现在,让我们以客观、理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乌克兰士兵在战场上伤亡率的最大数值。   3.1万名阵亡士兵,这个数字很明显是有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俄罗斯当前的局势进展如何?对于这个和俄乌冲突军事局势有关的话题,我一向是认为俄罗斯具有百分百的成功和希望的。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从目前的双方战况来看,乌克兰的国土面积在逐渐减少。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已经对自己的战争局势表示过,目前对于乌克兰来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Thumbnail
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將屆兩年,雖然成功擋下直逼基輔的俄軍並且沒收了普丁在東北部與南部的戰果,但是去年夏天烏克蘭宣稱的反攻沒能獲得具體進展。隨著戰事延長,一個可預期的難題逐漸浮上檯面:人力資源。
Thumbnail
戰爭是殘酷的,雙方開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沒有憐憫2字存在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