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心理學!》 - 看穿偽科學

《這才是心理學!》 - 看穿偽科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才是心理學!》是一本大眾心理學書籍,本書主要目的是「正名」心理學,在媒體導致偽心理學氾濫問題下,大眾多對心理學有其誤解。書中指出,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大眾應以科學角度檢視它,書中多數的篇幅在介紹科學研究的基礎觀念跟思維,整體主題更貼近於「什麼是科學」。

書中強調科學研究具備三個重要特點,第一,研究方法應採用系統實徵主義。實徵主義(empiricism)強調基於觀察的做法,而系統實徵主義則指出觀察應該具有架構性和可控性。第二,科學研究的目標是發展可公開驗證的知識。科學知識是一種共識,需要通過重複驗證的機制和同儕評審的程序來確定其有效性。第三,研究課題是針對能夠解決問題的課題進行探討,並且發展出可被驗證的理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強調了可證偽性(falsifiability)的重要性。可證偽性意旨理論在告訴我們如果它是對的,則哪些事情應該發生的同時,還必須指出哪些事情不會發生,若後者發生,理論則有地方出錯。

此外,書中介紹了操作論(operationism)的概念,指出科學概念並不追求概念的絕對定義,而是著重於解釋現象。因此,科學選擇操作論而不是本質論,即通過可觀察和可測量的操作來定義研究概念。這種操作性定義需要具備信度(reliability) 跟效度(validity),以確保研究結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總而言之,《這才是心理學!》是一本具啟發性的書籍,整體結構清晰,概念解釋明確。它不僅適合對心理學有興趣的讀者,也適合希望了解科學研究思維方式的讀者。


avatar-img
Bookie的沙龍
6會員
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ooki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底層邏輯來源於不同中的相同,變化背後的不變
在資訊轟炸的時代,越來越難去分辨資訊的真假及評估資訊的品質,更難去辨別作者是否具備足夠知識、是否有其他意圖、推論中是否有誤等等。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便是一個解方,更是一個現代基本能力,這個詞對大部分的人並不陌生,但具體是什麼、如何執行,其實並沒有明確的概念。
《為工作而活》透過多元視角與歷史脈絡探討人類與工作的關係,挑戰傳統經濟學對稀缺性的假設,充滿啟發性,值得一讀。
底層邏輯來源於不同中的相同,變化背後的不變
在資訊轟炸的時代,越來越難去分辨資訊的真假及評估資訊的品質,更難去辨別作者是否具備足夠知識、是否有其他意圖、推論中是否有誤等等。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便是一個解方,更是一個現代基本能力,這個詞對大部分的人並不陌生,但具體是什麼、如何執行,其實並沒有明確的概念。
《為工作而活》透過多元視角與歷史脈絡探討人類與工作的關係,挑戰傳統經濟學對稀缺性的假設,充滿啟發性,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