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工作而活》- 重新思考我們與工作的關係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工作而活》試圖探索人類與工作的關係,但需要先澄清一點,這本書並沒有嘗試回答像是工作的意義是什麼的大哉問。中文書名《為工作而活》可能會誤導讀者,其英文原名《Work: A History of how We Spend Our Time》更貼切地反映了本書的主旨。
該書的作者詹姆士.舒茲曼(James Suzman)是一位人類學家,主要從人類社會學的角度探討人類與工作的關係演變,並輔以物理學、動物學、演化生物學等角度。然而,舒茲曼選擇以經濟學家的視角來展開討論人與工作的關係,因為他認為經濟學家對工作的看法在世俗觀念中佔主導地位。在書的結論部分,舒茲曼的文字非常貼合整本書的宗旨。
本書的主要宗旨,試著鬆開稀缺經濟學對人類生活的緊箍咒,減少因為受稀缺經濟學束縛,產生的對經濟成長無法長期維持得過分關注。因為藉由了解支撐我們經濟制度的許多核心假設,其實是農業革命帶來的人造產物,並隨著人類遷徙而被放大,就讓我們得以不受束縛地為自己勾勒各式各樣更永續的未來。
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問題是人類最大的難題,所謂的「經濟問題」也可稱為「稀缺性問題(problem of scarcity)」,此概念主張人的慾望無限但地球資源有限。經濟學家認為稀缺性是驅使人類工作的動力,因唯有透過工作,也就是製造、生產、交換稀缺性資源,才能彌合人類欲望與有限收入之間的差距。
然而,舒茲曼透過研究採集狩獵民族的生活模式嘗試,挑戰了稀缺性假設,採集狩獵民族能以採集狩獵的方式生活,是基於相信物質豐足的前提下,並指出稀缺性並不是自古以來就存來的現象。若不再認為經濟問題是人類最大問題,把工作的定義從謀生問題往外延升,進而衍生兩個問題,為什麼現在賦予工作的重要性,比採集狩獵祖先還多? 以及為什麼在一個空前富裕的年代,腦子想的仍舊是匱乏?作者從社會人類學角度,輔以物理學、動物學、演化生物學等,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舒茲曼認為若想理解現代人與工作的關係,最重要的部分是四個轉折點,書中以這些轉折點為基礎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1. 已知用火: 一百萬年前人類學會用火,節省追尋食物的時間,並擴張飲食範圍,進而刺激大腦成長
  2. 農業革命: 一萬兩千年前人類開始例行性的儲存糧食並開始嘗試耕種,使得人類與自然環境、人類之間、人類與匱乏及和工作的關係都開始發生轉變,現代人的工作經濟結構以及對於工作的態度大多源自農耕。
  3. 都市聚落:八千年前人群開始聚集到城鎮,因農業社會產生足以餵飽都市人口的剩餘糧食,進而誕生了各式各樣全新技能,基本溫飽以外的其他需求及欲望(地位、財富、享受等)形塑了人們的抱負,因此也形塑了他們工作方式及理由,在這樣情況下,工作開始與社會地位緊密結合。
  4. 工業革命:十八世紀早期人類習得將化石燃料轉化成豐富的物質榮景,使得工廠林立,加速第二及第三轉折點的擴張。世界變得擁擠且忙碌,人類開始擔心資源匱乏、關注工作的重要性。
總體而言,《為工作而活》提供了一個多元的視角,通過考察不同領域的知識,試圖解釋人類與工作的關係,儘管書中並沒有給出確定的答案,但它引發了我們對人類與工作關係的思考。這本書的內容豐富且具有啟發性,不愧是《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也親自推薦的書籍,值得一讀。
6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ooki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才是心理學!》是一本大眾心理學書籍,揭示心理學的科學本質,引導讀者辨別可信的研究成果。探討科學方法、可證偽性、操作論等概念,幫助讀者理解心理學研究的原則與應用。一本啟發思考並擴展知識的精彩之作。
《一流的人,都懂得如何做選擇》書中的觀念方法多是從作者人生經歷得來,不是以理論研究為基礎,因此知識相對碎片化,但是仍有值得讀之處,且作者很會用小故事傳達觀念,結合輕鬆敘述手法、乾淨排版,小插圖等,讀起來很舒服,是會一不小心就讀完的書。
《高手學習》是一本講學習方法的書,作者將學習相關書籍、研究、理論整理歸納出觀念跟方法,作者將這些觀念從他的角度重新詮釋,邏輯之清晰,文筆之流暢,加上作者是中國人,故事舉例從中國文化出發,跟讀者產生共鳴,讀起來很痛快,整本實在非常扎實,絕對會是一本改變你對學習看法的書。
《致勝心態》介紹面對重要時刻前的7個心態準備方法,主要講校準情緒和腎上腺素的過程。《致勝心態》書名蠻容易跟另一本書《心態致勝》搞混,而英文書名《 Psyched Up》指的是做好心理準備,較符合書要傳達的核心意涵。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是以對話方式來呈現諮商過程(類似《被討厭的勇氣》),讓讀者彷彿可以在過程中一起進行諮商,另外,書中的理論「自我狀態」跟「心理地位」的啟發性很高, 對於意識自我心理狀態很有幫助。
2022年各大書店銷售排行榜
《這才是心理學!》是一本大眾心理學書籍,揭示心理學的科學本質,引導讀者辨別可信的研究成果。探討科學方法、可證偽性、操作論等概念,幫助讀者理解心理學研究的原則與應用。一本啟發思考並擴展知識的精彩之作。
《一流的人,都懂得如何做選擇》書中的觀念方法多是從作者人生經歷得來,不是以理論研究為基礎,因此知識相對碎片化,但是仍有值得讀之處,且作者很會用小故事傳達觀念,結合輕鬆敘述手法、乾淨排版,小插圖等,讀起來很舒服,是會一不小心就讀完的書。
《高手學習》是一本講學習方法的書,作者將學習相關書籍、研究、理論整理歸納出觀念跟方法,作者將這些觀念從他的角度重新詮釋,邏輯之清晰,文筆之流暢,加上作者是中國人,故事舉例從中國文化出發,跟讀者產生共鳴,讀起來很痛快,整本實在非常扎實,絕對會是一本改變你對學習看法的書。
《致勝心態》介紹面對重要時刻前的7個心態準備方法,主要講校準情緒和腎上腺素的過程。《致勝心態》書名蠻容易跟另一本書《心態致勝》搞混,而英文書名《 Psyched Up》指的是做好心理準備,較符合書要傳達的核心意涵。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是以對話方式來呈現諮商過程(類似《被討厭的勇氣》),讓讀者彷彿可以在過程中一起進行諮商,另外,書中的理論「自我狀態」跟「心理地位」的啟發性很高, 對於意識自我心理狀態很有幫助。
2022年各大書店銷售排行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我工作故我在》是一部以探討工作為主題的紀錄影集,它以現代社會的樣貌將影片分類成四個階段,從基層服務業與公司人員、到中層主管和小公司管理者、大公司老闆或總經理職務、一直到最後跨國企業或是多公司的總執行長等四個層面去探討工作對每個位階或階段的人的想法與看法,來想像未來人類的工作基礎,與可改善之處。
Thumbnail
《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提到的「心智化」是什麼?聽來專業,但就像是日常口語說「將心比心」這樣的能力,可以藉由思考他人行為背後的心智狀態與意圖,來了解他人行為的意義,也就是「可以從外界的視角看待自己,也可以從內在的視角看待他人。」
Thumbnail
Emily in Paris 是Netflix的一部時裝時尚劇,看似五光十色、肉慾橫流,其實是一部讓人思考「什麼才是人生意義」的連續劇。 You live to work, we work to live. 你是為工作而活,我們是為生活而工作。 Ignorance makes you arrog
Thumbnail
作者金江美在鄰近四十歲之際,毅然離開打拚了二十年的廣告業,不為轉職、不為家庭,只為自己,好好生活。
Thumbnail
你想過你的一生想要怎麼生活嗎? 這答案應當沒有標準答案,但絕大部分的人一生被舉侷限在各式各樣社會認知好的框框裡循規蹈矩的活著,稍微偏離框框的範圍就會開始有人有意無意地暗示你應該做些什麼成為怎麼樣的人,即使你鼓起勇氣想走上那條不符合眾人期盼的路,外界質疑仍讓你感覺到看似瀟灑孑然一身卻又滿是枷鎖。
Thumbnail
什麼是我愛你? 「去問國中生,他們最常講了。」在國中當英文老師的朋友這樣回答。 這道問題我們先擱著,先放在心上。 我們先一步步問一堆問題來,好比說,兩年前有朋友問我: 「是朋友變同事好,還是同事變朋友好?」 我不是統計學家,我可能光用猜的,就知道那一面倒的答案是什麼。 而不管我們問這個問題的意圖是什
Thumbnail
曾經以為自己很幸運,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一間房子、一個可愛的家庭。雖然不是多有錢,但也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 或許是因為有個不太負責任的爸爸,我一直認為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真的很重要。就好比說我媽一樣,一輩子待在一間電子公司裡,如果不是懷我的時候,我爸叫她先不要工作,她簡直算是公司元老級。 可是時代已經與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這本書是作者的成名作,內容非常豐富,是由無數個案例堆疊而成的。 「人們每天的活動中,超過 40% 是習慣使然,而非來自決定。」做這透過每個案例看到習慣如何操作與作用。每個單元同時穿插兩到三個案例一起說明,由案例帶出理論跟方法。
Thumbnail
當別人問起你的工作性質時,你是怎麼回答的呢? 倘若又更進一步詢問到薪資時,你又是怎麼回應的呢? 看著別人的職涯順遂也有餘裕的收入時,你對現有的工作又作何感想呢? 除了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之外,絕大多數的人都需要為了求溫飽而工作,打從求學時期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可說是在為「賺錢」這件事做準備,考取好成
★你是一個品牌。由你負責你的品牌。 ●厭倦了現在的工作嗎?那就做出改變吧。覺得被困住了嗎?那就去發現屬於自己的自由。感到被金錢奴役嗎?那就由你決定想賺多少就賺多少。對現況不滿嗎?那就由你定義生活該怎麼過。如果你想改變,那就是現在了!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我工作故我在》是一部以探討工作為主題的紀錄影集,它以現代社會的樣貌將影片分類成四個階段,從基層服務業與公司人員、到中層主管和小公司管理者、大公司老闆或總經理職務、一直到最後跨國企業或是多公司的總執行長等四個層面去探討工作對每個位階或階段的人的想法與看法,來想像未來人類的工作基礎,與可改善之處。
Thumbnail
《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提到的「心智化」是什麼?聽來專業,但就像是日常口語說「將心比心」這樣的能力,可以藉由思考他人行為背後的心智狀態與意圖,來了解他人行為的意義,也就是「可以從外界的視角看待自己,也可以從內在的視角看待他人。」
Thumbnail
Emily in Paris 是Netflix的一部時裝時尚劇,看似五光十色、肉慾橫流,其實是一部讓人思考「什麼才是人生意義」的連續劇。 You live to work, we work to live. 你是為工作而活,我們是為生活而工作。 Ignorance makes you arrog
Thumbnail
作者金江美在鄰近四十歲之際,毅然離開打拚了二十年的廣告業,不為轉職、不為家庭,只為自己,好好生活。
Thumbnail
你想過你的一生想要怎麼生活嗎? 這答案應當沒有標準答案,但絕大部分的人一生被舉侷限在各式各樣社會認知好的框框裡循規蹈矩的活著,稍微偏離框框的範圍就會開始有人有意無意地暗示你應該做些什麼成為怎麼樣的人,即使你鼓起勇氣想走上那條不符合眾人期盼的路,外界質疑仍讓你感覺到看似瀟灑孑然一身卻又滿是枷鎖。
Thumbnail
什麼是我愛你? 「去問國中生,他們最常講了。」在國中當英文老師的朋友這樣回答。 這道問題我們先擱著,先放在心上。 我們先一步步問一堆問題來,好比說,兩年前有朋友問我: 「是朋友變同事好,還是同事變朋友好?」 我不是統計學家,我可能光用猜的,就知道那一面倒的答案是什麼。 而不管我們問這個問題的意圖是什
Thumbnail
曾經以為自己很幸運,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一間房子、一個可愛的家庭。雖然不是多有錢,但也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 或許是因為有個不太負責任的爸爸,我一直認為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真的很重要。就好比說我媽一樣,一輩子待在一間電子公司裡,如果不是懷我的時候,我爸叫她先不要工作,她簡直算是公司元老級。 可是時代已經與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這本書是作者的成名作,內容非常豐富,是由無數個案例堆疊而成的。 「人們每天的活動中,超過 40% 是習慣使然,而非來自決定。」做這透過每個案例看到習慣如何操作與作用。每個單元同時穿插兩到三個案例一起說明,由案例帶出理論跟方法。
Thumbnail
當別人問起你的工作性質時,你是怎麼回答的呢? 倘若又更進一步詢問到薪資時,你又是怎麼回應的呢? 看著別人的職涯順遂也有餘裕的收入時,你對現有的工作又作何感想呢? 除了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之外,絕大多數的人都需要為了求溫飽而工作,打從求學時期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可說是在為「賺錢」這件事做準備,考取好成
★你是一個品牌。由你負責你的品牌。 ●厭倦了現在的工作嗎?那就做出改變吧。覺得被困住了嗎?那就去發現屬於自己的自由。感到被金錢奴役嗎?那就由你決定想賺多少就賺多少。對現況不滿嗎?那就由你定義生活該怎麼過。如果你想改變,那就是現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