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賴清德副總統提出希望能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共進晚餐的論述,引發了各界的討論,也有各種立場的解讀,而對於以逢中必反作為政治資本起家的民進黨,賴清德副總統這樣的論述就非常的耐人尋味,甚至可以這樣解讀,鐵桿深綠的基本盤,在選票結構的支撐力逐漸下滑,逢中必反的論述,對於中間選民及年輕族群的吸引力日漸下降,為了拓展選票板塊,賴清德副總統提出與對岸對話的新兩岸論述就不足為奇了,甚至有那麼點為選情抓救命稻草的舉措。
其實賴清德副總統願意一反民進黨常態,提出對話論述不是壞事,好歹有個開始,回顧國民黨執政時期與大陸的對話,也是歷經相當艱難的過程,畢竟曾經還是兵戎相見你死我活的對手,要坐下來好好談需要度量及勇氣,就結果論來說除了擱置還沒有共識的區塊以外,兩岸之後很長一段的良性交流經貿往來都是以此奠基,甚至民進黨執政時一樣享受兩岸良性交流的成果,但事情就是如此諷刺,民進黨拆台的速度快的驚人,如今兩岸關係大幅度倒退,台灣也深受其害,所以賴清德副總統一反常態的走對話路線,只能說自己種的因最後還是自己要承受。
不因人廢言,願意對話勝過兵戎相見,如果賴清德副總統能夠貫徹到底,不被黨內逢中必反的激進派綁架的話,倒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嘴巴說的跟做的是否心口如一,尤其一直炒作逢中必反刻意配合美國招惹中國的民進黨,要一夕之間改弦易轍,這方面還是讓國人相當有疑慮的,而且過度親美的立場也會讓與中國的良性對話增添障礙,美國的態度也是很大的關鍵,白話是賴清德副總統甚至整個民進黨能否頂住美國壓力,堅持走良性對抗路線,這就是相當具有考驗性的問題,一直以來美國對兩岸良性互動的不樂見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了,場面話往往跟作為是兩回事,賴清德副總統若有心要走對話路線,其面臨的挑戰性可以說多方面的,其一與中方的關係破壞在先缺乏窗口修補不易,其二黨內逢中必反的激進派是否支持凝聚黨內共識並不容易,其三美方微妙的態度更讓變數升高,賴清德副總統願意走對話路線值得肯定,但是他能否真的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只怕淪為口惠而不實際的選舉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