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4點不到,我們依傍著淡淡的月光輕裝出發,前往南湖大山!

步道依著U型冰河河谷而上,雖摸黑,但不陡峭,輕輕鬆鬆就攀上主峰與東峰的鞍部!
在這裡,迎面吹來陣陣冷冽的谷風,不禁讓人拉高衣領,才能略為阻擋一絲寒意。

清晨4點半,東方天際泛出一絲淡白〜〜第1道曙光似乎已不願等我們閒逛慢爬;
領隊趕緊催促大夥加快腳步,終於在04:50登頂「南湖大山」!



南湖大山(主峰):
受到地質構造的影響,西側陡峻而東側稍緩;峰體呈現南北走向,嶺脊雖略呈鋸齒起伏,然大致平緩,最高點位於一緩起伏的山丘上,視野極佳。

站在臺灣東北部最高的「南湖大山」上,窮極目力向東北方地平線望去……最熱門的C/2020 F3(NEOWISE)彗星依稀猶在,但具辨識度的彗尾卻在逐漸增強的曙光下,難以辨識!只能改拍日出晨曦……。


腳下的蘭陽平原依舊沉睡在好夢中,海中的龜山島在逐漸泛白的金黃光彩下,恰似一艘滿載希望的方舟在晨霧中慢慢的啟航!

南側的「中央尖山」,則在不知覺中偷偷的蛻下一身的黑衣,換上金黃色耀眼的亮衫!

難得冷風暫歇,在3742公尺的峰頂上竟沒有一絲寒意,金黃色的晨光反而帶來暖意!
感謝上蒼的眷顧與憐惜!


在晨曦中,我們緩慢步下這座見證【臺灣曾經歷經冰河時期的有力佐證】的南湖大山。



透過晨光的照耀,我們俯瞰南湖圈谷,腳下踩的是滿佈「石冰川」、「石海」、「冰帽」、「羊背石」、「漕溝擦痕」、「U型谷」及「冰磧沉積物」等冰河證物,〜〜頓然遨遊在時空長河之中!


在前往南湖東峰的鞍部抬頭仰望,萬呎晴空裡的卷雲裡藏著冰晶,讓剛躍出南湖東峰的太陽出現幻日(Sun dogs)奇景!

南湖東峰:
從鞍部登頂南湖東峰的路線係沿著南向坡而上;此一坡面恰為東峰的順向坡面,大片崩碎的板岩岩面構成了平直的坡形。


據領隊水爸表示,登頂的路線受到板岩崩塌的影響,幾乎沒有一條確切的路線;加上山形陡峻,就算略為平整、穩當的板岩,還是會讓你懷疑是否走在正確的路線上。


終於,上到腹地極小的南湖東峰峰頂,果然找不到一絲泥土:峰頂全為板岩所覆蓋。
雄偉不及主峰,陡峭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拍完登頂照,領隊水爸帶我們從東峰北側的斷崖直接下切!



從南湖東峰斷崖往下所見的凹地,就是地質學界中所謂的「上圈谷」,而南湖山屋所在的位置則是「下圈谷」。


龍頭才疏學陋,分辨不出「上圈谷」與「下圈谷」地質的特性,唯一能看懂的就是……「上、下」兩個圈谷之間有很明顯的落差!



※※※※※※※※※※※※※※※※※※※※
回到南湖山屋略作休息並補充飲食後,開始返程!
面對陡峭、細石橫亙的碎石坡,只能在內心輕嘆口氣,頂著炙熱的陽光一步一步的往上攀爬!
腦中放空不多想、緊盯眼前不騖遠、一步一腳印,50分鐘之後,終於爬上770公尺高的險坡!


回程的風景依舊美麗,但炙熱的陽光卻曬得有點昏昏沉沉……許多昨日未拍到的景點,竟然又再度錯失而不自知!



幸好昏沉中並未忘記2000元鈔票的專屬視角:19公里處的大石頭!(就是這顆)



回望已沐浴在陽光下的五岩峰:披上紅銹色的「南湖杜鵑」頓時讓五岩峰多了一些溫柔與浪漫!


在午後雲霧逐漸攏合之際,我們順利地返回「雲稜山莊」。
今晚,空蕩不擁擠的山屋讓一身疲憊得以完全舒展……!
第3天總計花費 9.5小時,步行 14.7公里,總升降高度為 2237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