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岳]雪山西稜逆走...其之二,含淚泣別大雪山~下冰刨啦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活動時間:202304.02~04.07(6天)

天氣:前面2天好天氣,然後就霧.雨.殘雪哇啦哇啦~

參加隊伍:嘟嘟登山社

路線行程:

1:大雪山林道230林道-約林道18K紮營

2:拔營-約林道26K(中雪山登山口)-中雪山-林文安紀念碑(來回)-28K營地

3:28K營地-匹匹達山-匹匹達山下營地(超廢的一天)

4:匹匹達營地-大雪山-奇峻山營地-奇峻山-頭鷹山-大南山西鞍營地

5:大南山西鞍營地-火石山-下翠池-翠池

6:翠池-雪山主峰-369山屋(最後一眼)-雪山東峰-大水池登山口


雪山西稜逆走

Day3:廢到極點匹匹達

第三天清晨,摸黑起床吃早餐收帳篷,5:00 出發開始往前走林道,走個1-200公尺左右,摸黑過水源(因為我們的營地離轉折點很近),右轉往上開始陡陡的爬。如果是直行,就是繼續走230林道,是往大安溪神木的路徑耶~
摸黑陡上優點就是,黑麼麼的,只能埋頭一直往上爬,看不見多陡就只能傻傻的走,進入箭竹林小徑及須高繞過崩塌地時已經天亮,也不用擔心視線不佳走錯了。

raw-image


7:25 走著寬敞的亂石堆乾溪谷路,今日的行程本來預定要走到的營地是奇峻山下營地,行程不算短,所以才要摸黑出發,不過我們都知道,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讓我們看下去~

raw-image


8:10 走出亂石堆溪谷路,接著就是箭竹坡,要爬到上面的稜線。此時遇到順行往下的隊伍會車。大夥除了互相打招呼外,趁機詢問往雪山方向去的路況和水況,尤其領隊很擔心雪山那邊會有積雪或結冰。

raw-image


上稜後到了三叉路口,有指標,右往可汗池,左往大雪山。我們一路陡上至此,上稜後就先曬曬太陽汗風景,往右看隔個谷的山,原來就是昨天爬上去的中雪山。

raw-image


9:00 欣賞著中雪山,坐在草原稜線上休息20分後繼續朝大雪山方向前進。穿過一小段亂石箭竹坡,出來又是陽光普照的草原。

raw-image


行走在壯闊視野的稜線上,走上個小山頭,然後又在小山頭停下來曬太陽!今天本來預計要趕點路,所以才摸黑出發,但剛剛領隊和過來的隊伍詢問水況營地狀況,和協作討論後,決定要在匹匹達草原紮營,欸~早知如此,好想睡晚一點啊!

raw-image


匹匹達就在不遠處,所以就要在路程中一直耍廢度時間,走一走就停下來看風景+休息,所以今天的路程時間完全不具參考意義。是說努力看還真的可以看到小雪山上面的氣象站耶~

raw-image


就在稜線上說是曬太陽,卻又躲在樹蔭下玩起影子自拍時,遇到行程預計是雪西4天的一隊自組隊走過來,閒聊時居然是前一晚在網路上回答Amelia水源狀況的山友,真的是太巧了,對方更還是批踢踢的鄉民!(話說這個...已經式微的鄉民們要相認也是需要一些機緣和確認過眼神及恥度的)

raw-image


走在稜線上,維持著上坡的坡度,想到剛剛和鄉民們閒談才知,雪山西稜順行和逆行其實有爬升高度差別的,逆行的總爬升高度比順行多很多,不過我想如果是順行,依照本人容易有高山症的體質,可能第一天要爬上雪山就奄奄一息了。

raw-image


陽光下隨著稜線起伏穿梭在高山的草原及樹林中

raw-image


匹匹達山

沿著細碎的碎石坡邊緣往上走,上去後再穿出一小段箭竹還是視野開闊的山頂,看著路旁幾叢高山杜鵑,如果是花期來,說不定可以看到杜鵑花呢!

raw-image


12:20 平緩的山頂走一走,就這樣看到牌子,本來還以為是指路牌,原來是山名牌,不知不覺,踏上匹匹達山囉!匹匹達山沒有基石,不過前人們隨手拿一塊石頭在上面寫上"匹匹達山 3436M",就舉著這塊人造自然石基石拍照。

匹匹達山位於大雪山西南主稜上,山名源於泰雅語Pipita,是搭帳篷的意思,據說是日據時期的大正4年(1915年),蕃務本署的齊藤武彥等人到大雪山進行量測,曾在此山寬稜上搭帳篷,泰雅原住民的嚮導和揹夫隨後將此地稱為「匹匹達」。

raw-image


站在匹匹達山邊緣,往大雪山方向看,大雪山的山頂是圓平形狀,反而是右邊的大雪山南峰看起來尖一些,比較有明顯山頭的感覺。

raw-image


然後朝下方看到我們在匹匹達營地分散的帳篷,整個就是:我不想努力了,可以跑下去睡覺了,耶~(心裡想說如果早決定要在匹匹達紮營,今天早上也不用早起摸黑啊~)
右邊那個雙凸的影子,又是你吧!小劍劍

raw-image


到自己的帳篷放好裝備後,就是過著喝咖啡賞倒影的時光,這...其實也是我們的水源,我們就是為了這幾池看天水,才紮營在匹匹達營地的啊!也有遇到兩位結伴的山友,在此取水揹水後前行,他們當天要紮營在奇峻山下營地,後來幾天一路都遇到這兩位山友,相當有緣。

raw-image


可以看到大雪山上小小的人影,也能聽到他們嘻笑的聲音。Amelia說現在天氣好,反正我們很閒,要不要走上去啊~可是懶廢到極致的本人,說反正明天要路過啊~(完全沒想要爬兩次的慾望,只想躺著曬太陽午睡,然後隔天一早就受到懶惰的懲罰了)

raw-image


傍晚雲霧漫上大雪山山頂,不過還能看到高掛的月亮

raw-image


Day4:含淚泣別大雪山

根據楊南郡先生考據,大雪山為日本人所命名,因其大草原的風光很像北海道的大雪山,因此命名,所以大雪山的名稱和雪山(次高山)是沒有關係的。
大雪山的泰雅原名為Babo Rinisan,佳陽社的耆老說Rinisan為流淚的意思,因此就是「含淚泣別之山」。大雪山是南方的佳陽社與北方新竹廳泰雅族的獵區分界線,昔日彼此通婚,佳陽社的新娘嫁到北方時,族人越過志樂溪將新娘送至大雪山大草原,揮淚道別而回,因此稱為Babo Rinisan。

出來走總是要還的,前一天的糜爛匹匹達型,今天就要趕比較遠的路到營地。
5:35 清晨在收拾帳篷時突然一陣劈劈啪!!!媽呀~是冰刨!幸好來得快去得也快,在霧濛濛中趕快收拾好出發起步往大雪山方向走。

raw-image


6:12 爬著草坡會來到叉路口,往左是往奇峻山的路,往右順著稜線走是上大雪山山頂,也可以在這邊丟大背包,輕裝原路來回大雪山山頂。不過反正天氣很冷又飄霧雨,也沒差那些路程,大家還是背著大背包直接走上去。

raw-image


6:15 周圍霧氣瀰漫,能見度已經快要到達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步,排隊等拍照還會掉下幾滴冰珠(還是冰刨?),只能在寒風霧雨中緊握著手(雖然戴手套還是很冷),快點交差了事的拍張攻頂照,完全體現另一種含淚泣別大雪山的心情,嗚嗚嗚Q_Q
大雪山,H3530M,三等三角點(No1546),天氣好的話,視野應該是很棒的。

raw-image


有幾位隊友嘗試從大雪山山頂往前繼續,說有舊路可以左下轉回去正路,不過可能久沒人走路跡不清楚,後來是抓方向鑽箭竹草坡和我們這些走原路來回的隊伍會合。
7:17 路過一支牌子,也沒有山頭感,牌子上寫:大雪山北峰,沒有基石沒有景沒有被安慰到,頭靠著桿子有種"Let it go~真的是含淚泣別大雪山"的心境。

raw-image


8:03 在霧氣濛濛中走在箭竹草原的稜線上,順著路徑進入林裡

raw-image


7:32 走著大亂石堆的陡坡,走的時候頗累喘,但又驚奇於這樣天然的大亂石堆景致,而且這些堆疊的大石頭,總有種火山感

raw-image


奇峻山

8:40 石瀑坡接著箭竹草坡走上來到奇峻山營地。營地還不算小,有片平平的空地,大概可以容納好幾頂小帳棚吧!剛好看到昨天在匹匹達取水的二人組,正準備收帳篷。我們前一天沒選擇在這紮營的重要原因,就是下方的活水源此時據報是乾枯的,因此那二人組也是在匹匹達看天池背水過來。奇峻山營地視野照理說是不錯。在空地邊緣賞景,過一陣子剛好雲霧略散開來,隔著山谷看過去左前方,有個明顯的三角形,說就是火石山,看起來還很遠耶~所以我們要從左邊順著這條山脈走去火石山吧!

raw-image


既然稱為奇峻山下營地,料想上去奇峻山應該不遠吧!只是又是一段碎石陡坡往上走,果然路程是又奇又峻。

raw-image


9:30 走上來是一塊平坦的小山頭,沒有基石,但有前人當場取材拿塊岩石寫了山名。奇峻山,H3519M。

raw-image


9:48 順著山腰走在狹窄的岩石路上,不能免俗的,這個突起的顯眼岩石,就變成大家拍照的場所。只能安慰自己這種白牆天氣走的好處就是反正也沒景可欣賞,不會拖時間,只能埋頭努力往前邁步?偶爾看到一些怪岩巨樹就能心喜不已了,真好打發。

raw-image


頭鷹山

10:12 順著箭竹稜線中的路徑走,默默的來到一個山頭,抬頭看牌子才發現原來到了頭鷹山啊~頭鷹山,H3510M,三等三角點(No.6612),頭鷹山的廣告賣點是大草原風光吸引山友造訪,我們只能說老天不賞臉,不能說廣告不實啦!

raw-image


頭鷹山過後就是陡~下~進箭竹樹林

raw-image


11:24 還有碎石坡石瀑陡下,我速度龜通常都走在最後,都很怕不小心踢到石頭滾去下方隊友。

raw-image


12:00 經過幾小段平緩但狹窄的山腰路,有松針鋪地豪華版,有箭竹茂密打臉版,但不禁令人懷疑這幾段是人工修築路段,因為在幾處茂密的箭竹林中偶有看到像石頭堆疊的痕跡,而且平得太不自然了。不過平坦後總是附贈挑戰,還有要努力跨越倒木及岩石版。

raw-image


12:45 橫渡一段石瀑後出來一片箭竹草坡,看到牌子寫弓水營地,可是我們張望一下也沒看到像營地的空地或平地,據說在路徑下方,宣布在此午休。我和Amelia及幾位山友撥開箭竹順著狹窄小徑下到一處很小的空地,大概是弓水主營地旁的另一處迷你營地,約略可以放一頂帳篷,箭竹草叢裡也確實散落些許垃圾,我們窩在被箭竹包圍中吃午餐(就算選在高處看到的反正也都是箭竹坡)

raw-image


13:20 午休結束撥開箭竹往上走回主道,繼續在箭竹草原中前進。
13:39 走到心想:箭竹草原什麼的,我已經看膩了啊~突然有人喊:我們的營地!

raw-image


因為白霧中視線不是很好,大部分的人只能喊:哪裡?哪裡?
繼續往前走沒幾分鐘,大家都看到不遠處有好幾頂帳篷,嘿嘿~我們的營地到啦!

raw-image


13:55 此處的營地的名稱為:大南山西鞍營地,據說營地夠大,走近時,營地在主路的左下方箭竹小徑,以雪山西稜除了230林道外,沿途各營地的規模來說,大南山西鞍這個確實也不算小,水源豐沛是活水,不過據說取水處離營地大概15~20分鐘(隔天早上出發有經過,目睹到活水源了)。整個很廢的我,覺得有點遙遠,就依靠協作取的水補充行動水了。

raw-image


下午又啪啪啪下起大雨,此時躲在帳篷裡真的慶幸已經紮營了,等雨勢略小,剛好就是撐傘去領飯菜,躲在帳篷裡吃飯,撐傘爬去箭竹草叢上廁所,早睡有眠喔~隔天的行程噗哩噗哩長


內容總結
大雪山
5
/5
18會員
89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百岳必備天氣APP-詳細Windy教學近來許多戶外運動愛好者多人使用的氣象app-「Windy」,到底如何使用呢?有什麼功能與參數可以看?在這篇文讓我們一探究竟
Thumbnail
avatar
阿霞天空
2023-07-04
【百岳新手練習場】跟著鳥居龍藏上玉山玉山前峰,日治時期稱為新高前山,位於南投信義與嘉義阿里山交界,海拔高度3,239公尺,為玉山群峰入門百岳。玉山前峰不用抽籤,僅需申請入山證及入園證。單趟3.5公里,一般以輕裝為主,從2.7公里處陡上800公尺,通過石瀑即可登頂,一般步程約6小時,可說是最初級的百岳行程。
Thumbnail
avatar
Straybirds
2023-05-15
山的恩典-百岳雪山東峰登頂人終究是個動物,在大自然面前,我們總是渺小的存在。
avatar
龍叔叔
2023-04-09
百岳之旅《奇萊南峰、南華山》啟程(費用)這次應該算是正式挑戰百岳,因為是兩天一夜且要負重上山...
Thumbnail
avatar
HZ
2023-03-26
百岳:奇萊主峰、南華山一日單攻晚上快12點起登 有隊友還帶大音響爬山 邊爬邊聽熱血歌曲整個很提神 南華真的滿好走的一路緩緩向上 沿路會經過大崩壁,天池山莊 走到快天亮日出照射在 高山草原上變成黃金大草原 先到奇萊南峰再去南華山 沿途的秀麗山景變化多端 花了15個多小時 來回總計走了38多公里 推薦兩天一夜住天池山莊 真心
Thumbnail
avatar
Alan
2023-03-14
百岳一開始只是喜歡山跟風景 剛開始接觸百岳的時候 都是因為法蘭我才想征服百岳的 因為跟她爬山的感覺很好 就算一路上沒有講話也很舒服 在爬百岳的過程中 我們都可以看到彼此最真的模樣 我知道你怕高我會等妳 我知道妳很累我幫妳背 到攻頂的瞬間出大景一切都值得 等到老了回憶當年 這就是我們最好的禮物 🎁 每日
Thumbnail
avatar
Alan
2023-02-25
𝐁𝐚𝐛𝐨 𝐡𝐚𝐠𝐚𝐢雪山。百岳初心者雪山東峰追雪行「 寒流侵襲,全台恐降至𝟭𝟬度以下,高山可能降雪。」看到高山、降雪關鍵字,再加上好山友的推坑和剛開成的雪主東團,這一切很剛好的緣分,讓我踏上雪山覓雪之旅。 ▘▚下。雪。了! ▞ ❉ 人生初雪,獻給雪山是件很浪漫的事,帶雪的哭坡讓我們太過興奮反而哭不出來了。
Thumbnail
avatar
Salesese
2022-01-05
台灣百岳No.2 No.75 雪山主東峰單攻 2021.10.02【雪山單攻】 一看就懂的雪山詳細路線圖及陡度! 想都沒想過會這麼快就把台灣次高山的山頭踩在腳下,今年3月接觸中級山以來,每次爬山的表現,都讓我覺得自己離百岳單攻還很遠,這次多虧主管、同事及朋友們的鼓勵,我才能這麼快就證明自己也可以。
Thumbnail
avatar
Violet
2021-10-09
門外漢爬百岳 - 雪山東峰知名的大水池登山口 地點:雪山東峰(百岳排名 #74) 時間:2020 年 4 月 18 日到 4 月 19 日 心得: (1) 雪山知名度超高,但不代表很好爬。輕鬆行程是三天兩夜。 (2) 比起雪山東峰的景,更愛從哭坡看過去的那片大草原XD
Thumbnail
avatar
畝畝
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