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進行podcast的錄製了,也漸漸抓到自己講話的感覺,對於所說的內容應該要寫逐字稿還是大綱大概也有一些概念了,上面這些對於單口的呈現,扣除技術或是器材上的設定,只要能夠穩定產出,加上宣傳(將連結告訴別人),應該都能慢慢穩定成長。然而如果要讓自己的節目再往上跳一階,訪談別人會是一個蠻好的選項。
訪談別人的節目白話來說,就是邀請來賓到你的節目分享,我們很常可以看到不同的KOL彼此互相feat, 這個動作可以讓一成不變的單口多了一些新鮮感。
而更多的好處是能夠彼此交換流量,擴展自己的受眾圈。然而,說很簡單,如何進行邀約、擬訂訪綱、實際錄製、剪輯、甚至提高整個收聽的流暢度,這個又是另一個功夫了。
我的錄音partner:一台筆電、一支麥克風、一個外接耳機
我將美麗人生冰蹦彩專訪超過50個人的sopㄧㄧ寫下,套用這個步驟,能讓你省時省力又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邀約
對於你要邀請的來賓,一定要有一個「為什麼」。你想要邀請他來上節目的原因,這個主軸如果夠清楚夠有力,能幫助後面的進行更加順利。
而邀約對方時最好能準備一個完整的邀約內容,包含「我是誰?」、「目前是那個podcast 的主持人」、「節目目前為止的狀態」、「想邀約對方的原因」。大部份的人,對於能夠分享自己的想法,都會很樂意的分享。
對來賓做功課
確認邀約後,對於來賓的了解就會是這個階段很必須的功課,因為在訪談裡,要丟出一個個的餌讓來賓回答,前提是你對於這個來賓在某些領域必須夠了解。
比如他是某個領域的達人,或是他曾經做過什麼樣的風功偉業,開創了什麼新的未來⋯等等,越全面的了解,能幫助我們在下一階段擬訂訪綱時更能言之有物,問到核心。
擬訂訪綱
一般來說,我的訪綱題目大約會落在5題上下,這樣的題目數量能讓來賓可長可短發揮他想說的;同時也因為人的專注力大約在40分鐘上下,超過有很大的機率會神遊(如果你的節目是閒聊式的那更容易出神)。
平均一題大概8分鐘,前後再加上節目的開場跟結論,就能形成一個很有邏輯性的訪談節目。訪談的內容主要來自第二個所做的功課。越了解來賓。就越能聚焦要他分享的內容,題目由淺入深,能加強專訪的力道,而不是隔靴搔癢。
提出專訪的訪綱與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我將訪綱交給對方大約是訪談前一週,一方面再次提醒對方時間,另一方面我也會在訪綱外提出幾個小提醒,例如整個訪談的過程會怎麼進行,那些狀況需要來賓特別留意。
目前來說我的專訪大部分都是線上錄音的模式,這點會很需要將步驟一一向對方清楚說明,同時因為是「聲音」的呈現,在空間上需要留意減少吵雜聲或是雜音,甚至是訊息的提示音都要盡量避免。前置的提醒做得越完善,也能降低正式專訪時的焦慮緊張與不安。
進行專訪
專訪的這一天,建議可以提前10分鐘進入專訪的平台(我自己目前是使用zencastr,有機會再用一個篇幅來介紹他)。進行試音、與對方閒聊暖場降低緊張,都能幫助後面的錄音更加流暢。
專訪的過程,因為有訪綱能讓雙方彼此聚焦,當然有時候也會有突然的靈感乍現,將這個突然想到的ideas適時的安排在題目之間,能讓對方有驚喜感回答出更自然的答案之外,有時候也能為專訪營造出亮點。
如果沒有把握這個題目問了到底會不會加分,那好好順順的把訪綱的題目問完,也是一個穩紮穩打的安全作法。
剪輯
專訪的過程如果能夠很流暢讓來賓說他想說的內容,以及在主持的層面上能當一個很好的引導者,整集專訪在剪輯的時候幾乎不用花到什麼力氣,一邊確認整個節目的進行、添加配樂、修剪贅詞、刪去不必要的片段,大概一個小時內就可以檢查完畢。
運用自己擅長剪輯的工具,在最後完成前加上一些聲音的調整,整個專訪的內容幾乎就已經完成了。
上架與宣傳
剪輯好的節目,上傳到podcast host(我所使用的是sound on),填寫節目的基本資訊、集數、關鍵字、確認上架的時間,以及將完成後的連結分享到你的社群媒體、告知親朋好友,專訪的流程,就在這邊個一個段落了。
(以上這些過程,只要你有一台電腦或手機,幾乎就能完成。)
結論
照著上述的步驟,就能完成一個專訪。專訪的好處,除了那些看得見的優點,更重要的是那些看不見的好處。
你透過專訪,能夠得到來賓的真傳,更能夠在剪輯的時間再一次咀嚼訪問的重點,讓自己再次經歷那些生命之中的碰撞與火花,真的是一件超棒的事情。
厭煩了自己的單口分享了嗎?試試上面的專訪sop,相信能為你的podcast帶來一點新的活力!
#2023日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