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執行者到老闆」— 一人公司經營的三大思維轉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成為一人公司後,你是否也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內容產出、行銷宣傳、銷售拓展、資源連結……每一個角色都得親力親為,時間彷彿永遠不夠用,當我們試圖在有限的時間內兼顧所有事務,卻發現效率低下,甚至工作回報與付出不成正比。

在這段自我摸索的旅程中,我幸運地遇到了一位智慧的前輩,​他用精闢的觀點與方法,幫助我重新審視一人公司的經營模式,讓我從執行者思維,逐步走向「老闆」的高度。

這次的對談給我三個深刻的啟發,也讓我更加清晰,一人公司的成功關鍵究竟在哪裡。


▋擁有「老闆思維」,做出高效決策


一人公司最大的挑戰,是所有的執行和決策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許多人在這個過程中,往往習慣將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到執行層面,例如接案、完成專案,或者抓住眼前看似有利的機會。

然而,沒有「老闆思維」的公司,很難有真正的成長。

作為一人公司的老闆,應該將目標聚焦於如何用更少的時間創造更多價值。


👉 關鍵行動:

  1. 評估每一項工作的效益,確保時間投入與回報成正比。
  2. 思考如何從商業模式中找到自己的核心優勢,讓時間用在刀口上。
  3. 評估每優勢,讓時間用在刀口上。

💡啟發:

一人公司的營業額上限取決於我們的時間效率,如何打破時間限制,則需要用「老闆」的視角設計一套可持續運作的商業結構。


​▋影響力的真正價值:啟發,而非改變他人


許多創作者都有一個初衷,那就是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或理念去改變世界。

然而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漸漸意識到,改變他人並不容易,甚至超出我們的控制範圍。

真正的影響力來自我們的改變能啟發他人,讓對方在不經意間產生新的思考與行動。


👉 關鍵行動:

  1. 先專注於改變自己,透過分享自己的經驗與轉變過程,傳遞啟發他人的力量。
  2. 明白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哪怕只是一瞬間,也可能改變他人生命的軌跡。

💡啟發:

影響力不在於我們能否直接改變他人,而是通過我們的行動,讓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改變契機。


▋平衡創作與商業:找到價值核心


在這個人人都能創作的時代,創作者的爽感來自於創意自由與內容表達,但一人公司如果只滿足於創作,卻忽略商業價值,就無法真正走得長遠。

當我們開始將創作與商業對齊,目標是找到自己的價值核心。

這個核心來自於我們的服務鏈中,哪些環節最具市場競爭力,也最能帶來穩定的收入。


​👉 關鍵行動:

  1. 用價值鏈分析自己的服務,篩選出那些既能帶來爽感,又能創造收入的部分。
  2. 在創作與商業之間找到平衡,讓自己熱愛的工作持續下去,也能讓荷包逐漸充實。

💡啟發:

身為創作者,從「純創作」到「創業者」的轉變,需要我們跨越心態的障礙,將創作視為商業模式的一部分,並設計出一套可持續的成長計劃。


結語:從實踐中找到答案


​經營一人公司,其實就是在經營我們自己。

從執行者到老闆的角色轉變,從改變自己到啟發他人的影響力發揮,以及從純粹創作到商業價值的平衡,這些都需要經過不斷的實踐與調整。


​如果你也在這條路上,希望這些心得也能幫助你找到更清晰的方向與策略。

每一次改變都從今天開始,而現在就是最好的起點。


avatar-img
59會員
263內容數
看見日常,覺察自己。學著說出自己的自我成長,感受成長蛻變時刻的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美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如何利用自己的多項能力整合出獨特的事業。從ikigai的角度分析,無論是理財、編輯還是活動策劃,只要不設限,結合自身擅長的技能,就能創建出具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
歡迎收聽美麗人生冰蹦彩,我是愛美麗。 這是我的Podcast開場,從2022年1月到現在,一共產出了249集。 249集裡面,依照類型可分成單口(芳療、自我照顧、學習成長)的內容與訪談(大約100人以上)的訪談節目。   回頭看這條路,漸漸走出一條路,單集收聽下載數最高是1533(截至今
今天來學習的是王彥博 老師的《用戶旅程體驗設計工作坊》。​​ 講到用戶旅程體驗設計,聽起來非常繞口(確實要解釋非常花時間),但從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一個顧客因為需求而購買服務的過程,可以稱之​。 銷售者要讓產品持續不斷銷售,這個過程非常重要。 ​大部分消費都是持續發生,而非單次,因此不同需求
我們每天都在追趕時間,卻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掉入了一些看不見的時間陷阱。 以下這六個症頭,你中了幾個? 科技陷阱 每次做正事之前,總會先看看手機、電腦,查看訊息的通知。或者做決定前,先上網研究一番。這樣的習慣是不是也困擾著你呢? 工作至上 賺錢成了你生活的首要導向,
雖然是20年前的電影,但有些橋段與意涵更適合這個時刻觀看,尤其是在當大家都分享「你要聆聽自己內心聲音」的moment.
對於實境秀其實我一直都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但這一兩年對於韓國拍攝的實境秀,卻開啟了我不同的看法。 最近更意外迷上了「魔鬼的計謀」,這是一個12人競賽的獎金實境秀,參賽者必須透過競爭又合作的方式,累積積分,並在最後獲得冠軍。 冠軍獎金2億五千萬韓元,折合台幣大約580萬元,用一週的時間參加一場活動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如何利用自己的多項能力整合出獨特的事業。從ikigai的角度分析,無論是理財、編輯還是活動策劃,只要不設限,結合自身擅長的技能,就能創建出具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
歡迎收聽美麗人生冰蹦彩,我是愛美麗。 這是我的Podcast開場,從2022年1月到現在,一共產出了249集。 249集裡面,依照類型可分成單口(芳療、自我照顧、學習成長)的內容與訪談(大約100人以上)的訪談節目。   回頭看這條路,漸漸走出一條路,單集收聽下載數最高是1533(截至今
今天來學習的是王彥博 老師的《用戶旅程體驗設計工作坊》。​​ 講到用戶旅程體驗設計,聽起來非常繞口(確實要解釋非常花時間),但從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一個顧客因為需求而購買服務的過程,可以稱之​。 銷售者要讓產品持續不斷銷售,這個過程非常重要。 ​大部分消費都是持續發生,而非單次,因此不同需求
我們每天都在追趕時間,卻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掉入了一些看不見的時間陷阱。 以下這六個症頭,你中了幾個? 科技陷阱 每次做正事之前,總會先看看手機、電腦,查看訊息的通知。或者做決定前,先上網研究一番。這樣的習慣是不是也困擾著你呢? 工作至上 賺錢成了你生活的首要導向,
雖然是20年前的電影,但有些橋段與意涵更適合這個時刻觀看,尤其是在當大家都分享「你要聆聽自己內心聲音」的moment.
對於實境秀其實我一直都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但這一兩年對於韓國拍攝的實境秀,卻開啟了我不同的看法。 最近更意外迷上了「魔鬼的計謀」,這是一個12人競賽的獎金實境秀,參賽者必須透過競爭又合作的方式,累積積分,並在最後獲得冠軍。 冠軍獎金2億五千萬韓元,折合台幣大約580萬元,用一週的時間參加一場活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討論了個體與企業間的矛盾,企業主注重整體投資報酬率與成長性,而員工則更在乎個人福利感受。探討了在不同立場下的觀點分歧,同時也提到了顧客與店家的衝突,以及個體差異和過度分析的問題。最後分享了韓劇中的哲理,提醒讀者要勇於做選擇,不必追求不存在的答案。整篇文章的思想深刻,能啟發讀者思考不同立場下的對立。
Thumbnail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是經營者、領導者、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心態和工作價值。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些角色的心態、他們在工作中獲得的價值,我們還會討論在面臨挫折時,如何轉變心態以應對挑戰。 角色定位、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希望上回的分享,各位都能從中有些啟發。 職涯中第二回停留101大樓的時間,一年半左右,擔任高階主管職位。 號稱組織扁平的架構(確實也是如此),公司裡講話最大聲的就是業務,行銷、後勤都得聽命行事。業績做得出來,身為行銷企劃支援的人,做這做那、辛苦一點我無話可說,業績不好全怪別人,千錯萬錯都是⋯⋯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討論了個體與企業間的矛盾,企業主注重整體投資報酬率與成長性,而員工則更在乎個人福利感受。探討了在不同立場下的觀點分歧,同時也提到了顧客與店家的衝突,以及個體差異和過度分析的問題。最後分享了韓劇中的哲理,提醒讀者要勇於做選擇,不必追求不存在的答案。整篇文章的思想深刻,能啟發讀者思考不同立場下的對立。
Thumbnail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是經營者、領導者、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心態和工作價值。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些角色的心態、他們在工作中獲得的價值,我們還會討論在面臨挫折時,如何轉變心態以應對挑戰。 角色定位、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希望上回的分享,各位都能從中有些啟發。 職涯中第二回停留101大樓的時間,一年半左右,擔任高階主管職位。 號稱組織扁平的架構(確實也是如此),公司裡講話最大聲的就是業務,行銷、後勤都得聽命行事。業績做得出來,身為行銷企劃支援的人,做這做那、辛苦一點我無話可說,業績不好全怪別人,千錯萬錯都是⋯⋯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