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月與安生》的友情羈絆到《伊林舍尼的女妖》砍斷友情的想像

2023/06/1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從《七月與安生》的友情羈絆到《伊林舍尼的女妖》砍斷友情的想像
「安生成了安穩的七月,而七月則成了流浪著的安生。」
大約是十年前,即2010年初打後的那幾年,總會有一兩套打著青春成長回憶而刷新票房的華語電影,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2013)、《我的少女时代》(2015)。那時候還大學畢業不久,所以很喜歡看這類電影,因為故事裡主角通常都是初出茅廬有了點工作歷練,在職場、愛情、友情、家庭等方面均有著不同程度的衝擊,看著這些電影特別有共鳴。
不過,人越大開始越怕看那些充滿成長躁動、不安和遺憾的青春故事,不想太嬌情。近年我已經少看這類青春成長類電影,但為了見識一下金馬雙影后的厲害,還是在Disney+點開了《七月與安生》來看,怎料會是個多麼令人心有戚戚然的青春殘酷物語,而且更巧合地令人聯想到另外兩套又是講三角戀、又是講友誼的香港/英國電影 — — 《最愛》&《伊林舍尼的女妖》。
二女同時愛上一男的三角戀戲碼在現實和電影故事裡每天都不停上映著,最近看過最觸動人心、又帶點青春成長印記的要數2016年上映的《七月與安生》(Soul Mate大陸電影和1986年上映的《最愛》(Passion)香港電影。無獨有偶,這兩套電影的女主角周冬雨、馬思純和張艾嘉都憑電影登上影后寶座,周馬二人更同時獲得金馬獎首發雙影后桂冠,而張則勇奪金馬、金像獎影后。
愛情與友情之間所引發的道德兩難
儘管兩套電影相隔30年,但當中想表達的情感真摰動人,電影角色周旋在愛情與友情之間所引發的道德兩難,令人深思:
  • 假如你是只求平淡安隱生活的七月(馬思純飾),你會把既是初戀又是未婚夫的男人放走嗎?
  • 假如你是白芸(張艾嘉飾)和安生(周冬雨飾),你會聆聽內心聲音、不顧世俗眼光,把朋友的愛人林俊彥(林子祥飾)/蘇家明(李程彬飾)搶回來嗎?含有 人員, 人的臉孔, 服裝, 室內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愛情可以分先後次序的嗎?乖女孩七月明明是暗戀家明在先,二人又郎才女貌,後來才出現的壞女孩安生自知不值得擁有家明這類男孩,繼而選擇追尋自由不羈放縱生活。她與七月既手足情深,情同姊妹,甚至隱約帶點同性密友之愛,為了成全七月,她主動退出這段三人行關係。可是命運卻偏偏要讓安生痛失未婚夫和到加拿大移居的未來,並且與家明在北京重遇,在他的疪蔭下慢慢地療傷。
二人在蘇家明於北京的出租屋裡終於撕破臉對峙,安生說如果在七月與家明之間要選一個的話,她表明會選擇七月。七月賭氣回話,當初要不是她選了安生當朋友,安生在學校也只是孤獨一個人。二人這次的對話隱隱埋下七月與家明悔婚的伏線,以及最後充滿遺憾的結局。
自由解放與安穩的選擇
鷸蚌相争,在七月與安生這個故事裡卻沒有人是嬴家或輸家。七月在與家明悔婚後,終於可以明正言順地離開小鎮、離開爸媽,一邊在郵輪、滑雪場、超市打工,一邊旅行,嘗試不一樣的人生。在她短短的二十七年生命,她嘗到了人生其實還是充滿了可能性,也嘗到了初為人母的滋味,只是未能看著孩子長大。或許,換轉另一個角度來看,七月與安生這個矛盾共同體可以是一體兩面,在夜闌人靜的時候,我們或許會幻想著自己可以好像安生在年青時最沒有包袱的時候,浪跡天涯和自由自在的生活,試過、玩過、瘋過 #YOLO ,便安定下來,過著七月自小便憧憬的婚姻生活,相夫教女一生。
從《伊林舍尼的女妖》看如何砍斷友情的延伸想像
如果說《七月與安生》是一個關於友情羈絆的故事,那麼《伊林舍尼的女妖》說的則是如何砍斷一段友誼。
好心很快就被遺忘,但音樂(創作)卻能流傳久遠,Colm說。
我只想求內心的一點平靜,Colm說。
熱愛拉小提琴的Colm突然有一天對於老死Pádraic不理睬,原來是他再也不想浪費時間聽沒有內涵、百無聊賴只會放牛的單身寡佬Pádraic的牢騷,寧願把時間留下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拉拉琴、作作曲,留下來的音樂篇章比起無效社交來得更有意義。單分面「被分手」的Pádraic不忿氣的要求個說法,可怖的是Colm為了證明彼此恩斷義絕,不惜先後剪下5隻手指頭以作威脅… Pádraic基於你不仁我不義,為了徹底反撃,竟然想到如何徹底毀滅對方的生活…
這套電影去年在香港上映時沒什麼回響,卻是奪得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電影、音樂及喜劇類最佳男主角(哥連·法奴)、最佳劇本三個獎項。
雖然故事有點悶蛋,又帶點荒謬和莫名其妙(最好看反而是拍攝取景地愛爾蘭的美麗自然風光),故事背景設定在1923年愛爾蘭內戰,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偶爾會從愛爾蘭主島傳來炮火聲響,在這個背景下述說兩個麻甩大叔的友情瓜葛又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帶出反戰思想?因為故事有輕輕提及兩人對於內戰上的立場不同),但是故事透過主角Colm如何心狠手辣地結束他與Pádraic食之無味棄之亦不可惜的友誼,當中想帶出的有關維繫或捨棄友情,以及探尋人生意義的反思,有點餘音裊裊的感覺。
戶外, 天空, 雲, 大自然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我們也可能是Colm或Pádraic
或許我們有時也會像Colm般突然有種遺世獨立的感覺,只想一個人宅在家,彈彈琴,看看電影,享受me time,但偏偏身邊又會有各種邀約引誘你出門玩樂,然而曲終人散吃飽喝醉後,又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的那種空虛感,人生究竟是eat to live,還是live to eat?
又或許我們有時也會像Pádraic般,一向視為知心好友的人,原來看不起自己的平庸無聊,在被嫌棄的失落感和害怕被遺忘的恐懼下,生活失去了重心,唯有攬抄洩狠。如果他能放下執著,重新審視自我,或者有一天二人又能因為共同興趣而重拾友誼吧… 總好過死咬著對方,為見面而見面,浪費彼此的時間。
總結
「我恨過你,但我也只有你」,七月與安生重逢後這樣說。
有時在面對殘酷真相時,我們可能會像七月般選擇視而不見,或者像安生般企圖轉移視線,心底存有一絲僥倖,以為逃避,問題便會慢慢消失,任由錯誤繼續下去,最終傷害到自己還有身邊更多的人… 在友誼的維繫上,我們應該抱著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態度,何必好像Pádraic放不下執著,對Colm苦苦相逼。朋友不是你的親人,他們其實沒有義務去包容理解你,你也不需要別人來為你定義甚或點綴你的人生。
《七月與安生》、《最愛》、《伊林舍尼的女妖》表面上說的是友情和/愛情、成長的代價與遺憾,但最深刻的其實是角色在抉擇和取捨之間所帶出的人性複雜和矛盾。我想YOLO/You Only Live Once或許會是這三套電影留給觀眾深思的一個註腳。
[完]
如果你鐘意呢篇文,請幫忙:
  1. 按右下角的心心❤
  2. 贊助我飲杯啡 努力寫多D → https://www.buymeacoffee.com/wong.ellaa
  3. 挨豬 🐷 [email protected]_blog
謝謝 ❤❤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