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寂寞鐵道》火車已經到車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On The Train(2023)

在車上,穿梭記憶隧道的漫長形影

有時候一代人的記憶總有種很奇妙說不出的歲月流逝,你我雖不相識但卻有著對某件事物共同的記憶,和渺渺觸動憂愁和歡笑,有時候是一首歌、一本書、一部電影和一張老照片,而會不會轉過頭總以為一輩子的東西,也隨著時光稍縱即逝,成為了腦海中的記憶?也成為最後月台相離別的倩影。
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是敘述關於台灣南迴鐵路從開通到結束的一群人的共同記憶,開墾鐵道的原住民工人、駕駛不好駛的火車鐵道員、還有依靠火車來去從年輕到老的乘客、或是後來追逐火車最後倩影的鐵道宅。
在全面電氣化即將淘汰舊火車,有著台灣人的記憶和多少悲歡離合,老照片張張出現不只是回憶,也是台灣一幕幕鐵路史。

《南方,寂寞鐵道》是什麼電影?

「今日無事。」如果對1999年日本電影《鐵道員》有印象,一定對每日站崗於即將廢棄幌舞車站的乙松站長這句話特別有印象。這個由淺田次郎創作的小說,知名演員高倉健主演,把鐵道員青春奉獻給車站的一生描繪的感動且讓人落淚。雖著人們移居與村落變遷,有些地方車站已經鮮少人造訪,但依舊有著站長駐守於此為乘客服務,日本如此、台灣也是如此。
在台灣汽、機車與高鐵捷運那麼方便的交通下,你有多久沒有搭火車?除了老是誤點、和被人戲稱本業是賣便當的台灣鐵路局,恐怕只剩下一些重大事故和不光彩的事情才會讓火車再度回到新聞與他人的視野中。
撇開這種傷痛且負面的記憶,對於還是搭著火車通勤,與過去和現在都有大半輩子與火車、鐵道渡過的人,鐵路對他們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是一份世代交替的工作、還是大半輩子鐵路的吭噠聲。
《南方,寂寞鐵道》是拍攝台灣最後一條電氣化的鐵路「南迴線」的紀錄電影,這條被稱為不可能任務的台灣鐵道,從日治世代到國民政府都一直極力想開通這條穿越中央山脈的山間鐵路。
以當時的技術實在過於困難,前前後後在中華民國政府時代經過十一年才開通,是全部由台灣工人、鐵路設計師所建設規劃的一條別具意義的南部鐵道。
過了多個年頭從當年炸山開洞的工人,到探勘鐵路山上山下到處測量的設計師,還有開通時經過訓練、也遭遇過多次災難的列車長,甚至獨立在山間小站一待就幾十年過去的站長。這條鐵路一代過一代的承接回憶。如今面臨現代電器化,車體將迎來更新,而一些站可能也會被停用。最後只能藉由當年台鐵人員與鐵道迷留下這份台灣鐵道的歷史和即將跨入的嶄新一頁。

《南方,寂寞鐵道》分析與延伸:

南迴鐵路是一條來往於臺東和屏東兩縣市的主要火車道,也是台鐵最後開通的主要幹線,為了方便山區民眾所開闢的鐵道,因為沿途多為深山地區且能看見海天景色,故也讓人有種穿梭於自然間的錯覺,也成為一些人徒步環島必搭的鐵路之一。
因為近山見海之故,在颱風或地震來臨時都常面臨災禍,其中2013年的康芮風災不僅大風大雨,列車還撞上土石流造成脫軌事件,可以說是相當危險的一條路線。
南迴鐵路最早的設計來於日治時代,但因為當時技術問題和台灣多樣的山茂與地質,而無法施工。而在中華民國政府來台之後有多次長達約幾十年的考察和測量,藉由本土工程設計師不斷推敲方案,最後選定為「十二項建設」在1980年開始著手興建。但實行的過程太過艱難在後續又繼續併入「十四項建設」並慢慢的拓長鐵路線才在1991年完成計畫,故正確來說從日本到中華民國前前後後,可能花上快60年。
2017年南迴鐵路開始電氣化工程,而老舊的火車將在之後不再使用逐次淘汰,這也讓許多過去搭乘的民眾和對鐵道有興趣的鐵道迷們,爭相目睹南迴鐵路傳統列車最後時刻的風采。在2021年完成全面電氣化通車。
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在最後5年整理屬於南迴鐵道的故事,將這鐵路的點點滴滴都會急於電影中。而目前未來南迴的規劃將以屏東、恆春為終點,預計可以在2026年完工。
電影的導演蕭菊貞,認為像他們這一輩的人,火車鐵軌乘載著他們的記憶,沒錢有車、機車危險,火車成為像他這樣普通學子、民眾的代步工具,也因如此看見鄉鎮因鐵路而起的興衰。當時她因醫生朋友而認識了台東鐵道局工務段的副段長,才得知南迴還未電氣化但在倒數,現在不拍就再也拍不到傳統鐵路。也因此原本以為自己追逐列車的蕭菊貞,才發現她追的是新舊交替一點點在流逝的歷史時間。

《南方,寂寞鐵道》值得一看嗎?

自己並不是鐵路迷,也從未對鐵道感興趣。但在鐵路電氣化轉換的接接觸,自己其實也意外地見證了台灣鐵路的轉變,但並不是南迴鐵路電氣化而是2016,2016年台中鐵路高架化,第三代臺中車站的啟用。
1917年大正時代台灣第二代車站臺中驛正式退出舞台,但對於從學生時代到當兵都會走近舊台中車站的我,也在每次新站通車後覺得有點念舊隔壁那現在空無一人的舊車站。
而《南方,寂寞鐵道》作為乘載著台東與屏東山間民眾的記憶,還有在這些小站服務的列車長和站長,看著過往列車將離開、而如今需要改變,雖然小站許多還留下未來會怎樣卻不一定,難免比我這種過客可能更有思念之情。電影在這種考究、與從過往建造南迴線到駕駛員、站長對於鐵路的熱誠,父傳子繼續開著車班,讓這部紀錄片有種新舊接替的傳承感。
但我覺得在剪輯編排這部片的步調有點略顯雜亂,基本像是想到什麼就穿插什麼,整個電影規劃沒有很順暢,前一片段在談建造鐵道的辛苦、後面卻又跳到無人進出偏僻的鐵道站、再來又跳接到追逐火車的鐵道迷和鐵路員工,雖然有刻意將其串起,但是整體而言還是太過於零碎,會讓人無法全面了解南迴鐵道樣貌,這是電影可惜之處。
我覺得如果可以有一個順序或可以銜接不同片段的貫穿電影的人物,也許會讓《南方,寂寞鐵道》再更完整一些,而非太多零散的段落。
「放在這邊只是回憶,給妳之後就有機會變成歷史。」這是當時規劃南迴鐵路的工程師對導演所說的話,一些回憶如果保留下來就只是隨著記憶帶走,而當有什麼東西留下,也許是種曾經一起努力過的證明。如同電影將老火車、舊月台、無人的車站、三代鐵道員等故事留在南迴,讓車站不再只有無情的喇叭聲音,而是相送、再見人們走過與留下的腳步聲,此起彼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8會員
782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陸坡 (LUP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延續前作高人氣,續作《蜘蛛人:穿越新宇宙》,繼續深化蜘蛛宇宙的概念,將整體的世界觀擴展開來。邁爾斯成為他時空的蜘蛛人後,在追捕反派斑點人時,竟看見昔日的戰友女蜘蛛人關來探望他,並且知道了蜘蛛人聯盟的存在。進入其中的邁爾斯對各處的蜘蛛人群聚充滿新鮮感,但也意識到自己將經歷不可逆的未來世界線。
紀錄片《鑽無恆久遠》,用詼諧、甚至反諷的方式去表達鑽石行業,並且瞄準幾個世界有名的鑽石商,戴比爾斯正式其中之一。電影聚焦探討如何神話鑽石成為愛情的象徵,也探討背後鑽石產業不可告知的謊言,並由珠寶商、鑑定師、過去圈內人士來踢爆:鑽石不如你想像的有價值,它是個被商人壟斷、操作與行銷的結晶體。
電影《萊茵金》改編至德國庫德裔罪犯饒舌歌手哈塔的傳記故事,小時候在伊拉克遭遇戰亂,跟隨家人逃難到德國成為貧民的哈塔,從小開始混街頭,為了不被欺負從小混混變成了大尾毒販的跟班,在一次販毒失誤損失慘重,哈塔參與了一場公路黃金搶劫案進了監獄,而在這與外隔絕的的年月裡,意外讓他找回了音樂與人生的節奏。
《BLUE GIANT藍色巨星》算是完美的日本總集篇。動畫以高中畢業的宮本大獨自前往東京,並在當地一步步結識團員,展開爵士活動,最後在日本爵士樂知名酒吧演出的故事。可以說整體從音樂、畫面構成都相當完美,幾乎從最開始開場不到半小時,聽到主角吹奏樂器的震撼就可以知道為何會再動畫迷之間有高評價。
《白人少年:毒梟霸業》是一個相當離奇有如警匪電影的真實紀錄片。一位暱稱為「白人少年瑞克」的毒販被警方逮捕入獄,而被逮時他與地方毒販大佬的女人在一起。因為犯案是白人而引起新聞長篇報導,開始有各種不同對於瑞克的風聲。但之後透過瑞克口述與眾人追查,發現瑞克背後恐怕不只是一名白人毒販這麼簡單。
改編英國導演自我的童年回憶《日麗》,講述一段年少的女孩與自己父親在土耳其度假的夏天回憶。11歲的蘇菲和離婚後的父親卡倫一起在夏日前往土耳其觀光渡假,享受碧海藍天父女的相處時光,每天都過得充實。但20年後的蘇菲回顧起自己與父親這段回憶紀錄時,卻從影帶裡看見當年未成熟的她所未察覺,父親鏡頭下的憂傷。
延續前作高人氣,續作《蜘蛛人:穿越新宇宙》,繼續深化蜘蛛宇宙的概念,將整體的世界觀擴展開來。邁爾斯成為他時空的蜘蛛人後,在追捕反派斑點人時,竟看見昔日的戰友女蜘蛛人關來探望他,並且知道了蜘蛛人聯盟的存在。進入其中的邁爾斯對各處的蜘蛛人群聚充滿新鮮感,但也意識到自己將經歷不可逆的未來世界線。
紀錄片《鑽無恆久遠》,用詼諧、甚至反諷的方式去表達鑽石行業,並且瞄準幾個世界有名的鑽石商,戴比爾斯正式其中之一。電影聚焦探討如何神話鑽石成為愛情的象徵,也探討背後鑽石產業不可告知的謊言,並由珠寶商、鑑定師、過去圈內人士來踢爆:鑽石不如你想像的有價值,它是個被商人壟斷、操作與行銷的結晶體。
電影《萊茵金》改編至德國庫德裔罪犯饒舌歌手哈塔的傳記故事,小時候在伊拉克遭遇戰亂,跟隨家人逃難到德國成為貧民的哈塔,從小開始混街頭,為了不被欺負從小混混變成了大尾毒販的跟班,在一次販毒失誤損失慘重,哈塔參與了一場公路黃金搶劫案進了監獄,而在這與外隔絕的的年月裡,意外讓他找回了音樂與人生的節奏。
《BLUE GIANT藍色巨星》算是完美的日本總集篇。動畫以高中畢業的宮本大獨自前往東京,並在當地一步步結識團員,展開爵士活動,最後在日本爵士樂知名酒吧演出的故事。可以說整體從音樂、畫面構成都相當完美,幾乎從最開始開場不到半小時,聽到主角吹奏樂器的震撼就可以知道為何會再動畫迷之間有高評價。
《白人少年:毒梟霸業》是一個相當離奇有如警匪電影的真實紀錄片。一位暱稱為「白人少年瑞克」的毒販被警方逮捕入獄,而被逮時他與地方毒販大佬的女人在一起。因為犯案是白人而引起新聞長篇報導,開始有各種不同對於瑞克的風聲。但之後透過瑞克口述與眾人追查,發現瑞克背後恐怕不只是一名白人毒販這麼簡單。
改編英國導演自我的童年回憶《日麗》,講述一段年少的女孩與自己父親在土耳其度假的夏天回憶。11歲的蘇菲和離婚後的父親卡倫一起在夏日前往土耳其觀光渡假,享受碧海藍天父女的相處時光,每天都過得充實。但20年後的蘇菲回顧起自己與父親這段回憶紀錄時,卻從影帶裡看見當年未成熟的她所未察覺,父親鏡頭下的憂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023年底獨自進電影院看了 蕭菊貞 導演歷經6年拍攝的《南方,寂寞鐵道》,她記錄了隨著車站改建和鐵路電氣化,現今已漸漸不復存在的珍貴內容和影像,更是台灣第一部深入鐵道員故事和細膩記錄下紀錄片拍攝過程的電影。我邊看眼淚邊流滿臉頰,除了內心深深被觸動,那時有個期待,如果能跟家人實際走訪一次,一起感受現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一部復古溫馨的年代劇,從寧陽開往哈城的蒸汽火車,承載的是一車的人生百態,熙攘的人群見證了從蒸汽車到電力車,再到動車高鐵,以及改革的經濟發展。其中白敬亭與丁勇岱的師徒之情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兩人從互看不順眼到患難相惜,跟著爺倆一起打擊犯罪,扶助人民,參與大院的熱鬧,日常互懟更是逗得我合不攏嘴。
Thumbnail
2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鐵道旅行及記憶的書,無論是出遊的隨筆小記,或是最真摯的攝影紀錄,都能讓您從中窺見台灣鐵道與人民共同交織而成的旅途。 我們邀請您在乍暖還寒的季節裡,閱讀大大小小不同的鐵路旅遊記憶,更重要的是,回憶先前每一次搭著列車出遊的珍貴時光。或許,這次您也能再乘著火車出發。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談論南迴鐵路前,先讓我們認識關於南迴鐵路的十大冷知識: 1. 共98.2公里,西起枋寮車站,東至台東車站。 2. 共14站(含起訖車站、2個號誌站)。 3. 歷經12年,1980年動工興建,1991年12月16日通車典禮(履勘尚未通過),1992年1月12日正式營運。
Thumbnail
  為響應五一勞動節,原定今日回台中的車票,也因疫情升溫退票了(免手續費)。身為臺鐵的「老乘客」,與臺鐵的回憶最早可溯及幼稚園時的戶外教學,老師帶著全班買票搭車。而臺鐵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則是到高中時期,因當時周五都會和同學到廟東晚自習,晚自習後便會一同走至車站搭車,印象中晚上9點多的區間
Thumbnail
說到日本時代臺灣的交通工具,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火車」吧? 不過大家可能沒想到,日本時代的臺灣還有另一種盛行的鐵路設施──輕便鐵道。由於輕便鐵道是透過人力前進,亦被稱為「手押臺車」。
Thumbnail
正好看的見火車駛過田野,有時是區間車,有時是普悠瑪、自強號、莒光號...,後來我也常停留於那間青旅,坐在房間的窗邊,看著火車,也聽著火車,還不敢自稱鐵道迷,頂多是身為時常東漂的旅人對於那開往花東的列車有所迷戀罷了。
Thumbnail
你喜歡搭火車嗎?當你想到火車,會回想起什麼樣的回憶呢?是和一群朋友出遊時一邊欣賞窗外風景,一邊大聊特聊的輕鬆愉快?是準備到另外一個城市出差前重複檢查手中資料的緊張感?還是農曆過年返鄉,即將見到許久未見的家人親戚時內心的期待或不安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023年底獨自進電影院看了 蕭菊貞 導演歷經6年拍攝的《南方,寂寞鐵道》,她記錄了隨著車站改建和鐵路電氣化,現今已漸漸不復存在的珍貴內容和影像,更是台灣第一部深入鐵道員故事和細膩記錄下紀錄片拍攝過程的電影。我邊看眼淚邊流滿臉頰,除了內心深深被觸動,那時有個期待,如果能跟家人實際走訪一次,一起感受現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一部復古溫馨的年代劇,從寧陽開往哈城的蒸汽火車,承載的是一車的人生百態,熙攘的人群見證了從蒸汽車到電力車,再到動車高鐵,以及改革的經濟發展。其中白敬亭與丁勇岱的師徒之情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兩人從互看不順眼到患難相惜,跟著爺倆一起打擊犯罪,扶助人民,參與大院的熱鬧,日常互懟更是逗得我合不攏嘴。
Thumbnail
2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鐵道旅行及記憶的書,無論是出遊的隨筆小記,或是最真摯的攝影紀錄,都能讓您從中窺見台灣鐵道與人民共同交織而成的旅途。 我們邀請您在乍暖還寒的季節裡,閱讀大大小小不同的鐵路旅遊記憶,更重要的是,回憶先前每一次搭著列車出遊的珍貴時光。或許,這次您也能再乘著火車出發。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談論南迴鐵路前,先讓我們認識關於南迴鐵路的十大冷知識: 1. 共98.2公里,西起枋寮車站,東至台東車站。 2. 共14站(含起訖車站、2個號誌站)。 3. 歷經12年,1980年動工興建,1991年12月16日通車典禮(履勘尚未通過),1992年1月12日正式營運。
Thumbnail
  為響應五一勞動節,原定今日回台中的車票,也因疫情升溫退票了(免手續費)。身為臺鐵的「老乘客」,與臺鐵的回憶最早可溯及幼稚園時的戶外教學,老師帶著全班買票搭車。而臺鐵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則是到高中時期,因當時周五都會和同學到廟東晚自習,晚自習後便會一同走至車站搭車,印象中晚上9點多的區間
Thumbnail
說到日本時代臺灣的交通工具,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火車」吧? 不過大家可能沒想到,日本時代的臺灣還有另一種盛行的鐵路設施──輕便鐵道。由於輕便鐵道是透過人力前進,亦被稱為「手押臺車」。
Thumbnail
正好看的見火車駛過田野,有時是區間車,有時是普悠瑪、自強號、莒光號...,後來我也常停留於那間青旅,坐在房間的窗邊,看著火車,也聽著火車,還不敢自稱鐵道迷,頂多是身為時常東漂的旅人對於那開往花東的列車有所迷戀罷了。
Thumbnail
你喜歡搭火車嗎?當你想到火車,會回想起什麼樣的回憶呢?是和一群朋友出遊時一邊欣賞窗外風景,一邊大聊特聊的輕鬆愉快?是準備到另外一個城市出差前重複檢查手中資料的緊張感?還是農曆過年返鄉,即將見到許久未見的家人親戚時內心的期待或不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