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明日產業,改變今日世界-打造生醫界的Berkshire控股公司 -晟德大藥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l 前言

晟德大藥廠為台灣最大最具規模的內服液劑、水劑(藥水)藥廠,為何會發現到這家公司呢? 原因是從去年冬天到現在,每一波感冒流行時,看到大小醫院診所所開出的藥水,八九不離十都是這家藥廠所生產製造的,而且詢問過幾間診所的醫師,尤其幼童的藥水效果皆以晟德生產的藥水效果最佳,醫生皆稱之為原廠藥水(雖然其他藥廠如寶齡富錦等也都有生產相似成分之水劑,但醫生們還是較偏愛使用原廠藥水)。
再深入了解一下這間公司的發展歷史,瞭解到自林榮錦董事長1998年接手管理晟德後,重新定位公司的競爭優勢,砍去多餘藥證,專注於水劑研發、生產,並成功帶領晟德轉型為台灣第一大內服液劑藥廠;而在2022年後疫情時代,林董事長更在董事會上宣布辭去董事長一職,將專注於協助公司轉型為生醫界的大控股公司,透過策略投資,積極尋找海內外值得併購投資對象,落實集團策略願景,預計在「2025年孵育7~8家生技獨角獸(指市值達10億美元或300億新台幣的公司)」,此外,在既有子公司的架構下,透過集團資源,公司也不斷深化其新藥研發與運用AI製藥能力,在多元布局策略同步進行下,期待在未來幾年內集團將又再一次華麗的轉型成功。

l 公司簡介

晟德大藥廠創立於1959年,前身為正氏藥廠有限公司,1996年更為現名,早期公司就像其他中小型藥廠,生產各式各樣的藥劑,為一般全劑型之藥廠。林榮錦董事長自1998年接手管理晟德後,重新定位晟德的競爭優勢並以內服液劑專業製造核心,透過先進的技術平台架構、專業處方研究以及處方設計分析等能力,研發多元化的液劑系列產品,成功帶領晟德轉型為台灣第一大專業內服液劑藥廠,且自2008年起晟德水劑產品在台灣市佔率已突破70%。
晟德在林榮錦董事制定差異化的成長策略下,不僅優化水劑產品組合並投身精神、神經科用藥領域,更轉型成為「生技工業銀行」,配合當時政府的生技政策,持續運用集團資源與精準的投資眼光,逐步打造亞太最專業的生技育成平台。
公司在2002年12月登錄興櫃,且2003年10月成功轉上櫃;為實現轉型為大控股公司的願景,公司在2021年合併原有子公司玉晟生技、玉晟管顧,正式轉型為「專業生技投控」布局,成為國內具規模的大型生醫集團。
公司轉型沿革(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法說會)

l 產品及營運內容

公司於法說會提及,在併入子公司玉晟後,正式轉型為「專業生技投控」,成為台灣投資規模最大且最多元的生技醫材集團,未來的營收組合(自2023年起),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水劑事業(這部分的BU未來也可能獨立出來),另一部分為投資控股事業,且會將持股20%以上投資公司損益給認列進來(原先畫分在子公司玉晟裡面),且公司也將持續處分趨於成熟的投資標的,創造源源不絕的現金流,深厚集團投資實力。
集團穩定並持續創造金流的商業模式(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法說會)
  • 內服液劑/水藥事業
生產產品以內服液劑為主,包含糖漿劑、懸液劑、液劑等劑型。藥理分類以上呼吸道治療劑例如鎮咳、袪痰、氣喘用藥、流鼻水緩解為主要發展用藥,另外,解熱鎮痛劑、腸胃道用藥亦擁有廣大市場需求;公司也強調其在兒童藥水市場位於持續領先地位。
目前有95張藥品許可證,其中內服液劑有85 張、錠劑、膠囊、懸液用粉劑共10 張藥品許可證。
水劑事業邁入成熟期,但整體仍穩定增長(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法說會)
  • 投資控股事業
近年來晟德攜手旗下子公司玉晟投資,積極轉型為生醫界的控股公司,原本的董事長林榮錦先生更於2022年底決定辭去董座的職位,全力攻海內外市場,除協助調整已投資公司的體質之外,更預計收購歐洲三3~4家公司,全力打造新的晟德艦隊(主要以創新生物藥、細胞與基因治療(CGT)及核酸藥物(RNA)等新一代創新療法進行投資及研發),期望到2025年讓控股公司旗下至少有8家公司達到市值300億元以上規模。
若以轉投資海內外市值來區分,項目如下:
若以營運項目來分的話,晟德集團重要的投資布局概要如下:
第三次轉型的重要佈局(資料來源:鏡周刊)

l 財務狀況

公司目前市值約311.65億元,股本約60億,淨值32.37元。公司自初期大多以盈餘或資本公積轉增資方式擴充股本,但自2017年起,進入股本成長穩定期,每年除配發股票股利,也部分改配發現金股息,目前資本額已由最初的4000萬擴大至近60億。據公司報告指出,目前高流動資產占資產總值95%;其中現金(NTD$33億)、高流通股權(NTD$212億),整體現金流動性仍佳。
近期重點財務表現如下:
  • 2022年因認列處分澳優乳業股份,加上處理其他投資事業,約回收90億現金。
  • 因轉投資公司股價波動,累計去年(2022)全年稅後虧損5.75億元,合併獲利約1.02億元,每股盈餘累計只剩下0.17元。
  • 2023年Q1水劑事業營收累計3.36億,相較於去年同期,累計YoY成長121.28%,符合公司水劑事業仍穩定成長的說法。
  • 近三季毛利率約維持在50~56%左右,預估Q1應可維持這個水準。
  • 今年度水劑事業仍有擴產計畫,資本支出將小幅增加。

l 成長潛力

  • 穩定金流,提供源源不絕的投資底氣
成長潛力的部分,首先我們可以來檢視一下公司所提到,創造穩定現金流的部分;近年公司已逐漸調節部分轉投資公司的資金進行回收,累計至2022年約回收223億元。集團目前最大的金牛-澳優乳業雖然持股降至8.12%,但每年穩定配息,粗估仍可為公司每年帶來2~3億元的現金流,且公司尚有其他轉投資事業,公司在去年法說會中也有提及,預估未來每年將從投資事業中力拚每年至少20億的現金收益回收。
  • 再生醫療、生物療法,帶動轉投資事業快速成長
另外,在轉投資的領域上,晟德瞄準創新生物藥、細胞與基因治療(CGT)及核酸藥物(RNA)等新一代創新療法,剛好也搭上目前台灣正在審核的「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雙法草案順風車,據國際研究機構調查,全球再生醫療市場將在2027年突破220億美元,其中細胞治療市場占比最大,將達108億美元。
目前細胞治療領域仍以癌症腫瘤治療占多數,但可應用的疾病領域也逐步增多,如利用幹細胞藥品治療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或是用來修復受損的脊髓細胞、肺部細胞等,近來細胞治療的修復功用亦被運用在新冠患者的治療上。公司轉投資的長聖、順藥、東曜與永昕,都在異體細胞治療與ADC藥物深耕許久,若相關法案通過的話,也將帶動整個轉投資事業的快速成長。
除醫療領域外,公司也有少部分資金投入具有未來性的新興產業,如AI人工智能、氫能源、電動車與網路電商;在氫能源中,林榮錦先生在今年初接受訪問時提及,將以550萬歐元(約1.8億台幣)前往挪威投資氫能源工廠,目前待投審會同意,除此之外也在評估投資北歐五國氫能源基金,預計再投1,000~2,000萬美元。整體而言,公司的投資仍具有前瞻性,且具有相當大的潛力與報酬。
集團策略布局及核心投資領域(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法說會)

l 競爭對手

若以再生醫療相關領域的競爭對手,大約有幾個較大的醫療或生技集團。分類如下:
  • 泛敏盛集團:三顧、樂迦再生。主要領域在軟骨細胞層片、纖維母細胞,治療膝蓋。
  • 大江生醫集團:大江基因、和康生技。主要領域在NK自然殺手細胞,治療肺、肝、胃、食道癌等八大種類癌症。
  • 台塑生醫集團:和康生、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主要領域在CIK自體免疫殺手細胞醫療技術,治療肝、肺癌。
  • 訊聯生技集團:訊聯生技、訊聯細胞智藥。主要領域CIK自體免疫殺手細胞醫療技術與脂肪幹細胞,治療癌症與退化型關節炎及難癒合傷口。

l 結論

整體而言,目前公司水藥事業已處在成熟市場,雖在規模經濟下,公司於市場裡仍可維持在領先者的角色,但整體對公司的獲利佔比,在公司轉型成控股公司後將會越來越被稀釋。未來可關注的則是公司在藥物開發、醫療器械及新興生物技術領域上的策略投資事業,晟德集團比起其他生技公司在相關醫藥領域上布局更深、更廣,和台灣與中國的醫藥集團合作頗深,如中國醫藥大學與其集團,中國的加柯思醫藥集團等;若未來幾年,公司能成功孵化(百億元級獨角獸)、輔導其核心的轉投資事業,成功搭上全球再生醫療市場快速成長的順風車,輔以衛星投資事業如AI人工智能、氫能源等,那晟德集團在這次轉型中將可創造出非凡綜效,維持高成長動能。
*本文非投資意見,亦不構成任何投資產品之要約、招攬或建議;筆記內容只作為資料性及一般參考用途,亦無法保證所蒐集之資料的正確性、真實性、即時性、及完整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喜好探討自我成長與產業研究,透過了解產業及公司的成長的興、衰、起、承、轉、合,內化並與其共同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晟德集團最近宣佈轉投資公司授權創新藥,獲得逾3.8億臺幣的首付款。此舉顯示出集團在生技領域的強大實力及競爭力。同時,AiBtl藥業自母集團ABVC獲得治療重度憂鬱症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創新藥授權,顯示出集團的多元策略及增值潛力。
Thumbnail
「台灣諾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褚顯仁董事長,因為2008年全球假肝素事件,深感我國自製自產肝素原料藥的必要性;過去臺灣「肝素原料」仰賴國外進口,被動接受品質堪慮的藥品。褚董為國民健康福祉奮鬥,創立「台灣諾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臺灣第一家肝素原料藥廠,以嚴謹態度把關,提供病患更安全的用藥品質。
Thumbnail
政府的政策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投資有所深化。股市和生物技術企業的營運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要瞭解是否擁有集團式的經營擘劃。本篇文章介紹了生技投資的機會和挑戰,提到了一些建議的投資標的,如臺灣的晟德集團、保瑞藥業、宏碁集團,以及國外的禮來、輝景醫藥、諾和諾德。
Thumbnail
公司介紹 美時過去為台灣的製藥公司,專注於高價位的困難學名藥(PIII)與特殊學名藥(PIV)開發。2014年與艾威群集團結盟後,藉由旗下全球銷售通路打入國外市場。近年轉型為複合式藥廠,除自行開發外,透過品牌收購、合作開發與授權引進新藥等方式多元化產品組合,降低研發新藥風險並且提供穩定現金流,目標
Thumbnail
國統(8936)是水資源工程專業及管材銷售廠,子公司中也有 100% 持股的綜合營造業「建壹營造」,在國家水資源政策利多的環境下,利基顯得獨特。國統是我 2024 的投資重點,希望在根基(2546)以外多找幾隻腳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在台上巿櫃公司有94家,概可區分為製藥(新藥研發及學名藥)、生技應用、智慧健康照護及醫療器械和材料。最令投資巿場有想像空間的應該就是新藥研發及AI智慧醫療,而這二類也正是現在有夢想,而獲利在遠方的企業。
Thumbnail
佑全目前實收資本額4億元,其中生達持股約32%,另一家醫材優盛(4121)(4121)持股約51%,富邦媒momo(8454)(8454)也持有8-9%。 佑全總計143家門市,在國內連鎖藥局中門市店數排名第二,自明年起未來四年,將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展店,目標2026年共展店至300家。 佑全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晟德集團最近宣佈轉投資公司授權創新藥,獲得逾3.8億臺幣的首付款。此舉顯示出集團在生技領域的強大實力及競爭力。同時,AiBtl藥業自母集團ABVC獲得治療重度憂鬱症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創新藥授權,顯示出集團的多元策略及增值潛力。
Thumbnail
「台灣諾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褚顯仁董事長,因為2008年全球假肝素事件,深感我國自製自產肝素原料藥的必要性;過去臺灣「肝素原料」仰賴國外進口,被動接受品質堪慮的藥品。褚董為國民健康福祉奮鬥,創立「台灣諾亞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臺灣第一家肝素原料藥廠,以嚴謹態度把關,提供病患更安全的用藥品質。
Thumbnail
政府的政策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投資有所深化。股市和生物技術企業的營運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要瞭解是否擁有集團式的經營擘劃。本篇文章介紹了生技投資的機會和挑戰,提到了一些建議的投資標的,如臺灣的晟德集團、保瑞藥業、宏碁集團,以及國外的禮來、輝景醫藥、諾和諾德。
Thumbnail
公司介紹 美時過去為台灣的製藥公司,專注於高價位的困難學名藥(PIII)與特殊學名藥(PIV)開發。2014年與艾威群集團結盟後,藉由旗下全球銷售通路打入國外市場。近年轉型為複合式藥廠,除自行開發外,透過品牌收購、合作開發與授權引進新藥等方式多元化產品組合,降低研發新藥風險並且提供穩定現金流,目標
Thumbnail
國統(8936)是水資源工程專業及管材銷售廠,子公司中也有 100% 持股的綜合營造業「建壹營造」,在國家水資源政策利多的環境下,利基顯得獨特。國統是我 2024 的投資重點,希望在根基(2546)以外多找幾隻腳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在台上巿櫃公司有94家,概可區分為製藥(新藥研發及學名藥)、生技應用、智慧健康照護及醫療器械和材料。最令投資巿場有想像空間的應該就是新藥研發及AI智慧醫療,而這二類也正是現在有夢想,而獲利在遠方的企業。
Thumbnail
佑全目前實收資本額4億元,其中生達持股約32%,另一家醫材優盛(4121)(4121)持股約51%,富邦媒momo(8454)(8454)也持有8-9%。 佑全總計143家門市,在國內連鎖藥局中門市店數排名第二,自明年起未來四年,將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展店,目標2026年共展店至300家。 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