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平靜愈有生產力》:多接觸類比世界,讓平靜成為一切生活的力量

2023/07/0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感謝六月時參加愛瑞克(愛大)的抽書活動,幸運地能抽中這本書,當時看到這本書介紹的內容,讓我心生興趣,好奇著最愛研究生產力的作者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竟然也會遇到瓶頸?!
他是如何從中面對幾乎是現代一般人的所容易發生的過勞與焦慮,從平靜中體會到生產力的力量,而這不正是我所需要的嗎?
於是,我踴躍地參加抽書活動,謝謝愛大抽中了我,讓我有幸拜讀了這一本書,當然也一定要將心得生出來,以回報這本書的用意。
我深信一本書正是因為有緣分才會來到你身邊,我也跟著書中的建議,在忙碌生活裡試著慢下來,減少數位世界的刺激,多接觸類比世界,在前些日子裡刻意不用手機,感受生活周遭,內心也跟著平靜許多。

關於作者﹕

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 是一名對生產力相關主題發表過數百篇文章的作家與講師,其最著名的暢銷書《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極度專注力》相信喜愛閱讀的朋友們一定都不陌生,而這本《愈平靜愈有生產力》則是他今年的最新力作。
這本新書之所以會產生的來由,其實是源自於作者克里斯.貝利在百人演講前突然焦慮症發作,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陷入過勞和焦慮,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需要,他把自己當實驗對象,從原本撰寫生產力的主題轉而研究平靜相關的科學研究,
從平靜的身心狀態逐漸找回平衡的生活,並從中體會到平靜帶來的力量,告訴讀者們與其像他之前一樣盲目地追求生產力,不如試著慢下來,感受平靜,享受生活,你也會跟他一樣發現「愈平靜愈有生產力」。

生產力的來源是因為「成就思維」的心態

「成就思維指的是,促使我們不斷追求更多成就的特定態度和信仰。」
我們知道時間是稀缺的資源,於是總是想利用寶貴的時間去做最重要的事,我們誤以為這就是生產力良好的表現,這同時也符合經濟學家所謂的時間的「機會成本」,假設我們沒有利用每一分鐘高效率地完成重要的事,就會質疑自己,這種心態就是成就思維
我們總認為有成就就會得到認可,感到快樂,受人羨慕,於是便盡可能地在自己工作領域範圍不斷地追求生產力,以為生產力愈多愈好,導致了「貪多心態」,多還要更多,好還要更好,逐漸攀多的心態使自己陷入過勞、焦慮甚至憂鬱而不自知。
作者提醒我們,生產力不是唯一的目標,生產力反而是手段,讓自己的內心平靜,將自己的身心照顧好,反而才能帶來更高的生產力。

生產力應設定界線,成就思維應設定有限目標

你是否曾想過一昧地追求生產力,最後會變得如何?
試想一下,有一個五公升的空水桶,你不斷地為它注入水,最終的情況是什麼?
是不是會滿溢出來呢?若此時不加以關掉水龍頭,不為水桶設立界線,亦即你打算裝幾公升的水停止,是否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一顆氣球不斷地為它注入氣體,沒有設立界線(你想要多大,並且是汽球可以承受的範圍),直到瀕臨臨界點時,必然會爆破吧﹗
生產力和成就思維也是如此,若沒有為生產力和成就思維設立界線,可能瀕臨到自己身心的極限,而產生總總身心的疾病真的得不償失。
若沒有健康的身體,平靜的心靈當支柱,再多的生產力和成就又有何意義?
這不禁也點醒著我們,是否應不時回望、對焦自己追求這些成就的背後,有無與原先的價值觀相同,哪些方向偏了方向?如何調整?也是人生重要的課題。

過勞的三大特徵﹕

你會不會覺得做任何事都身心費力,讓你感到筋疲力竭?
你會不會看任何人事物都看不順眼,憤世嫉俗?
你會不會做任何事都意興闌珊,進度慢,導致缺乏生產力?
如果都沒有,恭喜你是個身心平衡,懂得照顧自己的快樂者;
如果中一兩項就需要稍微留意自身的狀態;
如果全中,拜託﹗一定要好好正視這個問題﹗
過勞是慢性壓力造成的,看看這本書提供的建議和詳細的科學研究,或者實作一下等會兒分享的書中小撇步,相信多少對現狀過勞的人有幫助。
生活中其實存在著許多潛藏的慢性壓力,如果未加覺察與發現,自己的內心狀態也可能受到影響。
千萬不要輕忽慢性壓力帶來的傷害,長期下來就會導致過勞,若你能消除愈多慢性壓力,就愈能戰勝過勞,逐漸找回平靜,生產力也自然會回籠。

戒斷刺激,選擇類比世界

除了過勞值得注意外,與平靜截然相反的便是焦慮,焦慮與過勞也息息相關。
現代人焦慮的兩大來源是﹕「貪多心態」以及容易成為「超正常刺激」的受害者。
「我們天生就喜歡享受某些事物,一但這些事物經過精密加工處理、被過度誇大,就會變成所謂的超正常刺激。」
而超正常刺激,我覺得最容易讓人理解與感受的就是使用手機,尤其是社群媒體設計的獎賞按鈕,會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讓人逐漸上癮。
關於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與催產素,這裡暫且略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本書或者做更進一步的探討。
在數位世界裡,手機的危害的確是不容小覷,書裡面探討地與我之前閱讀過的一本書《拯救手機腦》,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也值得用來警惕自己對數位世界的使用方式。
而所有能幫助我們找回平靜的行為習慣都存在同一個地方﹕類比世界。
類比世界與數位世界是相反的,當我們在類比世界花愈多時間,在數位世界花愈少時間,內心就會愈平靜,在類比世界時最能放鬆,而這符合古老大腦的天性。
類比世界的活動像是﹕寫字、畫畫、冥想、洗澡、睡覺。
也有界於類比與數位世界之間的,像是閱讀、管理金錢、和朋友聊天。
在類比世界找到想做的事,然後放慢速度,用心品味,專注當下、享受當下,如此便能逐漸找回平靜,同時也提升了生產力啦﹗

平靜的小撇步

  • 設定生產力時間,專心一志﹕了解一下自己每天需要多少生產力時間,在生產力時間內專心工作,不受任何人事物的打擾,若真的有突然想起但等下可做的事,就先在另一張紙上寫下稍後工作清單,以提醒自己處理。
  • 生產力時間結束時,一定要放下手邊的工作﹕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前進,為了生產力的延續,請放下手邊工作吧﹗
  • 盡量限制自己在兩種模式間轉換﹕一旦轉換另一種模式,重新啟動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
  • 建立成就清單﹕看看自己完成了多少事,走了多遠的路,記錄自己輝煌的成就以提升信心與下次的行動力。
  • 留意多巴胺驅動的壓力來源再度悄悄滲透你的生活﹕覺察很重要,不要掉入社群媒體的陷阱。
  • 替成就思維設定目標,在達成目標的過程全心投入﹕設定好你想要用多少時間達成那些成就,量力而為,重點是全心投入。
冥想、多花時間和朋友相處、運動、減少咖啡因攝取、飲食均衡、睡眠充足,以上皆是幫助你找回平靜和生產力的方法,看似簡單的老生常談之方法,又有誰能真正確實做到呢?
找回平靜其實不難,端看願不願行動而已。
放慢步調,好好品味生活吧﹗
《愈平靜愈有生產力》將這本好書推薦給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