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長輩;「見己其心」便知德本俱足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對待長輩;「見己其心」便知德本俱足否?

對待長輩;「見己其心」便知德本俱足否?

對待長輩;「見己其心」便知德本俱足否?

佛說:通達任何世界,需二種條件擇其一:「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業力是向下沉淪、威神是遍共通達。

何謂「業力」:
作用於「功」謂之善業。(五戒十善)
作用於「毒」謂之惡業。(五毒五欲)
世間業力牽引無外乎四種類型:
討債、還債、報怨、報恩~~。講究因緣果報。

何謂「威神」:
究竟極樂通達亦有四種類型:
善根、福德、因緣、授記~~。講究功德莊嚴。
其作用在於「功」:
以清淨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此為俱足德本。從何而得知:《三皈依!》
南無本師阿彌陀三藐三佛陀!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以對待長輩「見己其心」;知德本俱足否?俗話說:(養兒防老;積穀防飢)?這些都是中國人未雨綢繆的心態,這便是因緣果報(種瓜得瓜)之理。然而;時代的變遷,為求生存下去;對現階段的年輕人來說,就已經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閔俗話又說:
(生食都不夠;那有通曝乾)!
更何況現代的社會;一切都以「利」字當頭,有誰還管的上(三綱五常)?這是現代人的可悲。一切都成了顛倒世界,要將這句俗語反過來說:(養老防兒)。努力一生,為家為子,進入到退休的年紀,還得防止兒孫的不孝?德本何在?
1-謀害家中的老人,詐領保險金?
2-謀害家中的老人,奪取家產?
3-謀害家中的老人,對外擔保//借貸?~~~太多惡行,不勝枚舉。
現代的社會,聽到「啃老族」,年輕人好像習以為常,如此沒有道德良知的社會?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呢?!

古有一則「一箱石頭,換取養老」的故事:
有一老人,生有三子,但各個孩子皆是利慾薰心,其媳婦也都貪財重利,老人一日搬出一大箱子,要三個孩子來搬動這一大箱子,奇重無比。老人再說:這裡面的金子,就留給我百年之後,哪一位孩子孝順,就由哪一位孩子做主分配,於是,在此期間,各個孩子媳婦孝順無比,老人往生後,三個孩子打開箱子一看,全是石頭,唯留有一書:
孩子不如石子,石子養了老子,
老子離世送子,石子勝過孩子。

世間業力牽引無外乎四種類型:
討債、還債、報怨、報恩~~。講究因緣果報。聽老一輩的常說:遇到了不孝的兒女,這一切都是我們欠孩子們的,趕快把債還完,免得下一輩子還要再跟他們輪迴!對於這種似是而非的心態,真的是我們當這樣子教育下一代的嗎?但!《地藏菩薩本願經》清楚明白地告訴我們:
「如來讚歎品第六」:但當對諸佛菩薩像前,高聲轉讀此經一遍~~~。

有新產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與讀誦此不思議經典,更為念菩薩名,可滿萬遍。「 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報,便得解脫,安樂易養,壽命增長 」。故!
作用於「功」謂之善業。增長自己的五根、五力,便可獲得娑婆世界中的究竟解脫之道。這是佛陀千年以來這樣教會我們的。[信、進、念、定、慧]的提升。

另外;就算生活現實是利益當頭,若有符合以下這兩種條件,也當應順從長輩的關心:薪火相傳,福慧傳家。
其一:長輩有著「薪火相傳」的概念。
若有家產的傳承:
家產:長者只有看守的責任及義務,它並不是你可以揮霍及運用的,只是暫時由你保管而已,並不是屬於你自己所獨得東西,這樣的觀念,是顛覆現代人所想像的思考。何謂(義務)?出勞力而不接受報酬的行為。
如此一代接著一代的傳遞下去!這包含著:家中產業、祖先明訓、神主牌位~~等。讓後世子孫,知道自己是從何而來!?

佛陀的告誡:
未曾生我誰是我,
生我之後我是誰,
來時歡喜去時悲,
合眼朦朧又是誰?

其二:長輩有著「福慧傳家」的概念。
大富大貴由因果,也許自己的祖先、父母親,無法跟你留下一筆很大的資產,一生中都得靠自己的努力。但!若能正確的教導,長輩與我們建立互信、互敬、互諒、互助的生命共同體,以正確的宗教信仰,幫助我們建立善根、福德、因緣俱足,蒙佛授記、護念、加持的家族,成就一切智慧,萬事如意,這便是最寶貴的傳家之寶。

中華傳統的飯桌禮儀:「吃碗內,看碗外」。意思是說,不要捧著自己的飯碗吃,卻老看著;肖想別人面前的菜餚,覺得別人的總是都比較棒。這種羨慕別人比較好的心態,是一種不知足、不滿足於現狀的心理!更要不得的是「貪」得無厭!這是一切萬惡的根源。在家中的資產內,父母並未生亡,卻自我擅自主張,例如:房子是大哥的、定期存款是二弟的、土地又該如何分配~~等?周潤發有一部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說:天地萬物,朕賜給你,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這叫(規矩)。過去的;就不要再胡思亂想?佛弟子當勇敢的面對,精進努力!

佛陀的教育是可以很歡樂的、很清廉的、很貼近眾生的,以現代的人來說就是「接地氣」。
在這世俗間的破銅爛鐵中,
去尋找出自己偉大的夢想。
能夠恭敬真誠的親近長輩,
就能相同的親近阿彌陀佛。
佛弟子,觀己其心;植眾德本,一切就從日常生活對待長輩的恭敬真誠開始做起吧。

佛陀為我們請轉法輪,佛弟子應要時時溫故知新!彌陀正法是先生所述,但是!你們所聽到的;都是你們自己的故事!諸大同修:聽聞正法要經常的憶苦思甜,若自已能法喜充滿,自我得利,當應快快接引家人、好友一起來(妙行先生方格子文章)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常隨佛學,請轉法輪,雨露均霑,究竟圓滿,同升極樂!如是罪垢眾生而為說法!同修們:切莫流逝了,這莫大“見聞受持”的機緣啊!同修們要跟緊了。
(願):佛菩薩,天龍護法,為今天到場的諸大同修,護念加持!
(望):同修們善根福德因緣俱足!但精進,莫放逸,直至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免除五濁惡世,無明,無常的種種煩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本師阿彌陀佛(十念)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再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妙行先生
祝褔:福慧增長!萬事如意!究竟圓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妙行先生
222會員
96內容數
佛陀千年以來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歡迎進入到(妙行先生),祝福:性德圓滿,萬事如意!www.miau-sin.blogspot.com(先生不受匯款;請勿受騙上當)
妙行先生的其他內容
2023/07/30
修行的考驗?就在有情無情的水火之間!小心;別在最後的一刻「破功」? 古德云: 真道真考古難移, 有情無情試根基, 美玉經琢方成器, 堅志才能步雲梯。 眾生生存於娑婆世界,難免人情世故!如何做到如:泥水匠粉光牆壁時,閔語諺:「抹壁;雙面光」!而不至於落得:「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Thumbnail
2023/07/30
修行的考驗?就在有情無情的水火之間!小心;別在最後的一刻「破功」? 古德云: 真道真考古難移, 有情無情試根基, 美玉經琢方成器, 堅志才能步雲梯。 眾生生存於娑婆世界,難免人情世故!如何做到如:泥水匠粉光牆壁時,閔語諺:「抹壁;雙面光」!而不至於落得:「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Thumbnail
2023/07/27
現代人有現代的修行方式!? 有人認為是「時勢造英雄」,更有人認為是「英雄造時勢」,在這個混沌的時勢之中,無論是蘇秦、張儀、諸葛亮、周瑜~~這些歷史上耳熟能詳的人物,也許都能創造一時的興勝!?但!終將塵歸塵;土歸土?歷史清楚的告訴我們,長江後浪推前浪,只是無始劫的輪迴而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何談
Thumbnail
2023/07/27
現代人有現代的修行方式!? 有人認為是「時勢造英雄」,更有人認為是「英雄造時勢」,在這個混沌的時勢之中,無論是蘇秦、張儀、諸葛亮、周瑜~~這些歷史上耳熟能詳的人物,也許都能創造一時的興勝!?但!終將塵歸塵;土歸土?歷史清楚的告訴我們,長江後浪推前浪,只是無始劫的輪迴而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何談
Thumbnail
2023/07/24
莫名的[醫生緣]?! 世間人各個吃五穀雜糧,難免都會傷風病寒,「生病」是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的!所謂八苦(眾生平等): 諸苦之中,病苦為深; 作福之中,省病為最。 人一旦生病了,最重達至生活無法自理、失能、失智、失去生活最起碼的個人尊嚴?人生的習題;並非臨終時才做;回顧一生時: 道謝、道愛、道
Thumbnail
2023/07/24
莫名的[醫生緣]?! 世間人各個吃五穀雜糧,難免都會傷風病寒,「生病」是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的!所謂八苦(眾生平等): 諸苦之中,病苦為深; 作福之中,省病為最。 人一旦生病了,最重達至生活無法自理、失能、失智、失去生活最起碼的個人尊嚴?人生的習題;並非臨終時才做;回顧一生時: 道謝、道愛、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
Thumbnail
不是年輕人不要聽?家中長輩就不要講! ^年輕人總說^:家中長輩難相處,老人家的說話古板、偏激、愛發牢騷提當年~~~? ^長輩們總說^:你是我的孩子,父母不會害你們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年輕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同修們: 別讓甜蜜成為家人沉重的負擔? 讓自己成為家中的福氣!
Thumbnail
不是年輕人不要聽?家中長輩就不要講! ^年輕人總說^:家中長輩難相處,老人家的說話古板、偏激、愛發牢騷提當年~~~? ^長輩們總說^:你是我的孩子,父母不會害你們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年輕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同修們: 別讓甜蜜成為家人沉重的負擔? 讓自己成為家中的福氣!
Thumbnail
對待長輩;「見己其心」便知德本俱足否? 佛說:通達任何世界,需二種條件擇其一:「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業力是向下沉淪、威神是遍共通達。 何謂「業力」: 作用於「功」謂之善業。(五戒十善) 作用於「毒」謂之惡業。(五毒五欲) 世間業力牽引無外乎四種類型: 討債、還債、報怨、報恩
Thumbnail
對待長輩;「見己其心」便知德本俱足否? 佛說:通達任何世界,需二種條件擇其一:「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業力是向下沉淪、威神是遍共通達。 何謂「業力」: 作用於「功」謂之善業。(五戒十善) 作用於「毒」謂之惡業。(五毒五欲) 世間業力牽引無外乎四種類型: 討債、還債、報怨、報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每年正月初一,家鄉的習俗是要去上墳祭祖,給祖先拜年。大年初一清早,我也跟著家族長輩們來到祖先墳前祭拜。家中很多長輩隨俗祭祖多年,大多流於形式,但祭祖最重要的就是對祖先的恭敬心、感恩心,要真心實意、誠懇地慎終追遠,而不是做表相。而祖先最看重的是家和萬事興,子孝孫賢、一家和樂祖先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每年正月初一,家鄉的習俗是要去上墳祭祖,給祖先拜年。大年初一清早,我也跟著家族長輩們來到祖先墳前祭拜。家中很多長輩隨俗祭祖多年,大多流於形式,但祭祖最重要的就是對祖先的恭敬心、感恩心,要真心實意、誠懇地慎終追遠,而不是做表相。而祖先最看重的是家和萬事興,子孝孫賢、一家和樂祖先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功德,是心性與品德的提升;福德,是自己誦經或捐錢救濟鰥寡孤獨,是利益眾生。」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年長者,要專唸『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唸唸不間斷,唸到一心不亂,可於每晚睡前將當日所持誦的佛號迴向淨土。」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功德,是心性與品德的提升;福德,是自己誦經或捐錢救濟鰥寡孤獨,是利益眾生。」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年長者,要專唸『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唸唸不間斷,唸到一心不亂,可於每晚睡前將當日所持誦的佛號迴向淨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這三年當中,我們勤做善事,也常傳遞佛法,寫分享文,我想祖德應該有無形之中累積了一些,我又再一次請示,需不需要補祖德?開示:「需要的。」阿伯説,還是需要補經文各600部。(這三年來我們的所作所為,只補了一點點。)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這三年當中,我們勤做善事,也常傳遞佛法,寫分享文,我想祖德應該有無形之中累積了一些,我又再一次請示,需不需要補祖德?開示:「需要的。」阿伯説,還是需要補經文各600部。(這三年來我們的所作所為,只補了一點點。)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兒女教育・教導之徑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須知欲子女賢善,非積德積功、利人利物不可。且勿謂我無錢財,不能積德利人。須知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遇父言慈、遇子言孝、遇兄言友、遇弟言恭,凡遇一切人,令各盡己職。
Thumbnail
兒女教育・教導之徑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須知欲子女賢善,非積德積功、利人利物不可。且勿謂我無錢財,不能積德利人。須知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遇父言慈、遇子言孝、遇兄言友、遇弟言恭,凡遇一切人,令各盡己職。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雖然是舊文,但值得再次品味文章所述內涵,後學整整讀了三遍,還是很感動!一個15歲的小傢伙都懂的道理,其父為之激動與驕傲,讓我羨慕。以下引用自網路文章: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厚德載物。」—《周易》 有人說:「老師,你講的我不相信。」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雖然是舊文,但值得再次品味文章所述內涵,後學整整讀了三遍,還是很感動!一個15歲的小傢伙都懂的道理,其父為之激動與驕傲,讓我羨慕。以下引用自網路文章: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厚德載物。」—《周易》 有人說:「老師,你講的我不相信。」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修清淨心、不動心,每個念頭都要作光明想;心思要清淨,若是雜思多,起惡念,就會跟外道相應。」   「佛菩薩的考驗,是評估你的定力、不動心與清淨心的層次到哪裡。」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修清淨心、不動心,每個念頭都要作光明想;心思要清淨,若是雜思多,起惡念,就會跟外道相應。」   「佛菩薩的考驗,是評估你的定力、不動心與清淨心的層次到哪裡。」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福報享盡後就是逐漸沒落,每個人都一樣。」   「一家人不是討債就是還債,不是報恩就是報仇,消完業障後補善緣,對方心性才會改變;對方心念轉變了才會改變對方對自己的印象,進而改變雙方的關系,由惡轉善,由疏離轉親密。」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福報享盡後就是逐漸沒落,每個人都一樣。」   「一家人不是討債就是還債,不是報恩就是報仇,消完業障後補善緣,對方心性才會改變;對方心念轉變了才會改變對方對自己的印象,進而改變雙方的關系,由惡轉善,由疏離轉親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