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內勤股市全紀錄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2018退伍

2019進入現在公司上班,當初在選擇公司的時候就考慮過未來的路了,想法是既然沒有去當年薪百萬爆肝工程師,那就選一間穩定的老牌傳產進去,薪水全部投入股市。現在公司是上市前500強企業,當初2008金融風暴我們單位沒裁員也沒休無薪假,算是符合計畫。

決定寫這系列文章是受到蠻多人影響,當初高中就有在讀理財書籍,後來上了大學接觸到PTT股版,再後面是看YOUTUBE,現在(2023)總算覺得應該開始找出自己的路了,用方格子替自己記錄一下。

一開始開證券戶才18歲,那時也沒什麼錢,所以主要是定期定額每個月1000第一金,後面大學顧著玩也中斷了,當初大二還大三有開始看K線圖,跟室友借錢買了一張2105,結果畢業後就算他的,聽他說擺到現在還沒賣......。畢業以後去當兵也沒什麼錢,所以我就從開始工作說起吧。

我上班地點離家裡騎車15分鐘,所以可以省房租,剛入職一個月大概3萬出頭而已,那時是強制自己存1萬5,但一開始是想說要存股為主,買了什麼我也都忘記了,那時有兩個帳戶,一個是18歲開的元富,一個是進公司開的國泰,然後因為以前大學就在元富定期定額,所以主要還是在元富進出,直到2022我才打算全部轉到國泰,所以抱歉無法附什麼紀錄。

2019年總投入資金大概20萬,2020股息收益紀錄如下

沒有買賣紀錄,只有股息

沒有買賣紀錄,只有股息

2020年總投入資金40萬,2021股息收益紀錄如下

年興就聽PTT陳爸推薦的,華夏讓我在2021賺蠻多

年興就聽PTT陳爸推薦的,華夏讓我在2021賺蠻多

2021總投入資金88萬,2022股息收益紀錄如下

中間有做幾次價差,華夏我在2020/3 那波一直撿

中間有做幾次價差,華夏我在2020/3 那波一直撿

可能有些讀者會發現,只投入88萬為什麼股息有14萬,主要是華夏帶來的獲利,當初2020/3 疫情股市大跌,我一樣繼續買,華夏(1305)最低有撿到14塊,但後來跌到11塊我就沒子彈了,反正這波讓我大概賺了40萬,所以領息前後總資金已經成長到120萬左右。

2022算變化比較大的一年,一個是我改成全部使用國泰證券,一個是我信貸100萬,到寫文當下利率是2.7%,目前剛轉貸到LINE Bank,利率是2.6%(一段浮動式)。一個是我開了質押貸款70萬,利率是2.1%(固定式),寫文當下準備要續約,目前額度是120萬(2.35%,浮動式)。另一方面就是我開了期貨戶,放了30萬,想試做台指期,結局是虧損15萬

2022年底為止,總共投入315萬,這幾年總共的損益記錄我會放在下一篇,這是第一篇,算是給個背景交代,從2023年開始會有完整股息紀錄跟交易紀錄,但也只能等年底po了,等年底原因是我都年底跟大盤做個報酬率比較。目前發文打算有進出場想法跟行動就做紀錄。

4會員
21內容數
2019進入職場,目前領47K,投資理財實測中,看是否能提早退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鴻海-傳產代工起家的科技巨獸定存股✨✨股神巴菲特說過:我們應集中關注將要發生什麼,而不是什麼時候發生。(We should focus on what’s going on, not when did it happen) 社團純屬個人操作與看法,不代表任何買賣建議,僅供參考,盈利自負 鴻海(2317) 已是接近6.5兆元的集團帝國
Thumbnail
avatar
台股籌碼戰-金庸
2023-05-21
傳產轉型議題【轉念,轉變,再來談轉型】 數位轉型一直是傳統產業的熱門議題,然而要成功實現數位轉型卻非易事。作為一位成功的蔬果電商顧問,我深刻體會到數位轉型所需要的「轉念、轉變、再來談轉型」。 首先需要「轉念」,也就是轉變思維,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許多傳統產業在開始進行數位轉型之前,都需要克服傳統思維的阻礙,接受新的概念和方式。例如,對於水
avatar
Deron(阿仁)
2023-04-08
傳產的悲歌今天不曉得怎麼搞得,臨時起意地聯絡了許久未聯絡的前公司高層。 七年了,離開公司也七年了,公司的狀況似乎沒有得到任何改善。 自己也跟彬太太說:「當初離開真的是對的!」
Thumbnail
avatar
彬先生 (Mr. Bin)
2022-09-09
從傳產到新創,旅遊業再定義 疫情下的爆款學(4)旅遊業在國境封閉、人心不安的此時,也彷彿成為帶給人們希望的療癒力量,當旅遊業成為療癒產業,又可以有怎麼樣的角色發揮?吉光旅遊、多扶假期、THE STUDIO、勤美學帶來各自的答案。(more)
Thumbnail
avatar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1-12
Apple:下一個娛樂內容大帝國、與傳產影視產業的再衝擊/詹太太2019年的Apple新產品發表會,是我看過娛樂性最強、發表節奏最快、甚至連重點畫線與產品規格都來不及抄筆記的一場。但它足以給你留下一個印象:Apple的「內容產業一條龍」已經佈建得非常完整。
Thumbnail
avatar
吐納商業評論
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