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古代唐太宗的官方畫象

古代唐太宗的官方畫象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政要》評其「亙古而來,未之有也」,《新唐書》讚嘆「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任君主,但論者認為,太宗策動父親李淵叛隋自立,繼而策動政變登基,他才是真正的唐朝建國者。唐太宗在位廿三年,開創了貞觀之治,是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從民族角度,太宗的父系屬於漢族,母系有胡族背景,祖母是鮮卑獨孤氏,母親是鮮卑竇氏。胡漢通婚是南北朝以降的普遍社會現象,獨孤氏和竇氏又是漢化胡族,對他們來說,婚姻是家族的政治結盟,相信比民族融和的考慮來得實際。或說,太宗的開明跟他的胡族背景相關,但這種說法難以客觀量度。

從倫理角度,太宗推翻了表叔隋煬帝,更有弒父之嫌。唐初,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殺親兄建成及親弟元吉,並迫父親李淵退位。或說,這是兄弟所迫,政治現實的需要,為太宗的冷酷手段開脫。或說,太宗的污點成為鞭策他的動力,以證明奪位的合理性。這些觀點難以定斷,更是不必要的思維,太宗是偉大君主,不是聖潔神人,何須因他的成就而嘗試抹掉他的污點。

唐代長安宮殿的復原模型(網上圖片), 大臣從南面進宮, 宗室從北面進宮, 玄武門就在宮殿北面。

唐代長安宮殿的復原模型(網上圖片), 大臣從南面進宮, 宗室從北面進宮, 玄武門就在宮殿北面。

唐太宗的功績,可以從兩方面分析,一是改革制度,二是用人之道。本文只簡介太宗的制度改革,另文評述其用人之道。

承隋朝的五省六曹制,唐太宗設立三省六部,由中書負責草擬詔令,由門下負責審核詔令,由尚書負責執行政令。三省各司其職,共同擔當宰相的角色,既彼此合作,又互相制衡。尚書以下設立吏、戶、禮、兵、刑、兵六部,按部就班,推動相關的行政實務。

唐太宗又優化三省的運作,設立政事堂,它不是部門,而是中書門下長官聯席會議的地方。政事堂的設立,一則提升中書與門下的議政效率,避免中書的封駁而耽誤政務。二則領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頭的官員可以出席會議。由於太宗即位前擔任尚書令,尚書令因避諱而懸空,領有以上銜頭者,即尚書副長官左右僕射也可以參與會議,達集思廣益之效。

承隋朝的州縣二級制,唐太宗加以優化。唐太宗把全國分為十個監察區,稱為「道」,非正式官署,不定期進行巡察。太宗又曾任命黜陟大使,評核地方官員的表現。州的長官為刺史,太宗又把刺史的名字及功過寫於屏風上,作為獎懲的依據。以上三項措施,有助提升地方行政水平,加強對地方吏治的監察。

承隋朝的科舉制,唐太宗加以擴充,逐步成為主流選官途徑。考試科目中,以明經科及進士科最受歡迎。明經偏重經義的記誦,成為世家大族延續權位的途徑。進士偏重策論的寫作,成為平民的入仕途徑。雖然科舉助長中唐以後的黨爭,但從另一角度,科舉成功提拔平民,日後甚至有抗衡世族的能力。

承隋朝的均田與租庸調制,唐太宗加以推廣。其實兩制早於北魏施行,旨在鼓勵善用荒田,但太宗有系統地推行全國。均田有為民制產的目的,以男丁授田百畝為基本原則,租庸調達到輕徭薄賦的效果,向百姓徵收田賦、力役及土貢,貞觀年間的四十稅一,更被視為歷史上最低稅率的時期。太宗的田制與稅制,依靠完備的戶籍,收取實物,並不靈活,但切合時弊,讓社會經濟從隋末動亂中恢復過來。

或說,唐太宗的所謂功績,不過是承繼隋朝的結果,沒有創建,但制度不是追求創意,更重要的,是否切合時代需要,是否發揮功效。在隋文帝建立的基礎上,唐太宗加以調節,讓制度在當世發揮效益。《資治通鑑》評論貞觀之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即使言過其實,但不但反映了貞觀的盛世形象,也反映了百姓分享盛世的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i Shing的沙龍
23會員
89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Wai Sh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9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Thumbnail
2024/08/29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Thumbnail
2024/08/16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
Thumbnail
2024/08/16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
Thumbnail
2024/08/07
元朝,由蒙古族於中原建立的統一政權。由於蒙古族人口有限,面對龐大的中原人口,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維護統治。也由於蒙古族以遊牧文化管治中原的農耕文化,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方便統治。 所謂民族政策,簡單而言,即以民族作為思考政策的單位,針對民族身份而推行具體措施。如香港的家庭傭工大多為菲律賓人,但這不是民
Thumbnail
2024/08/07
元朝,由蒙古族於中原建立的統一政權。由於蒙古族人口有限,面對龐大的中原人口,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維護統治。也由於蒙古族以遊牧文化管治中原的農耕文化,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方便統治。 所謂民族政策,簡單而言,即以民族作為思考政策的單位,針對民族身份而推行具體措施。如香港的家庭傭工大多為菲律賓人,但這不是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東都平,竇夏亡。 隨著李靖南征蕭梁,在這武德四年,李唐實已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但我們都知道,距離唐太宗的貞觀之治,還有五年。 故事,不因天下統一而結束。 叛亂,外敵,政爭,將一步步把這個新興的帝國,推向兄弟鬩牆的最後一幕。
Thumbnail
東都平,竇夏亡。 隨著李靖南征蕭梁,在這武德四年,李唐實已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但我們都知道,距離唐太宗的貞觀之治,還有五年。 故事,不因天下統一而結束。 叛亂,外敵,政爭,將一步步把這個新興的帝國,推向兄弟鬩牆的最後一幕。
Thumbnail
唐太宗能夠建立非凡功業,既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隋朝統一天下,建立了制度,成為唐太宗的藍本,也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太宗的個人政治魄力,尤其展現在其用人之道。制度方面,前文已有所論述,以下是討論太宗個人與盛世的關係。 唐太宗用人之道,其一是「不問出身,不避親疏」。大臣之中,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太
Thumbnail
唐太宗能夠建立非凡功業,既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隋朝統一天下,建立了制度,成為唐太宗的藍本,也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太宗的個人政治魄力,尤其展現在其用人之道。制度方面,前文已有所論述,以下是討論太宗個人與盛世的關係。 唐太宗用人之道,其一是「不問出身,不避親疏」。大臣之中,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太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政要》評其「亙古而來,未之有也」,《新唐書》讚嘆「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任君主,但論者認為,太宗策動父親李淵叛隋自立,繼而策動政變登基,他才是真正的唐朝建國者。唐太宗在位廿三年,開創了貞觀之治,是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從民族角度,太宗的父系屬於漢族,母系有胡族背景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政要》評其「亙古而來,未之有也」,《新唐書》讚嘆「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任君主,但論者認為,太宗策動父親李淵叛隋自立,繼而策動政變登基,他才是真正的唐朝建國者。唐太宗在位廿三年,開創了貞觀之治,是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從民族角度,太宗的父系屬於漢族,母系有胡族背景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其父是北周的漢族權臣,其母是北周的鮮卑貴族。其女是北周宣帝皇后。楊堅雖然擁有龐大的政治籌碼,但更要步步為營,謹慎行事。至其外孫靜帝即位,楊堅才真正的集大權於一身,最終篡位自立,成為隋朝開國君主。 從倫理角度,楊堅是從外孫手中奪取權力,政治現實中難言對錯。從民族角度,楊堅是混血兒,但以父系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其父是北周的漢族權臣,其母是北周的鮮卑貴族。其女是北周宣帝皇后。楊堅雖然擁有龐大的政治籌碼,但更要步步為營,謹慎行事。至其外孫靜帝即位,楊堅才真正的集大權於一身,最終篡位自立,成為隋朝開國君主。 從倫理角度,楊堅是從外孫手中奪取權力,政治現實中難言對錯。從民族角度,楊堅是混血兒,但以父系
Thumbnail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Thumbnail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Thumbnail
1.貞觀之治的「治」 2.唐太宗知人善任 3.唐三藏玄奘法師簡介
Thumbnail
1.貞觀之治的「治」 2.唐太宗知人善任 3.唐三藏玄奘法師簡介
Thumbnail
1. 隋文帝的功業 2. 三省六部、科舉制度 3. 南北大運河
Thumbnail
1. 隋文帝的功業 2. 三省六部、科舉制度 3. 南北大運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