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討論台北的都市熱島效應,解釋了其原因和影響,並提供了降低熱島效應的幾種方式。通過增加城市綠化、減少硬化地表、提升建築物的能源效率和使用再生能源,我們可以共同緩解熱島效應,改善都市環境。
前幾天看到一個FB PO文:
2023年7月8日,下午1點,台北的氣溫分布。這是典型的都市熱島現象,盆地中央的中正、萬華高溫蓄熱嚴重,達到38.5度以上,仁愛圓環旁的林蔭大道、大安森林公園周邊,則低了2度左右。
#圖面繪製BCLab林子安
#資料來源為成大林子平教授主持的建築與氣候研究室BCLab
#都市的夏天為什麼為什麼愈來愈熱
#跳出溫度舒適圈
都市熱島效應是城市中心溫度明顯高於周邊地區的一種現象,通常是由於城市中的大量人工建築物和硬體設施吸收並儲存了大量的熱能,然後在日間慢慢釋放出來。
上面提到,中正區和萬華區作為台北市的中心地帶,因為高度的都市化,有大量的混凝土建築和柏油路面,這些都是高熱容量的物質,能夠吸收並儲存大量的太陽熱能,所以在炎熱的夏季,這些地區的溫度往往會比周邊地區更高,達到了38.5度以上。
相對的,林蔭大道和大安森林公園周邊的溫度相對較低,低了2度左右。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有大量的樹木和綠地,這些植物透過蒸騰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熱能並釋放出水分,有效地降低了這些地區的溫度。
都市熱島效應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人造表面:城市中的混凝土、石頭和其他人造物體具有高熱容量,能吸收並儲存大量的太陽熱能,然後在夜間慢慢釋放出來。這使得城市的溫度在夜晚比鄉村地區更高。
空氣污染: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形成一層被稱為「都市冠層」的污染層,降低了日照對地表的散熱能力,導致熱量在城市中積聚。
綠地減少:城市的發展導致自然綠地和樹木減少,這些植物可以通過蒸發作用幫助降低熱量。
能源消耗:城市中大量的能源消耗,例如汽車、空調、工廠等,釋放出大量的熱量。
以上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導致了都市熱島效應的產生。
降低熱島效應需要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方法:
種植樹木:增加城市中的綠地,種植大量樹木。樹木能夠吸收太陽熱能並釋放水分,有效地降低溫度,同時提供清涼的環境。
建立公園和花園:增加公園和花園的數量,提供市民休憩的場所,同時增加綠色空間,進一步降低城市的溫度。
減少水泥和瀝青:減少使用水泥、瀝青等堅硬材料,增加透水地表的範圍。這樣可以讓雨水滲入地下,減少地表積水,進而降低溫度。
提升建築物的能源效率
優化保溫性能:改善建築物的保溫性能,使用隔熱材料和窗戶,減少冷熱橋的出現,減少能量流失。
節能設備和照明系統:安裝節能設備,如高效空調系統、LED照明等,減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熱島效應產生的熱量。
推廣再生能源:鼓勵使用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再生能源的使用能夠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緩和熱島效應的形成。
都市熱島效應對台北市帶來嚴重的影響,但我們可以通過採取行動來降低其影響。透過增加城市綠化、減少硬化地表、提升建築物的能源效率和使用再生能源等策略,我們可以共同緩解都市熱島效應,營造更舒適、可持續的都市環境。
總結: 都市熱島效應對城市帶來嚴重的影響,但我們可以通過採取行動來降低其影響。透過增加城市綠化、減少硬化地表、提升建築物的能源效率和使用再生能源等策略,我們可以共同緩解都市熱島效應,營造更舒適、可持續的都市環境,使其更加宜居和可持續。這不僅能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還能為未來的世代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