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古生代》三葉蟲到底有多大?📏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Photo by 梧椿、Pebblely、clipdrop

Photo by 梧椿、Pebblely、clipdrop

同作者古生物圖鑑系列

與上一本介紹的《明明很可愛! 古生物圖鑑: 走入史前時代一起認識地球的先祖們》這本書為同為土屋健創作,同樣是一本入門級的古生代圖鑑,但兩者有許多的不同之處。

精美CG合成圖還原真實感受

本書明確地以地質年代分類,從前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一路介紹各種代表性生物,並將介紹到的所有古生物的做成3D的CG合成圖,且圖片中有現實的物品作為比例尺能更加清楚古生物的體型大小,比起一般的平面圖片與公分、公尺的描述來說更加擁有真實感,CG圖的部分不僅只有一個角度可以看,書中還附上多視圖的部份給讀者觀看,適合對於想更清楚古生物長成什麼樣的人。

內文解說的部分會以現代背景描寫出一段與CG圖相襯的情境,然後再補充一些古生物的相關科普知識,雖無額外的小知識補充,但對於古生物的介紹也是相當充足,此外,因依年代介紹古生物,本書較多的是海洋的古生物,例如奇蝦、三葉蟲及魚類等古生物,近期迷因界有名的「薩卡班甲魚」在這本書就有介紹到。

如果你對真實大小有興趣但想看恐龍這類型的古生物,可以考慮作者的另一本《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中生代篇》

有興趣想購書的可以點這裡>> 紙本書


如果你對於古生物書籍有興趣可以到另外幾篇看看【紀錄書】 - 古生物|方格子 vocus


最後感謝看到這裡的你,更多每週都會更新的文章都放在個人網站。

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小額贊助,讓我能持續創作,產出更多優質的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梧椿|生活存檔
148會員
93內容數
創作的主題分享與介紹書籍、影視作品、電玩遊戲、職涯經驗與生活中發生的事情。
梧椿|生活存檔的其他內容
2024/10/28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探討青少年的內心世界與複雜的家庭關係,曾經也是少女的吳依光以為自己活下來了,然而真的活下來嗎?還是只是逃避現實免於再次受傷?
Thumbnail
2024/10/28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探討青少年的內心世界與複雜的家庭關係,曾經也是少女的吳依光以為自己活下來了,然而真的活下來嗎?還是只是逃避現實免於再次受傷?
Thumbnail
2024/05/30
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臺灣,無論好壞與否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正是造就臺灣獨特的所在,這一切都將留在我們每個人記憶裡。
Thumbnail
2024/05/30
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臺灣,無論好壞與否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正是造就臺灣獨特的所在,這一切都將留在我們每個人記憶裡。
Thumbnail
2024/05/18
人類是真的很有事,擁有聰明大腦的我們常常做出一些愚蠢的選擇,偏偏人類擅長遺忘好了傷疤忘了痛,歷史也因此不斷重演。
Thumbnail
2024/05/18
人類是真的很有事,擁有聰明大腦的我們常常做出一些愚蠢的選擇,偏偏人類擅長遺忘好了傷疤忘了痛,歷史也因此不斷重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早在19世紀末,科學家就開始探索前寒武紀(寒武紀以前)生命的存在,首次埃迪卡拉紀的化石描述也可追溯到那個時期,但當時的發現並未引起廣泛關注,許多古生物學家不願接受前寒武紀存在大型
Thumbnail
早在19世紀末,科學家就開始探索前寒武紀(寒武紀以前)生命的存在,首次埃迪卡拉紀的化石描述也可追溯到那個時期,但當時的發現並未引起廣泛關注,許多古生物學家不願接受前寒武紀存在大型
Thumbnail
那是悠久悠久以前,比猿猴進化為人類還要更加久遠的以前。   曾有一個古老的大陸存於世間。   某日,天上掉落一顆火種,在大陸貧瘠的土壤上奇蹟般地生根發芽。   於是一切就是從小小的根系開始的。   那枚火種不停地向外探索與擴張,長出厚莖與尖刺。   接著——   隨著時光
Thumbnail
那是悠久悠久以前,比猿猴進化為人類還要更加久遠的以前。   曾有一個古老的大陸存於世間。   某日,天上掉落一顆火種,在大陸貧瘠的土壤上奇蹟般地生根發芽。   於是一切就是從小小的根系開始的。   那枚火種不停地向外探索與擴張,長出厚莖與尖刺。   接著——   隨著時光
Thumbnail
在動物的演化史中,寒武紀大爆發堪稱其中最重要、最引人入勝的時期。大爆發的發現源於早期對地層化石的研究,當時人們驚訝地發現,寒武紀地層中突然出現了大量豐富多樣的動物群化石,與前一時期的地層相比,這是一個極其戲劇性的轉變,也展開了顯生宙時代。早在18世紀,古生物學家威廉·布克蘭就曾談論過這一現象,連
Thumbnail
在動物的演化史中,寒武紀大爆發堪稱其中最重要、最引人入勝的時期。大爆發的發現源於早期對地層化石的研究,當時人們驚訝地發現,寒武紀地層中突然出現了大量豐富多樣的動物群化石,與前一時期的地層相比,這是一個極其戲劇性的轉變,也展開了顯生宙時代。早在18世紀,古生物學家威廉·布克蘭就曾談論過這一現象,連
Thumbnail
透過考古記錄該物種的雌性表現出六種常見的進化類型
Thumbnail
透過考古記錄該物種的雌性表現出六種常見的進化類型
Thumbnail
似鳥龍類是一群特殊的獸腳類恐龍,牠們頭部比例很小,外型有點像長尾巴的鴕鳥,且通常表現出植食性的特徵,而這一群特別恐龍在白堊紀有著很高的多樣性,不過關於牠們早期的演化歷程,我們的了解程度卻不高。 近幾年,隨著化石挖掘工作的展開,研究人員發現日本福井的北古層當中有很多來自不同個體的似鳥龍類化石,在
Thumbnail
似鳥龍類是一群特殊的獸腳類恐龍,牠們頭部比例很小,外型有點像長尾巴的鴕鳥,且通常表現出植食性的特徵,而這一群特別恐龍在白堊紀有著很高的多樣性,不過關於牠們早期的演化歷程,我們的了解程度卻不高。 近幾年,隨著化石挖掘工作的展開,研究人員發現日本福井的北古層當中有很多來自不同個體的似鳥龍類化石,在
Thumbnail
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生命的演化應該是由簡而繁,由少而多,漸次地佈滿地球的舞台。但是地質紀錄卻告訴我們不是這麼一回事。大約在五億四千四百萬年前,地質學上的寒武紀年代,它的地質紀錄顯示,在短暫的幾百萬年到仟萬年間,所有的動物門全數出現,動命生命由單調乏味瞬間轉變為多樣與燦爛,地球舞台上搖曳著各式各樣的動
Thumbnail
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生命的演化應該是由簡而繁,由少而多,漸次地佈滿地球的舞台。但是地質紀錄卻告訴我們不是這麼一回事。大約在五億四千四百萬年前,地質學上的寒武紀年代,它的地質紀錄顯示,在短暫的幾百萬年到仟萬年間,所有的動物門全數出現,動命生命由單調乏味瞬間轉變為多樣與燦爛,地球舞台上搖曳著各式各樣的動
Thumbnail
2024•龍年來到~ 暢談文化•科博書屋 結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龍年尋龍趣」活動,推出恐龍主題選書特展―― 從暢談文化的出版物中挑選出《穿越地球46億年》地球歷史系列和《世界の博物館》系列,呈現中生代恐龍緣起緣滅的精采歷程,以及世界多個恐龍化石博物館。連貫古往今來,為讀者帶來更寬闊深邃的恐龍世界。
Thumbnail
2024•龍年來到~ 暢談文化•科博書屋 結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龍年尋龍趣」活動,推出恐龍主題選書特展―― 從暢談文化的出版物中挑選出《穿越地球46億年》地球歷史系列和《世界の博物館》系列,呈現中生代恐龍緣起緣滅的精采歷程,以及世界多個恐龍化石博物館。連貫古往今來,為讀者帶來更寬闊深邃的恐龍世界。
Thumbnail
與上一本介紹的《明明很可愛! 古生物圖鑑: 走入史前時代一起認識地球的先祖們》這本書為同為土屋健創作,同樣是一本入門級的古生代圖鑑,但兩者有許多的不同之處。 本書明確地以地質年代分類,從前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一路介紹各種代表性生物。
Thumbnail
與上一本介紹的《明明很可愛! 古生物圖鑑: 走入史前時代一起認識地球的先祖們》這本書為同為土屋健創作,同樣是一本入門級的古生代圖鑑,但兩者有許多的不同之處。 本書明確地以地質年代分類,從前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一路介紹各種代表性生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